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超聲診斷學線上教學體會

時間:2022-06-09 11:39:04

導語:肺炎疫情超聲診斷學線上教學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肺炎疫情超聲診斷學線上教學體會

摘要:一種由病毒(COVID-19)引發的肺炎自2019年末從武漢逐漸蔓延。為快速有效地防疫控疫,我國政府及衛生防疫專家號召民眾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期盡量居家隔離。隨著全國高校春季開學日期的來臨,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各校即刻響應,積極面對特殊時期的嚴峻考驗,制定并實施線上直播等形式的教學策略,力求減少因無法進行傳統現場授課對教學進度及教學質量造成的影響。中國醫科大學教務處推薦教師利用雨課堂及騰訊會議App展開線上教學。本文就疫情期間應用上述教學方法對醫學本科生進行超聲診斷學線上教學的經驗進行總結,并提出改進措施。

關鍵詞:超聲診斷學;本科教育;雨課堂;騰訊會議;肺炎

2019年末,武漢地區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隨后被證實為一種病毒(COVID-19)所致。2020年新年伊始,疫情急速擴散,感染人數激增,并席卷全國31個省。2020年1月20日,衛生部門正式確認并公布了本次肺炎人傳人的特性。1月23日,武漢市宣布全市離漢通道暫時關閉,隨即全國實施“圍堵策略”及相關干預措施?!皣虏呗浴庇墒澜缧l生組織在2005年提出,用于新發傳染病疫情早期,在限定的地理范圍內,通過區域封鎖、停學及停工等干預方式,迅速阻斷傳染病傳播[1]。2020年2月,國家衛健委將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為阻斷疫情在校園蔓延,教育部要求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并提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采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線上教學活動。中國醫科大學亦推遲了醫學生返校時間,但如何在特殊時期進行高質量教學,成為醫學院校教師面臨的考驗。為了盡可能減少對教學進度和質量的影響,我校教務處推薦教師利用互聯網及在線教育平臺實施遠程線上教學,針對中國醫科大學本科階段超聲診斷學教學,選取了雨課堂、騰訊會議App開展網上授課。在對特殊時期教學方法的探索及與師生的溝通過程中,我們取得了一些經驗,同時發現以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對象

以中國醫科大學2017級(103期)臨床醫學專業8個班225名本科三年級學生為授課對象,其中五年制4個班共117人,八年制4個班共108人。學生未接受過超聲醫學專業知識教育,未在超聲科室臨床見習。

2線上教學

2.1授課內容及學時。依據中國醫科大學春季教學計劃,超聲診斷學共12學時,每學時45分鐘,共7.5小時,教學內容包括心臟超聲、腹部超聲、婦產科超聲。2.2雨課堂的應用。雨課堂是基于目前我國被廣泛應用的微信而設計研發的一種新型智慧教學軟件,由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組織文、理、工科一線教師全程參與開發,將教學工具嵌入微信,并通過插件融入PowerPoint,形成“互聯網+黑板+移動終端”的高校教學信息化新手段[2]。2.2.1課前準備。教師關注雨課堂公眾號,注冊并綁定所在學校,創建班級和課程名稱并在授課班級群提前開課通知,在直播課前15分鐘上傳預習課件,系統自動發送至學生手機端,教師端可顯示參與預習的學生數量、瀏覽頁數及提問。2.2.2直播教學。教師點擊PowerPoint中雨課堂插件的“開啟雨課堂授課”按鍵,將開課消息推送給對應班級的學生,選擇語音直播或視頻直播的方式授課,期間可根據需要向學生端推送選擇題或主觀題,了解學生作答率及答對率。此外,該平臺支持隨機課堂點名,發送紅包及彈幕等功能,以活躍課堂氣氛。2.2.3課后復習、測試。教師將課后復習題及調查問卷推送至學生端,考查學生對超聲診斷學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了解學生學習體驗和建議。2.3騰訊會議。App的應用騰訊會議是騰訊公司于2019年末的一款云視頻會議軟件,可進行多終端設備(如電腦、手機、平板等)同步遠程會議,還可錄屏,方便學生課后反復觀看。授課教師可以直播的形式進行線上授課,通過聊天窗口與學生溝通。由于其在校內預講及測試中表現出較高的網絡流暢度及視頻、音頻清晰度,故被我校作為雨課堂系統故障或授課效果不理想時的備用應急授課方式。

3教學效果及存在的問題

3.1教學效果。由于該課程教學對象為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及八年制學生,對英語教學及知識深度有較高要求,故疫情期間講授該門課程的我校附屬醫院超聲科醫師均為博士學位,17%為教授,50%為副教授,其余33%為講師。經過學校教務科統一培訓,教師已掌握雨課堂及騰訊會議App的安裝與操作方法,對于功能相對細致的雨課堂亦有深入了解并進行了多次線上預講練習,而學生端大多數功能的實現僅需點擊教師發送的鏈接即可,因此技術難度不高,學生普遍認為可以接受。利用雨課堂的后臺自動統計分析功能,教師得到本階段教學的主要評價指標如下:學生觀看課前預習課件的比例為75%,其中26%的人未看完;線上課堂學生到課率為93%,其中71%的人準時進入課堂;授課期間教師通過線上平臺推送的練習題的回答率為73%,正確率為68%;課后復習題的回答率僅為59%,正確率為83%。單獨采用雨課堂完成授課的教師占70%,授課過程中雨課堂卡頓但仍能勉強完成授課的占60%,因頻繁卡頓或閃退后難以進入雨課堂的占40%(其中,換成騰訊會議App繼續授課的教師占87%,其余教師因頻繁調試軟、硬件設施等原因在規定時間內未能完成教學計劃)。3.2困難和局限性。(1)全國各級學校數量龐大的師生同時涌入直播平臺,使平日能夠順暢使用的軟件不堪重負,卡頓甚至閃退等故障影響教學的連續性,信號不穩定導致視頻、音頻不同步等。(2)超聲診斷學與其他醫學課程的不同之處在于其課件常包含大量超聲影像資料,且超聲診斷注重并依賴動態連續掃查,需借助視頻文件反映病變特征及診斷要素。尤其是心臟超聲教學中,若僅用靜態圖像很難反映血流動力學及室壁運動特征,學生理解起來也較困難。但是,除了上面提到的網絡承載量有限之外,雨課堂無法播放課件中動態視頻教學片段,經常出現黑屏,也使得教師不得不刪除超聲視頻教學素材,對教學效果造成影響。(3)相對單調的線上聽課,使自律性較差的學生常常逃課,由于雨課堂依托微信平臺,部分學生在用手機上課期間會查看消息或朋友圈。(4)學生家庭條件不同,部分學生沒有獨立、安靜的環境上課,易受干擾。(5)疫情期間,大多數學生居家時間超一個月,造成生物鐘紊亂,每日6~8小時的線上聽課后,夜間易通過熬夜、看視頻或打游戲來緩解焦慮情緒。第二天,躺在床上就可以上課,昏昏欲睡中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6)與以往適時的、可自主選擇時間的線上教育明顯不同的是,本次師生在面對連續、長時間的教學時,常感到恐慌,進而導致學習效率下降,反應速度變慢。(7)學生反映上了一天線上課程后,視力下降甚至感到頭暈眼花。(8)教師反映,由于時間緊迫,準備的課件較粗糙。醫學生學習能力相對較強,本次研究約半數的學生為高考成績突出的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學生,但仍有少數學生認為適應困難,難以掌握相關軟件的安裝及操作方法,跟不上教學進度。

4結語及展望

近年來,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線上教育成效顯著,國家級精品開放課程頻出[3]。高校應鼓勵師生充分利用已有精品課程,將其作為主要的教學資料加以利用,不必為了凸顯本校教學實力去一味要求教師臨時制作各種直播課件。線上教育固然有其優勢,但就當前整體發展水平及國情而言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模式,只能起到輔助和補充作用。為了減少人員流動以盡快控制疫情,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無奈之舉。教育包括教書和育人,唯知識論的時代早已過去,疫情雖為災難,但也是極具教育價值的素材,人類進化的歷史又何嘗不是一部坎坷的災難進化史。引導醫學生體會和理解緊急公共衛生事件中醫生的處境、價值和職責,反思教育、社會和醫療體系的局限性。今天的醫學生大多數會成為未來的醫務工作者、危難之時的白衣戰士,關鍵時刻是不知所措的焦慮,還是奮勇出征才是醫學教育成敗的答案??吹揭慌鄣鸟Y援,聽聞一個個逝去的名字,切心之痛何能言喻。我們期待并相信疫情總會過去,作為醫學教育工作者,我們渴望下一次公共衛生事件到來時,醫學界沉著、迅速地識別它們、控制它們、解決它們。愿醫學教育培養出更多內有實力、外有魄力的國之棟梁,在國之危難的關頭出現在公眾視野,佇立在百姓心中。

參考文獻:

[1]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肺炎應急響應機制流行病學組.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20(2):145-151.

[2]姚潔,王偉力.微信雨課堂混合學習模式應用于高校教學的實證研究[J].高教探索,2017(9):50-54.

[3]張雷,王軍.慕課平臺之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數據分析[J].數字教育,2019(5):36-41.(*

作者:孫菲菲 喻曉娜 賈育昕 宋光 任衛東 單位: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