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營銷策略分析

時間:2022-02-12 11:44:45

導語:故宮博物院營銷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故宮博物院營銷策略分析

摘要:近年來,我國博物館事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博物館營銷越來越被重視。博物館營銷策略的制定直接影響到博物館自身的發展。因此,本文以故宮營銷案例進行分析,探究如何借鑒故宮營銷策略,為我國當代博物館發展助力。

關鍵詞:故宮博物院;營銷;啟示

一、博物館營銷概念

博物館營銷與市場營銷存在著區別,它是根據自身特色及館內資源館,在滿足消費者文化消費需求的情況下,不以單純的追求經濟利益為主導,是在結合營銷理論的前提下,對博物館進行營銷推廣,實現博物館社會效益的過程,具有公益性的特點。

二、我國博物館營銷現狀

博物館及觀眾數量不斷增多。調查顯示,到2018年底,我國已有5136家博物館,參觀人數達了11.3億人次。且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向社會免費開放,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博物館的發展空間較為廣闊。營銷觀念落后造成博物館良莠不齊。營銷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博物館的發展速度和規模,我國博物館眾多,但并不是所有知名度都很高。博物館發展如何與管理人員的營銷觀念有著直接的聯系,營銷觀念的落后,必然會造成博物館成為冷宮的現象。結構體系未完善呈現千館一面。我國博物館在收藏、展示和傳播方面還有欠缺,面對館內資源更多的發揮了其展示功能。資源開發不完善,博物館千館一面的現象較為明顯。

三、故宮博物院營銷策略

(一)內容至上,形式多元。故宮無論是宣傳形式還是宣傳內容上營銷的方式有很多。在宣傳平臺上:有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內容方面:有依附于H5、影視、紀錄片、淘寶店、文創產品、數字展館等為載體的多種內容。其中,文創產品覆蓋面十分廣泛,包含糕點、箱包、口紅等多種類別。近期形態各異,極具顏值的故宮古風神獸雪糕又成為了當下的熱點,引來了游客的紛紛打卡。在生產產品的同時,結合自身藏品資源進行宣傳,既符合當代生活潮流,又可稱為一種優秀的傳播藝術。(二)粉絲經濟開拓市場。在泛娛樂時代顯著的今天,利用明星效應拉動粉絲經濟也是故宮的營銷策略之一。我國雖人口眾多,相比之下,觀博物館的人卻很少。面對此現象,故宮博物院制定了相應的營銷策略。央視播出的《國家寶藏》中,邀請佟大為、劉昊然等明星表演國寶曾經的故事,在向觀眾傳遞藏品知識的同時,避免了節目的枯燥無味。在《上新了•故宮》中,通過其抖音號可以發現,有鄧倫出境的視頻中,評論遠遠多于平常的文物展示視頻。利用明星效應作為文化宣傳,有利于促進我國當代博物館的發展。(三)跨界營銷,推廣多方經營渠道。故宮在跨界營銷方面勢不可擋,各行各界都可以看見故宮的影子。在故宮IP與亞馬遜Kindle的聯合跨界中,二者推出了2018年新年限量版禮盒,包括日歷、禮盒和保護套等獨具文化特色的產品,做到了利用顧客的文化情懷精準營銷。當然故宮的跨界并不是一帆風順,在《上新了•故宮》與百雀羚的“美什件”跨界合作中,產品的市場并不景氣,產品被評價為塑料感,與實際不符,影響了口碑。在跨界時要注意符合品牌與自身的調性,適度營銷,重創意的同時也要注重品質。

四、故宮對我國博物館營銷啟示

對其產品包裝和商標的塑造,還要注重對博物館的全方位的塑造。在傳播過程中,要拓寬網上銷售渠道。軟件商店的廣泛應用便捷了人們的購物,開發博物館專屬APP,有利于擴大銷售規模。(二)“博物館+旅游”——延長產業鏈。文旅融合是當今的時代背景之一,博物館可以加強與旅游業合作,形成自己的產業優勢。結合當地特色與博物館自身館藏文化特色,打造旅游休閑區,讓游客在參觀不同展區是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營造出穿越效果,增強游客的參觀體驗。同時可在休閑區內設有不同的文化活動,如節目表演、知識講堂等,讓游客更加直觀的了解博物館文化,促進博物館文化的傳播與弘揚。(三)博物館+科技”——讓世界看得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說加強英文網站的建設,打造國際間的傳播平臺。網站作為博物館宣傳方式之一,要對其加以重視。結合當下的VR、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進行利用。博物館內運用VR技術,建立互動設施,與觀眾進行互動。利用數字化技術將文物復原,利用大數據分析觀眾所感興趣的內容,結合新媒體進行線上營銷,利用互聯網的優勢,進行有效傳播。

五、結語

總之,博物館在發展過程中要與館藏文化相結合,制定符合自身的營銷策略。在營銷過程中要注意與時俱進,符合當代文化潮流,揚長避短,避免東施效顰的現象。讓博物館文化以年輕獨特的姿態、開放多元的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使博物館登上更加廣闊壯觀的世界舞臺。

參考文獻:

[1]華萊士.博物館品牌形象的塑造:如何創立并保持形象、忠誠度和支持[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74-85.

[2]高霄旭.淺析我國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網絡營銷策略——以博物館淘寶網店的運營為例.中國博物館文化產業研究,2015.

[3]趙萬永,陳祖愿.“互聯網+”時代博物館營銷策略探析[J].博物館研究,2019,02:3-7.

作者:齊俏 單位:長春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