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改革現狀研究

時間:2022-02-04 08:44:59

導語:普通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改革現狀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普通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改革現狀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陜西省部分普通高校體育舞蹈課程開設現狀進行了調查,筆者隨意抽取陜西省部分普通高校,對該院校體育舞蹈教學課程師資、場地情況、開設時間、課時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評價等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旨在為高校體育舞蹈課程的開設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為高校體育舞蹈課程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普通高校;體育舞蹈;課程改革;現狀研究

體育舞蹈融音樂、舞蹈、服裝、風度、體態美于一體,既有豐富的藝術內涵,又有觀賞價值,是一項老少皆宜,便于開展的,具有塑造形體,培養風度氣質和怡情健體功能的新興體育運動。體育舞蹈起源于傳統的交誼舞,其較強的自娛性和表演觀賞性深受大學生歡迎,而為了進一步提高普通高校體育舞蹈課程的趣味性,本文主要對陜西省幾所普通院校體育舞蹈課程的開展現狀進行調查,對調查結果進行系統分析,并提出一定的理論依據。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陜西省21所普通高校的體育舞蹈教師和參與學習的大學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本文通過查閱1999-2015年國內相關體育舞蹈的研究重點核心及相關期刊;圖書館查閱有關體育舞蹈書籍,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支撐與方法指導。

2.問卷調查法

依據調查需求制定相關教學問卷和學生問卷,發放教師問卷60份,回收60份,有效率100%;發放學生問卷500份,回收485份,有效率97%。

3.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的數據結果進行定性定量的比較分析,對調查統計結果進行整理分類,采用Excel和SPSS統計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

4.訪談法

走訪相關高校教師和學生,了解目前各高校體育舞蹈課程存在的問題。

二、結果與分析

(一)師資現狀

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60位舞蹈教師中,其中女教師44名,男教師16名,有研究生學歷的占30%,其余的為本科學歷,高學歷教師相對較少;年齡在40歲以下的有41人,占總數的68.33%,年齡結構較合理;高級職稱人員占總數的30%,與年齡結構相符,高職稱教師較缺。調查過程中發現,在陜西省普通高校中,舞蹈教師比較缺,尤其是男教師少。部分院校舞蹈課由一名老師授課,導致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從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調查情況看,接受過2次以下培訓的教師有32人,占總數的53.33%,參加過4次以上培訓的教師有15人,在25%;有近22%的教師沒有進行繼續教育培訓,導致教師教學內容與方法陳舊。另外,走訪了解發現,有些體育舞蹈代課教師的專項并不是舞蹈專業,而是健美操或體操等專業,因此,教師自身不專業,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低,學習效果差。

(二)場地器材方面

調查表明,21所高校中,有9所高校有標準的舞蹈訓練和形體訓練房,6所院校沒有固定教學場地,只是在室外籃球場或田徑場上課。此外,在授課過程中,所有院校均有音箱設備,有15所院校有多媒體教室和攝像機,能夠較好的輔助教學。

(三)課程設置及課時安排現狀

在調查的21所高校中,舞蹈選項課開設一年的學校有14所,一般在大一第二學期和大二第一學期開設,共計72學時;其他學校只開設一學期的舞蹈課,共36學時。大部分院校開設舞蹈課的目的只是培養學生動作技能,而對其特有的文化內涵以及通過舞蹈培養學生內在氣質的價值和綜合方面的教育意義則被忽視。有個別學校開設了舞蹈俱樂部,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培養學生內在氣質和綜合素質。

(四)教學內容、方法及評價體系的調查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在體育舞蹈教學內容設置上,6所高校開設了交誼舞、拉丁舞和國標舞,增加一些輔助課,但是學時較少;5所院校以交誼舞為主,介紹拉丁舞或國標舞。其余的12所院校將交誼舞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內容陳舊,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體育舞蹈是雙人參與完成的,分為單人練習與雙人合練,男女在步法、移動、風格和表現力等方面都有所差異,要求教師熟練掌握男女技術動作,進行精確、嫻熟的講解示范。調查發現,61.9%的高校在體育舞蹈課中只有一位教師上課,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理解雙人的位移及方向變化,影響學生直觀學習和體會。因此,使用現代多媒體教學勢在必行。教學評價方法單一,只有結果評價,缺乏教學過程評價;成績評定標準不統一。有6所高校采用考勤+技評+套路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分,其他院校只核定考勤與考試成績,不能區別對待,對體質差的學生缺乏激勵措施。

(五)學生學習體育舞蹈的動機調查

陜西省普通高校的學生學習舞蹈的動機較多,按調查結果排序依次是培養氣質、健美減肥、強身健體、增強人際交往、陶冶情操等。從動機排序來看,培養氣質是他們首選的活動動機。

(六)學生學習滿意度調查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目前的體育舞蹈課時設置和教學內容安排滿意的占42.1%和36.2%;對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組織能力滿意程度不高,只有42.3%的學生表示尚可;對課程設置滿意度只有36.9%,對教學的場地與器材的滿意程度為最低,只有23.6%。

三、對策

(一)優化師資配置,完善場地設施建設

高校應該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構建教學、科研、訓練均衡發展的“三師型”師資隊伍,合理配置初級、中級和高級職稱的師資結構,優化師資配置。完善場地設施建設,與時俱進,及時配備適和發展需要的體育教學設備和儀器,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二)加強學習,更新教學理念,優化評價體系

繼續教育培訓過程中,把“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及時更新一線教師的教學方法和理念,使教師能夠適時更新教學內容,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評價過程中,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注重考察學生的進步程度,杜絕“一刀切”的考核模式,以免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適時溝通,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思想

教師要善于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根據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狀況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適時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提高學生自信心,使學生形成鍛煉習慣。

作者:王利娥 單位:榆林學院體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