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主要措施

時間:2022-03-08 10:44:46

導語: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主要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主要措施

我國大水面漁業發展歷史悠久,河流和湖泊自古以來就是淡水漁業養殖的主體。據調查,2017年湖泊和水庫的養殖面積約占全國淡水漁業養殖面積的52%,產量約占全國淡水漁業產量的20%左右。近年來,許多大水面經過深入發展探索,在生態凈水、抑藻固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生態調節功能,也成了各地重要的漁業生產基地。但也有部分地區由于大水面漁業的過度開發,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如何協調好漁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從而探索出一條適度開發、永續利用、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和諧發展的綠色高質量發展路子,是當前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急需解決的一大課題。

1.科學規劃,生態發展

眾所周知,發展漁業生產,必須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因此,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必須首先在規劃層面和制度層面厘清二者關系,尊重自然,適度開發,永續利用,和諧發展。一是要科學合理規劃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布局和養殖功能。按照農業農村部安排部署,嚴格執行養殖證制度,制訂并各地養殖水域灘涂規劃,認真開展水產養殖“三區”(禁養區、限養區、養殖區)劃定工作。特別是針對湖庫等大水面,必須按照生態優先原則,在嚴格控制大水面漁業養殖容量標準前提下,合理規劃養殖布局,明確其水產養殖功能,制定生態漁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模式、方向和目標,制定和落實具體發展措施,為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繪就美好發展藍圖。二是要因地制宜編制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總體規劃。最近,農業農村部曾會同多家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全國層面制訂的水產業綠色發展剛領性文件,是加強科學布局,轉變養殖方式,改善養殖環境,強化生產管理,拓寬發展空間,加強政策支持,落實保障措施,是各地制訂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總體規劃的根本依據。三是要立足本地水面資源特點,將湖庫等大水面生態養殖作為重要抓手,協調好漁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編制當地漁業發展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各地應根據漁業布局情況,結合自身實際,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打造生態凈水型、綠色養殖型、旅游觀光型、休閑娛樂型、餐飲服務型等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模式,著力構建大水面生態漁業特色發展格局。

2.科技支撐,創新發展

一是要按照生態優先、科學利用、創新機制、融合發展的原則,總結推廣大水面漁業發展經驗和先進模式,研究制定大水面漁業養殖容量標準和技術規范,組織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推進技術成果轉化,探索管理運行和利益分享機制,推動出臺發展政策,促進大水面養殖、捕撈、加工、冷鏈物流、休閑及旅游等業態實現有效融合。二是要狠抓標準化生產,切實加強源頭管控,針對大水面漁業生產特點,在做好資源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科學確定養殖品種和容量,嚴格苗種檢驗。開展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創建活動,制定漁業生產各環節的規范標準。充分發揮水產養殖的生態屬性,鼓勵發展不投餌料的濾食性魚類。三是要合理利用養殖水域底層、中層、上層空間,充分開發利用水體養殖空間,提高生產能力。采用生態養殖模式,在大水面養殖水域采用“人放天養”、“輪捕輪放”等生態養殖模式,生產符合市場需求的綠色水產品。通過增加投放量和捕大留小等方式,提高鰱鳙大規格商品魚生產量。通過輪作養殖、分區養殖等方式提高經濟價值較高的水產品生產量。四是要加強品牌建設,鼓勵大水面經營者各地依托當地特色,創新發展獨具特色的水產品牌或水產區域公共品牌,開展水產品“三品一標”認證,組織經營者參加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主流展會,支持舉辦各種特色展銷活動,以品牌建設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五是要積極利用信息化平臺,開拓新的營銷渠道,發展電商銷售,讓大水面經營者通過互聯網宣傳推介自己的水產品品種或經營特色,學習網絡經營知識,掌握網絡交易技巧,運用安全的支付手段,加強與互聯網公司合作,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宣傳銷售自己的特色水產品,為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3.生態保護,提升質量

一是要依托重要湖庫等大水面,大力開展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各種保護區建設,將保護區全部納入生態紅線管理范圍,為生態漁業發展提供可靠的資源和環境保障。二是要積極開展大水面養殖放流,將湖庫等大水面列入養殖放流支持范圍,發揮財政資金項目帶動效應,鼓勵大水面管理單位和企業投入,開展湖庫放流,達到恢復資源、改善環境和提高漁業收益的效果。三是要嚴格執行休藥期管理制度。倡導水產養殖“少用藥、不用藥”理念。鞏固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成果,全面清理各種非法養殖行為,嚴禁過量投肥投糞養殖,確保大水面實現綠色健康養殖。四是要嚴格加強漁政管理,將漁政管理納入河長制考核內容。在重要湖庫等大水面制定禁漁期和禁漁區,每年實施階段性禁漁。積極組織開展漁政執法專項行動,將湖庫等大水面作為執法檢點,從嚴處理電毒炸魚和絕戶網違法捕撈活動,嚴厲打擊破壞大水面生態養殖和生態環境的犯罪行為,為湖庫等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保駕護航。

4.產業融合,開拓空間

一是要開展大水面特色經營。充分發揮漁業凈水養水作用,不斷優化魚類品種結構,大力引進適合大水面生態養殖的名優品種,提高大水面漁業生產水平。依托各地特色開展特色養殖,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如水面大場地大的地區,可以開展特種漁業、水上運動娛樂等特色養殖經營;如垂釣資源良好的地方可以開展垂釣服務,讓廣大垂釣愛好者既接受了大自然全身心的戶外運動,又享受了休閑娛樂時光全身心的精神愉悅,同時使自己養殖的水產品四季有銷路,多增產多增收。二是要創新開展水產食品加工,生產各種特色風味食品,快捷食品,個性化食品等現代加工食品,提升附加值,增加經濟效益。三是要發展休閑漁業。將漁業養殖與餐飲服務聯合起來,實施休閑漁業開發,開辦休閑魚莊、特色魚館、生態漁家,讓消費者深入漁村,體驗漁家生活,收獲勞動樂趣,體會童年樂趣,體味別樣鄉愁,從而開辟漁業增收門路,實現增效增收。四是要開展合作經營。漁民群眾可以成立或者參與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市場主體,走抱團發展道路??梢詫⒆约旱暮斓攘鬓D給市場主體,增加流轉收入;或以湖庫資源參股市場主體,獲得分紅收入;或到市場主體參與務工就業,獲得勞動報酬;或按照市場主體的生產標準,為其生產提供水產品,獲得訂單收入。通過市場主體的示范帶動,拓展生產增收門路,提升科學種養技能,為大水面生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開拓更加廣闊的空間。

作者:王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