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社區建設PPP模式研究

時間:2022-06-26 10:47:32

導語:低碳社區建設PPP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低碳社區建設PPP模式研究

2015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低碳社區試點建設指南》明確提出,到2015年年末,要建成1000個國家低碳社區的試點,在2017年的時候,擇優建成一批國家級的低碳社區的試點示范。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政府財力不足,而低碳社區又具有公益性,因此,注重商業化運作平臺,引入PPP模式建設低碳社區,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雖然低碳社區在環境方面的作用,以及PPP模式在供給方面的獨特優勢,受到了理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青睞,但將PPP模式與低碳社區建設相結合的深入研究還很少,已有研究主要是從低碳社區模式選擇、公眾參與機制以及對已有案例的分析等方面進行研究,而關于低碳社區具體建設方法與融資方面的研究較少,特別是基于ppp視角的研究更不多見。本文通過對運用PPP模式建設低碳社區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進行分析,得出對低碳社區建設的啟示,為應用PPP模式建設低碳社區的政策建議提供了有力依據,具有一定的理論與實踐意義。為減輕以及放緩全球暖化沖擊,順應氣候變化,低碳發展己經成為國際社會共同追求的目標,世界各國在建設低碳社區方面己邁出領先一步,低碳社區建構是為未來整體施政應考慮的重要課題。節能環保是探索推進PPP模式的重點領域,環境治理可以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創新運用PPP模式建設低碳社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關于PPP模式建設低碳社區的研究,目前已有的研究重點關注三個方面。城市空間從低碳綠色的角度可以分成低碳生態城市(宏觀)、低碳社區(中觀)、綠色建筑(微觀)等小同的層級。

低碳社區的理論研究性發展。低碳社區建設的核心是零能源消耗系統,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資源和能源,減少環境破壞與污染,實現零化石能源使用的目標,實現能源需求與廢物處理基本循環利用的居住模式。低碳社區建設的基本策略是加強宣傳教育、增強科技創新、培育低碳文化、倡導公眾參與和強化組織領導。建設低碳社區的主要途徑是建造節能建筑、利用新能源、采用環保材料、優化社區結構、倡導綠色交通與倡導公眾參與。低碳社區建設涉及新能源技術、節能建筑技術、新材料技術等的應用,推動城市低碳經濟的發展,有助于帶動產業升級,提高資源利用,控制環境惡化,緩解生態壓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PPP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不僅具備管理的一般職能,如計劃、組織、領導,控制,還具有其它管理模式所不具備的職能:擴量融資,利用新技術以及特別值得強調的機制創新的職能。PPP模式的優點有:有效吸收民間資本,推動公共管理改革;減輕政府財政支出壓力,降低財政負擔;有利于加強管理、控制成本;設計理念超前和技術設備先進。在公共服務供給中形“1+1+1>3”的機制,使進中等收人階段的社會公眾可持續地受益受惠;為一大批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打開進一步生存、發展的空間,使現代市場體系更為健全和成熟;培育契約精神和催化專業、敬業的營商文明。適當的項目選擇、合適的私人部門、明確的公私雙方權利義務、合理的風險分配、適當的監管是PPP項目的關鍵成功因素??傊?,PPP模式對于政府來說,是必須積極運用來推進現代治理中化解財政壓力、債務壓力和充分盡責地實施和諧社會管理的機制創新。城市的低碳發展將為地方政府預算增加新的壓力和額外的地方融資需求。目前,低碳發展投資規模還遠未達到可以滿足低碳城市發展需要的程度,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市低碳領域的投資資本不足。通過PPP模式創新,將市場機制引入公共領域,整合公、私部門資源,發揮民營資本、技術和管理優勢,緩解財政資金緊張的矛盾,促進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中國應對氣候變化PPP融資模式的初步設計包括:構建PPP氣候融資管理制度框架;成立PPP氣候融資專門管理機構;設立PPP氣候融資綠色種子基金;組建PPP氣候融資的政策性銀行;完善PPP氣候融資的碳交易市場;健全PPP氣候融資績效考評機制。要充分利用資金的杠桿作用,利用政府資金的種子資金作用,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進入低碳產業,可以采用公私合營模式對低碳經濟發展項口進行融資。PPP即公私合作伙伴關系,從管理視角看,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合作過程中,讓私人部門所掌握的資源參與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過程中,在實現政府公共部門職能的同時,為私人部門帶來利益。在適當滿足私人部門投資營利目標的同時,為社會更有效率地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PPP的本質是一種合作關系,實行PPP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通過這種合作,實現公共部門、私人部門和社會大眾共贏的結果。

1、在世界經濟低迷的背景下,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速正從10%左右的高速增長轉入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雖然中國經濟逐步轉向中高速增長符合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但也使我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政府財政稅收收入減少,難以滿足提供大量優質公共服務的要求。低碳社區的建設勢必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和技術等,單單靠政府的力量遠遠不夠,這時政府必須引入私人資本以滿足資金、人才和技術的需求,緩解政府財政壓力,PPP模式符合時代的發展。2、PPP模式可以以較少的政府投資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激發潛在的投資動力,促進經濟增長,從而增加就業崗位,帶動勞動力市場的繁榮。與此同時,低碳社區建設的PPP實施的整個過程需要咨詢、法律、金融、建筑、物業管理等各個行業密切配合,從而有利于補足短板,促進多個產業協同發展。3、在市場經濟中,公共部門由于自身特點往往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落后,而私人部門具有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經驗,為了提高盈利水平,有降低項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質量的動力。因而,在PPP模式下,政府和社會資本發揮各自優勢進行合作,有利于服務質量的提高。利益共享是維系PPP伙伴關系的重要因素。PPP項目并不像商業項目一樣,單純追求利潤最大化。但是私人資本具有逐利性,必須給予其一定的投資回報,才能保證關系的持續,有效率的提供公共產品與服務。而低碳社區建設屬于經營性項目,允許社會資本取得合理回報,比較適合運用PPP模式,這就為低碳社區建設的PPP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低碳社區包括兩種不同形式,分別是新建社區和既有社區。對于新建低碳社區可以采用使用者付費模式,既有社區可以采用政府付費中的績效付費,而且國家發改委在《低碳社區試點建設指南》中指出,鼓勵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機構等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地方社區投資建設,拓寬政府資金、民間資本和國際合作資金等融資渠道,研究制定支持低碳試點建設的PPP等新型項目融資模式的優惠支持政策,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資機制。這就為PPP模式融資提供了支持。由于PPP項目投資規模大,持續時間長,運營難度大,成本高而利益回流較慢。合作雙方必須處理好風險分配的問題,才能保證項目的低成本,高效率。政府方不能憑借自己的強勢地位,把風險都讓社會資本承擔,必須加強合作。為防止社會資本為了一己私利推卸責任,政府方必須在項目的進行中,加強監督保證項目能夠如期完成,資金能夠有效使用,成果滿足設定的標準。

促進CDM基金(清潔發展機制基金)投資多元化,有效帶動低碳投資,促進低碳技術發展。在PPP項目融資方面,我國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城投公司開展低碳社區建設PPP項目、與社會資本共同成立城市低碳投資基金,以及聯合當地銀行成立低碳融資平臺,為公共與私人部門共同融資建設的低碳社區項目,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保證低碳社區建設的順利進行。低碳社區建設的PPP融資模式,能有效促進低碳發展產業化、商業化,有利于降低成本,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通過低碳社區評價指標體系對低碳社區等級進行認證,獲得認證的社區可以享受優惠政策和政府獎勵等。比如稅收優惠,對低碳社區項目建設過程或者項目后期利潤所涉及的相關稅種,采取減免措施,例如增值稅、所得稅等。低碳社區建設除了要政府采取大量行動外,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居民身上,他們是最終受益者與執行者,是實施低碳社區的主觀決定因素,因此,必須加大宣傳,提高公眾的認知度與參與度。讓居民做低碳社區的主人,參與到低碳社區的規劃、決策和管理中,在參與中讓低碳社區的理念根深蒂固。

作者:李琳 單位:南京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