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分析及討論
時間:2022-06-13 02:46:13
導語:低碳經濟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分析及討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低碳經濟是目前中國走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也是世界各國發展可持續經濟的必然選擇。近年來,由于各種資源的損耗與濫用,使得能源短缺的情況更加嚴重,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污染和破壞。在中國走可持續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必須轉變經濟發展的模式,走低碳經濟發展道路。
關鍵詞:低碳經濟;經濟可持續發展;相互關系;策略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與建設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同時也造成了非常嚴峻的能源消耗過度、環境負擔加重的現狀。中國作為發展中的大國,在保證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還需要了解低碳經濟的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問題,分析并討論低碳經濟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相互關系,從而提出更適合當前中國低碳經濟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方案與策略。
一、低碳經濟在中國的發展
(一)發展現狀
目前,中國的低碳經濟模式已經基本建立,相關的政策法規體系也正在形成,在節約能源、減少廢氣排放等方面也出臺了一些稅收政策,并根據不同產業的生產模式制定了相關的低碳經濟發展政策。我國也致力于調整各企業發展依靠傳統產業結構,把經濟發展的重心向第三產業傾斜,并不斷進行創新升級,對于某些需要耗費大量能源并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項目實施了一系列改革,同時在一些城市試點進行低碳經濟的發展試驗,還建立了一些低碳交易的場所,形成了自愿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的新型市場。
(二)實踐成果
中國低碳經濟的發展,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成績。首先是能源方面,其結構正在不斷被調整優化,比如利用太陽能進行發電以及使用水電等具有環保作用的能源;其次在節約能源、減少廢氣、廢水、廢物的排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各項指標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人們開始自發地進入低碳環保的生活模式,在生產和消費方面都實行了約束機制,人們對低碳生活和綠色出行的認識越來越多,各種低碳理念也轉變成其真正踐行的活動。
(三)國情需要
中國正在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低碳經濟是發展可持續經濟的必然選擇,也符合我國國情需要。目前,中國的能源問題非常嚴峻,很多能源出現了短缺的現象,這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發展。另外,面臨能源匱乏的同時,我國的生態環境也遭到了嚴重的破環,環境污染問題非常嚴重,這使得環境的承受能力急劇下降,嚴重阻礙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進程,同時也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二、低碳經濟與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相互關系
首先,可持續經濟發展與低碳經濟兩者相互依存、協同進步,前者是后者的理論基礎,后者是前者的有效途徑,兩者的發展理念與科學發展觀的理念非常一致。其次,低碳經濟作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途徑,其目標就是要實現經濟良好發展與生態環境不被破環的和諧共贏的狀態,并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正確的發展方向,成為了經濟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低碳經濟的發展還能實現企業生產結構的改善,成為優化升級產業布局的有效措施,改變了傳統的能源結構,使生產發展更加環保節能,這既提高了經濟效益,又能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是應對能源危機、提升國際戰略地位的根本出路。
(二)低碳經濟對三大產業的影響
低碳經濟對中國的三大產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首先是對第一產業的影響,第一產業不僅給人類的生存提供了基礎的糧食保障,也為企業的生產發展提供了基礎的工業原料。其中,農業污染是我國生態環保中最嚴峻的挑戰,所以必須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減少農業方面的污染,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其次是第二產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第二產業為各個生產領域提供了技術裝備,對其他行業的優化升級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在工業發展的同時,工業污染的問題也日趨嚴峻,而低碳經濟的發展,不僅能有效的解決工業污染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還能利用清潔能源促進建設綠色建筑,促進企業的低碳環保與產能的提升。最后是對第三產業的影響,低碳生活不僅能優化第三產業服務業的行業結構,還能促進服務業向高品質的方向發展,使得服務業能更好的服務社會、服務人民。
(三)低碳經濟對社會與環境的影響
低碳經濟的發展能為人類創造更舒適的生活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目前,我國大力提倡低碳生活、低碳消費,這不僅使之前存在的一些鋪張浪費的現象得到有效抑制,還使人們增強了節約環保的意識。其次,低碳經濟的發展也使得生態環境得到有效的改善,環境污染的情況逐漸減少,各種綠化設施設備開始興建,這對保護環境、改善生態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低碳經濟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一)低碳經濟存在的問題
由于中國正處于經濟發展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關鍵階段,國內人口數量又在大幅增加,城市化進程在不斷加快,這使得大量的溫室氣體被釋放出來,同時對于能源的消耗也更加嚴重。盡管中國在協調三大產業的發展結構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目前產業結構仍然存在不合理的現象,第三產業在所有產業中的比例還很低,嚴重影響了低碳經濟的發展。我國在貿易方面也做得不夠好,大多數出口商品其能源消耗比較高,對原料的加工還屬于勞動與資源大量耗費的狀態。另外,有關低碳經濟相關政策的制定也還不夠完善。
(二)解決措施
要解決我國在發展低碳經濟時存在的各種問題,首先必須要調整目前經濟發展的傳統結構,向現代化的方向發展,鼓勵大量企業向低碳低耗能的產業模式發展。同時,限制某些能源消耗高的企業的發展,提高市場準入的標準。其次。還要改變能源的開發結構,大力提倡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清潔環保的能源的使用,對污染環境的煤炭進行適當的技術處理,避免碳排放和污染環境。改變傳統的貿易結構,運用先進的技術生產出低碳節能的環保產品,改變目前出口貿易產品品種單一的現狀,引導并鼓勵各行業走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進而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四、總結
綜上所述,低碳經濟在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要發展可持續經濟就必須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實現能源使用的環保化,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作者:李瑞楠 單位:河南省中共駐馬店市委黨校
參考文獻:
[1]李德勛.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關系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10:3-7.
[2]柯健.低碳經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17-22.
[3]陳名立.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2,09:324.
[4]姜曼.論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J].價值工程,2012,25:164-165.
[5]馬海玲.低碳經濟環境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J].商,2012,11:78-79.
- 上一篇:低碳經濟視角下企業環境會計探討
- 下一篇:林業低碳經濟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