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生態農業新模式研究
時間:2022-09-17 09:26:58
導語:長白山生態農業新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地政府都紛紛結合地方經濟發展的特色,制定新的產業發展戰略。江源區結合長白山生態資源的優勢,引用生態資源發展新理念,進一步加快了當地產業的可循環發展、節能發展及低碳發展。同時,江源區改變了傳統的農業運營模式,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建立了新的農業運營模式。基于此,本文從江源區的農產業發展現狀入手,對江源區打造長白山生態農業新模式的相關辦法進行分析。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下面,筆者結合江源區農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對相關方面展開論述。
1江源區農業發展現狀
目前,江源區已經擁有四十多家長白山特色生態農產品銷售企業,且建立了互聯網銷售模式,銷售范圍遍及全國各地。同時,江源區農產業已經與其他各產業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鏈體系,提升了傳統農產品的附加值。近幾年,我國許多地區在地方經濟發展過程中開始融入創新的管理理念,建立生態資源保護區,加強區域產業研發,并建立具有特色的生態經濟發展產業,江源區也不例外。為了實現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江源區正在努力開展長白山生態農業新模式,并建造長白山自然資源聚集區及綠色農業生產區。此外,江源區也是吉林農業大學的教育實踐基地,是吉林省反芻動物繁育中心。江源區的生態特產種植面積達9500畝,其中1800畝為生態特產種植基地。在江源區自主研發的12大飲品系列,供包含飲品150多種,且有9個已經獲得國家專利。
2江源區打造長白山生態農業新模式
2.1創新農業運營模式。江源區政府應建立長白山綠色農業運營模式,將當地豐富的農產品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長白山地區的資源包括李子、梨、大櫻桃、獼猴桃、大榛子等,相關單位應在此基礎上建立與生產、制造相關的產業一條龍體系,從實現健康的天然野生種植方面,到生態化采摘、集約化加工等環節。同時,還應建立關于當地食品包裝、銷售、物流配送等一體化的產業運營模式,實現江源區農業運營的有效發展。實際上,江源區建立完整的地區產業中心。舉例來說,江建源區利用耕地重點發展石人至臨江段瓜果一條街、紅石的香瓜、林子頭的葡萄、小河口的草莓等;同時,該中心中還擁有食品包裝與銷售、電子交易、產品展示及物流配送等一體化的產業體系。在2017年,江源區建設的中心基地已經基本成形,并預計在2020年以前逐漸投入到正是的運營中。2.2加強農業與其他產業的有效結合。江源區除植物、動物外,還包括非常豐富的藥材等資源,江源區應重點依托人參生命科技產業園區項目建設的有力契機,在大陽岔、石人、灣溝、松樹等地做好人參產業種植園區的打造,確保人參生命科技產業園區的原材料供應問題,同時做好江源街道五味子、育林新村百畝靈芝等標準化基地建設。目前,江源區的優勢農產業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且發展了多種生態農業生產項目。在這種情況下,光是發展農業已經難以滿足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應進一步加強農業與其他產業的有效合作,提高農產品的市場價值。舉例來說,由于江源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旅游業也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鑒于此,在發展農業的過程中,可以與旅游業進行有效的結合,將生態農產品放在旅游景區內進行售賣,提高雙方的市場效益。2.3提高農產品質量。江源區擁有非常多的農產品等資源,在打造長白山生態農業新模式的過程中,重點發展孫家堡子、灣溝的三元豬和特種野豬;石人鎮、灣溝鎮、大陽岔鎮冷水魚;圣達農業和信諾牧業的肉牛;孫家堡子肉食雞和三岔子、砟子蛋雞等,進一步提升其質量,保證其在經濟市場一直占據有力的銷售地位?,F如今,在自然環境遭到破壞,農藥的大量使用下,農產品等的質量問題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對于直接食用的產品,對其質量的重視程度非常高。因此,在江源區建設當地經濟市場的過程中,應從提高自身農產品的質量入手,嚴格控制農產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嚴格控制肥料、農藥的使用情況,并對農作物的有毒情況進行檢驗,保證人們在食用后不會對自身的身體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2.4建立農業發展運營平臺。江源區在創建長白山生態農業新模式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特點,建立信息化的農業發展運營平臺,實現交易的網絡化操作。在互聯網技術不斷普及的當今社會,任何領域的發展及建設都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因此,在江源區發展當地經濟,建立長白山生態農業新模式的過程中,應將網絡技術融入農產業運營的每一個階段。舉例來說,江源區在開拓農產品銷售市場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建立完整的銷售體系,實現電子商務平臺的有效運行。農產品企業也可以在電子商務營銷模式下,實現互聯網對農產品銷售的管理,并在不同網絡平臺上推廣自己的產品,擴大銷售市場,增加消費人群。
綜上所述,為了能夠順利打造長白山生態農業生產新模式,江源區可以通過創新農業運營模式、加強農業與其他產業的有效結合、提高農產品質量及建立農業發展運用平臺的方式,提高農產業的管理質量,為更多的農民謀取更高的福利,促進當地農產業的長期、健康發展。農產業是江源區地方經濟中的重要部分,只有做好農產業的運營及管理,才能夠為實現地方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相信在政府部門及農民的共同努力下,江源區的農業生產將會不斷發展,成為長白山地區最具特色的新農村。
作者:王琦 單位:白山市江源區委黨校
- 上一篇:探析土地增值稅清算對成本核算要求
- 下一篇:湖北黃石特色水產養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