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下醫院成本管理問題探究
時間:2022-02-27 09:38:40
導語:新醫改下醫院成本管理問題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014年5月國務院為加快實行公立醫院改革,推動社會辦醫提出了31項醫改工作任務,新制度著重強調了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特點,強化收支管理以及成本管控,本文意在探究目前醫院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新醫改實施前后對醫院成本管理的影響。
【關鍵詞】新醫改;成本管理
一、現行醫院成本管理的不足
舊的醫院會計制度在規范醫院的財務流程、保證醫院的會計數據質量方面起到了不錯的效果。但隨著公共財政體制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國務院提出的推動社會辦醫的31項醫改工作任務的陸續實施,使得醫院的經營環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醫院的成本管理也收到了很大的影響。具體表現在:
(一)醫院補償機制不健全?,F階段我國通過財政補助、醫療服務收費和藥費加成三方面來補償公立醫院在公共服務過程中所產生的損耗。以某醫院2013年收入為例,13年總收入為10.1億,其中業務收入9.5億,而申請下撥的財政補助只有0.5億。所以在財政投入不能彌補醫療服務收支赤字,醫療服務定價又低于成本,醫院藥品成本又大幅度上漲的情況下,公立醫院醫療收支呈現總體虧損,藥品費用收入占醫院總收入一半多的現象普遍,這也違背了新醫改所提出的破除以藥補醫,建立科學補償機制的要求。
(二)醫院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學。眾所周知,醫院對于衛生材料的需求量大,而衛生材料又具有品種多,不斷更新換代,針對性強,價值偏高等特點。所以,這些材料雖然是醫院流動資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事實上并沒有得到正確的管理。醫院在日常管理中相對更會重視醫院日常業務收入,而忽略對流動資產的管理控制。這也就使得衛生材料浪費現象的現象愈來愈嚴重。以一個縣級醫院為例,調研發現該醫院從實行新醫改后,隨著報銷比例的增高,門診患者大概從之前的200人次每天到現在的500人次每天,如果每個人都限額使用衛生材料,不浪費的話,節約的成本就會是一筆可觀的利潤。
二、新醫改影響下醫院成本管理的改進措施
(一)規范醫院成本核算方法。新制度對醫院材料成本核算進行完善。一方面,要加強衛生材料內部控制制度,對于每日各科室的物料損耗要根據每日的病患數進行相應配比,制定當日的限用額度,同時堅持每月盤存制,防止衛生材料的過多占用,使統計信息滯后。另一方面,各醫院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引入衛生材料管理系統,設置材料采購,出庫,領用,盤存等相關項目,以及時了解反饋各科室的材料耗用情況,同時為了切實提高各科室節約情況,減少衛生材料浪費的發生,醫院應設置合理的使用限額,實施物料使用量與績效掛鉤等鼓勵政策。
(二)健全成本管理體系,加強可比性。醫院成本是醫院財務決定性的組成部分,醫院本身要能夠更清晰地反映醫院的成本,以及老百姓關心的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的癥候所在,這樣國家才能根據社會需要并結合醫院自身實際情況,逐步健全成本核算的科學體制,進行科學得財政劃撥。具體要求醫院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而物資管理部門和相關單位真實得匯總核算出各單位的收支,并及時報送財務部門,財務部門則要按照相關規定限定各成本與支出范圍,建立統一標準進行核算,以此來控制成本信息的可比性。
(三)提高對醫院成本管理的關注度。新醫院會計制度規定增加關于醫院成本項目的報表。這就促使醫院管理者對于醫院的成本管理問題制定相應的規范化政策,使問題具體化,實施規范化。醫院管理者首先要將各科室的業務績效與成本掛鉤,從而使全體醫護人員在意識里重視成本管理。成本核算工作量大且數據煩瑣,所以醫院管理者有必要建立相應的醫院成本核算系統,從而及時的跟蹤醫院的各成本走勢。對于成本消耗較大,彈性較大的科室,醫院要適當增加重點。對這些科室要進行實時控制,具體可以通過建立原始數據的搜集和記錄工作,將財務部門的成本核算表與各科室自己的核算算表進行月底對賬,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對于醫院的年度預算應先報送經醫院決策機構,經審議后再上報主管部門,主管部門對醫院預算的合理性,真實性等進行具體審核并做出相關批示。從而合理控制醫院成本。
三、新醫改實施后對醫院成本管理的影響
(一)彰顯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對于公益性醫院來說,除了一般的醫療診治外,還具有承擔國家自然災害搶救的責任(比如海嘯等公共衛生事件)以及救助三無病人的職責,對于新醫改31項規定的施行,填補了現行醫院會計科目中非營利性科目的空白。因此對于公立醫院而言,在新醫改的影響下,設立非營利性的相關會計科目,如公共衛生急救基金等,用來區別常規業務中的經營收支、財政撥款收支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可以更好地彰顯公立醫院公益性的特征。
(二)切實推進醫藥改革,杜絕以藥補醫。新醫改明確提出逐漸取消藥品加成、推進醫藥分家政策。這對醫院成本管理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具體表現有以下幾點:一是在按照政策取消藥品加成,逐步實行藥品零差價后,廢除現行的醫院會計核算的“藥品進銷差價”科目;二是醫院運行機制方面將會產生很大的改善,使以藥補醫的現象徹底消失。隨著新醫改的逐步實施,以及醫院內外環境的變化,公立醫院要在保證其公益性的同時,保證其收益。就必須要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引入現代企業管理觀念,逐步由福利事業型向服務企業型轉變。
【參考文獻】
[1]張帆,康卉.加強成本管理增強醫院在市場經濟下的競爭力[J].遼寧經濟,2009(12)
[2]張楠.淺析醫院財務管理中的不足及加強措施[J].管理學家,2012(02)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經濟管理學院
- 上一篇:物流企業成本管理模式思考
- 下一篇:新形勢下企業成本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