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林業職工素質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7 09:11:00
導語:山區林業職工素質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林業企業更是如此。如何大力加強職工教育和培訓工作,提高林業職工職業道德和技術水平及工作能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成為林業企業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企業人力資源現狀不能滿足當前林業工作的需要
1.林業企業職工年齡偏大,素質偏低,觀念趨于老化,知識過于陳舊,與現代林業的發展難以接軌。由于長期工作生活在林區,受環境所困,接受新知識、新事物的機會和途徑較少,傳統林業的影響根深蒂固,知識更新的速度緩慢。
2.專業人才的分布不適應工作的需要。從學歷和所學專業的角度來看,的確有一部分人來自林業大中專院校,但由于在實際工作中沒有對口專業而改行,非學以致用。文化程度較高、能力較強和有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相對集中在機關,越到基層,專業人才越少,在生產管護一線,基本上沒有專業技術人員。
目前,林場的森林管護員絕大多數是原來的護林員或森工作業人員,很多人的文化僅限于初中以下。加之多年來,他們的工作沒有什么專業技術要求,只要所轄林區不發生火情和偷盜林木事件,能向轄區的牧民宣傳護林防火的重要性和一些基本知識,發生火情火警能得到他們的援助即可。而天保工程的實施,則對他們提出了新的要求,管護責任由原來單一的護林防火擴大為資源管護、林政執法、森林防火、病蟲害監測防治等綜合職能,這些工作內容既要求工作人員有一定林業專業知識,還要求工作人員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論水平。管護員的工作不能僅憑嘴說,而是要看如何學習、領悟和執行國家林業法律、法規,看如何向當地牧民宣傳黨的政策,看管護工作日記、責任心和管護工作成效,很多職工很難滿足這些要求。要改變這種現狀,使職工的素質和技能滿足當前林業工作的需要,就必須要結合本場的實際,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變。
二、造成以上人才資源狀況的主要原因
林業職工技術素質偏低,不能適應現代林業工作需要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前些年對林業發揮的作用認識不夠,林業社會地位較低,很多人從思想上不愿意從事林業工作,即便是林業職工子女,只要稍有門路,就會想方設法奔出“林門”,“肥水都流外人田”,在社會上難以謀求其他職業的人員才迫不得已留在了林業上,實屬無奈,文化素質太低;二是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后,木材停止采伐,相應工作崗位減少,對職工人數的需求少,有的單位近十年來都沒有接收過一名大學生,新分配來的技工生,是林場的子女,對林業工作缺少新鮮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三是產業結構的調整,使林業企業沒有經濟能力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科技管理人才;四是一些知識面廣、勇于創新、個人能力強的人員,為了謀求發展,利用企業安置富余職工的機會,離開林場,走向社會。
1.提高林業職工整體素質是新世紀、新形勢的要求。過去,一名中專生到林場就是技術干部,是中等層次的技術人才,而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現代企業勞動已經沒有太多純粹不要知識的體力勞動了,中等水平的職業技術教育已成為高素質勞動者必須跨越的最低門檻。因此,要牢固樹立抓教育就是抓經濟的觀念,通過抓職工教育,提高職工素質,提高企業的技術含量,增強企業競爭力。
2.林業職工教育不僅要抓職工職業技術素質教育,而且還需要抓職工的職業道德素質教育。作為一名林業職工,必須要德才兼備,要有一個良好的職業道德,才能為企業做好工作。因此,要了解和認識到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職業道德,但無論什么職業道德,都要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最根本的原則,無論從事哪一項工作,都要有敬業精神、樂業精神,都要遵守職業規范,做到熱愛本職、敬業愛崗,這樣才能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增強企業活力,從而提高經濟效益,為保護國家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作出更大的貢獻。
3.在抓好林業職工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還要抓緊抓好職工業務素質和技術技能素質的提高,作為一名林業職工,僅有好的工作作風、沒有過硬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技能,同樣也干不好工作。所以,抓好林業職工的技能教育同樣顯得尤為重要。職業技能和業務素質的提高,應分層次,因人而異。專業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學歷教育和職業資格教育提高業務素質。技術工人可以通過各類職業培訓提高職業技能和業務素質。對于森林管護人員,由于他們的素質和文化水平較低,有的還存在語言障礙,理解能力較為困難,就需要結合林場實際,多舉辦一些培訓班、學習班,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逐一講解,使他們了解和掌握管護要求和工作職責,了解和掌握國家有關林業法律法規,并能在工作中熟練運用。
- 上一篇:林場職工對策研究論文
- 下一篇:衛生局信息調研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