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的運用

時間:2022-07-15 03:19:58

導語: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的運用

【摘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部門更加重視小學教學進展,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直接關系到學生詞匯量的積累,影響著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培養。提高小學語文教育質量,可促使小學生全面發展,拉近小學生與中國漢字之間的關系,增強小學生語文學科學習體驗。

【關鍵詞】識字教學;語文教育;小學;教學質量

在新課標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小學教師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手段,基于小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和興趣點出發,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基本活動,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并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促使小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提升。

一、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相關研究人員認為要將識字教學融入漢字文化中,以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加深小學生對漢字的解讀。在新課標背景下,為學生創設情境化教學環境,旨在促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漢字演變過程,培養小學生的情感智慧,感受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保證小學生更好地形成自主識字意識?;诖?,教師在具體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中,根據小學生個性化特征因材施教,明確制訂識字教學目標、加強課堂教學設計、切實落實教學任務。尤其對小學低年級段學生而言,需要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識字的興趣,并在教師正確引導下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規范書寫行為。教師結合低年級段學生的心理動態,重點培養小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更好運用自身的形象思維將抽象化的漢字進行解讀。教師在教學情境創設上,以貼近小學生實際的方式形成生活化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前準備了識字圖片,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學習材料,以情境導入式開展教學活動,識字圖片是與動物有關的內容,瞬時吸引了小學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出示有關動物名稱的偏旁部首,并以競賽的方式進行偏旁部首組合,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的一組為勝利方。小學生紛紛參與到競賽活動中,自身的積極性較高,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活躍,激發了學生主動識字意識。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加強識字教學關聯性設計,當學生順利組合出蜻蜓的蜻字時,教師陸續出示了相關的生字,例如“清、請、晴”等。小學生通過觀察發現這些生字具有共同點,進而更好地掌握了生字的學習技巧和方法。在情境教學中,小學生強化了自身識字學習體驗,在識字情境活動中感受到樂趣,激發了小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自主性、主動性地參與課堂情境活動中,課堂整體的活躍度較高,提升了小學生識字學習的積極性,豐富字、詞儲備量。教師結合小學生好勝心理,通過組織識字競賽活動,培養了小學生競爭意識,提升了課堂活躍度,小學生從中受益匪淺。同時,培養了學生正確書寫姿勢,規范了偏旁部首的書寫順序,教師在隨堂測驗考察中發現小學生可基本掌握書寫技能,識字能力明顯提升。

二、探究合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是語文學科教育中重要組成部分,是啟蒙學生基本思維意識的關鍵,教師要充分發揮的學習自身的引導性作用,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加強教學指導,以閱讀形式,強化學生對生字、生詞的認識,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組織開展閱讀活動,旨在培養小學生有感情地、流利地閱讀課文,更好地“以讀促寫”,教師拋出一個話題“談談我的家鄉”,以問題導入式的方式,喚醒學生的思維。教師率先介紹了自己的家鄉的地域特色和山水景觀,激發了小學生的興趣,在小組合作交流中,組內成員相互討論有關家鄉的美食、美景,在此基礎上教師鼓勵和引導小組成員進行閱讀比賽,當一名成員閱讀時,其余成員要認真傾聽,并確認是否存在發音錯誤之處。在小組學習活動完成后,教師給出客觀的評定,適當給出正確的建議,樹立小學生的自信心,更好引導學生感受語文學科的奧秘。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生字、生詞,在教師正確引導下,自主識字興趣濃厚,積極參與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中,在閱讀中發音準確、節奏感良好,并在實際寫字過程中,熟練運用自身學到的知識,按照漢字正確的書寫筆畫去寫字,為學生書法基礎水平的提升夯實了基礎。在小組探究合作模式下,小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得到培養,拉近了生生之間的距離,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效果顯著。教師通過參與其中,及時為小學生答疑解惑,順利推進識字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完成。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采用多元化的識字教學手段,學生更容易接受,并在自主參與過程中,感受漢字間架結構和偏旁部首的組合,清晰化認識到漢字結構的常見寫法,基本掌握了漢字書寫規律?;诖?,在通過閱讀活動的開展,結合小組合作模式,充分發揮了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價值。

三、結合信息技術,提高學生識字能力

“互聯網+”教育大背景下,信息化教學方式應用得更為廣泛,有效提升了教學質量,優化了教學環節,加強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實現教育公平。教師借助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活動的開展,將信息技術具體應用到識字教學中,大大提高了小學生識字能力,開闊了小學生的視野,為學生創設了信息化受教育情境。通過教學課件演示,將抽象化的漢字更為形象具體地呈現在小學生視野中,學生更加直觀化地觀看漢字間架結構和偏旁部首的演變。學生在圖文聲畫并茂的情境中,強化了自身實習學習體驗,使整個課堂教學內容更加多元化,感染力極強。基于小學生自身的心理特征,在識字學習中,更加傾向于形象記憶,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小學生播放課件,出示了單韻母“a”,緊接著出示了聲母“b”和“a”,引導學生將聲母和韻母進行碰撞,對于低年級段的小學生來說,可快速反映出“爸”這個字。在此基礎上教師依次出示相關的生字,并播放正確的讀音,小學生通過反復觀看和閱讀,在生字讀音練習上明顯改善。為進一步拓展小學生的詞匯量,教師在課件設計制作上,在漢字后面加以注釋,在課堂教學中當點擊相關漢字時,便會出現對漢字、詞語的具體解釋,加深了小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和記憶。通過圖片、聲音等形式的組合,強化了小學生對漢字的聯想記憶,降低了小學生對抽象漢字的理解,保證漢字記憶效果。信息化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教學局限,降低教師課堂教學難度,將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促使學生想象力、創造力水平提升,為語文教學中的識字教學添加了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

四、游戲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小學生天性好動,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較強,教師根據小學生的個性化特征,為學生組織游戲化教學情境,進而豐富識字課堂教學內容,通過游戲活動的開展,提升了課堂教學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小學生整體參與度較高,創設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通常會以分組比賽的形式,調動小學生參與識字學習環節,組織開展“找朋友”活動,將漢字的偏旁部首打亂順序,并兩兩進行搭配,增強了小學生識字學習體驗,在感受游戲樂趣的基礎上,更好掌握生字、生詞,提升自身的詞匯量儲備,課堂互動效果顯著,更好地規范了學生的行為意識,保證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識字能力,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科素養。

五、結語

綜上所述,為發揮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作用價值,教師積極踐行新課標提出的各項教育教學要求,樹立新思維、新理念,積極運用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包括情境創設、信息化教學、合作探究學習等方式,激發了小學生識字學習興趣,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識字教學活動中,推動識字教學課堂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金瑞蘭.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20(26).

[2]何曙霞.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分析[J].小學生(中),2020(8).

[3]劉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境教育的重要性分析[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7).

作者:移雪琴 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像山鎮楊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