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i場廢水處理論文

時間:2022-03-31 09:12:54

導語:規?;i場廢水處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規?;i場廢水處理論文

一、國內外豬場廢水處理技術研究的現狀

近年來,國內很多規?;?/a>養豬場實施了豬場廢水的處理工作,按采用工藝技術,有厭氧處理工藝、厭氧處理+好氧處理工藝、好氧處理工藝。近年高效厭氧反應器作為厭氧處理的方法被多數的規模化養豬場采用,COD去除率可達70%~80%,好氧處理則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COD去除率可達50%~60%,出水修飾采用氧化塘作為最后部分。經過這樣的工藝組合處理可達到國家三級排放標準。規模化的養豬廢水處理模式主要包括三種:自然處理、還田和工業化處理法。

二、自然處理

利用土地的凈化能力和水體的自凈作用處理豬場的污水稱為自然處理。這種模式多數采用人工濕地等自然處理系統和穩定塘。適用于土地寬廣、遠離城市,氣候溫和,尤其是有林地、低洼或荒地作廢水自然處理系統的養豬場。實現豬場廢水資源化、無害穩定化的生態處理技術是通過微生物、植物、土壤組成的系統。在國外,規模豬場廢水處理法通常包括好氧塘與水生植物塘進行處理、多級厭氧塘、兼性塘。這種方法占地面積較大、水力停留時間較長。近些年來漸漸地被其他更有效的處理方式所替代。在國內,穩定塘常常作為厭氧、好氧系統出水的后處理。把穩定塘作為工藝主體進行豬場廢水處理,南方要比北方多一些。20世紀70年代末,發展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作為的一種新型污水處理新技術。涵蓋了物理、化學和生物三部分作用,具有費用低、負荷變化適應能力強以及處理效果好,除氮、磷能力強等優勢。人工濕地處理畜禽養殖廢水的情況在歐美國家被普遍采用。在國內,從植物的篩選和處理效果進行考察。通過一些實驗研究與工程應用于人工濕地處理豬場廢水方面。

三、還田模式

將糞便廢水還田作為肥料,這種方法即是傳統的又經濟有效的處置方法,可以讓糞便廢水不向外界環境排放。在土壤微生物通過植物的共同作用下,有機氮磷轉化成無機氮磷、有機物質被分解轉化成植物生長因子和腐殖質,維持并提高土壤肥力,促進有益微生物的生長。還田模式的主要優點:廢物資源化、可以減少化肥施用、投資省、耗能低。缺點:需要大量農田、雨季以及非用肥季節須考慮糞污的出路。在美國,糞便廢水還田之前是貯存一定時間后再直接灌田。一般沒有通過專門的裝置進行厭氧消化。為了能去除病原菌和寄生蟲卵,德國等歐洲國家是把糞便廢水通過中、高溫厭氧消化后再進行還田利用。在國內,為了避免有機物濃度過高導致作物燒苗和爛根,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又能回收清潔能源沼氣等。通常采用厭氧消化后再還田利用。厭氧發酵液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如氮、磷、鉀、以及多種氨基酸,并且還能殺滅蟲卵和有害菌。

四、工業處理

此模式的糞便廢水處理系統包括預處理、好氧處理、厭氧處理、后處理、貯存與利用、污泥處理及沼氣凈化等部分組成。該模式適用于土地緊張、沒有充足的農田地消納的大城市近郊的經濟發達地區。這種模式通常采用物理-化學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物理化學方法在豬場廢水處理中起到預處理和后續處理的作用。豬場廢水的前處理包括固液分離處理,這樣可以減輕負荷,有利于后續處理。而生物處理法是目前豬場廢水處理方法中最廣泛的。利用微生物的生命代謝過程把廢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新的微生物細胞和簡單形式的無機物。這樣可以達到去除有機物的目的。生物處理法又同時包括厭氧生物處理和好氧生物處理兩部分。一個有多種微生物類群參與的生物化學過程稱為厭氧處理,即是厭氧甲烷化。向裝有好氧微生物的構筑物或容器中不斷地供給充足氧的條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分解廢水中的污染物質稱為好氧生物處理法。總之,好氧處理技術和厭氧處理技術都有各自的優勢與不足。所以在實際應用中,通常將二者工藝結合在一起使用。大部分有機物通過厭氧階段去除,把好氧處理作為厭氧處理的后處理,這樣好氧部分的運行費用和規模就會減少,進而降低投資與運行成本。

五、展望

綜合這三種豬場廢水處理模式,還田模式和自然處理模式主要是需要大量的土地,通過自然生態循環消納污染物。所以適用于規模較小、距離市區較遠的養豬場。根據現在國內外的豬場廢水的處理技術來看,單一的厭氧處理不可能達到標準的要求。因為豬場廢水的特點通常有高氨氮、高有機質濃度、高懸浮物等。所以,處理工藝應該主要靠厭氧和好氧生物處理法,以物化法、自然處理法為輔助方法。不同規模、不同地區、不同處理工藝的豬場廢水,應該按照實際情況采取恰當的處理模式,進而達到高效、經濟的目的。

作者:崔俊濤單位:吉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