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對國際法的影響思索
時間:2022-04-22 10:12:00
導語:全球化對國際法的影響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國際法也稱國際公法,是指在國際交往中形成的,用以調整國際關系的,有法律約束力的原則、規則和制度的總稱。當前,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是世界發展的主流。一方面,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需要相匹配的國際法來協調各主體間關系;另一方面,完善的國際法又能推動全球化的發展??偟膩碚f,全球化給國際化帶來了影響包括:經濟全球化、各個國家經濟相互融合對國際公法的影響;國際法的主體范圍變大,國際法涉及的領域又有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新的研究方向;非國家行為主體對國際法的影響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個人、不同利益團體都具有一定的國際法行為能力,不同程度的影響著國際法體系??傊?,新時期的國際法受到全球化的深遠影響,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沒有比全球化時代更能推動國際法的發展。
二、非政府行為主體對國際法的影響
隨著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大,各個國家相互關聯越來越緊密,政府間的國際組織、非政府間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等非政府組織的活動越來越頻繁,其在國際法中的地位不斷的提升,對國際法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一方面,非政府組織團體有權利能夠通過游說和輿論宣傳而影響各個國家政府對國際條約的態度,而且還可以通過各個國家實踐間接的影響習慣國際公法的形成和修改;另一方面,非政府組織在聯合國等政府間的國際組織的活動也會對國際法的制定與修改產生影響。雖然國際法眾多學者承認國際法的主體范圍在不斷的擴大,但是目前國際法的主體仍然是國家,一些重要的國際法庭都規定以主權國家為當事方。然而,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非政府在國際交往著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在國際法中地位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而不斷的提升。
在國際司法程序中,當關于國際司法機構普遍面臨增多、辯護律師缺少,辯護律師或仲裁機構存在政治偏見,當事方出于訴訟策略而無視公眾利益等問題時,人權、環保等公益性非政府組織越來越多的地獲準參與案件中。同時非政府組織與政府主體作為雙方當事人的案件也持續增多,從而對國際法的適用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近幾年關于非政府組織主體地位的發展在世貿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案件中時有發生,例如:上個世紀末,印度、馬來西亞等四國就美國保護海龜為禁止進口某些魚蝦及魚蝦制品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這其中非政府組織主動提出的法律、政治和技術意見給上訴機構和專家小組,并對案件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隨著全球化的發展,非政府組織越來越多的憑借其獨特的影響力對某些特種國際公約的實施加以監督,從而豐富和發展了國際法的執行手段。某些政府間參與特定的國際條約的實施,具有不可替代的優越性。一方面,一些非政府組織的影響力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不斷加大,另一方面,各個主權國家的一些行為與非政府組織有著密切的聯系。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某些國際公約越來越多的注重和利用非政府組織的參與和實施。
三、經濟一體化對國際法的影響
“經濟一體化”已經成為人所共知的世界形勢。當今的國際會社會在貿易、投資、金融等領域的相互滲透互為關系不斷加深。隨著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國際流通障礙不斷減少,國際經濟融合的需求在不斷的增加,世界各國的經濟將會更加緊密的結合起來。國家間經濟關系是影響國際法律的關鍵因素。隨著全球經濟不斷的發展,經濟實力逐漸成為國家綜合競爭力的最重要方面,國家間的競爭已從過去的政治、軍事領域逐步轉變為經濟領域的競爭。當代的國際關系也已經逐漸轉變為以國際經濟關系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國際法不可避免的受其影響而適應新的全球形勢,甚至可以說,經濟一體化對國際法產生了質的影響。特別是近幾年,由于全球化的影響,國家經濟關系的頻繁往來和經濟間的互相依存,國際中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國際經濟法體系。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法的重心受全球化的影響,已經逐步從政治領域轉移到經濟領域,國際法從過去以調整國家間政治關系為主轉變為同時調整國家間政治關系和經濟關系,而后者的重要性日趨明顯。全球化進程極大的推動跨國公司的發展,在市場經濟體制推向全球和跨國公司的雙重推動下,各國經濟更加緊密的結合起來。
- 上一篇:國際法引渡制度綜述
- 下一篇:國際法人道主義干涉合法性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