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時間:2022-06-29 10:39:56

導語: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獨立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一)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力量薄弱

一是教師隊伍比較松散。一般來說,獨立學院教師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母體高校教師、自主招聘教師和其他外聘教師。多種教師類型使教師隊伍具有一定松散性,不利于正常的教學管理。加上存在教師對學生要求不嚴、課堂教學管理松散等現象,影響獨立學院整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二是輔導員隊伍能力不強。輔導員隊伍是獨立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獨立學院輔導員主體主要是新聘的應屆碩士研究生,比較年輕,缺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經驗,工作方法也較為單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教學經驗不足。

(二)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條件不完善

獨立學院辦學初期都依附于母體高校,沒有獨立的師資隊伍、教學場所、圖書資料等相關辦學條件。獨立學院在走向獨立辦學的過程中,對辦學思路、辦學定位、育人模式、管理機制和校園文化建設等人才培養方面的認識不到位,思路不明確,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頂層設計,更缺乏管理和運行機制。

(三)實踐育人的重要性未充分體現

獨立學院普遍重視學生就業率,強調專業技能培養,把“兩課”——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擺在一個可有可無的地位,“兩課”的實踐教學環節缺乏或比例不足。對學生也只要求考試合格拿到相應學分即可;校園文化活動思想引領功能未凸顯;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拓展的深度不夠;實踐育人在整體設計、運行機制上缺乏周密、規范的安排,教師隊伍、學工處和團委等部門各自為政,實踐育人的作用收效甚微。

二、實踐育人模式的構建對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一)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現實需要,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內在要求

國務院2014年6月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引導本科高等學校轉型發展,“采取試點推動、示范引領等方式,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重點舉辦本科職業教育。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高等學校時,鼓勵其定位為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獨立學院應緊跟發展趨勢,把握發展方向,深化辦學體制機制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力爭率先轉型。要強化學校的實踐育人功能,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深化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要在學校整個育人環境中塑造實踐育人氛圍,將實踐育人體現在教育教學管理的方方面面。這既是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現實需要,又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內在要求。

(二)是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性建設的客觀要求,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的現實需要

獨立學院學生存在自律性較差,活動意識強,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高的特點,這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使其參與到實踐活動中,有助于實踐育人工作的整體推動。獨立學院要將實踐育人內容充分體現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建設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實踐活動中實現思想引領功能。同時,通過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其就業能力。

三、獨立學院實踐育人模式的構建

實踐育人模式構建要在把握好系統性、主體性、動態性三個原則的基礎上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實基礎:建設一支素質硬、能力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兩課”專任教師,他們是實踐教學的組織者和推動者;二是從事學生教育管理的政工干部,他們是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線工作的重要群體;三是學生干部,他們是教育管理最基層的組織實施者。這三個組成部分的建設至關重要。建設科學合理的“兩課”專任教師隊伍,積極推進實踐教學環節;嚴格標準,選聘素質硬,具有較強責任心、事業心,肯付出,講奉獻的政工人員,并重視培養,增強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嚴格學生干部培養、選拔和任用,努力提高學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提高學生的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

(二)必要環節:強化“兩課”的實踐教學環節

科學合理設置“兩課”的理論與實踐教學課時比例,積極推進“兩課”理論教學環節與實踐教學環節的結合。一是積極拓展“兩課”的實踐教學內容和形式,重實踐體驗,輕理論說教;二是建立和拓展校內外“兩課”實踐教學基地,改善實踐教學條件,引導和組織學生深入社會,提高“兩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將“兩課”實踐教學與學生的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活動有機結合,實現成績互認,資源共享。

(三)主要載體: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校園文化活動的引領作用

先進的校園文化對學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塑造、優秀文化品質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獨立學院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實踐性特點,打造校園文化品牌,使學生在切身體驗和感受中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一是要不斷創新活動的內容與形式,開展學生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校園文化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干;二是應致力于優良校風、學風建設,形成學院特色的文化品質;三是建立校園文化活動的立體網絡,加強學生社團的建設和管理,塑造特色的社團文化。

(四)基本途徑:豐富拓展社會實踐活動,著力打造第二課堂

使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是實踐育人的基本途徑。一是要著力探索第二課堂,做好第二課堂項目化建設,開展學分認證,將社會實踐納入學校人才培養計劃,并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科學評價;二是強化“項目”引導,設立專項項目基金,積極推進各類實踐項目開展;三是不斷創新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與形式,推進品牌化建設,并做好傳承;四是努力拓展社會實踐基地,為學生社會實踐提供更多更好的平臺與機會。

(五)重要平臺: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提升學生創業水平

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對獨立學院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增強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學院高度重視,強化頂層設計,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從機制上予以保障;二是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構建專業化、高水平的創新創業教育隊伍,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三是大力推進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加大投入,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和大學科技園;三是實施項目引領,積極參加和開展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組織學科競賽和各類創業培訓,推動創業實踐活動不斷上新臺階。

(六)可靠保障:建立科學合理的運行管理機制

真正實現實踐育人的功能必須要建立一整套科學合理的運行管理機制。一是要建設一個科學的組織管理機制,強化頂層設計,統籌各單位部門,協調各方資源和優勢;二是建立一個合理的考核機制,既要考核學生參與實踐的情況,又要考核各單位部門組織實踐的落實情況,最大限度地發揮組織者和實施者,即教師和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作者:解厚榮 成際鎮 任建蕊 余西亞 單位:南京郵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