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自彈自唱能力研究

時間:2022-06-05 10:54:56

導語:音樂教育自彈自唱能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教育自彈自唱能力研究

一、自彈自唱的概念

自彈自唱指的是一種綜合性的音樂技能,特別是中小學音樂教師任職教課必須具備的教學專業技能?!俺薄约焊璩?,示范歌唱,教會并帶領學生、眾人一起歌唱;“彈”——彈鋼琴,以鋼琴為教具(國家規定的首選音樂教具)自己彈,為自己的歌唱伴奏,為學生或眾人學唱、歌唱伴奏①。自彈自唱是將“彈”與“唱”進行融合的一種綜合表現形式,表演者需要在演奏曲譜的同時將曲譜中的旋律及歌詞準確的唱出,并在整個過程中注意演唱和演奏的方式方法,使“彈”與“唱”能夠完整準確的呈現出來。

二、自彈自唱所需要具備的能力

自彈自唱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并不只是簡單的鋼琴彈奏+聲樂表演,這種能力的獲得也不僅僅是學過鋼琴和聲樂的學生就可以直接擁有的,它需要對多種能力進行融合和把握。(一)演唱能力。演唱能力在自彈自唱綜合能力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唱”不僅僅是要求將曲譜中的音唱出來,更需要的是有質量的聲音,有方法的演唱,并且要將歌曲中所要表達的情感與意境盡可能全面的表達出來。自彈自唱要求自然而有表現地歌唱,但這里所說的“自然歌唱”不是沒有方法規范的歌唱,而是要求高水準、高意境的歌唱,這是一個很高的藝術要求,需要通過認真的練習,反復的琢磨才可以獲得琴聲相融的境界。由于是坐著進行演唱所以聲音氣息的狀態和音響的效果與站著演唱時的狀態是完全不同的,演唱時如果一味追求聲音的音量,氣息運用過度而忽視了身體的變化,就容易造成音色的丟失而影響演唱的整體效果,這就需要表演者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能力,可以隨時通過調整自身的狀態使音樂可以更好的呈現出來。(二)演奏能力。演奏能力是自彈自唱能力中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元素,“彈”是自彈自唱的核心表現形式。這里對“彈”的表現形式要求是很高的,不僅需要表演者將曲譜上的音符準確的彈奏出來,更需要將音樂的音色和音量進行調整和控制,與“唱”進行融合,既不能蓋過“唱”的音量,也不能忽視演奏的重要性?!白詮椬猿币髲椬鄷r要準確而有表現力的將曲譜彈奏出來,要有正確的姿勢、精準的觸鍵,并懂得放松及律動。由于自彈自唱這種音樂表演形式是由一個人獨立完成,因此表演者既要做好演唱者的角色也要做好演奏者的角色,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在同一主體進行呈現時,很容易出現相互矛盾的狀況,這就需要表演者有著很強的演唱演奏能力,可以在表演的過程中隨時進行調節。(三)即興伴奏能力。即興伴奏能力是自彈自唱綜合能力中較難掌握的能力之一,自彈自唱的曲譜不僅僅只有五線譜一種形式,還需要表演者具備簡譜編配的能力,簡譜有別于五線譜直觀的將音符記錄在曲譜中,簡譜只有旋律線和節奏,并沒有具體彈奏的音符,而且通過不同調式的要求,還需要表演者進行調式的轉換,這就需要其對各調式鍵盤和聲的熟悉程度;不僅如此,由于簡譜上只有旋律線和節奏,為了使歌曲聽起來更加飽滿,表演者需要通過對歌曲的風格進行分析,以選擇適當的織體形式,進行歌曲伴奏編配,使簡單的旋律豐富起來,這樣也可以更好地支撐歌曲演唱,使音樂效果達到最佳。即興伴奏的能力也是一項較為綜合的能力,這需要大量基礎理論知識的支撐。(四)基礎理論知識儲備。這里指的基礎理論知識涵蓋的內容是非常全面的,包括樂理知識、和聲知識、曲式知識、即興伴奏相關知識等內容,這些知識層面的累積對于表演者的表現能力和完成效果是至關重要的,表演者要通過自身知識的儲備對歌曲進行全面的分析,以達到最佳的呈現效果。歌曲的曲式劃分有助于表演者對于作品整體節奏的把握,包括段落變化所帶來的情緒轉換;風格的掌握有助于表演者對于作品情緒的精準把握及節奏律動的準確控制,也有助于情緒的合理抒發;織體的運用,是即興伴奏編配時最重要的組織元素之一,對于織體的準確選擇不但可以豐富歌曲的伴奏形式,也可以根據演唱時氣息的需要進行織體形式的調整,使彈與唱更好地結合起來;和聲的編配也是與即興伴奏結合比較緊密的一個重要環節,和聲是音樂旋律的骨骼,是支撐的力量,無論是簡譜還是五線譜,和聲都是主要的框架,它將音樂的進行完整的連接起來,使音樂可以連貫的進行。除此之外,對于中外音樂史論的了解也是基礎理論儲備中比較重要的環節,這有助于提升表演者的音樂修養和知識廣度,使其能夠更準確的理解不同時期、不同作曲家的音樂風格。

三、自彈自唱課程的建立

(一)自彈自唱課程。近年來,綜合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各大高校的核心教育方向,音樂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自彈自唱作為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因其功能和屬性,逐漸受到了各大音樂院校的重視,自彈自唱課程也逐漸走進了音樂教育的主干課程,成為一門具有核心價值的主科專業必修課。自彈自唱需要表演者的“彈”與“唱”的能力,這就需要所開設的音樂專業學生具備一定的“彈”與“唱”的能力,由此看來,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由于入學考試就對其鋼琴和聲樂都有著一定程度的要求,在音樂教育專業首先開課就是最為適合的一種選擇。以我院為例,自彈自唱課程在我院音樂教育專業開課已有多年,專任教師隊伍成熟,課程內容完善并在逐步提高,目前我院自彈自唱課程名稱為《鋼琴即興伴奏與彈唱》,以小組課的形式進行授課,分為一學年的必修課程和半學年的選修課程,必修課程分為兩個學期,第一學期主要是針對鍵盤和聲的運用,織體形式的選擇,以及彈唱能力的協調等方面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第二學期主要針對不同風格歌曲的學習,例如:進行曲、抒情類歌曲、歡快類歌曲、舞蹈類歌曲、民族風格歌曲等,將第一學期學到的相關知識進行大量的曲目應用與融合;第三學期的選修課程,主要針對更高程度的和聲色彩應用及實例練習的形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彈自唱水平。(二)自彈自唱課程的發展。由于自彈自唱課程逐漸受到各大高校的廣泛重視,為了提高自彈自唱課程的教育水平,為了進一步促進自彈自唱課程的文化交流與學習,近年來,全國范圍的自彈自唱比賽也逐步形成規模。以全國自彈自唱比賽為例,自彈自唱邀請賽是自1999年由國家教育部主辦的五屆“珠江鋼琴”全國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大學生基本功比賽之后,為了推動全國音樂教育的改革而實行的又一舉措,這對于推動音樂教育專業的改革和發展,完善優化音樂教育的學科建設,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自2011年起,全國音樂院校音樂教育專業自彈自唱邀請賽暨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自彈自唱課程教學研討會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參賽院校包括沈陽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七所專業音樂院校及30多所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師生參加。通過比賽的交流和研討,更有效的促進了自彈自唱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將共同面臨的問題進行探討,有助于思路的擴寬,更有效的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困擾,并通過成功教學實例的交流,來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這一切都為自彈自唱課程的更好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四、自彈自唱能力的重要性

(一)中小學音樂教師的需求與現狀。目前,中小學音樂教育水品逐步提高,對于音樂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音樂課程不再是無關緊要的欣賞課,而是素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對于課程的要求,不僅僅局限于音樂欣賞,還要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傳授,歌曲的演唱學習,音樂的節奏律動等多方面的興趣教育。這都需要任職教師的綜合能力,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主要培養方向就是針對中小學音樂教師隊伍的建立,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大學期間學到的各項課程也非常適合這項工作。心理學、教育學、教材教法等理論課程的學習有助于教師對于課堂節奏、學生情緒的把握,聲樂、鋼琴及即興伴奏彈唱等專業課程的學習則有助于音樂教學實踐的相關內容。如今社會中小學音樂教師隊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雖然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畢業數量也很大,但是能夠符合這樣綜合能力要求的教師卻不多,這在就業方面的體現還是很明顯的,所以,音樂綜合能力的具備直接影響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二)自彈自唱能力的實際應用。自彈自唱能力的應用在中小學音樂教育及其他各階段音樂教育形式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彈唱能力對于一名音樂教師來說是一項實用性很強的綜合能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以良好的、渾然一體的歌唱和伴奏,展現完整的音樂作品;使自己并引領學生和眾人,共同感受、體驗、進而融入于美好的音樂藝術過程之中①。自彈自唱的實際應用主要表現形式包括為學生進行歌唱示范,為學生進行歌曲伴奏,或為各項音樂律動活動進行音樂配合等方面。這些方面都是實踐性教學的體現,不僅需要理論的講述,更多的是需要實際的操作和配合,這就需要教師掌握相關的音樂實踐能力,將課程的內容通過實踐展示的形式,與學生進行更為直觀的交流與溝通,這也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活躍性。(三)自彈自唱能力的重要性。對于之前探討的就業問題和中小學音樂教師隊伍的需求問題,我們可以看出,對于綜合能力的需求是十分緊迫的,而在這其中自彈自唱能力因其實用性較強,應用較廣泛,更加受到重視。自彈自唱能力的掌握和運用,無論對于自身能力的提高還是對于今后走入教師崗位,能夠更好地承擔學校的音樂課程,都有著非常積極重要的意義,不僅如此,現如今的教學體系趨于靈活多樣性的發展,各階段的音樂教育形式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的傳授與互動,還有很多課外的音樂活動需要音樂教師的配合和指引,因此促進和逐步提升自身的音樂活動質量和水平,不斷擴展和累積自身的藝術修養和視野,從而積極促進自身的音樂教育事業發展,以應對日新月異的音樂教學方向改革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作者:李冰 單位:沈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