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融合下鄉村旅游產品創新研究
時間:2022-11-03 11:51:13
導語:產業融合下鄉村旅游產品創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產業融合的趨勢進一步發展為鄉村旅游產品創新提供了契機。分析了遼寧鄉村旅游產品開發現狀,總結出產業融合背景下國內鄉村旅游產品創新的趨勢,并從多產業要素融合、產品品牌創新、冬季產品短板彌補等方面提出了鄉村旅游產品創新的路徑。
關鍵詞:鄉村旅游;產品創新;產業融合
一、引言
鄉村旅游產品是指鄉村旅游業者通過開發和利用鄉村資源提供給旅游者的各旅游吸引物和服務的組合。近年來,我國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同時,隨著產業融合的進一步發展,鄉村旅游產品無論在內容、形式還是時空布局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鄉村旅游產品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逐步顯現,這給鄉村旅游產業的延伸發展帶來一定的阻力。國內鄉村旅游產品的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產品開發和設計,只是角度有所不同:毛勇(2009)提出,鄉村旅游產品域由核心產品域、輔助產品域和擴張產品域三個層次組成[1],并指出在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應該重視鄉村旅游產品的組合設計;陳佳平(2011)在分析了河南省鄉村旅游資源的顯性特征與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針對河南省鄉村旅游產品的不同特點,提出了觀光游覽型、休閑度假型和文化體驗型三種旅游產品的具體開發策略[2];康輝、陳沫(2013)認為旅游產品應該滲透著地域的人文歷史背景和特殊的地域標志元素,指出鄉村、民俗旅游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突破渠道,要結合當地的地域產業背景,構建獨特的鄉村旅游產品品牌[3]。在鄉村旅游產品創新方面,馬亮、陳戈(2011)通過分析北京郊區民俗旅游產品存在的問題,從餐飲、住宿、交通、游覽形式、紀念品開發、娛樂活動等方面提出了北京鄉村民俗旅游產品創新的建議[4];陳雪鈞(2012)以重慶市鄉村旅游為例進行分析,認為鄉村旅游產品創新就是通過改善和創造鄉村旅游產品和服務來更好的滿足旅游者的需求,并從鄉村旅游產品體系、區域主題特色、產品形式、產品功能等角度分析了重慶市鄉村旅游產品創新的路徑[5]。在分析相關文獻研究后發現,國內大多學者對于鄉村旅游產品的創新研究還不夠深入,本文將以遼寧為例,分析遼寧鄉村旅游產品創新的現狀,探討其鄉村旅游產品創新的方向和策略。
二、遼寧鄉村旅游產品的開發現狀
(一)產品內容。遼寧鄉村旅游產品的內容多以“農家樂”“漁家樂”為主體,將美食、漂流、采摘、溫泉、垂釣、冬捕、滑雪等形式,與遼寧地方民俗文化、節慶活動相結合,鄉村旅游產品的內容相對豐富。例如,以阜新市國華鄉兩家子村為代表的鄉村采摘游旅游產品;以鐵嶺縣大甸子鎮當鋪屯為代表,依托大甸子羊湯文化旅游節開發的農家樂旅游產品;以大連市長??h楊家村為代表,依托臨海資源優勢開發的漁家樂旅游產品;以依托電視劇《鄉村愛情》拍攝基地打造的鐵嶺開原市象牙山溫泉度假村休閑度假旅游產品;以遼陽弓長嶺瓦子溝村為代表,依托弓長嶺滑雪場的區位優勢和鄰近的農家樂,形成的冬季鄉村旅游產品。(二)產品形式。遼寧鄉村旅游產品在形式上表現為“農家樂”“漁家樂”和農家菜、漂流、采摘、溫泉、垂釣、冬捕、滑雪等元素在地域上的組合,依據旅游產品功能取向,又可將遼寧鄉村旅游產品分為文化教育型、觀光娛樂型、休閑度假型、康體養生型等。當前,遼寧各地的鄉村旅游產品主要以觀光型和體驗養生型為主,部分融合了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鄉村旅游產品類型。1.觀光娛樂型遼寧擁有十分豐富的鄉村自然旅游資源,觀光型旅游產品也是鄉村旅游產品的主要形式。例如擁有獨特鄉村濕地資源的遼寧盤錦西安鎮,大遼河岸成群的鷗鳥,無限的葦海,每年都吸引著大量游客慕名而來。而位于遼寧省朝陽市龍城區的鑫峰現代農業觀光園,集瓜果蔬菜、花卉種植、銷售采摘、生態養殖、休閑垂釣、農家餐飲、科技示范、教學實驗等于一體,成為了都市以及城鎮居民休閑觀光的重要場所,也促進了城鄉文化交流。2.文化教育型。在遼寧省丹東鳳城市,大梨樹村建造“干”字廣場,宣傳弘揚“干”字文化,營造獨特“干”字主題鄉村文化旅游。在遼寧省朝陽市,諸多鄉鎮在鄉村旅游產品開發時融入紅山文化,寓教于樂的鄉村文化旅游形式受到廣泛認可,游客在游覽的過程中增強了對紅山文化認識的同時,也有利于紅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此外,融合了民族文化特色的鄉村旅游產品,也能極大的帶動少數民族鄉鎮旅游業的發展。以遼寧阜新大板鎮為例,從2005年起開始舉辦敖包節,形成了融合騎馬、摔跤、射箭、舞蹈等蒙古族元素的特色鄉村旅游文化產品,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效益。3.休閑度假型。位于遼寧遼陽市的弓長嶺瓦子溝村,依托弓長嶺滑雪場的區位優勢,以農家樂、滑雪場、溫泉等為載體發展了鄉村度假旅游產品,每年冬季都會吸引大批度假旅游者前來。而以電視劇《鄉村愛情故事》聞名的鐵嶺開原市象牙山溫泉度假村,則依托自然優美的鄉野風光、獨特的地熱溫泉和象牙山莊推出了鄉村休閑度假旅游產品。4.康體養生型遼寧沈陽市蘇家屯馬爾生態旅游區,利用馬耳山天然的森林氧吧、摸魚溝、杏花谷和櫻桃谷莊園,開展生態健康居住、山地健康運動、水畔健康活動、輕體力農事勞動等,全力打造“恢復活力、亞健康療養康復”的鄉村旅游品牌。(三)產品空間。1.鄉村旅游產品的布局特點。鄉村旅游產品的布局特點很大程度上是由鄉村旅游目的地的空間分布情況以及是否有地域增長極決定的。以遼寧為例,其鄉村旅游目的地在布局上呈現點帶面式或者是散點式。一方面,擁有獨特鄉村旅游產品品牌,并且得到重點建設的鄉村旅游目的地,逐漸成為了地方鄉村旅游中的增長極,有效帶動了周邊村落的旅游產品的開發,從而在產品布局上呈現點帶面式;另一方面,一些鄉村旅游目的地,因為其鄉村旅游產品開發較晚,加之缺乏必要的資金投入,鄰近的鄉村旅游目的地間雖然具有相似的旅游產品,但彼此間不能相互帶動起來,使得鄉村旅游產品在空間布局上呈現散點式。2.鄉村旅游產品的區域發展概況。各區域鄉村旅游政策、資金投入力度、旅游資源稟賦、鄉村旅游產品品牌塑造等都密切影響著鄉村旅游產品的開發。以遼寧為例,由于遼中地區的溫泉、滑雪場、濕地等各類鄉村旅游資源比較豐富,加之經濟實力的快速提高和前期政策支持,遼中地區鄉村旅游產品的開發也相對較好,不僅在數量上較遼寧其他區域多,在旅游產品內容上也相對豐富。雖然遼西地區鄉村旅游資源也很豐富,近年來鄉村旅游發展也較快,但其鄉村旅游產品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有待提高。(四)產品時間。從縱向上來看,近年來,遼寧鄉村旅游產品的內容日益豐富、類型也日趨多樣化,已經形成了一些省內知名的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如沈陽小韓村、丹東大梨樹等。從橫向上分析,遼寧鄉村旅游產品則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不同季節的鄉村旅游產品的內容也不盡相同。遼寧鄉村旅游的旺季通常為夏秋兩季,通常采摘、垂釣、漂流、農家樂等是旺季的主要旅游產品形式;而在淡季——冬春季節,滑雪、溫泉等成為遼寧鄉村旅游產品的主要內容。遼寧鄉村旅游產品的類型則基本不受季節變動的影響。
三、產業融合背景下鄉村旅游產品創新的趨勢
(一)趨勢變化。1.功能逐漸多元化。鄉村旅游發展初期,旅游產品形式比較單一且多為基礎型,其功能性欠缺,僅僅可以滿足游客的部分需求,比如基本的觀光游覽等;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游客對旅游產品多樣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產業融合的發展趨勢又為鄉村旅游產品功能創新注入了多元化力量,鄉村旅游產品的研學、康體保健、休閑度假等功能受到認可。加之,產業融合將現代科學技術引入旅游開發中,融入高新技術后鄉村旅游產品開發更加科學合理,滿足旅游者多樣需求同時,豐富了旅游體驗和感受。2.常年性鄉村旅游產品呼之欲出。多年以來,受制于氣候、經濟、技術等條件,我國北方的鄉村旅游產品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缺乏常年性的鄉村旅游產品。一般的鄉村旅游產品因為表現有明顯的季節性,使得很多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和管理人員在某個時間段閑置起來,造成了鄉村旅游資源的極大浪費,不利于管理人員的穩定,也增加了鄉村旅游設施的維護成本。在產業融合的今天,技術和經濟條件已經初步具備,常年性鄉村旅游產品呼之欲出。(二)方向選擇。鄉村旅游產品創新的方向選擇應該從鄉村旅游產品的內部設計和外部的規劃入手。在設計鄉村旅游產品時,應該充分考慮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細化鄉村旅游游客市場,創新旅游產品的內容和形式,并逐漸塑造起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旅游產品品牌;外部的規劃應該包括配套旅游服務規章的制定等。
四、創新鄉村旅游產品的路徑與思路
(一)加入其他產業元素,抓住重點,形成特色。鄉村旅游產品開發時要與產業融合趨勢相結合,注重其他產業元素的運用,拓寬鄉村旅游產品創新路徑,例如,依托鄉村自然條件,把體育產業元素融入鄉村旅游發展中來,打造適應市場需求的參與和體驗性更高的鄉村體育旅游產品。然而,突出重點形成特色是鄉村旅游產品創新的核心,也是避免同質化競爭,營造鄉村旅游產品長期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的關鍵。(二)注重品牌創新,加強鄉村旅游品牌推廣。品牌的打造是鄉村旅游開發的重要環節,好的品牌可以把旅游目的地良好的直觀印象直接帶給旅游者,更是鄉村旅游目的地的專屬名片。鄉村旅游產品品牌創新時,要避免形成認為“第一”“首個”等字眼才代表著知名的鄉村旅游品牌的誤區。而鄉村旅游產品品牌創新首先要挖掘自身資源特色,及時依據旅游需求市場更新旅游產品形式和內容等,更要注重旅游服務品質的提升來鞏固鄉村旅游品牌新形象。同時,提升鄉村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認知度是實現鄉村旅游產品創新價值的重要條件,在此可以通過各種現代媒介渠道進行品牌宣傳。(三)著重冬季鄉村旅游產品開發,彌補產品季節性短板。開發冬季旅游產品是彌補我國北方鄉村旅游季節性短板的重要舉措?,F有的冬季旅游產品一般都有冰雪和溫泉這兩項內容,但是,大部分鄉村旅游地仍缺乏冬季旅游產品。開發冬季旅游產品可以充分利用冬天特有的自然景觀開發冬季攝影、寫生旅游產品,也可以建立溫室大棚開發冬季反季節果蔬采摘旅游產品。
五、結語
當前,隨著產業融合的發展,鄉村旅游產品創新迎來了新的契機。在我國,鄉村旅游產品創新應該從產品的內部設計和外部的規劃入手,因地制宜打造屬于自己的特色鄉村旅游產品品牌。然而,鄉村旅游產品創新仍是一個不斷反復的過程,需要通過不斷的創新完善,使之與時俱進,最終實現鄉村旅游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毛勇.鄉村旅游產品體系與開發[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2):142-145.
[2]陳佳平.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河南省鄉村旅游產品開發策略研究[J].農業考古,2011,(3):31-33.
[3]康輝,陳沫.基于地域產業背景下的旅游產品設計開發[J].生態經濟,2013,(10):115-117.
[4]馬亮,陳戈,黃凱,顏亭玉.北京郊區民俗旅游產品創新體系探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1,(8):479-482.
[5]陳雪鈞.基于創新理論的鄉村旅游創新路徑——以重慶市為例[J].江蘇農業科學,2012,(9):391-393.
[6]翁源昌.以縣域旅游供給側改革推進舟山全域旅游深入發展——以定海“東海大峽谷”全域旅游為例[J].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2):10-15.
[7]余曉,郭旭.“旅游+”背景下金融支持溫州鄉村旅游發展研究[J].特區經濟,2017,(05):74-77.
[8]張武康,楊舒然.國內全域旅游研究知識圖譜分析——以CNKI數據為樣本[J].西安財經大學學報,2020,(02):84-91.
作者:李姣琦 朱新杰 單位:1.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2.鐵嶺市凡河鎮人民政府
- 上一篇:國有企業在后疫情的轉型實踐探析
- 下一篇:荊州文化旅游發展問題與對策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