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育苗技術及創新意義
時間:2022-11-18 10:01:46
導語:松樹育苗技術及創新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松樹作為一種常青樹種,適應能力強,是我國林業建設中的主要樹種,各地都可廣泛種植。文章闡述了松樹在林業建設中的意義,探討了松樹育苗的前期準備工作和松樹育苗創新技術,希望能夠為專業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建設;育苗技術;創新技術
松樹的適應性非常強,在各種惡劣的氣候環境中都能存活,相比于其他種類的林木在林業建設中具有較大優勢,在我國的林業建設中起重要作用。以小隴山林區常種松樹品種馬尾松為例,松樹耐水濕,被稱為“水下千年松樹”。松樹脫脂后成為造紙和人造紡織工業的重要原料;松香主要用于造紙、橡膠、涂料、油漆、黏合劑等;松節油可用于松油合成、樹脂加工、調味劑合成、農藥生產,是許多有價值的萜烯調味劑的合成原料。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松樹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需提高松樹幼苗的供應量,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對松樹育苗技術進行深入研究,以提高松樹幼苗的成活率,完善幼苗品質,最終提高松樹幼苗供應量。
1松樹在林業建設中的重要意義
松樹適合大量繁殖且環境耐受能力強,對土壤養分、空氣濕度及氣溫條件要求不高,可在各種惡劣條件下存活。松樹的種質資源十分豐富,松果發芽率較高,能夠在荒山上自然成活。在我國前期的林業建設中,主要是以經濟建設為主,在高速發展的經濟活動中,對于環境建設并沒有高度重視。現在隨著國家政策向環境保護傾斜,人們逐漸增強了環境保護意識,各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并在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用于加強造林活動。但在植樹造林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只有少部分樹種適合在全國范圍內種植,其中包括松樹。植樹造林工作中,對樹種的要求包括:①能適應各種惡劣環境;②繁殖性強;③種植范圍廣泛;④種質資源豐富;⑤養護方便,管理投入少。松樹在造林育苗工程前期投入少、成活率高,因此,應加強松樹育苗技術的創新研究,滿足林業建設發展。
2松樹育苗的前期準備工作
2.1選擇基地
育苗基地是育苗工作的基礎,因此在育苗前期,需將育苗選址作為一切工作開展的重點,種植幼苗,需要以肥沃的軟土地為支撐,并確保土壤具有強大的通氣能力和排水能力。松樹對生活條件的要求較低,但為了使用特殊的栽培技術來培育優質的松樹幼苗,需確保幼苗環境的濕度并選擇酸性土壤進行栽培,以獲得最佳的撫育效果。以小隴山相關林區為例,該地區林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自然條件優越,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生長季節雨量偏多,適合松木生長。
2.2選種與種子處理
對于生長發育良好的松樹,通常從8月—10月開始收集種子,貯藏期為種子收集后的第一年10月至第二年3月。存儲樹種時,首先要根據樹種的質量選擇樹種,然后將選擇的樹種存儲在干燥通風的環境中。另外,需在種植前使用1∶400的高錳酸鉀溶液對樹木進行消毒,使樹木的質量不受長期保存的影響。每年2月左右,可以將松樹種放在40℃的溫水中浸泡1d~2d,然后放入溫室中用溫水灌溉,直到松樹種變白。在播種之前,苗圃必須進行嚴格的消毒工作,以防止松樹種中的幼苗發生病害。熱床處理,主要使用噴霧器對熱床進行消毒,此外,應將育苗室進行滾動并撒上黃沙,以確保消毒效果。另外,在加工松樹種子時,可以將發芽的種子防在消毒劑中浸泡30min,然后用清水徹底沖洗直至種子干燥,再進行播種[1]。
2.3催芽技術
由于松樹種皮厚且堅硬,難以呼吸且不易滲透水,因此,播種松樹種子前必須進行發芽處理,種子溶脹法可用于加速松樹種子發芽,當種子浸沒在水中時,種子吸收足夠的水分以膨脹,當松樹種子處于稀薄且溫度高的環境時,它們會迅速吸收水分。松樹種子的吸水率與種子的性質以及種子浸入的時間有關,當種子的吸水率達到種子干重的25%~75%時,則種子可發芽。但如果空氣流通不暢,水分過多會干擾種子的正常呼吸,不利于發芽。
2.4苗期管理
當松樹種子出苗時,應每隔一周噴灑平均濃度為0.5%~0.8%的波爾多混合物,以有效預防紅橙色病。當松樹苗進入高速生長期時,要注意肥料的施用和灌溉,以促進苗木的生長。當松樹種子長出幼苗時,選擇幼苗,平均每株植株有660片~760片。另外,要注意對幼苗的正確施肥,施肥量依據幼苗種類酌情添加。
2.5追肥
對于兩歲和三歲的松樹樹苗,要每年進行1次施肥。第一次施肥時,每株施用100g復合肥料。在根部上方開1個長25cm,底寬10cm,高40cm的弧形溝槽,施肥后應覆蓋厚度至少為15cm的土壤,并將體積大的土塊切碎,使土壤細碎化。第二種,每棵植物需要200g復合肥料。在每條水管滴水線的兩側開1個長35cm,寬10cm,深15cm的施肥溝,立即覆蓋并壓實土壤,厚度至少為15cm。必須在每年的五月之前進行苗土疏松。施肥時,測量肥料并用計量器施肥,以確保肥料均勻[2]。
2.6常見病蟲害防治
松樹幼苗在生長過程中易發生各種病蟲害,因此必須時刻關注并預防和控制病蟲害。通常情況下,在培育后期可能會出現莖腐病,在夏季和秋季,高溫下幼苗容易生病,因此在此期間必須控制幼苗土壤的表面溫度??梢赃x擇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和水混合灌溉,或使用五氯硝基苯甲酮粉和水混合灌溉進行控制。修剪過的幼苗也容易變白,因此需定期疏松土壤和雜草,使排水良好,在植株生病后應及時清除患病植物,或選擇五氯硝基苯和黃色底土攪拌,以進行預防和控制。
3育苗創新技術
3.1幼苗扦插繁殖
松樹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工業木材之一,在商品材料貿易中排名第一。然而,松樹種的截斷繁殖一直是林業工業中密切關注的問題,且由于松樹中含有豐富的樹脂和酚,存活率較低,嚴重阻礙了優良基因型松樹的大規模繁殖。撫育林業是一種森林管理方法,其中通過克隆繁殖來生產克隆種植的幼苗。與種植幼苗相比,其優勢在于可以產生顯著的遺傳效益,大幅縮短育種周期,降低成本,有利于大規模育種和重癥監護。扦插育種是最簡單、最經濟和最實用的育種技術之一,它以保持親本植物的優良特性,高產苗木和快速成苗為特點,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隨著扦插理論和技術研究的發展和其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松木繁殖方面,該項技術逐漸成熟,一些松樹幼苗的生產已經開始大規模應用扦插技術。與嫁接育種相比,該項技術節省了材料并且不需要砧木,但是生根時間不同,育種系數根據樹木的種類也有很大差異。這套技術是傳統扦插技術的創新,通過選取優良的雜交組合,在育苗區建立采穗圃,并采穗母株截頂促萌和重復修剪,使得采穗母株始終保持幼化狀態,在母株產生大量穗條時進行采摘和穗條處理及扦插育苗,從而實現松樹優良家系(雜交組合)的規模化繁殖。該技術克服了松木扦插的數個技術瓶頸,具有較高的繁殖效率,并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優良家族(雜交組合)的遺傳優勢。它是目前最直接、最有效的大規模育種方法。按照這個技術程序,改良后的種苗基地每年可種植近1000萬株幼苗,產值超過1000萬元,經濟效益較高[3]。
3.2容器育苗技術
盡管各種類型的容器育苗技術較為成熟,但用于各種容器育苗的各種專用基質的開發和生產仍處于起步階段,且無論質量還是數量,專業的基質鮮有能在市場上找到。目前,大多數松樹苗仍用泥炭土的填充介質,雖成本不高,但反復灌溉后土壤密實,使得有機質缺乏和根系呼吸困難,導致根系腐爛。同時,它不利于幼苗的標準化和質量控制,最終導致幼苗質量下降。因此,升級容器苗的基質非常重要。當前,市場上有一種用于生長幼苗的特殊基質,該基質是松樹皮、木纖維和分解的發酵材料的混合物,并與粘土混合,主要用于種植容器苗,改良現有容器苗的培養基。它可以改善透氣性并豐富有機物質,易于調節水和肥料的比例,方便管理。同時,建議將其與控釋肥料一起使用,并且肥料效果能夠保持較長時間[4]。
3.3嫁接繁殖技術
嫁接繁殖能充分利用植株個體的愈傷組織成活性質,使嫁接成活的植株能提早成型,且由于砧木具有完整的根系,能夠供給接穗足夠的水分和養分,使得嫁接植株生長發育迅速。嫁接技術是日本彩松的主要無性繁殖方法,與扦插技術相同的是,嫁接的時間與方法是幼苗成活的關鍵,不同的松樹品種有不同的嫁接方法和嫁接時間,要進行區別對待,以免影響成活率。松樹嫁接的方法主要包括削皮、嵌合、腹部粘合和切口粘合3種,形成層粘合和分開粘合也是常見的接枝方法。松樹的繁殖主要發生在春季,春季溫和、多風、空氣濕度充足,且陽光充足,有助于愈傷組織的愈合并提供更好的幼苗,適宜的環境條件能使嫁接苗木更易于生存[5]。
4結語
在松樹林業育苗過程中,需嚴格執行和實施苗木育種程序和相關的栽培標準,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育苗技術,提高育苗質量。林業建設不僅與生態環境息息相關,還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相關。筆者闡述了我國在松樹育苗技術領域取得的新進展,以提高幼苗成活率和生長周期,最終為我國林業建設的長期穩定發展提供有效幫助。
參考文獻
[1]郝英,常宏君.松樹營林育苗技術及其種植方法研究[J].種子科技,2020,38(2):57,60.
[2]馬躍青.松樹容器育苗方法與造林技術分析[J].江西農業,2020(18):93,95.
[3]馬淑英.林業建設中松樹育苗技術的創新分析[J].農家科技(下旬刊),2020(1):142.
[4]張勇,王春杰.淺議松樹的營林育苗技術與種植方法[J].農家致富顧問,2020(22):92.
[5]孫超.松樹育苗技術與方法探析[J].魅力中國,2020(35):276.
作者:劉敦玲 單位: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灘歌林場
- 上一篇:深挖路塹邊坡施工方案
- 下一篇:農村養老服務存在問題及發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