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物流人才培養研究
時間:2022-04-29 10:43:06
導語:一帶一路物流人才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廣西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發揮地理、平臺、戰略、定位和政策五大優勢,主動對接面向東盟的開放合作格局新需求,培養跨境物流、冷鏈物流技術技能人才,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加快物流職業教育與培養體系建設,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廣西;東盟;物流人才培養
“一帶一路”倡議在促進國際國內各類資源和要素跨境流動和合理配置中起著重大的戰略性作用,是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新的動力源,成為區域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新的增長點。近年來,廣西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緊緊圍繞中央賦予的“三大定位”歷史新使命,充分發揮其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戰略高地的獨特地緣優勢,積極開展特色物流人才培養,服務現代物流業轉型升級,為促進中國—東盟經濟一體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一、廣西—東盟物流業合作發展現狀
廣西是我國熱帶水果、熱帶經濟作物等農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和集散地,其利用連接我國腹地、面向東盟國家的重要樞紐地位,不斷擴大與東盟國家雙邊國際貿易。2017年,廣西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100.2億元,增長5.2%;對東盟國家進出口總額1893.85億元,增長3.7%[1],東盟連續16年成為廣西最大的貿易伙伴。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伴隨著一大批投資貿易、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落地,廣西農產品、生鮮品進出口數量和金額不斷增加,廣西沿海、沿江、沿邊并處于中國與東盟結合點的獨特地理位置,使廣西成為中國與東盟各國之間物流交匯集中的理想區域?!笆濉币詠恚瑥V西借助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物流合作論壇、中國—東盟電子商務峰會等合作平臺,積極推動與東盟各國的物流向更大范圍、更廣深度、更高層次合作,物流業的快速增長逐漸成為中國和東盟國家經貿往來的重要支撐,其跨境物流、冷鏈物流和保稅物流等新興物流業態成為雙邊物流最大的亮點。可以說,“一帶一路”倡議為現代物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尤其是給廣西面向東盟的國際物流發展帶了新的機遇,對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是空前增大。
二、廣西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發展概況
廣西高職院校立足廣西,面向東盟,緊密對接“一帶一路”、“互聯網+”、創新驅動等國家戰略,利用資源優勢,優化物流管理專業布局和結構,創新物流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區域人才特色,物流專業人才培養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一)基本情況。1.專業布點。根據教育部2017年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備案和審批結果,在新版專業目錄的基礎上,廣西高等職業教育物流管理專業布點數為36個,占廣西74所高等學校的49%;其中高職院校26所,普通本科院校10所(其中5所未招生),高職院校布點數占布點高校數的72%??梢姡瑥V西高等職業院校是培養物流人才的主力軍。2.學生規模。2017年,廣西高等職業教育物流管理專業實際招生數為3295人,比2016年的實際招生數3195人增加了100人,增長3%,比2015年的實際招生數3105人增加了190人,增長近6%。招生人數排名前三的高等學校分別為廣西職業技術學院的191人、柳州職業技術學院的173人和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172人。其中,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近三年物流管理專業招生數均排在廣西區首位,分別為191人、216人、220人。3.專業方向。根據教育部2017年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備案和審批結果,在新版專業目錄的基礎上,廣西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共設置10個專業方向,包括港口物流方向、國際物流方向、采購與供應鏈管理方向、配送技術與運輸管理方向、報關與國際貨貸方向和物流營銷與策劃方向。其中,專業方向布點數最多的是港口物流、國際物流與保稅物流方向,同時,也是廣西近三年物流管理專業布點數最多的專業方向(具體見表1)。這點也體現了廣西高職院校對接“一帶一路”戰略,充分發揮“三沿”區位優勢,培養現代物流專業人才。(二)發展優勢。一是地理優勢。廣西處于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交匯點,既是“一帶一路”倡議中連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北上通道,也是連結海上絲綢之路的南下通道,其沿海、沿江、沿邊、沿線的獨特區位優勢加速推動形成貫通我國西部地區與中南半島、有機銜接“一帶一路”的南北陸路新通道,為面向東盟經貿發展構筑了一條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系統。二是平臺優勢。中國—東盟博覽會、商務與投資峰會永久落戶廣西首府南寧,且廣西已連續成功舉辦了13屆,其服務范圍已從中國—東盟“10+1”拓展到區域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10+6”乃至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成為雙邊及多邊增強政治互信、推動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的有效合作平臺[2]。同時,依托“兩會”,廣西成功舉辦了4屆中國—東盟職業教育聯展暨論壇,為中國—東盟政府、學校、企業等各方參與職業教育交流、開展項目合作、探索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路徑,搭建了可持續的合作平臺[3]。三是定位優勢?!笆濉逼陂g,廣西進一步拓展并深化了以東盟為重點的全方位開放合作,特別是中央賦予廣西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的開放發展新定位、新使命,使廣西在國家發展格局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也必然推動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深度開發、銜接與互動,進一步擴大和深化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和跨省跨境合作,進一步加強各種生產要素的配置和流動,物流業也將迎來新的時代。四是戰略優勢。廣西依托東盟自由貿易區和北部灣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奮力開創“雙核驅動、三區統籌”開放發展新局面,實施北部灣經濟區、西江經濟帶和輻射帶動左右江革命老區加快振興計劃,從全區全方位擴大開放合作的戰略高度,加快推進通江達海、聯內接外、覆蓋城鄉、水陸空一體化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對現代物流產業集群發展匯聚了強大合力。五是政策優勢。廣西黨委、政府積極貫徹“一帶一路”戰略,先后出臺了《廣西參與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思路與行動》《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計劃》《廣西物流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廣西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一攬子政策,并進一步健全服務業發展部門聯系會議制度,積極推進財政、稅務、價格、土地和海關等領域改革,為廣西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物流業發展及物流人才培養提供利好政策環境。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廣西物流人才的培養策略
廣西—東盟關系不斷提質升級,打造更高水平的戰略伙伴關系,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這將進一步促進廣西與東盟間的國際貿易合作,也有利于推動廣西建立健全現代物流體系?!笆濉逼陂g,廣西高職院校應主動對接面向東盟的物流發展需求,加強物流人才與產業協同發展,創新多元協同育人模式,培養跨境與冷鏈特色物流人才,強化物流人才信息化技術培養,提升物流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加快物流職業教育與培養體系建設,服務“一帶一路”戰略。(一)對接面向東盟的物流發展需求。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中國—東盟關系進入務實合作階段。“十三五”期間,廣西將以“三大定位”為統領,構建面向東盟、銜接歐美日韓、對接港澳臺、服務西南中南全方位開放合作新格局,打通海上東盟、陸路東盟、銜接“一帶一路”,重點建設北部灣國際航運中心、南寧國際物流中心和柳州制造業物流中心,加快建設一批邊境和跨境經貿產業園,積極打造輻射我國西南中南、面向東盟的物流合作中心,形成面向東盟的物流發展集聚區,成為中國—東盟農產品重要集散地,進一步推進廣西—東盟區域一體化發展及資源優化配置。廣西物流業也將以中國—東盟南寧空港經濟區為支點,形成以大宗商品物流、港口物流為龍頭、以冷鏈物流、跨境物流、城鄉配送、物流金融、智慧物流等為重點,其他專業物流協調發展的現代物流產業體系[4]。未來五年,廣西物流重點集中在跨境物流、冷鏈物流、保稅物流和智慧物流等方面,廣西高職院校當務之急是對接東盟國家區域性戰略需求,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二)加強物流人才與產業協同發展。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物流企業與制造、商貿等企業深化戰略合作,推進產學研用結合,完善產教協同育人機制。加強物流行業企業在人才培養、咨詢服務、理論研究、技術推廣、職業資格認證等方面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著重深化物流人才與物流產業協同發展。一是深化物流人才與物流產業結構協同。優化物流專業布局,與社會化、專業化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相適應,提供一體化、集約化物流人才服務。二是優化物流人才與物流產業水平協同。提升物流人才能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符合現代物流企業規?;?、集約化、智能化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物流技術技能人才。三是提升物流人才服務現代產業鏈的契合度。加快物流業與食品、汽車、冶金、電子、新材料、新能源等重點產業的融合,形成物流人才與物流業、制造業、商貿業、金融業協調發展的新優勢,實現優勢互補。(三)培養跨境與冷鏈特色物流人才。以建設北部灣自由貿易試驗區為契機,充分利用“兩會”、中國—東盟物流合作論壇、電子商務峰會及港口城市合作網絡等平臺,借助跨境經濟合作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和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國家沿邊金融開放合作區,推動與東盟的物流合作,深化物流供給側改革,加快物流職業教育與培養體系建設。重點建設以國際物流中廣西—東盟急需的跨境物流、農產品冷鏈物流為特色的物流管理專業,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跨境物流與冷鏈物流人才,特別是中國—東盟跨境電子商務人才,促進沿邊經濟、口岸經濟和“生產型”邊境貿易的蓬勃發展,服務多元發展的口岸產業實體經濟,成為新時代廣西物流業的發展特征。(四)創新多元協同育人模式。一是探索現代學徒制培養。研判廣西物流業發展趨勢,突出與企業發展需求的契合,開展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校企共同制定現代學徒制培養標準、企業師傅標準、質量監控標準、職業資格標準等;開展“先招生后招工”“招生即招工”等多種招生招工方式;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導的、基于企業崗位關鍵能力和綜合素質需求的課程體系;逐步建立起由學校、企業、科研院所、協會(學會)共同參與的“學校評估師+企業導師+第三方內審員+第四方外審員”的四方立體式現代學徒制教學運行與質量監控機制,深化多元協同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二是探索分方向訂單培養。圍繞廣西跨境物流與冷鏈物流特色需求,對接最新職業標準和行業標準,并結合物流崗位職能差異化特點,以校企合作項目為載體,探索分方向訂單式校企互補型的“2+1”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前2年通過校內專業課程學習、綜合實訓及短期頂崗實踐等開展專業基礎知識學習和專項技能訓練,培養學生物流領域基本技能;第3年學生根據訂單方向并結合個人職業發展規劃,自主選擇進入第三方企業頂崗實習,企業師傅進行專業技能的傳授與指導。(五)加強物流人才信息化培養?!盎ヂ摼W+”行動計劃催生移動互聯和大數據成為推動物流新變革的核心引擎,培育與互聯網、金融、制造業、跨境貿易等融合發展的物流新業態。信息化、智能化支撐和引領供應鏈升級為立體的、無邊界的、網絡化的供需網,成為現代物流最重要的時代特征和核心特征,其中物流裝備核心技術的研發和廣泛應用,為現代生活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多樣化、精細化的物流服務體驗,物聯網、北斗導航、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標志的新一輪物流技術革命逐步引領物流人才的培養全過程。為適應快捷、高效、綠色、節約的現代物流服務網絡體系新業態對物流人才的新需求,廣西高職院校應主動對接智能物流技術、跨境電子商務與網購物流服務技術、供應鏈第三方協同服務技術和區域性多式聯運技術研發與應用示范基地建設,加強物流人才信息技術素質與技能培養與應用,培養復合型物流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201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2018-04-16].
[2]蔣燕,劉慧.走活廣西發展這盤棋—廣西如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J].當代廣西,2017(10):24-25.
[3]劉雪梅.“一帶一路”背景下廣西—東盟職業教育發展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7,38(12):33-37.
[4]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廣西物流業發展“十三五”規劃[EB/OL].[2017-01-13].
作者:劉雪梅 單位: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一帶一路企業形象建設策略分析
- 下一篇:一帶一路糧食專業人才培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