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機下人民幣進程研究

時間:2022-05-30 10:18:31

導語:后金融危機下人民幣進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后金融危機下人民幣進程研究

危機時代國際貨幣體系的再思考

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讓世界深嘗危機的各種苦果的同時,也使人們開始對國際貨幣體系的弊病進行再思考?!昂笪C”不同于簡單的“危機后”,引起此次危機中金融動蕩和經濟衰退的深層次因素依然存在,世界經濟仍沒有全然“告別”危機隱患。國際貨幣體系作為這一系列深層次因素中極其重要的一環,亟待對其提出有力和有效的改革措施。從19世紀金本位制度占據主導地位,到以布雷頓森林體系為標志,美元確立了其爾后的霸權地位,再到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后建立起來的牙買加體系,國際貨幣體系經歷了很長的一段發展歷程。雖然現行貨幣體系有了一定的改進,契合了國際經濟的發展步伐,但體系的缺陷卻是深刻的,歸總起來,其缺陷性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1、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存在“一幣獨大”的高風險,“特里芬難題”依舊未得以解決,美國的經濟占比與美元的儲備結算占比已遠失協調;2、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提倡資本自由流動,但對跨境資本流動缺乏切實有效的監管,資本無序流動帶來對脆弱經濟體的沖擊甚至破壞;3、主權貨幣國與弱幣國之間的利益失衡越來越嚴重,國際貨幣體系無法充分體現其在各國間的職能公平性,被動的依賴和接受使得風險傳遞更為容易,全球經濟安全受到威脅。

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分析

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程度的提升,人民幣作為交易媒介、儲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已在鄰近國和周邊地區得以越來越廣泛的使用,人民幣國際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展開的契機。1、穩定的政治環境,較強的政治影響力.我國國內政治格局一直十分穩定,開放型的格局和廣泛多向的國際合作,使得我國的政治影響力日漸提升。這種穩定的政治格局和較強的政治地位為我國貨幣在國際范圍內的地位提升和流通推廣提供了有利條件。2、穩步的經濟發展態勢、強大的經濟實力。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GDP年均增長值接近10%,十一五期間平均增幅更是高達11.3%,高速增長的經濟態勢使得我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全方位的對外經濟交流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礎,也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強大的經濟后盾。3、較為完善的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一國貨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表征是以該國貨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成為國際各主要金融機構包括中央銀行的投資工具,因此,健全的金融體系和完善的金融市場對一國貨幣國際化提供著重要支撐。當前,我國正著力改進金融體系,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增強業務處理能力,同時加快外匯市場尤其是離岸金融市場的建立健全。4、人民幣的公信力日漸提升。近年來,人民幣在亞洲地區的公信力逐日提升,人民幣區域化也越來越得到亞洲國家的共識。更重要的在于,基于各亞洲國家的實際利益和客觀要求,人民幣的地位提升契合了大眾關于構建一個更為公平公正的多元國際貨幣體系的訴求。自2007年6月首只人民幣債券在港登陸以來,人民幣國際化已經取得了實效性的進展,尤其是2009年以后,一系列舉措頻頻出臺,主要體現在:1、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促進雙邊貿易和經濟增長。從2008年12月開始,中央銀行已與中國香港地區、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白俄羅斯、阿根廷等六個國家和地區的央行及貨幣當局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總額達到6500多億人民幣,以此來規避貿易結算過程中出現的匯率風險。2、積極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助推金融開放。2009年4月8日,上海和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五城市開始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邁出了人民幣走向周邊化進而國際化的重要一步。2010年6月,又將結算試點地區范圍擴大至沿海到內地20個省區市,跨境結算地擴至所有國家和地區,人民幣邁向多幣種直接兌換的趨勢已愈見明顯。

積極穩健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一國貨幣的國際化從根本上而言,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市場如果存在讓一國貨幣國際化的訴求并能為之提供持久的市場驅動力,那么就應該積極適時地使得貨幣國際化。在當前資本賬戶尚未開放的條件下,我們應該認清市場的真實需求,妥善地采取人民幣國際化措施。這其中,制度和市場是尤為重要的兩點,因為我國的特殊國情使得人民幣國際化并無固定模式可供借鑒,也不存有現成的理論可供照搬。因此,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是國際化進程中應注意的。人民幣國際化一方面可以提升我國國際地位、增強我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一定程度減少匯率風險、降低交易成本,能獲得客觀的鑄幣稅收入、減輕使用外幣引起的財富流失。但同時,人民幣國際化也可能帶來國際市場對我國金融市場的沖擊,影響我國經濟金融的穩定性,增加宏觀政策的調控難度和監測監管的成本。因此就需要對人民幣國際化利益與風險進行合意權衡,中國要想在全球金融資源的競爭與博弈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加入貨幣國際化的角逐中,這種利弊上的權衡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一個重要議題。現階段,人民幣國際化應以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作用為主要著力點。具體包括建立健全境外人民幣回流機制;擴大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的范圍,構建廣泛的外幣交易平臺;努力營建以香港為中心的人民幣離岸市場;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

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同時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關乎我國長遠利益和未來發展。國際貨幣體系重構背景下,人民幣國際化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們應該認清市場的真實需求,認清人民幣國際化與我國實際利益的關系,認清干擾因素和驅動因素的異質性,通過有效措施的采取和配套內容的完善,不斷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最終實現人民幣國際化。

本文作者:許悟工作單位:貴州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