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鎮旅游景觀設計思索
時間:2022-05-02 09:56:00
導語:小城鎮旅游景觀設計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我國的城鎮發展道路經過不斷的探索,城鎮建設取得了較好的發展。小城鎮是城市與鄉村的結合點,作為城鎮體系中最有活力的元素,憑其獨特的區位優勢,依托城市的經濟、信息、技術等的支持,小城鎮建設呈雨后春筍之勢快速發展。我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全國各地的小城鎮幾乎都擁有屬于自己領域的環境景觀資源,擁有自身特有的自然環境與地域文化,發展旅游業具有較好的基礎。旅游業被譽為“無煙產業”,對于小城鎮景觀資源的保護具有積極作用,但是某些地區為滿足旅游發展需求建設的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則又破壞了小城鎮的整體環境風貌。對于旅游景區的開發,我們一直強調保護的重要性,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開發必然帶來破壞,現在許多規劃設計大多打著“保護”的旗號,進行大量的建設活動,造成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在當前我國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下這種開發是不可取的。
二、小城鎮旅游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對旅游景觀設計研究也逐漸受到重視。規劃設計人員對于旅游景觀的設計大多數都以追求效益優先考慮,地方政府注重通過發展旅游帶動地區經濟,導致小城鎮旅游景觀設計出現許多問題。
(一)城市化與自然性的沖突
城市化是小城鎮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首先是景觀功能分區時未能充分考慮景區開發與城市建設的異同點,忽視了小城鎮整體的景觀風貌表現的自然氣息,如為發展旅游建設的大量賓館、餐館等服務設施具有濃厚的現代氣息,破壞了景區的自然性,降低了景區的吸引力。其次是景點設計城市化,景點設計已失去自身特色,而成為一種展示城市文化的工具,如在自然景觀優美的區域設置咖啡廳。
(二)異域化與原生性的沖突
旅游景觀的異域化主要是指為增加景區吸引力將其他外來旅游景觀引進或嫁接到本土旅游景觀中產生的問題。最突出的是景區旅游資源的原生性受到很大的沖擊,主要表現為:一是外來景觀與本土景觀的功能表現,往往使得本土景觀處于“配角”,不考慮本土自然環境的特性;二是外來景觀與本土景觀的布局比重,大量外來景觀的引入使得景區本土景觀的獨特性不能突顯,形成整體上“大同小異”的局面,導致本土資源的原生性不斷消失,同質性旅游景區不斷增多,降低旅游景區的競爭力。
(三)人本化與生態性的沖突
人本化是指在旅游景觀設計中注重以人為本,突出表現是在景區設置的各種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這些設施的建設以滿足游客需求為先,沒有考慮到自然環境的生態性,往往造成自然景觀的破壞、退化,如景區設置很多垃圾桶,且安放位置不合理,影響到垃圾桶周邊植被生長,長久下去,會影響景區生態環境。以上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很多,有片面追求經濟發展的需求,有政府政策的影響,但最主要的還是規劃設計的缺陷。旅游景觀設計內容涉及很多方面,有建筑學、生態學、園林學等,而規劃設計人員大多是專業性人才,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旅游景觀設計雖然通過團隊合作做的美觀、精巧,但是對旅游開發的基本問題——保護考慮不周。旅游景區的保護不僅僅是文物古跡的保護,也包括對自然環境的生態性保護。規劃設計人員應當在規劃設計中考慮怎樣將破壞程度減少到最低、保護程度不斷提高。實現保護性開發應成為當前旅游景觀設計的重點考慮問題。保護性開發實質上就是減少破壞,控制對自然環境的開發,加強與環境的協調建設,所以在規劃設計過程中應盡可能地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同時兼顧旅游需求。小城鎮旅游景觀設計是在小城鎮地域范圍內為滿足旅游需求進行的一個運用旅游景觀要素進行“構景”過程,即通過對多種要素的合理組合、想象、創意,構筑相對獨立的“景觀”,并能保持和發揚小城鎮的景觀個性特征與傳統文化,維持小城鎮地域內的景觀多樣性,確保小城鎮旅游的永續發展。保護開發則是在構景的過程中加入保護措施,減輕對旅游景觀資源的破壞度和加強人工要素與自然要素的融合度。堅持保護自然環境,因鎮制宜規劃,適度設計與有序開發,考慮地脈與文脈的有機結合,統籌市場需求與旅游生命周期,提高公眾參與度來進行小城鎮的旅游景觀設計。
三、基于保護性開發的旅游景觀設計
(一)長青沙區位環境
江中之洲一長青沙為長江溯流而上的第二大島,位于江蘇省如皋市最南端的如皋港區,東臨久負盛名的南通港,隸屬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如皋港,西臨開沙島,南與蘇卅1張家港隔江相望。長青沙北距如皋城區約50公里,東距南通市區約20公里,位于上海兩小時都市圈內,水、陸、空交通十分便捷。長青沙島位處長江中下游,濱臨廣闊的出海口,全島面積23.5km,呈橢圓狀。地形起伏變化不大,屬于沖積平原地貌。氣候類型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盛行東南風,氣候宜人。島內河網密布,縱橫交錯。
(二)長青沙旅游資源
長青沙度假區地處長三角經濟發展圈。長三角經濟發達,人民生活水平高,城鎮體系完善,區域一體化表1長青沙度假區景觀資源類型與特征程度高,城際交通發達,快節奏生活帶來的壓力使得人們對于休閑度假的需求不斷增加,休閑度假旅游市場廣闊,綜合考慮周邊城鎮的旅游特色,長青沙發展養生休閑游具有其他景區無可比擬的優勢條件。長青沙處于長江之中,擁有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四面臨水,擁有漫長而珍貴的河岸線;島上動植物品種多樣,具備發展生態休閑旅游的優良條件。根據《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的旅游資源分類標準,長青沙旅游度假區可提取以下旅游資源(見表1)。
(三)旅游景觀設計
旅游景觀設計是在一定地域范閘內為滿足旅游需求進行的一個運用旅游景觀資源“構景”的過程,即通過對多種旅游資源的合理組合、想象、創意,構筑相對獨立的“景點”,并能保持和發揚旅游景觀個陛特征與傳統文化,維持地域內的景觀多樣性,確保區域旅游的持續健康發展。度假區景觀設計是在保留現狀資源分布的基礎上,既考慮到旅游資源的基地條件(包括自然、經濟、社會條件),也考慮各景點自身定位(包括規模和主題功能)與整體協調,利用八卦的圖案形狀,同時引進八卦的理念組織功能分區。借“陰陽”兩區形成“動靜”兩區(見圖1),“動”側主要是組織休閑活動類項目,包括酒店會議區、生態客服區和四季休閑區;“靜”側主要組織體驗游賞類項目,包括世界康壽體驗區和養生體驗區。
- 上一篇:全縣已婚育齡婦女健康查體方案
- 下一篇:增強林業科技推廣工作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