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教育教學應用論文

時間:2022-05-24 08:38:00

導語:遠程教育教學應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遠程教育教學應用論文

[內容摘要]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為西部農村的孩子帶來了優質的教育資源,但如何讓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到這一優質的教育資源卻是一個新的課題。遠程教育的教學應用不能僅僅是通過多媒體教育室或網絡教室、光盤播放室來進行,這種應用也不僅僅是教學這一唯一的定義,它應當是教育這一更為廣泛的定義,因此,遠程教育的教學應用應是全方位、多渠道的。

[正文]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為西部農村的孩子帶來了優質的教育資源,縮小了與沿海城市在教育資源的差距。但如何能讓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到這一優質的教育資源卻是一個新的課題。據筆者調查分析:目前,各項目學校的教師在遠程教育的教學應用上僅僅停留在通過多媒體教室或計算機教室將遠程教育資源展現給學生這一方式上。這種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遠程教育資源效益的發揮,使資源與設備反而成為教師應用遠程教育資源的瓶頸。

筆者通過分析遠程教育各類資源,結合部分項目學校的實際經驗,認為:遠程教育的資源運用不僅僅是一種課堂教學的應用,它的定義也不僅僅是教學這一唯一的定義,它應當是教育這一更為廣泛的定義。因此,遠程教育的教學應用應是全方位、多渠道的。

一、綜合利用的策略初探。

變單一的學科教師課堂教學應用為各部門統一協調的綜合應用。遠程教育資源的教學應用并不只是在多媒體教室里進行,資源的呈現不一定都得通過計算機呈現在教師和學生面前,它還可以通過接收人員打印出來的方式或者通過其它電教媒體再次呈現在教師和學生面前。就遠程教育工程所傳送的教育資源而言,從綜合利用角度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教導處——利用遠程教育接收的IP數據(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網)中的“教師發展”這一板塊進行教師教育或校本培訓。這一板塊中,可以充分利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這一專題欄目對教師進行教學方法的培訓。也可組織教師收看通過以泰文件接收系統接收的基礎教育“同步課堂”(同步課堂既可作為學生學習的資源,也可作為教師培訓的資源),學習名優教師教學方法。在組織教師進行培訓時,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直接在多媒體教室或播放室里進行,條件不允許的話可以采取骨干老師先學習,再組織其它教師學習的方式進行(在遠程教育資源的應用上,可根據硬件條件的客觀條件靈活機智的選擇不同的運用方式)。

2、團支部或少先隊——利用遠程教育接收的IP數據(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網)中的“專題教育”這一板塊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皩n}教育”中所包括的內容極為豐富,既有日常行為規范培養的視頻資源又有青春期教育、禁毒教育等內容,還有結合學生年齡特征的其它德育資源。資源的形式多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其激趣性和德育性并重。這一部分內容的呈現,模式二、模式三學?,F有的條件都可以做到。

3、學科教研組——一是利用利用遠程教育接收的IP數據(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網)中的“教師發展”這一板塊進行研究學習。這一板塊中的教材分析可以作為教研組進行學科教研的主要內容來進行。同時,在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時,可以組織教師學習、研究、探討IP數據中“課程資源”里所包括的“教案示例”這一板塊的內容。“教案示例”不僅僅是教師備課使用,在學校計算機不多的情況下,遠程教育資源的接收人員可以在學科教研組或教導處的統一安排下將這一內容打印出來供教研組組織集體備課時作為研究的材料使用。當然,學科教研組在進行教研活動時,所能選用的資源在遠程教育所接收的資源中還有很多方面的內容。

4、模式一項目學校受設備設施的限制,遠程教育豐富的資源不容易直接利用,需要模式二項目學校通過刻錄光盤或組織村小教師到模式二學校進行學習、利用。

二、資源呈現的策略初探。

變單一的計算機(多媒體)課堂教學呈現方式為多渠道、多時段的呈現方式。所謂的多渠道,是指資源的呈現可以通過其它的常規電教媒體來進行。所謂的多時段,是指資源的呈現可以在課堂教學時間以外的時間來進行。

下面僅從遠程教育所接收IP數據中的“課程資源”(這一資源是老師們最為在意的資源)、“學習指導”和“少年文化”(這一資源是最有可能被忽視的資源)三個板塊舉例談談運用的策略:

1、“課程資源”中,每一種資源都可以通過其它的渠道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不通過計算機,學生同樣可以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老師們最為關心的“媒體資源”這一部分內容,在沒有計算機呈現的情況下,老師可以選擇將特別需要在課堂上呈現的內容或畫面通過彩色噴墨打印機制作成幻燈片,通過投影儀呈現在學生面前?!傲曨}精選”和“拓展資料”等內容既可以通過幻燈片呈現,也可以先打印出來由教師書寫在小黑板或是讀出來呈現給學生。

2、“學習指導”這一板塊的內容,如果學生能在計算機教室使用是最好的方式。但在客觀條件限制情況下,老師可以將一些內容通過其它的常規電教媒體呈現給學生。比如說將課文的朗讀通過語音座或錄音機呈現給學生,同樣可以收到指導朗讀的效果。

3、“少年文化”這一板塊內容是最容易被老師們忽視的遠程教育資源。其實這一部分內容以于西部農村的孩子尤為重要,通過這一部分可以增長他們的見識,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幫助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就算是對于老師,通過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也可以提高自我、豐富自我、拓展自我。這一部分內容的呈現方式渠道非常多,時間段也比較多,如果運用得當的話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以“人物星空”為例,文科老師可以結合所教學內容,在上課以前或者是課堂教學中的拓展延伸這一環節為學生讀一讀;以“科普之窗”為例,理科教師可以結合所教學科特點和所學習的內容,在課前或課中為學生通過幻燈片或是小黑板呈現一些科普知識,學生一定會拓寬視野,并且學習興趣倍增。

4、其它的遠程教育資源都可以由不同學科的老師或者班主任老師在組織班隊(團支部)活動時將其通過其它電教媒體或者是老師本人呈現給學生,一樣可以達到讓農村的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目的。

當最現代化的教育設備出現在我們面前時,不能忘記一些常規的電教設備還可以發揮它的功效。教育資源的呈現,不一定得通過媒體,通過老師來呈現說不定會收到意外之喜。

三、資源整理的策略初探。

變單一的被動接收資源為多途徑的主動存儲、善于搜集資源。

1、延長資源存儲時間。

這一策略既可能解決教材版本的問題,又可能解決與教學進度同步的問題。首先分析教材版本問題:由于課程標準是統一的,無論什么版本的教材都必然包括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內容(理科尤其如此,文科中選用的課文有一定的差異,但總會有相同的內容)。在這一年中所面臨的教材版本問題中,筆者在遠程教育資源網站上發現有些學科的課程資源在其它學期的資源中能查找到)的資源中能找到,一些課程的資源由于編排體系的不同可能有的播出在前期,有的播出在后期.因此,只要能將遠程教育資源存儲時間適當延長(存儲一年以上,第二年就可以用上年的資源)就可能解決教材版本配套和與教學進度同步的問題。建議學校增加硬盤或移動硬盤(兩都價格相差不是很大,但移動硬盤優勢更為明顯)來保證資源的存儲時間的延長??紤]到全部學校都增加投入來儲存資源有一定難度和浪費,市電教站統一下載保佑資源,供項目學校使用。

2、開發資源、共享資源。

各項目學校可以組織教師每期或每年開發一定數量的學科課程資源,在一定范圍內不同學校之間在上級組織的統一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經過一段時間的建設后,將會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資源庫。這樣,既可以解決上述兩個問題,又可以讓課程資源與本地學生實際更加緊密地結合,與教師自身特點相結合。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是一新生事物,遠程教育教學應用更是一門值得深入探究的課題,筆者以己之見提出以上策略初探,還需在實際的教育教學環境中加以驗證和提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