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德育論文
時間:2022-06-08 09:54:53
導語:微電影德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微電影《龍獅小子在成長》的創作與拍攝全過程闡述微電影下的德育途徑,具有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特點,具有較強的時代性和實效性,能夠增強班級凝聚力,促進學生社會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微電影;德育;團隊合作
電影《龍獅小子在成長》由我校14機電貫通2班全體龍獅隊成員從2016年5月開始進行劇本創作,2016年7月進行拍攝。張浩同學(班級中無任何職務,僅是龍獅隊成員)擔任導演,卞修原(班長)擔當編劇,丁家浩(班長)負責后勤,班級龍獅隊成員作為主演,其他同學協助拍攝。他們把2年來龍獅隊成員從選拔到訓練時的沖突,最終成為親密無間的龍兄龍弟的過程用微電影的方式記錄下來,電影中每一個環節都是真實的故事再現。電影制作全程沒有老師參與指導,以真人真事為模型,學生自編自演自導,利用學校資源組織拍攝而成。通過微電影制作的全過程,班級同學變得更加團結,凝聚力空前強大。可見,微電影蘊藏著無窮的德育資源。
一、“微電影”下的德育緊密結合時展要求,適應學生身心成長的特點
“00后”成為中職校園主體,他們是在微信、微博、微雜志、微電影、微營銷等“微”型化過程中成長起來的一代。“微時代”的他們在微博、微談、微信、微讀、微電影等“微元素”中形成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根據他們的成長特點,德育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用學生易于接受并喜歡的方式開展教育。而微電影恰恰符合當下“微時代”德育的教學理念。微電影創作使學生成為微電影主角,從他們的視角表達自己的想法,向人們傳遞自己的信息,這樣的教育模式貼近學生想要的教育模式。14機電貫通2班的學生聽到學校希望把班級龍獅隊成員的訓練歷程拍成微電影的消息后各個搶著當導演、做主演,對于高溫下要犧牲自己的暑假休息時間來校拍攝毫無怨言。崇明的學生住得很遠,學校在暑假期間不能提供住宿,他們需要自己解決幾天的住宿問題,但他們為了有機會出鏡,克服困難?!拔ⅰ睍r代下長大的學生喜歡這樣的德育教育模式,“微電影”下的德育教育緊密結合時展要求,針對性和實效性強,適應學生身心成長特點,可以提高德育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微電影”下的德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尊重學生自我教育的主體性
“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是德育的根本路徑?!拔㈦娪啊迸臄z是從學生實際出發,以他們自己的生活經歷為原型,通過自己的視角創作他劇本,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創作與拍攝過程中,學生能在自主體驗中反思與總結,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微電影”下的德育創新形式能起到磨煉學生意志力、培養創造力、提升審美情趣、提高綜合能力、傳遞正能量的作用。14機電貫通2班的微電影《龍獅小子在成長》根據學生訓練過程中的事件與沖突為藍本,在劇本創作過程中,學生深刻體會到劇本創作是一大難題。因為寫作基礎弱,拍攝前劇本還沒有好,這種會說,也有想法,但就是寫不出來的現狀讓學生非常難受。但這一問題并沒有影響學生對微電影創作的熱情。導演先通過現場說戲的方式用手機拍攝了一部手機版的《龍獅小子在成長》,每一個小場景、小片段在推敲過程中反復修改。手機版本出來后再根據每一場對話寫下劇本,這種創造性的劇本創作法磨煉了學生的意志,強化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自信,他們反復推敲要改進的地方,提高了審美能力,向人們展示出他們心中的龍獅小子,傳遞中華文化,實踐中促進學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微電影”下的德育有利于促進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提高班級凝聚力
針對中職校學生的就業特點,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是學生社會能力發展中的重要部分,是德育與時俱進的特點。利用“微電影”,班級成員自己選出拍攝團隊,每個人在團隊中都有自己的角色,為了這個目標,他們必須絕對配合,這對提高班級凝聚力有非常好的作用,能促進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提升。微電影《龍獅小子在成長》的正式拍攝時間正值上海市最熱的月份,主演們都是住宿生,他們出于對團隊的熱愛,沒有和學校提出任何一點要求,沒有任何一句抱怨,白天來學校拍攝,晚上在同學家的地板上睡覺。因為電影拍攝需要,有些學生必須帶被子來校,他們自己商量決定哪些人帶行禮,拍好以后又自己收拾好帶回家,一切好像都是自己分內的事。一場戲需要全班同學做群演,班長在班級QQ群里發了通知,大家完全沒有意見,全班同學按照規定時間全部到齊。最讓人感人的是,有一個離校較遠的同學路上單程要花4個小時的車程。他為了不耽誤拍攝,凌晨4點多出發,很早就到了拍攝現場,他的行為鼓舞了其他同學,大家十分感動,他們覺得班級作為一個拍攝團隊,每個人都為自己能在這樣的一個班級感到自豪。在微電影的拍攝活動中,班級凝聚力不斷提升。
四、“微電影”下的德育有利于促進學生組織能力、領導能力的提升
微電影的拍攝過程滲及場地、場次、人員、道具等組織與協調工作,沒有一個組織能力極強、領導力十足的人肯定會出問題。為了不浪費任何一項資源,領導者必須有超強的規劃、協調、組織能力。導演張浩作為一名普通同學,很少有機會鍛煉自己的組織能力與領導能力。在拍攝過程中,他借助班長的力量把任務分解下去,然后召開班會說明場次安排表(如下圖)。拍攝過程中,張浩不斷改時,有模有樣的操作讓大家逐漸認可了他的導演身份,全力配合。他作為導演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在拍攝過程中得到很大提高,大家也認識到他超強的管理能力。
五、總結與反思
在“微影星光點亮未來”2017年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微電影節上,《龍獅小子在成長》這部以14機電貫通2班學生真人真事為模型,自編自演自導的電影收獲了銅獎,在“未來杯”微電影的比賽中榮獲二等獎的好成績。以微電影拍攝為載體和手段,靈活運用“微元素”創造性地開展“微教育”活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得到有效提升。借助新媒體,有機結合班級管理實際更好地開展德育實踐,創新德育模式,有效提升學生德育水平。從創作劇本到拍攝,再到制作成功一部有模有樣的微電影,學生體驗了一次影視拍攝的全過程,他們自導自演,成就感十足。大家齊心協力地完成作品,彼此的信任感加強了很多。在數字化德育的教育實踐中,學生可以反復溫習自己拍攝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這樣的德育方式更易被學生接納和喜愛,更有實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陳光云.“微電影”資源在小學品德的應用[J].中小學德育,2016
[2]陸生發.主旋律微高?!傲⒌聶嗳恕钡淖饔锰轿鯷J].大眾文藝,2016
[3]包來軍.大學生微電影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作用研究——以2015、2016年河北省大學生微電影為例[J].數字傳媒研究,2016
作者:段美珍 單位:上海市材料工程學校
- 上一篇:藥物臨床試驗規范化探討
- 下一篇:法學專業課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