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校園文化誤區研究
時間:2022-05-30 09:46:13
導語:獨立學院校園文化誤區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為人類文化學領域中個新概念,“校園文化”一詞是由我國大陸學者在本世紀80年代中期提出的。據文獻檢索分析,“校園文化”概念是198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的第12屆學代會上被正式提出來的。根據社會學、文化學、哲學等學科的不同,校園文化有不同的定義。獨立學院校園文化是一種以獨立學院青年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主要空間,反映獨立學院青年學生特有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的亞文化,是獨立學院的性質、個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體現。它在青年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淺談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誤區和對策敬然吉林財經大學信息經濟學院經濟系摘要:獨立學院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然而,由于獨立學院較多地關注其規模效益,對內涵建設有所忽視,從而造成了校園文化的缺失。校園文化是高校發展的靈魂,校園文化建設的欠缺成為獨立學院發展的軟肋。如何在新的形勢下結合學校自身的特點營造出高品位的校園文化氛圍,是獨立學院函待解決的問題之一。關鍵詞:獨立學院校園文化誤區對策的導向和調適作用。
二、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誤區
(一)認識不高,注重物質文化,忽視精神文化。由于物質文化相對來說容易改變,獨立學院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往往首先注重加強物質文化建設,新建、改建一批圖書樓、實驗樓、體育館、多功能娛樂廳等文化設施,為校園精神文化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但是,由于對校園文化中精神因素的作用認識得不夠全面、深入,使得物質文化的建設缺乏明確的目標,如有的學校雖然建起了各種雕塑,但是缺乏對雕塑文化含義的挖掘、探討和宣傳,沒有展現出物質文化設施的精神文化意義,發揮不出校園精神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二)內涵不深,精神文化提升較慢,特色不鮮明。近年來,獨立學院為適應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在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上有較大的轉變。但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較深,校園文化活動表現為低層次重復,不少活動流于形式,虎頭蛇尾,注重聲勢,忽視實際效果;蜻蜓點水,活動點到為止,忽視深度;具有地放特色和本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太少,很多活動只是其他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的翻版。
(三)方向偏離,商業化、庸俗化傾向較明顯。目前,校園文化活動有個明顯的特點——到社會上去拉贊助,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費短缺問題,但同時也帶來了負面影響,如些較庸俗的廣告宣傳進入校園。校園應倡導的奮斗精神、民族文化、高雅文化等出現了缺失,校園文化呈現出商業化、庸俗化傾向。
三、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對策
(一)提高認識,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和諧校園文化建設觀念首先,要明確校園文化建設的出發點是人的發展,它以文化為載體,著眼于精神建設,直接服務于人的全面發展。其次,從辦學的角度出發,學校對校園文化建設應該有全面、系統、長遠的考慮,要將其放在完成育人目標的大背景下納入學校建設和發展的總規劃,并樹立師生共建的意識。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使獨立學院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二)實行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有機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獨立學院主要是培養應用型高級復合人才。校園文化也要有助于大學生的智力開發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獨立學院在文化建設人才培養上應注重專業教學、職業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機結合。通過舉行人員的學術研討會、專題報告、知識競賽等知識性校園文化活動,擴大學生的信息量,突破課堂教學的封閉性,調整學生的知識結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一些娛樂性校園文化活動,如歌詠、書畫等既有利于學生審美情趣的提高,又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他們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興趣和能力。尤其要注重立足專業,開展社會調查、科技創新等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密切校企合作,實現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交融企業文化的深度參與是創新獨立學院校園文化的重要條件,也符合獨立學院的培養目標。目前,獨立學院與社會企業間已經有了比較頻繁的交往。但是這些交往集中在對學生能力培養力面,在文化方面的合作和溝通卻很缺乏。因此,獨立學院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引入企業文化,使其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是強化專業知識提升與企業文化的聯系。通過理論傾向明顯的校園文化與實踐性突出的企業文化的比較,強化對文化的理解,調整文化修養的選擇;二是利用實習、實訓的機會把握理解企業文化;三是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開展企業文化內容的展示。通過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有效結合,不僅能夠打破學生對學習最終歸宿的陌生,而且企業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使他們能夠更加務實地學習,最終實現從學校到企業的零距離過渡。
(四)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實現教師文化與學生文化的互動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盡管教師和學生都是校園文化的建設音和受教育音,但在這些人際交往及活動中,教師發揮著導向作用,學生發揮著文化傳承的主體作用。但獨立學院往往面臨師資力量薄弱的環節,特別是外聘教師居多,對校園文化缺乏幫助和指導。因此,獨立學院要加大師資力量建設,要聘請思想品德高尚和學有專長的教師做學生校園文化活動的導師。教師這一特有的導向作用,以身為教,帶動學生確立“知識就是價值和財富”、“獻身科學高尚”等基本價值觀念,從而引導學生形成勇于進取、甘于奉獻的高尚品質。學生是校園文化中的主體,可以說校園文化很大部分是學生建設的,更是為學生服務的,學生在校園文化中,既是創建音也是受益音。因此,引導學生發揮其積極性和能動性,對于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也至關重要。校園文化是一種內涵,是一種精神,它內聚人心,外展形象,為一所學校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新興的獨立學院在進行規模建設的同時必須加強內涵建設,營造高品位的校園文化氛圍。高層次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觀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完美結合所形成的是獨立學院各個方面的和諧發展以及美好的未來,值得全校師生員工為之奮斗不息。
作者:敬然工作單位:吉林財經大學信息經濟學院經濟系
- 上一篇:圖書館校園文化建設思考3篇
- 下一篇:校園文化活動隱性思政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