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析計算機中的任務驅動法

時間:2022-12-27 11:15:03

導語:小析計算機中的任務驅動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析計算機中的任務驅動法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

1.任務設計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向學生布置本課程、本階段、本單元、本節課的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帶著任務和問題去學習.例如:Dreamweaver網頁制作是一門實用性、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在教學剛剛開始時,教師可推薦一些富有特色的網站供學生欣賞,將學生帶入真實的學習情境中去,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同時引導他們去思考如何建設網站、設計網頁,由此確定課程的總體任務———建設一個完整網站.然后,教師針對課程中每一部分知識點將總體任務細分為若干大任務,如文本、圖像、鏈接、表格、框架、CSS樣式、層時間軸、模板和庫等,再將這些大任務進一步細分為一些小任務.任務應從易到難,小任務應緊密圍繞總體任務一個個地實現.教師要充分結合網頁的特點創設可以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任務,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以使他們自覺主動地完成任務.設計任務時必須考慮學生的認知差異.例如,在學習“表格布局”的內容時,教師可通過讓學生瀏覽幾個網站的頁面,激發他們的熱情,再提出任務.初始任務可以是較為簡單的頁面的制作,其中可包含“表格的插入”、“表格的修改”“表格的屬性設置”等知識點;之后,教師可給出較為復雜的頁面布局的設計任務,讓學生運用“布局視圖”、“布局表格”、“繪制布局單元格”等一系列知識去實現;最后,讓學生用“表格布局”自行設計一個網站的頁面.在最后的任務中實際包含“頁面布局”、“頁面主題”等多項設計思想,讓學生根據頁面主題內容進行頁面的布局設計,為后續的教學打下基礎.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前兩個任務逐步完成后,再逐漸過渡到最后的創新設計中,而基礎較好的學生,從開始就可以完成較復雜的任務,大膽地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及創造力.總之,教師進行任務設計時,要仔細推敲每個知識點、統籌兼顧,為學生設計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掌握知識、技能和方法,真正體現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訓練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全面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2.完成任務教師將任務提出之后,不要急于講解,先讓學生對呈現的任務進行仔細思考、分析和討論,提出完成任務需要解決哪些問題,即提出問題.提出的問題中,一些是學生以前已經學過的,這些問題學生自己就能解決;另一些是沒有學過的,隱含在任務中的新知識點,這正是任務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最好由學生提出,因為解決一個問題僅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問題、從新的角度去看舊問題,需要創造性想象力.比如,對文字應用CSS樣式的教學中,教師先演示某一網站中文字效果,引導學生將其與學習過的網頁文字效果進行比較,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去學習現成的結論.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給予適當的提示,引導問題的提出時,要采取先粗后細、逐步求精的辦法.另外,學生不可能一次把所有的問題都提出來,對于一些任務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只有親自做到相應步驟時才有可能提出.同時,也只有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出并解決相應的問題才有助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

二、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應注意的幾點

首先,項目教學法雖然有很多優點,但也不是說所有的計算機課都適用,不能盲目地不加以選擇的全部運用項目教學法.如對操作技能要求較高的應用型軟件的學習,office系列辦公軟件、網頁設計、電子線路設計、機械制圖、CAD等,采用項目教學法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對于理論性知識較強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原理、計算機網絡基礎等,不宜采用此法.其次,應加強對中職計算機項目教學教材的開發,編寫出適合項目教學法的計算機校本教材,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總結和更新,從而形成項目資源共享.中職計算機教學既要實現中職計算機教學的宗旨,又要符合職業教育的教學目標,應將“任務教學法”應用到課堂教學.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真正將計算機專業知識同崗位職業能力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計算機技能的實用性,進而使其能更好地適應就業崗位,適應社會.總之,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與學的結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除了具有輔導者、引導者的身份外,不具備其他任何權威.在這一模式下,學生將可能通過計算機網絡隨時獲取幫助,并隨時成為“教師”.

作者:馮海玲單位:甘肅省高臺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