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類課程案例教學分析
時間:2022-03-21 10:11:01
導語:經貿類課程案例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以提高實踐能力為目的的教育,培養生產一線技能型應用人才,注重發展技能,為實施案例教學,提供了土壤.傳統的知識教育忽略直接經驗的獲得,注重書本知識獲取,缺乏主體的參與,把學生作為被動的接收者,不能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忽略與教師的平等研究,學生無法獲得實際運用能力.高職院校引入案例教學就有了必要性:
一是,案例教學的復雜性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傳統課堂只注重理論的傳授,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低下,學生只是記住一些概念、方法和原理.案例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去思考、分析,案例教學尋求解決題的方法,在知識和能力之間建立了聯系的紐帶,而非找出標準答案,有助于打破學生的心理定勢,這種對非標準化結果的探索,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創造力和想象力.
二是,案例教學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對高職院校學生來說,傳統的教學以講授為主,是一種單向的、靜態的灌輸,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學效果差,厭學情緒嚴重.案例教學以自由討論為主,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和學生交流與互動,這種互動性,有助于打破傳統課堂低效的格局.
三是,案例教學的啟發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素質與創新能力.案例教學采用啟發式教學方式,其所獨具的開放和動態的知識結構體系,注重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的發揮,通過不斷地與外界進行能量和信息的交換,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保持知識和實踐的良性溝通與連接.這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綜合學習素質的提高.
2高職經貿類課程案例教學的不足之處
高職經貿類課程的案例教學,總體上有許多不足,案例教學尚處起步階段,具體表現如下:
1案例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比例較低.高職經貿類課程具有較強實用性,很多課都有校內實訓和校外實習環節,但對理論教學部分案倒教學法的適用,尚未普及.
2缺乏案例教學教材.案例使用主要來自老師備課,隨意性大.高職經貿類課程的講授,教師為會隨堂使用一些案例,用來說明課程原理,提供學生研討.但準備工作不足,案例教學計劃不充分,學生參與互動較少.
3案例教學注重教師的作用,未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沿襲傳統教育法,重灌輸、輕啟發這種案例教學法,實際效果不理想.教師常因課時限制,互動較少,有的將解決方案直接告知學生,這不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種是讓學生全程參與討論,場面熱鬧,教師不做任何提示,討論僅作簡單歸納.這樣雖然能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但浪費時間,不利于知識的真正掌握.
4案例教學準備不足,高職經貿類課程教學中,少量的案例穿插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幫助不大.絕大多數案例較為簡短,只用于解釋理論和原理,對于知識整合的綜臺性案例,準備與選擇不足,這對復合型應用人才的培養意義不大.高職院校的教師普遍案例準備不足,國內出版的案例教材健全,有的甚至不符合案例教學要求.總之,高職的案例教學的案例庫建設,尚處初級階段.
5案例內容陳舊、更新不及時.有些教師教學中使用陳年案例,資料不及時更新,脫離理論與實際的發展.
6教師未受過案例教學訓練,對于案例教學的目的、案例教學的組織與運用等沒有深入的理解.課堂教學中將案例當成例子、認為案例就是事件,或舉例教學,用以佐證理論,看似講解形象生動,但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案例教學.
3案例的組織與應用
經貿類課程案例的特點,要求在案例選擇過程中注意幾點:
一是,案例與教學內容的相關性.案例來源于現實的生活,案例主題各不相同,所涉范圍寬窄不等,情節或長或短,但必須與問題相關的,服務教學目的.課堂教學中,案例必須基于現實設計的情景,交代事件發生的背景、問題根源所在、矛盾和沖突結合點;展示矛盾與事態的曲折發展過程.案例忌諱情節冗長、平鋪直敘、背景模糊、乏味枯燥、脈絡含混等不足.適應教育教學的案例,只有不斷積累和篩選,才能適應教學的需要.
二是,經貿類案例的時效性.社會經濟現象變化多端,國家政策、經濟理論也不斷變化,案例分析的結果也有變化.選用時效性差的案例,內容不接地氣,陳舊過時,降低學生研討的積極性.所以要不斷地篩選、更換、充實新鮮的案例,確保案例的時效性.
三是,所選的案例的典型性.案例的選擇要涵蓋課程的重點與難點,與教學目的相銜接,案例提供的疑難問題應適合課堂研究與討論,具代表性.典型的案例應能說明課程各章節的主要內容.案例研討的基礎是案例具有復雜情景與多種觀點,體現一定的典型性,便于學生多角度思考.
四是,案例難易程度的把握.針對高職學生,適應他們的理解、思考能力,來確定案例的難易程度.案例太難,學生預習又不充分,無從下手,課堂消極應對,重回填鴨式灌輸.案例太容易,結果一目了然,學生興趣也無法持久.選擇難易適中案例,對提高教學效果,尤為明顯.
五是,案例材料的編輯與重組.一個成功的案例提供適于思考的復雜環境,絕非機械的課堂復述,它能使學生在一定的研討框架內,針對多重選擇作出準確的判斷.經貿類課程的案例教學,教師最好編寫案例教程,通過廣泛收集案例,不斷積累完繕.案例教學,絕非簡單地羅列與推介案例.一部完整的案例教材,應體現教學目的.具體到個案選擇,應反映案情發展、相關問題所在以及不同觀點.
六是,選用多種形式的案例.案例的表現形式變化多樣,按屬性不同,案例可劃分為描述性案例、探索性案例、說明性案例、實證性案例等.按表現形式不同,案例可分為全局和局部相結合的案例、事實和虛擬相結合的案例.隨著多媒體教學、微課的推廣普及,在平面的圖文案例基礎上,又出現了視聽案例.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要注重選用視聽型案例,采用微課等方式組織教學.在課堂觸覺、視覺、聽覺三種不同的信息傳輸方式中,視覺接收的信息的比例高達85%;而觸覺(口、鼻、肢體等部分)、聽覺接收的信息量分別約為4%和11%.高職學生適合通過更多視、聽來接受案例信息,提高課堂效率.
4高職經貿類課程案例教學研究結論
在傳統的教育學教法中,通常采用的是講授法,其顯著特點就是教師嚴格地按照教育學課程結構,有條不紊地闡述基本理論.這使得學生對經貿類課程知識的認識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上,與現實的教學實際相距甚遠,從而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很難將所學理論遷移到教學實踐活動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傳統的課堂講授法,忽視學生的課堂話語權能,導致學生喪失話語權利.案例教學強調用典型案例來闡釋社會經濟現象、分析原理,師生雙方都有對案例進行分析、論證并充分發表各自見解的機會,使學生從失語狀態下解脫出來.
當前,高職教育對案例教學法的課堂應用,總體顯得較為滯后.高職經濟類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相比較,由于校內實訓環節的相對簡單,案例教學的引入尤為重要.如果課堂教學僅理解為對知識的機械記憶,缺乏對源于實踐生活的復雜案例的研判,這種理論脫離實踐的教學方式,與高職教育培養生產一線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標相去甚遠.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前景廣闊.在經貿類課程方面,整個案例教學體系尚未完善,與案例教學相關的質量評價體系尚未建立.大量工作需要完成.
高職經濟類課程的案例教學,必須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與組織案例.案例教學法所內含的原則、方法與觀點,是基于其對社會實踐經驗的深刻透視.如何有效地組織教學,案例解說是最好的教學方式.
5高職經貿類課程案例教學的反思
在實際的案例教學過程中,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對案例教學的反思,考慮還需要處理好的以下幾個關系:
(1)案例教學與授課教學之間關系.案例教學側重實踐,師生互動,學生高度投入;授課教學側重理論,演繹推理傳授知識,系統闡述概念結構和理論.兩種教學方式以誰為主?一是要考慮教授的對象.案例教學對研究生的效果最好.因為其基礎理論、知識、技能扎實.高職學生還是以"授課為主,案例為輔"的原則教學好.案例教學還要考慮教師和學生的素質因素.案例教學來自美國的哈佛商學院.哈佛擁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博士外加相當一部分企業、金融機構實踐經歷.學生素質也高.哈佛的案例教學已占到90%.故把哈佛的做法原封不動地移植到移植到高職院校未必完全合適,案例教學的優勢在于彌補傳統授課教學重理論輕實務的不足,二者應取長補短,有機結合.
(2)案例教學與其他教學手段的關系.高職經貿類課程通常采用其他一些教學手段,包括校內實訓、企業實踐、教學做一體化等.同案例教學一樣,這些教學手段也能增強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素質.案例教學代替不了模擬實踐.實訓環節要求學生及時處理問題,鍛煉學生的臨場解決問題能力.案例教學和其他的教學手段相互不可替代,相輔相成.
(3)高職經貿課程案例教學的"教"與"學"的關系.傳統教學教師講解,學生收聽.案例教學與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的模式不同,主要形式是課堂研討案例,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要轉變.教師是導演,指導案例討論的過程,解決案例中的特定問題.這一過程,教師不能讓討論放任自流,又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學生要成為課堂的主角.為此,學生應認真做好課前準備.以防課上只聽不說,要大膽與他人展開辯論總結,從而提高案例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鄭金洲編著.《案例教學指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張玉英,等.《經濟類課程案例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中國成人教育》2007(11).
作者:阮洪 單位: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內科案例教學論文
- 下一篇:小學數學問題教學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