全球法學教育發展趨勢分析

時間:2022-11-21 08:35:33

導語:全球法學教育發展趨勢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球法學教育發展趨勢分析

20世紀80年代以來,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及法律制度等方面出現了一種逐步整合的現象,并以全球作為一個整體而逐漸延伸。這便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全球化。當前來看,全球化既是應然的大勢所趨,也是實然的客觀現實。法學教育在全球聯系不斷加強、全球意識快速崛起的全球化時代中自然也被賦予新的擔當與使命。毋庸置疑,法治力量的競爭是全球化時代下國家競爭的主要表現,而各國法治力量的核心在于法學人才的培養。

此外,全球化的“整體性”要求一國的法學教育不能僅局限于狹小的國家利益,還必須意識到超國界的“世界公民”之需求,使法學院之法律人才有“全球概念”與“服務全球”之意識,使法學教育成為全球共享共建之教育。所以,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學人才既要有國別意識又要有全球意識,這既是全球化對世界法學人才培養提出的新挑戰也是全球化給予法學教育發展的新機遇??v觀全球法學教育,我們可以看到以下一些大的趨勢。

第一,大學教育和職業培訓并駕齊驅。在英美等國,要成為一名律師,法學院的學生必須先要接受學校的法學教育。法學院的培養內容與律師資格考試的內容基本一致,必修課包括契約法、侵權行為法、刑法、土地法、憲法、行政法、衡平法、信托法等律考課程。大學法學教育被認為是基礎法學教育。完成了第一步,學生還要接受律師資格培訓或者實務經歷。總體來看,很多國家的法學教育包括了大學的法律教育與實務部門的職業培訓,這兩個部分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同時存在,缺一不可。作為實務部門,其對法律從業者的教育培訓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應用性,能夠彌補院校教育過于強調理論傳授的弊端,是一種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教育力量。

第二,法律思維和實用技能雙管齊下??傮w上看,各國的法學教育都越來越注重學生法律思維和實用技能的培養。法律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大學教育的重點。在大學期間,培養學生像律師那樣去思考是學校的重要任務。對學生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貫穿教學活動的始終。在教學中,學生和導師保持暢通的溝通渠道,學生隨時有機會和導師就任何法律問題展開平等的討論,有時還會進行小組討論。在討論中,學生的法律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而實用技能的培訓則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法學教育部門的重視,通過師徒制來培養學生的實用技能,要求學生旁聽案件、聆聽導師評析、參加模擬法庭、參加實際的訴訟等。這種趨勢越來越說明法學教育對實踐能力的強調。在社會發展越來越復雜的今天,過多的理論灌輸顯然已經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在教育階段強化實踐技能的培訓,已經成為各國的共識。

第三,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徳同時并重。從世界各國法學教育課程設置和從業要求可以看出,大學專業知識的學習不可或缺,但法律倫理、職業素質和律己意識等課程和知識傳授越來越得到重視。這既是對法律職業的普遍要求,也是對建設良法善治社會的道德自律。在一個強調法治的社會里,理應更加強調民眾的道德品行塑造,這是理想社會必不可少的基本條件。當前,我國的法學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社會轉型、法學教育課程設置不盡合理、法學教育供需矛盾凸顯、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滯后等問題,導致法學教育面臨改革的迫切需求。為此,借鑒世界各國各地區法學教育的先進經驗,尤其是那些法治建設較為完善的國家和地區在法學教育和社會銜接方面的機制制度,對中國當前的法學教育進行整體性的審視和科學性的改革,既發掘中國當代高等教育中優秀的資源和理念,也充分借鑒和引入世界法學教育先進思想和機制,是十分必要的。法學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當前中國法學教育最主要的是要處理好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系。要打破高校和社會之間的體制壁壘,將實際工作部門的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引進高校,加強法學教育、法學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實際工作者之間的交流。

要結合全球法學教育發展的趨勢,特別加強職業教育、實用技能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在法治已經成為治國理念全民共識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們相信,中國的法學教育必將成為世界法學教育版圖中獨具特色的一部分,為我們的法治建設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支持。

作者:陳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