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工商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8 11:13:13

導語:普通高校工商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普通高校工商管理論文

一、工商管理專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的可行性

首先,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已具備了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必備的資源與技術條件。目前,普通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模式普遍為運用多媒體集中授課的方式。在該模式下,教師把自己所要講授的教學內容制作成PPT課件,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活動,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來進行學習。其次,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運用到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中能提高教學的實效性。運用多媒體集中授課的方式雖然能夠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但是多媒體課件的播放往往一閃即過,學生很難抓住重要知識點,課件放的速度一般較快,導致學生的筆記經常記錄不全;同時,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學生觀看播放速度過快的多媒體課件往往無法集中精力發現問題并對問題進行思考,也就不能很好地將所學知識內化,很可能對所學科目失去信心。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習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獨立思考的時間,在學習中不斷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翻轉課堂具有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增強學習的互動性等特點。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事先制作授課視頻,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視頻,并在學習過程中記錄下自己的疑問,能夠使課前對所學內容深入理解,課堂上教師只需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討論、探究和解決,從而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理解與內化。

二、工商管理專業“翻轉課堂”教學的設計

翻轉課堂的教學將傳統課堂學習活動中知識的傳授移至課前提前完成,知識的內化過程由課后的作業形式移至課堂的學習活動中。美國富蘭克林學院的RobertTalbert教授在其講授的多門課程中應用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RobertTalbert教授的翻轉課堂模型基礎上,筆者設計了工商管理專業“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型主要由課前學習、課堂學習和課后學習等三個部分構成,整個學習流程體現了知識傳輸、知識內化和知識補救的一系列過程。

1.課前教學活動設計

(1)教師制作教學視頻。在翻轉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從傳統課堂教學的知識傳授者變為了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教師制作教學視頻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選用網絡上已有的優秀的開放教育資源。例如教師可以在如哈佛、耶魯公開課等眾多優質的教育資源中,尋找與自己教學內容相符的視頻資源作為課程教學內容,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率,但網絡現有資源可能會與實際的課程內容及教學目標不完全相符。二是任課教師自行錄制教學視頻。教師依據總體教學目標設置各個單元子目標,并將子目標細化為具體任務,根據各項具體任務制作教學視頻。制作教學視頻應注意以下兩個細節問題:第一,教師自行錄制教學視頻的內容應與其設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相吻合,并通過錄制多版本的教學視頻,根據學生的差異性有針對性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第二,注意教學視頻的視覺效果、時間長度及互動性。教學視頻可以采用聲音與板書相結合的形式,注重對主題要點的強調,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視頻的學習,還要基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考慮將每段教學視頻控制在10分鐘以內,并為學生提供重點內容的視頻副本,使學生能夠集中精力思考。(2)教師針對視頻制定課前練習題。教師應該依據工商管理專業課程的最新發展趨勢,并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合理設計數量恰當、難度適中的學生課前練習題,題目要有挑戰性,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學生自主觀看教學視頻。學生自己掌握觀看教學視頻的時間和速度,可以對視頻進行快進、倒退或暫停,適時記錄下自己的收獲和疑惑,并進行思考,以便在課堂上與同學進行交流,以提高學習效率。(4)學生課前有針對性地做練習題。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后,要完成老師布置的針對性練習題,以鞏固學習內容并發現疑難之處。如果自己不能獨立解決則需要做出標記以便與同學在小組內進行互動交流。

2.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翻轉課堂成功實施的關鍵在于如何通過課堂活動設計來完成知識內化。學生知識的獲得是基于課前預習的基礎上的,因此,教師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要充分運用情境、交流以及協作等關鍵要素,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對所學知識的內化。(1)教師提問。教師需要依據教學內容、教學視頻和課前練習,歸納總結出一些具有探究價值的題目,并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以自己的興趣和觀點為出發點選擇相應的題目進行分析解答。(2)組內交流。交流學習是小組成員之間以對話、商討以及爭論等形式分析論證所研究的問題,以完成學習目標、獲取所學知識的過程。教師依據學生所選取的問題進行分組,小組的人數應該控制在5人以內。然后,依據所選問題的類型和難易程度對小組內部成員進行協作分工。當所選問題的涉及面較廣時,可以將問題細分為不同的子問題,小組內每個成員研究一個子問題,最后通過“拼圖”將各自研究的子問題進行聚合,進行協作式整體探究;當所選的問題涉及面較小且不易劃分時,小組內的每個成員可以獨立研究該問題,然后再與同伴進行協作探究。(3)組間協作。在進行組間協作交流時,教師應選擇適當的交流策略如小組討論、拼圖學習、頭腦風暴等方式,適時做出決策,隨時捕捉學生的動態并及時加以指導,以保證交流活動的有效開展。(4)成果交流。學生在組內交流、組間協作的基礎上,需要對個人或小組的分析成果在課堂上進行匯報交流。成果交流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報告會、交流會、辯論會、展覽會和小型比賽等等。在成果交流過程中,參與人員可以是本班師生、家長、其他學校的師生以及工商管理專業人士等等。學生在家里也可以通過網絡聊天工具等與同學進行交流溝通和互動解答。同時,成果匯報交流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翻轉的方式,即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將自己的成果匯報過程制作成視頻,然后上傳至網絡平臺,供老師和同學們在看完匯報視頻后進行討論、交流和評價。

3.課后教學活動設計

(1)成果整理。在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完成后,學生應該對所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加以記錄和整理,并對自己之前存在疑問的知識點加以總結和分析,以筆記的形式保存下來,以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鞏固。(2)反饋評價。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中,反饋評價需要由專家、老師、同學和學生個人等共同完成。反饋評價的內容應該涉及問題的提出、學生學習計劃和時間的安排、獨立學習的表現、小組學習中的表現、研究結果表達以及學習成果展示等多個方面。對學習過程的反饋評價要強調學生在知識記錄、難點歸納、分析表達、學習體會、成果交流、反思日記等內容中的表現;對學生學習結果評價要強調其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此外,還要通過建立學生學習檔案,運用定量分析方法對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實現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的有機結合。

作者:張曉梅王妍妍馬增林單位: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