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專業教師教育課程在線學習研究

時間:2022-07-22 11:24:45

導語:師范專業教師教育課程在線學習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師范專業教師教育課程在線學習研究

摘要:為提升師范專業教育課程在線學習的效果,分析了在線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技術平臺及相關硬件存在不足,教師與學生的主觀不足。提出在線課程的應對對策:要充分發揮政府、社會、家庭、學校等各方合力,全力建立健全線上教學體制機制,搭建網絡課堂溝通和交流的高效機制。教師應適應在線教學,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學生應從思想上、行動上重視線上學習,加強自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適應不同情形下的課堂教學。政府應大力建設數字化教育服務體系,夯實教育資源服務體系基礎,優化資源配置。社會力量應及時參與,充分發揮技術和人才的力量。

關鍵詞:在線課程;問題;對策

對于大多數教師和學生來說,在線學習是第一次體驗。傳統課堂中,教師習慣了三尺講臺,習慣了黑板,習慣了實體教室,能從課堂過程中學生的一舉一動察覺教學效果。而如今,在在線學習的虛擬空間里,什么樣的教學設計能深得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講授方式能讓學生如癡如醉,什么樣的條件能取得最佳教學效果,特別是針對師范專業學生,需要學生進行展示的活動實踐課堂如何才能達到應有的數量和質量,成為不同階段、不同科目教師面對的新問題。

1在線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技術平臺及相關硬件存在不足。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上學習越來越盛行,已普及在人們的生活中,但因其特殊性,網絡在線學習多用于成人,并多作為高校線下教學的補充,使用范圍、適用人群有限。在疫情期間,全國億萬師生需要借助于線上平臺,研發使用需要一個過程,而由于在線登錄使用網絡平臺系統的學生人數過多,超越了系統日常的承載量,網絡卡頓時常發生。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線上教學首先考驗的是技術平臺系統的水平,而前期網絡技術的薄弱與斷層,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直接導致線上課程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后期雖不斷得到解決完善,但問題仍然存在。其次,技術平臺運作的設備終端存在缺陷。于學生而言,線上學習首先要解決的是學習設備,大學生群體主要是手機與電腦,而部分學生由于家庭條件限制或電腦的覆蓋面有限,很多學生無法解決學習設備問題。雖學生基本人手一部手機,但手機學習存在明顯缺陷,如大學計算機等課程則無法進行實踐操作。最后,師生操作常常出現問題。雖然技術缺點不斷被攻克,但師生對上課平臺不熟悉,線上課堂開展需要時間來磨合。大多數師生均為第一次接觸線上平臺,從進入平臺到政策的線上教學期間,相關問題會不斷暴露,增加教學難度,降低教學效果。1.2教師與學生的主觀不足。在線課堂中,因與學生存在空間的隔離,教師主要起著“自導自演”的作用,整堂課幾乎是自己完成,因而教學效果的好壞主要依賴學生的自我管理,是否準時聽課、聽課效果如何都在于學生的自覺,無法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夠真正做到自我管理。有些學生因課程不符合自己的興趣與愛好,選擇掛機;有些學生因課堂形式呆板,積極性不高;有些學生因聽課環境不好反復受到影響,致使聽課效果大打折扣。特別是課后作業,消極應付比比皆是,難以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在在線課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學生學習內容主要依靠教師的授課。有些課程因無需直接面對學生眼睛的直視,導致部分教師對在線教學態度消極,不會花大量的時間依據學生的品位和需求去精心備課。而最主要的,是教師對學生管理和監督的弱化,因不在同一空間,教師無法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督,更談不上具體的指導。并且,因課后作業均為線上提交,因學生的消極應付,如手寫作業拍照模糊,導致老師也無法進行認真批改,教學積極性受到影響。師生互動不充分?;邮蔷€上教學效果的晴雨表,互動的充分與否,直接關系著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熱情是否到達了教學預期。據網上調查顯示,在線學習反映問題最多的就是互動太少。在互動方式上,教師一般最常使用的便是語音或者視頻連麥,而由于連麥互動不是現場互動,一旦人數參與人數過多就嘈雜無比,教師只能中斷,選擇簡單封閉式問答。其次,因網絡擁擠等因素小組合作等無法開展。

2在線課程應對對策

長時間的在線課程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師生關系,弱化了學習活動。為降低突發事件對教學的影響,提高在線學習效果,需要充分發揮政府、社會、家庭、學校等各方合力,全力建立健全線上教學體制機制,搭建網絡課堂溝通和交流的高效機制,最大限度實現停課不停學目標。教師:順勢而為。突發事件,讓教師工作的主陣地由課堂變成網絡,給所有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要求:適應在線教學。時代在發展,要求在提高。教師始終要牢記,唯一不變的是永遠在改變。作為一線教師,一方面,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緊跟時代要求,推動教育觀念更新,自我重塑角色、提升素養、提高能力,深刻認識“互聯網+教學”的時代性、前沿性、不定性,在學生面前首先作出革新榜樣。另一方面,要持續推進專業發展,強化日常學習,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在課程設置、日常互動、作業監督檢查等方面發揮聰明才智,作出應有的努力。教師不會被取代,但適應時代要求,根據現實條件作出改變以融合教學變化的教師才能更勝一籌。學生:乘勢而上。作為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學生,要提升自身的數字化生存能力。生活在手機、電腦、互聯網的數字化、信息化世界里,應從思想上、行動上重視線上學習。作為新時代的學生,要重視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掌握利用網絡檢索資源、開展線上學習的技巧,找到自身學習的原動力,積極參與教師教學活動,認真完成教師布置的每一項作業,為將來自身發展添磚加瓦。政府:應勢而謀。政府機關應應勢而謀,根據實際情況以最快速度作出決策,全面抓總,協調各方,發揮決策者的作用。大力建設數字化教育服務體系,夯實教育資源服務體系基礎。優化資源配置,讓優質教育資源覆蓋農村以及邊遠地區,為全國各地的教師、學生解決教育資源短缺問題。同時,應對學校和教師作出要求,強化應變能力,讓最新科技走進校園、走進課堂,使其常態化接觸最新科技成果。社會:因勢而動。要想線上課程取得應有的效果,社會力量應及時參與,充分發揮技術和人才的力量,協助教師和學生解決線上課程遇到的一系列問題,讓教師和學生全程無憂。同時,家庭應提供子女線上學習的基本條件,如安靜的環境、必備的學習工具。給子女提供耐心的指導、有效的心理引導和學業監督。家長對于孩子線上學習情況的管教可能會心生倦意,應首先作出心理改變,自身要認識并幫助子女認識到準時參加線上學習的重要性,身體力行幫助子女提高線上學習重要性認識,戒驕戒躁,幫助子女完成在線學習課程。

3結語

關閉實體教室而不停學的重點是學生學,如果學習不到位,即使解決了在線學習的所有障礙,也無法提升在線學習效果。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要重新認識互聯網時代下成長起來的自己,加強自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適應不同情形下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李新房.藏族大學生在線學習現狀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J].教育觀察,2017,(02):56-57.

[2]趙洪石.高職英語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校園英語(上旬),2017,(10):90-91.

[3]王丹,杜芳芳.大數據環境下在線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無線互聯科技,2019,16(01):98-99.

[4]劉曉菲,周益峰.自主學習———大學生的必修課[J].卷宗,2011,(10):8.

作者:張秀平 田玉萍 邱敏 劉君 單位:黑河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