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視角下企業碳審計研究
時間:2022-02-17 11:02:58
導語:低碳經濟視角下企業碳審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低碳經濟就是構建和諧社會,發展循環、節能減排經濟。而企業是經濟社會的主體,大多數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經常會產生廢棄物品,大量的廢水、廢氣等不僅會嚴重污染自然環境,而且也會制約企業自身的生存發展。要想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就必須把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環境放在同等的地位,實現二者的雙贏。企業作為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在低碳經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企業必須不斷革新技術,完善相關制度,實現產業的轉型。只有企業的生產效率不斷提高,才能最大化的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量。碳審計在企業中的運用可以對企業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經濟活動中作出一個真實、客觀、有效的評價,方便企業決策者作出正確的判斷以實現低碳經濟發展、生態平衡的目標。本文提出:目前已具備推行企業碳審計的條件,可以將企業碳審計直接溶入對企業經濟活動作鑒證的年報審計中,并對其理論依據和程序方法作了具體闡述。
關鍵詞:低碳經濟;企業;碳審計;年報審計
一、碳審計是低碳經濟時代的企業年報審計的必要內容
低碳經濟是能源消費方式、社會經濟發展方式和人類生存方式的一次全新變革,就是構建和諧社會,發展循環、節能減排經濟。其實質就是不斷的改革創新,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降低高碳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走低碳經濟道路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保護雙贏局面。但是,我國現階段低碳發展不容樂觀,相關投資資金不足、制度不完善、低碳經濟意識低本文在已日臻完善的碳審計理論體系基礎上大膽設想:碳審計就是企業年報審計的必要內容,應將碳審計溶入企業年報審計中,監督節能減排的碳審計應以常規年報審計為主。
二、碳審計理論框架
(一)碳審計概念
碳審計概念與審計密切相關,某種程度上來說碳審計的基本理論架構其實就是審計的基本理論,不同的是碳審計有這自己不一樣的視角。耿建新認為碳審計就是一種審計活動,其宗旨是在于讓社會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保護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的道路;在具體的操作中審計人員應該是獨立的,客體是各級政府、企業等所有部門,審計人員對客體的一切夠用會計信息反映的與環境有關的經濟活動都要進行監督管理。
(二)企業碳審計目標
企業碳審計產生源自受托低碳經濟責任。這種責任是在低碳可持續經濟環境下的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其本質是對受托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的評價、監督和控制。近年來國家相關環境保護的制度和法律法規不斷完善,人們對環境保護的呼吁也越來越高,市場經濟發展趨勢等都推動這企業碳審計進一步發展,其最終目標是經濟和社會的低碳可持續發展。
(三)碳審計主體、碳審計客體和碳審計重點
介于企業碳審計只是年報審計的必須和專題內容,企業碳審計主體就是社會中介機構。而碳審計客體卻有著特殊性和不同的側重點。
三、年報審計中執行的碳審計程序和方法
(一)分析性程序中執行企業低碳水平的績效指標分析
關于低碳經濟的績效評價,已有很多文獻作了有益的探討,可以借鑒現有的文獻研究成果來評估被審計單位節能減排績效實現和相關信息披露的重大錯報風險和舞弊。1、宏觀規劃指標:涉及到綠色產品比例、能源有效利用率指標等,如下:綠色產品比例=綠色產品數量/產品數量×100%節能減排設備使用率=節能減排設備使用數/固定資產凈額×100%能源有效利用率指標=有效能量/實際能源消耗量等。2、運營效率指標:對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相關項目的資產運作進行監督管理,比如節能環保投資率、研發費用率節能減排成本節約凈額等。3、投資收益指標:主要是考核節能減排項目投資過程中收益與總收益比例,比如;節能減排設施投資收益率、節能投入收益率等相對指標。投資收益指標和前面的運營效益指標不同之處在于,投資收益指標更加側重相對數的評價。節能減排項目收益可能會影響企業未來幾年或幾十年,評價中注意按項目用凈現值計算分析。4、實施效果指標。想要檢測節能減排項目在具體的過程中效果如何這就需要運用到實施效果指標。實施效果指標具體涉及到污染物排放是否達標、項目實施過程中沒單位產能消耗量、廢品利用率如果等問題。
(二)采用調查詢問和觀察技術收集信息之外的碳審計信息
碳審計除了上述指標是應收集的信息應收集外還應該收集很多其他信息。企業領導者是企業的導航標,企業管理層對環保重視程度尤為重要;企業對節能減排制定了哪些相關制度,這些制度是否合理并在實際中嚴格執行;企業負責節能減排的人員是否有責任心以及節能減排教育資金、低碳產品客戶滿意度、污染物治理措施和結果等等一切綜合信息有應該收集。應收集的物量單位指標主要包括:環境污染物資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綠色原材料耗用量、有毒化學物質使用量、自然資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等方面的指標。結語:目前,將碳會計溶入年報審計對注冊會計職業能力提出極大挑戰。注冊會計師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提升專業能力。要保證中國特色低碳經濟的發展,當務之急應重點解決幾個問題:1、完善碳審計的法律法規。2、應當建立評價低碳經濟效益的原則及指標體系,為碳審計工作的開展制定規范和監督標準。3、建立碳會計信息公開制度。只有這樣才能把審計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從而為低碳經濟的發展掃清道路。
參考文獻:
[1]秦毅軍.石油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低碳經濟背景下[J].當代經濟,2013,12.
[2]時軍.基于低碳經濟環境的節能減排審計評價體系研究[J].財會通訊,2013,01.
[3]王愛國.國外的碳審計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審計研究,2012,05.
作者:謝曉華 單位:廣州大學
- 上一篇:低碳經濟視角下農業協調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 下一篇:企業會計內控的必要性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