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理論與實踐
  • 創刊時間2021
  • 發行周期雙月刊
  • 審稿周期1個月內

視聽理論與實踐雜志 省級期刊

主管單位:山西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山西傳媒學院

《視聽理論與實踐》是一本由山西傳媒學院主辦的一本藝術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藝術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21年,出版周期雙月刊。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藝術
出版地區:山西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B5
基本信息:
國內刊號:14-1405/G2
國際刊號:2097-003X
郵發代號:22-592
全年訂價:¥220.00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視聽理論與實踐雜志介紹

《視聽理論與實踐》雜志是一份專注于視聽媒介領域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探索視聽技術的發展、視聽文化的傳播及其對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雜志不僅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討論最新研究發現的平臺,同時也為從業者分享實踐經驗和技術進展提供了寶貴的機會。雜志不斷調整自身定位,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利用在線平臺擴大影響力,吸引更多年輕讀者和作者。此外,雜志還計劃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同開展項目研究,提升學術水平。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視聽媒體已經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之一。該雜志旨在促進視聽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相結合,推動跨學科的研究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傳播學、影視藝術、計算機科學等多個領域。其目標是成為視聽行業內的權威聲音,激發創新思維,并為專業人士提供最新的行業動態和技術發展指南。面對日新月異的技術變革和社會需求,未來將繼續扮演連接理論與實踐、東方與西方、過去與未來的橋梁角色,在推動視聽行業健康發展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視聽理論與實踐雜志征稿要求

1.注釋:是作者對文章某一內容或詞語的必要解釋或說明,其內容或詞語應以加圈數字的上標形式順序標出,注釋性文字按順序置于參考文獻之前。例:機聯網絡①。

2.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考慮到我國讀者可參考中文原著資料,為節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簡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400個實詞左右)。

3.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準確地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于選擇關鍵詞和分類號。

4.前言: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新點。不需詳述歷史過程,不涉及本次研究的數據和結論。避免和摘要雷同。

5.文稿中圖、表和照片力求精簡,一般不超過6幅。圖表用計算機清晰的打印出來(將繪制好的圖存于磁盤中寄給本刊),表格形式為三線表,并寫明圖名(標有圖注)、表名。

6.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應姓前名后,姓氏全部字母為大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雙名中間不加連字符不間隔;漢語拼音的作者姓名寫在英文表示的工作單位之前;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以逗號隔開;不同單位的作者姓名右上角加注序號。

7.正文一級標題為宋體,四號,加粗,居中,段前段后0行,固定值18磅。正文二級標題為宋體,小四,加粗,兩端對齊,首行縮進2字符,固定值18磅。正文三級標題按正文內容排版,僅加粗,不單獨成行。

8.本刊只刊登首發稿。為保證作者的署名權和知識產權,作者和課題負責人應在《稿件登記表》上簽名。本刊編輯部對來稿有文字修改權,對所發稿有版權。

9.如論文屬于基金項目,需注明基金項目類別、項目名稱及編號,多個項目間以“、”分隔。格式如下:基金名稱“項目名稱”(項目編號)。

10.凡是引用他人文獻、資料,必須加引證注釋,以頁末腳注形式按頁編排。在正文加注釋處右上角以加圈阿拉伯數字標記,腳注編號位于相應標點之外。

視聽理論與實踐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山西省高校新區文華街125號(晉中市榆次區)

郵編:030619

主編:王紅葉

常見問題

視聽理論與實踐
視聽理論與實踐雜志

價格:¥220.00元/1年 雙月刊 郵發代號:22-592

主辦單位:山西傳媒學院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山西省高校新區文華街125號(晉中市榆次區),郵編:030619。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