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條件現狀與對策
時間:2022-02-07 11:30:52
導語: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條件現狀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學條件是指學校為了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與技能、增進身心健康水平、豐富校內外體育文化生活、所擁有的內在與外在支撐狀態,即開展一切體育教學活動所利用或可利用的條件。外在的如場地設施、器材數量等,內在的包括體育教師的水平、學校的投入、體育教學質量等。優化體育教學條件、選擇適合體育教學發展的教學資源,對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1.1普通高校體育教師配備現狀。通過走訪普通高校體育教師情況得知,超過50%的高校體育教師配備不足,青年角度流動性較大,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的薪資狀況與工作付出不對等、職稱評定排隊現象嚴重、學校平臺較低、沒有更好的科研資源等。可見,受到自身發展、學校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普通高校體育教師素質相對薄弱且存在不穩定性。1.2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現狀。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如何有效的在課堂中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是現階段教師教學的重點。因此,很多高校在選課之初就以自主選擇的方式為學生提供自由選課的模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授課內容、教師、場地等。這樣的方式雖然有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但為教師的授課增加了困難,由于每個授課班級的學生來自于不同年級、且存在性別、水平的差異。教師在設置教學內容時很難兼顧到每名同學,長此以往,會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此外,很多高校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方式相對傳統,在保證安全和教學進度的前提下學生只能通過模仿和反復練習的方式完成教師的教學內容。課堂較為單一、乏味的同時,更不利于學生掌握學習內容。可見,高校的體育教學模式較為傳統、缺乏前沿性與創新性。1.3普通高校體育教學設施現狀。體育教學需要以場地設施為載體,隨著我國高校的不斷擴招,學生數量的增加對教學場地和器材使用造成壓力,現有的場館數量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很多場館內的項目都安排到室外進行,在教學中,為了教學需求,一名教師一節課要教多名學生,這既增加了教師的教學難度,也降低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程度,更降低了教學效果。此外,場地器材本身就是一種損耗性資產,需要長期更新與維護,學生使用場地次數的增加,也加速了場館的損耗,在有限的體育經費下很難滿足對場地器材的維護與更新??梢?,現階段多數高校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基本無法滿足日常教學和活動需求,若排課過程中一個場次班級較多,很容易因人數多而造成安全隱患。
2.改善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條件的對策
2.1優化教師配備、促進教師成長。教師是任何教學改革的關鍵因素,當前高校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下應盡量滿足教師的合理要求,薪資待遇與勞動付出相符合,職稱評定與學科業績相匹配,避免用年齡評判的排隊方式,定期安排學習機會、請學科專業人士定期指導、提供資金支持,促進教師自我修養與成長。此外,高校管理者應給予體育教師更多的關注,從教學、科研、管理三方面為教師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促進教師的素質不斷提升,優化課堂學習效果,從而進一步改善學校的教學條件。2.2提高場館利用率。在教學場地與學生人數不成比例的階段,可以從教學時間上合理安排,提高場地的利用率。首先,可以將課程年限整合,將一年學的課程集中安排到一個學期中,增加學期課時的同時,更有助于學生的課程的掌握。在平時社團活動中,可以建立場館使用的時間表,最大限度的利用場地器材。此外,學校可以積極向政府申請更多的教育資金為學校場地設施的建設提供助力,促使教學物質條件不斷提升。2.3落實規章制度,有序開展教學。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方式的教學已不適用于素質教育,改善高校體育教學條件,教學是重中之重,管理者在制定的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自主性的原則,以興趣為出發點,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在實施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和教師的需求,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此外,在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定時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和比賽,讓運動和日常生活緊密結合,使優化體育教學條件與時展緊密結合,逐步形成具有校園特色的體育教學模式。
在新形式下,對于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者而言,要清晰認識到現階段體育教學條件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設置具有針對性的對策進行改善,不斷從場館利用、教學模式、師資配備等多個方面積極的進行改善。完善教學體系、落實規章制度、有效的增強教師能力、促進學生成長,從而更好地推進普通體育教學質量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閆田,李兆河.高校體育師資建設的現狀及提升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2(36).
[2]金敬平.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運動,2016(21).
[3]周二強,劉悅.河南省獨立學院公共體育課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09).
作者:李英玲 谷穎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 上一篇:高校體育精神教育價值與路徑
- 下一篇:大學生體育社團管理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