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分析
時間:2022-12-12 11:11:15
導語:高危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強化食品及相關產品質量監測,加大食品安全抽樣檢測力度,提高衛生監督食品快速檢測能力,健全食品檢測基礎臺賬,掌握食品質量動態變化,科學評估食品安全風險,保障鐵路職工家屬身體健康,本研究對2015-2016年蘭州鐵路轄區開展食品及相關產品風險監測結果進行分析,以期為實施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提供科學依據?,F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監測對象。以“餐車經營、集體用餐、臨客供餐、散裝食品”等高風險領域為重點,隨機抽取轄區食品銷售經營者、餐飲服務經營者、單位食堂等地點進行采樣。共采集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533份。1.2監測方法和項目。按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匯編》要求[1],委托具有檢驗資質的蘭州鐵路局疾病預防控制所嚴格按照各類抽檢食品及相關產品的檢驗方法和項目進行檢驗[2,3]。1.3統計分析。資料用Excel軟件輸入計算機,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分析各項指標之間的差異。
2監測結果
2.1不同種類食品及相關產品抽檢情況見表1。2.2不同采樣地點食品及相關產品抽檢情況見表2。
3討論
3.1從抽檢情況看,食品安全風險因素主要存在站。車食品經營單位銷售動車盒飯和散裝食品中,其中動車盒飯不合格指標為菌落總數、大腸埃希菌超標,不合格原因分析為加工過程不符合衛生要求或運輸、貯存等環節未做到全程冷鏈;散裝食品不合格樣品指標是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超標,不合格原因分析為自身衛生條件不符合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要求,如無上下水設施,運輸工具不符合相關規定,剩余食品未按規定處理等;不同采樣地點、不同包裝食品及相關產品之間無統計學差異。對存在食品安全風險重點環節應加大監管力度,確保食品安全。3.2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是食品安全監管中很重要的一項基礎性工作。[4],通過科學的檢驗手段和方法,鑒定食品安全質量和動態變化,評估食品安全風險。我轄區根據食品季節性特點,加大高危食品抽檢力度,重點對“餐車經營、集體用餐、臨客供餐、散裝食品”等高風險領域進行抽查,同時對抽檢不合格的食品及相關產品從原料采購、加工、貯存、運輸、銷售的全過程進行監管,對發現隱患較多的單位依法進行行政處罰,增強了旅客及職工家屬消費安全感,提高了食品安全保障水平。3.3強化從業人員衛生意識對保證食品安全、預防。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食品從業人員衛生知識相對缺乏,我們將集中培訓與日常監督過程中的宣傳培訓相結合,規范經營行為,改變不良習慣,提高了自律意識。加大了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的宣傳力度,并完善消費者投訴快速反應機制,對經查實的違法案件依法處理,營造了全民參與監督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匯編[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16.
[2]蘭州鐵路局勞動和衛生處.關于印發《蘭州鐵路局2015年衛生防疫日常工作任務計劃》的通知[R].2015-02-02.
[3]蘭州鐵路局勞動和衛生處.關于印發《蘭州鐵路局2016年衛生防疫日常工作任務計劃》的通知[R].2016-02-01.
[4]王東黎,趙宇.鐵路站車食品抽檢結果分析及食品安全分級[J].鐵道勞動安全衛生與環保,2010,37(6):303-305.
作者:楊仁席 單位:蘭州鐵路衛生監督所武威分所
- 上一篇:電力企業工會勞動保護分析
- 下一篇:學生食品安全行為影響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