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型大學市場營銷教學論文
時間:2022-04-06 02:52:33
導語:創業型大學市場營銷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基于對創業型大學的理解,從市場營銷的角度闡述了創業型大學的內涵,分析了創業型大學的建設思路,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創業;產品;創新
近年來,新型“創業教育”在國際教育界成為一個新的趨勢,備受推崇。“創業型高?!钡闹饕卣魇歉訌娬{知識的創新、產學研結合和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等等。由此,針對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建設創業型大學的建設問題,從市場營銷的角度,進行了一些思索:
一、我所理解的創業型大學
對我們高職院校而言,建設創業型大學就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具備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的學生,也就是一所創業型高職院校向社會和企業提供的產品。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看,該產品的整體概念應有以下幾個層次:(一)核心產品層:也就是該產品所具備的最基本的使用價值。也就是原來意義上的高職畢業生。他們應具有較高職業素質、人文素養以及較高水平的專業技能,既有專業的畢業證,又有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能夠雙證畢業。總的來說,大多數職業類院校都是這樣的定位。(二)形式產品層:針對每一所高職院校的不同特色,結合該所高校所擅長的領域,同時再加上高校所處的地方特色,就會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加入凸顯某高職院校的品牌效應。如我校在高職類院校中全國聞名,具有鮮明的商科特征,在山東省是首屈一指的高職院校,備受社會信任和喜愛,更好地服務于山東乃至全國企業。(三)附加產品層:也就是在購買產品的同時所得到的其他附加利益,如服務、無形產品、品牌效應,等等。對我校而言,我校的創業型畢業生產品還應該具有的附加利益就是適應能力強,具備較強的創新精神、創業能力等特征。企業在錄用了我們的學生之后他們所獲得的附加利益也是巨大的,甚至這也將成為企業選擇我校畢業生的首先考慮因素。這也將是我校一張亮麗名片和不可估量的無形資產,必將產生巨大的品牌效應。這也是今后我校建設創業型大學的重點所在。
二、如何建設創業型大學
要生產出這樣的產品,單純依靠學校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以下幾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學校
在創業型大學的建設中,學校是主導。一方面要給學生進行創業的教育。創新是一種思維,更是一種思想?!皠撔乱庾R”不是與生俱來的,但可以在學習、生活中培養。要從一入學開始,就對我們的學生進行這方面的培養和熏陶,在全校范圍內營造創業的氛圍和文化。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業活動、競賽項目、各種形式的討論等,從專業角度和社會角度進行專業思維和創新。作為教師,尤其是專業教師,在課堂授課中要引導學生樹立專業思維,聯系實際分析和探討社會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碰到問題時,能夠首先尋找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鼓勵他們用未嘗試過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多思多想多做,并在日常教學中積極引導,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創新和創業。在這方面我校的很多做法都具有前瞻性,已經做得很好,下一步就是繼續強化和推進的問題了。另一方面學校還要給予創業的支持。對于學生的創業思想和創業行為要給予支持和幫助。我校在這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并且效果很好。如A樓的創業中心、大學生創業園等,我校有的項目已入選團中央學校共青團重點工作創新試點項目,學生參與的眾多創業項目也有條不紊地進行。在學校這個層面上,要給學生創造更多條件,鼓勵學生創業,使他們敢創業、能創業、會創業。這兩者組合在一起,就是我們能夠給學生的所有幫助,讓他們繼續在知識上有所提升,在實踐上也有所創造。
(二)企業
在創業型大學的建設過程中,企業所起的作用是重大的。一所學校培養的學生最后都是向社會提供的,或者說是為企業提供的。企業也有責任為這個產品的生產起到推動作用。比如,可以把自己對人才的需求標準與學校進行溝通,讓學校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同時可以與學校進行合作培養,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與學校進行深入合作,甚至“量身定做”,相當于把企業的培訓提前到學校這一環節。這樣培養的學生既符合企業的需要,又提高了效率,學校和用人單位實現了雙贏,而學生也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單位,達到多方滿意。企業還可以利用自己的真實崗位條件等為學生學習提供一些幫助,使之更好地適應企業情況。
(三)學生
學生是受教育者,在個人成長過程中需要引路人。創業型大學中的創新創業教育首先是一種學習和模擬,當然這種學習是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的。創新創業的意識需要在日常的學識中進行熏陶,使之成為自身的一種素質。大學生的創業精神是很容易被激發的,因為年輕人都有追求成功、實現自我價值的想法。但大學生創業目前來看會面臨很多困難,如資金的籌集,項目的選擇,項目的運營經驗,等等。當然這些問題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目前隨著互聯網思維的普遍運用,一種新的資金運作方式“眾籌”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只要你的項目有新意,有人覺得有價值,愿意幫助你,通過互聯網平臺,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所以大學生要創業,不妨嘗試一下這種方法。在項目的選擇上,也不要好高騖遠,而要切實可行,可以從小處著手,甚至從一件產品入手。2015年10月18日,齊魯晚報刊登的《兩個“95后”大三學生創業,當起“煎餅俠”》這篇文章,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只要產品切入點好,不要在乎大小。在運營管理上也要多學習,接受新的思維方式,不斷充實自己,把終身學習的理念貫徹下去。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業是一個學校發展的關鍵。創業型大學的建設需要學校、企業和個人的共同努力。以創新推動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促成學生高質量就業,這也是學校發展的不竭動力!
作者:楊潔 單位: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我國養老保險繳費對消費和儲蓄的影響
- 下一篇: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的可行性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