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任職教育對人才信息的貢獻率

時間:2022-05-22 10:44:31

導語:提高任職教育對人才信息的貢獻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高任職教育對人才信息的貢獻率

順應信息化發展趨勢,建立順應人才發展需要的培養體系

時代在發展,人才也要隨“時”而動,任職教育應將信息素養整合到任職教育人才培養的“大體系”中,既納入教學目標與評估體系中,使之成為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部分,也將其融入教材、網絡以及各種學習與資源的開發之中。通過信息的多樣化呈現形式牽引人才對信息的需求,培養人才查找、評估、有效利用、傳達和創造具有各種表征形式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擴展人才對信息本質的認識。應堅持以人才的發展需求為本。人才發展的根本不在于知識理性的灌輸,而在于心理智慧的更新。因此,信息素養教育不應過分注重學科知識的灌輸,而應突出如何引導人才應用信息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特別是通過把信息技術的學習與培養相結合,使信息成為人才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并在這一過程中,加強對人才的情感關心,不能因為信息技術的介入忽略了與人才的直接對話和溝通,心靈對話能減少信息工具的冷漠、冰冷等缺憾。應以培養人才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探索構建基于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良好環境,鼓勵人才自主探究、主動學習,任職教育只是成為課程的設計者和人才學習的指導者。任職教育院校要提供網絡和多媒體技術,構建豐富的、反思性的、有利于人才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學習環境,鼓勵人才進行自由探索,促進他們創造性思維的養成和發展。

明確培養目標,設計差異化的培養方案

我國目前正處于一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而信息素養又是一門涉及面很廣的工具性學科,這就決定了信息素養培養的復雜性。因此,應根據人才的不同特點、不同需求明確培養目標。目前,大多數任職教育院校的信息技術課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如“計算機基礎”“計算機語言”等計算機基礎類課程;二是具有一定實用價值的信息類實踐課程。分析這些課程,大多缺乏一定的針對性,也沒有與具體工作相結合,對人才信息素養的提升作用不大。應根據不同人才的需求和專業設計培養方案,重點培養人才信息素養的信息能力,包括能熟練使用各種信息工具,特別是網絡傳播工具的能力;能根據學習目標有效地收集信息,熟練運用閱讀、訪問、討論、參觀、實驗、檢索等獲取信息的能力;能準確概述、綜合、履行和表達所需信息的能力;能創造出新信息的能力;善于運用信息解決問題,讓信息發揮最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的能力;能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為跨越時空的、“零距離”的交往和合作中介的能力;能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甄別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調節能力,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擾和侵蝕,并且完善合乎時代的信息倫理素養的能力。

提高師資隊伍本身的信息素養水平

“打鐵還需自身硬”,自身道行不深,就難以教出好學生。師者的素質是信息素養教育成敗的關鍵。任職教育院校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水平、教學藝術和教學水平,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加強教育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信息化發展速度,確保教學過程中信息素養能力不掉隊。只有勝任教學要求的信息技能,具有符合信息化社會的教育觀念,開發和利用網上信息為教學服務,創設培養信息素養的學習環境,才能更好地組織引導人才全方位地感知信息化、學習信息化,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任職教育院校要結合專業特點,通過提高準入門檻、加強隊伍深造、促進競爭性教學等方式,建設好師資隊伍,提高他們的整體素養水平。

優化信息化教學環境,提高人才的信息實踐能力

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促進了任職教育院校現代化教學環境的建設,也逐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教學環境,信息化環境和資源的應用也成為課程學習的基本手段。信息化環境與資源在近二十多年中發生了巨大變化,主要形式也包羅萬象,有電視教學片、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數字圖書館、專題數據庫,也有學科專業網站、網絡教學應用系統,一些比較靠前的院校甚至有了網上模擬演練系統和虛擬仿真訓練系統等。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充分應用現代教學方法開展視聽教學,促進教學的現代化。也可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支持人才自主學習、支持知識和技能的模擬訓練。還應建設功能齊全的新型數字化圖書館,成為人才學習不可缺少的信息來源,為人才實現高效率的自主學習、主動研究、提高信息素養發揮應有作用。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最貴。其實,答案應該是具有信息素養的人才最貴。信息素養是現代社會人才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和必須追求的發展目標。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任職教育院校應在提升人才信息素養上發揮更大的作用,而其要走的路還任重道遠。

本文作者:程軼波工作單位:西安政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