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學研究
  • 創刊時間2018
  • 發行周期半年刊
  • 審稿周期1個月內

運河學研究雜志 省級期刊

主管單位:聊城大學運河學研究院 主辦單位:聊城大學運河學研究院

《運河學研究》是一本由聊城大學運河學研究院主辦的一本歷史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歷史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18年,出版周期半年刊。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歷史
出版地區:北京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B5
基本信息:
全年訂價:¥296.00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運河學研究雜志介紹

《運河學研究》雜志是一份專注于運河歷史、文化、工程技術及其社會經濟影響的學術期刊,旨在為學者、研究人員和愛好者提供一個交流平臺,分享關于全球各大運河系統的研究成果,促進跨學科對話,加深對運河在人類文明發展中所扮演角色的理解。探討古代至現代不同時期運河的發展歷程,以及通過考古發現揭示的運河建設技術和社會背景。分析運河沿線地區的文化遺產,包括建筑藝術、民俗風情、文學作品等,以及這些文化如何受到運河的影響或反映運河的重要性。

無論是從事專業研究的學者,還是希望深入了解運河知識的普通讀者,運河學研究都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它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跨學科性質,它不僅關注單一學科視角下的運河研究,還鼓勵從多學科角度綜合考察運河的價值。這有助于構建更加全面的認識框架,揭示出隱藏在運河背后的深層次社會意義和技術成就。為了增強國際間的學術對話,運河學研究積極倡導國際化視野,歡迎來自世界各地學者提交有關各國運河系統比較研究的文章,以此拓寬國內學者的研究視野,提升期刊的國際影響力。

運河學研究雜志征稿要求

1.投稿論文圖版切勿圖文混排。請按圖版在文中的出現順序分別編號(圖2……),以jpg文件格式保存,并將圖版編號標于文中相應位置;文末另請標明圖版序號和圖釋說明。

2.附錄內容較少,與參考文獻排在同一頁;如出現內容較多,則另起一頁。附錄的字體為12磅,Times New Roman字體,加粗。附錄內容格式要求與正文一致。

3.同一注釋里如需羅列多條同類文獻的,一般按時間順序排列,用分號隔開(但依論證重要程度排列的文獻次序除外)。同一注釋里中外文文獻混合排列的,結尾所使用的句號以最后文獻的語種所對應的格式為準。

4.編輯部有權對來稿作文字性修改和規范化技術性處理,來稿若不愿入編或被收錄,請作者事先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5.論文摘要: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章重要內容。摘要中盡量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字眼。務求簡練,一般不宜超過250字。

6.<五論文格式為:題目,作者姓名、單位、地址與郵編,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圖法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第一作者簡介,英文題名,英文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地址與郵編,英文摘要與關鍵詞。

7.文題應準確、具體;簡潔、明了;醒目而富有深度;文題中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元素符號、分子式等。

8.本刊請勿一稿多投,并請自留原稿。如在3個月內未得到用稿通知,請自行處理。

9.內容涉及基金資助項目、專利項目或獲獎項目等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并附單位證明和項目證書的復印件。

10.參考文獻:用于說明引文的出處,用“[1]、[2]、[3]……”編號,置于參考文獻之后;參考文獻序號應與正文中序號對應,多次引用同一文獻,在文內文獻引用上標同一序號并標明頁碼。

運河學研究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

郵編:100029

主編:李泉

運河學研究
運河學研究雜志

價格:¥296.00元/1年 半年刊

主辦單位:聊城大學運河學研究院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