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安監局全年安全生產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24 11:12:00
導語:市安監局全年安全生產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切實做好2012年度安全生產工作,保持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根據國家、省、市有關要求和市委整體工作部署,現就2012年度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2012年全市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和諧發展”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開展“安全生產基層基礎深化年”活動為主線,以安全生產“三規范、兩辦法”、“4D工程”、“四項建設”、“專家查隱患”、“執法監察”、“應急處置”、“宣教培訓”為重點,以完成總體控制指標為目標,強化十項措施、落實六個保障,確保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為保障全市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二、任務目標
2012年度全市安全生產控制指標為:工礦商貿就業人員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55以內;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控制在2.02以內;煤礦百萬噸死亡率控制在0.18以內;億元GDP生產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10以內;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下降2%,杜絕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較大事故(含非法生產經營事故)。
三、工作重點
(一)強化責任落實,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要求,嚴格按照省政府《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暫行規定》、《落實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責任的暫行規定》和《市落實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堅持“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誰受益誰負責”的原則,進一步強化市、鎮街部門、村(居)三級安全監管隊伍網絡建設,細化市、鎮街部門、村(居)、企業四級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層層分解安全生產控制指標,逐級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要繼續堅持領導干部安全生產“一崗雙責”責任制,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安全生產工作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工作負總責;分管負責人要對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負責,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部署和落實。各級各部門要嚴格按照《市鎮街安全生產工作規范》、《市市直有關部門安全生產工作規范》、《市鎮街部門安全生產檔案管理辦法》要求,認真落實安全生產監管主體責任。各企業要按照《市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規范》、《市企業安全生產檔案管理辦法》要求,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將安全生產責任逐級細化,明確到車間、班組、個人。
(二)強化基層基礎,進一步推進“4D工程”和“四項建設”?!?D工程”建設:實施安全生產“4D工程”,構筑市、鎮街(部門)、辦事處、企業四級安全信息網絡,規范信息的收集、梳理、辦理,嚴格源頭管控,形成全方位管理、落實全過程責任、進行全時段監控、實施全天候跟蹤,突出人在安全生產監管過程中的核心地位,消除監管縫隙和責任死角?!八捻椊ㄔO”:
1、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繼續開展安全標準化企業創建活動,所有新建規模以上企業必須通過市級以上安全標準化驗收,年內全市所有規模以上企業必須通過安全標準化驗收。已經通過安全標準化驗收的企業要按照標準規范運轉,企業定期進行自評,并將自評報告上報各鎮街、市直有關部門進行全部復審,市政府安委會將抽查20%的企業進行復評。具備條件的企業要積極開展更高一級安全標準化創建工作。
2、企業安全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完善鎮街和部門的二級監管平臺,大力加強市、鎮街部門、企業與村居三級安全信息員隊伍建設,年內通過市級以上安全標準化驗收的企業必須通過安全信息化驗收,通過安全信息化驗收的企業要及時上傳日常監管信息、視頻信息、數據信息,實現企業實時監控、鎮街部門全面監管、市級指揮中心重點監督。
3、村居(社區)安全監管網絡規范化建設:要繼續推進村居(社區)安全監管網絡規范化建設,村(居)安全監督員實現持證上崗,新增30%的村(居)通過市級村居安全工作規范化驗收。在城區街道和中心鎮開展“安全社區”建設試點工作。
4、安監隊伍正規化建設:進一步規范安全監管機構建設,明確細化安全監管的職責,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不斷提高安全監管監察人員的素質和業務能力,全面提升安全監管工作水平。年內所有安監中隊要達到市級示范中隊標準,爭創省級安全生產示范中隊。四個創建:深入開展好創建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先進縣(市)、先進示范社區、先進示范園區、先進企業等活動。
(三)強化市場準入,進一步嚴格安全生產源頭管理。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嚴格市場準入,強化礦山、危險化學品、民爆器材、煙花爆竹、建筑施工等高危行業安全生產行政許可管理,控制新上高危企業和高危項目,防止不符合安全生產許可條件的企業進入市場。對已發放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煤礦、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非煤礦山、建筑等企業,要進行跟蹤督查,確保生產企業和單位持續具備安全生產基本條件。發現已不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依法停產整頓或吊銷許可證。安全生產行政許可變更和到期延續的,提前三個月告知企業,按照規定程序辦理變更和延續手續。所有新上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項目必須進入規定園區,所有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要按照《省工業生產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監督管理辦法》要求,做好建設項目設立安全審查、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安全設施施工和竣工驗收,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使用。對未按規定進行安全設施“三同時”的,一旦發現,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整改,對拒不整改或無法整改的建設項目,堅決予以取締,杜絕建設項目“先上車后買票”現象。
(四)強化打非治違,進一步健全打非長效機制。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繼續加大對煙花爆竹、危險化學品、礦山、工程建設、交通運輸等行業領域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的打擊力度。市公安局、建工局、國土資源局、住建局、安監局、衛生局、交通運輸局、教育局、質量技術監督局、文廣新局、工商局、旅服局、城市管理局、供電部、農機局、人民防空辦公室等16個“打非”牽頭部門,要根據《關于建立安全生產“打非”長效機制,確保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的通知》要求,牽頭抓好各自負責的安全生產“打非”工作;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負責抓好各自管轄范圍內的安全生產“打非”工作。各鎮街要抓好本轄區內的“打非”工作。要認真執行有獎舉報制度、聯席會議制度、聯合執法制度、臺帳管理制度、報告通報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等六項安全生產“打非”工作制度,充分發揮派出所、村居安監員身處一線的作用,常年抓好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排查工作。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厲打擊無證無照、證照不全、依法關閉取締之后又擅自恢復生產經營的違法生產行為。對拒不執行安全監管監察指令、抗拒安全執法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五)強化專項整治,進一步提高高危企業本質安全水平。進一步強化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和民用爆炸物品、建筑施工、交通運輸、公眾聚集場所、冶金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等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杜絕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煤炭、國土、公安等部門要加強煤礦“一通三防”、頂板管理、機電提運和防治水的安全監管。國土、安監、公安等部門要建立規范非煤礦山開采的約束機制,堅決制止非法開采和超層越界等違法違規行為。公安、安監等部門要積極做好煙花爆竹、民爆器材的生產、運輸、經營、儲配、燃放各環節的安全監管,統籌協調好煙花爆竹經營銷售網點的規劃布局,堅決打擊煙花爆竹非法生產經營行為。安監、公安、交通運輸、環保、建工等部門要強化危險化學品建設、生產、儲存、經營、運輸、使用、處置廢棄各個環節的安全監管。住建、建工、水務、公路、人防等建設工程主管部門要加強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緊緊圍繞防墜落、防觸電、防坍塌、防機械傷害等重點,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監管,強化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公安交警、交通運輸、農機等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認真排查事故多發路段,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搞好事故防范,依法嚴厲查處機動車超載、農用車載客以及無證駕駛、酒后駕駛、疲勞駕駛等行為,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公安、消防、旅服等部門,要加強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不斷強化商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場所、“九小場所”的安全管理。其他各級各部門要根據各自安全監管職責,重點抓好冶金建材、機械、輕工、紡織、城市燃氣、特種設備、校園校舍、食品衛生等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
(六)強化隱患排查,進一步完善專家查隱患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專家查隱患”長效機制,全面規范“專家查隱患”工作,發揮安全生產中介機構專家的作用。市政府設立50萬元的“專家查隱患”專項資金,分行業聘請專家查隱患。各鎮街也要分別設立5-10萬元的“專家查隱患”專項資金,結合季節特點,分類邀請專家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高危企業每個季度要組織一次專家查隱患,一般企業每半年要開展一次專家查隱患活動。要按照《市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辦法》要求,嚴格落實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制、公示制、承諾制、督辦制、整改責任追究制和整改銷號制”六項制度,做到整改責任、措施、資金、期限、應急預案“五落實”。要繼續執行重大安全隱患有獎舉報制度,公布舉報電話。
(七)強化宣教培訓,進一步提升全民安全意識。充分發揮媒體輿論的作用,在報刊、電視、廣播、網站等媒體,設立安全宣傳專欄,增加安全生產新聞動態報道,開展長期的安全生產宣傳活動。通過組織安全培訓班、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活動,積極開展送安全“進企業、進社區、進校園、進村居、進家庭”五進活動,提高全民的法制意識和安全素質,努力營造全社會抓安全的輿論氛圍。精心策劃第十個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提高活動的覆蓋面和參與面,進一步增強活動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安全文化示范企業的帶頭作用,積極推進企業廠級、車間、班組三級培訓教育和企業全員培訓活動。扎實做好鎮街(部門)領導干部、安監執法人員、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村居(社區)安全監督員的安全培訓教育,提升安監執法人員和村居安全監督員的安全意識和能力,確保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率達到100%。
(八)強化應急管理,進一步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根據《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指導各級各部門各企業及時修訂應急救援預案,進一步強化應急預案編制、修訂、評審、、備案、培訓、演練等工作,落實應急救援責任和防范措施,建立覆蓋所有行業領域、所有生產經營單位、所有生產經營環節的安全生產預案體系。要不斷完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體制和機制,強化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的管理,督促高危行業及重點企業建立專兼職的應急救援隊伍,加強應急裝備建設,儲備一定的搶險救援物資,并充分發揮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的作用,提高處置突發事故災難的能力。進一步整合應急救援資源,建立區域性的專業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重點企業必須與省級區域性救援中心簽訂救援協議。要定期開展預案演練,各鎮街、市直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安全生產工作的特點,每年至少開展一次綜合性預案演練,各企業每半年至少開展一次預案演練,市里將在10月份集中開展一次綜合性演練。要建立完善事故防范預警響應應急處置機制、防范自然災害預報預警預防聯合處置機制和突發事故災難新聞機制,做到信息共享、反應迅速、協調有序、科學處置。嚴格按照國務院493號令的有關規定,上報有關事故信息,杜絕遲報、漏報和瞞報事故的發生。
(九)強化職業病防治,進一步加強職業安全健康監管。加快職業健康監管機構建設,理順職業安全健康監管職能,各安監中隊、各企業要至少明確1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人員。要全面開展職業安全健康情況調查摸底、登記建檔、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等工作,實行職業衛生安全許可。加強建筑、建材、冶金、化工、船舶等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監管監察,加強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監測、評價與控制,防止硫化氫、一氧化碳、氯氣、氨氣、苯、正己烷、重金屬等重大職業中毒事件,整治粉塵、噪音、有毒物質危害嚴重、不具備防治條件的企業。扎實開展勞動防護用品的監督管理工作,加大勞動防護用品檢查力度,監督指導企業建立落實勞動防護用品購入、發放、使用、報廢制度。
(十)強化執法監察,進一步規范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堅持專項執法、聯合執法相結合,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配合,加大安全生產執法監察力度,嚴厲打擊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安監部門要按照安監總局15號令《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安監總局24號令《安全生產監管監察職責和行政執法責任追究的暫行規定》和《省安全生產行政執法監察工作指導意見》規定,進一步明確安全生產執法范圍,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執法監督制度、案件審理制度、辦案時限制度、行政處罰備案制度、過錯責任追究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編制執法檢查計劃、方案。強化日常監管和重點領域、重點部位、重點企業、重點環節、敏感時期安全監管,不斷加大安全生產執法力度,高危行業按照分級管理要求開展執法檢查活動,各執法人員平均每人每年開展執法監察不低于45家次,對檢查到的企業均下達《現場檢查記錄》等執法文書。全面啟用安全生產執法監察信息系統,及時、準確上傳執法檢查信息。
四、措施保障
(一)加強領導,為安全生產提供組織保障。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提出的“三深化”、“三推進”和省政府“六個深化”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組織領導,增強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安全生產工作,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監管、行業管理、企業負責、社會監督”的安全生產工作格局。要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十二五”發展規劃重要內容,明確安全生產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要繼續堅持每年至少給市委常委會匯報一次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市政府常務會議一個季度聽取一次安全生產工作匯報,市政府辦公室一月調度一次安全生產工作,市級領導干部一月檢查一次安全生產(部門、鎮街主要負責人一月檢查兩次安全生產),市安委會一月召開一次擴大會議,市安委會辦公室一月一次安全生產動態考核和通報、一月一次事故統計分析、一月一次較大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市安監局一月一次執法監察總結“九個一”的工作方法。
(二)加大投入,為安全生產提供資金保障。市政府今年設立800萬元的安全生產專項資金,各鎮街設立30萬元至50萬元的安全生產專項資金,主要用于購置消防設備、“四項建設”、“四個創建”、“4D工程”建設、專家查隱患、安全生產設施設備裝備的更新和配備,以及安全生產獎勵。各企業要全面落實企業安全費用提取、傷亡事故經濟賠償、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等三項經濟政策,繼續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督促高危行業和規模以上企業為從業人員繳納工傷保險,建立起企業和政府安全事故風險社會化防范機制。
(三)完善制度,為安全生產提供機制保障。按照“政府企業出資金、安全專家查隱患、執法人員下指令、企業整改抓落實”要求,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專家技術支撐作用,明確安全生產專家排查整治安全隱患活動的重要意義、組織方式、整治重點、檢查頻次、措施保障等各項內容,為政府部門安全監管提供技術保障,為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安全服務,督促和幫助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繼續堅持完善企業停產復工“三項”制度,進一步修訂完善領導干部檢查安全生產、安全生產動態考核、打非治違長效機制等其他安全生產工作制度。
(四)創新方式,為安全生產提供科技保障。開展安全生產“4D工程”建設,積極探索嚴厲打擊各種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的新辦法、新措施,以監管模式的網絡化、規范化、精細化、信息化,實現安全工作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管。實施科技興安戰略,強化各級政府對安全科技工作的引導推動作用,加強HAN阻隔防爆技術、非煤礦山非電引爆系統、煤礦“六大系統”(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無線通訊系統、人員定位和考勤系統、安全語音廣播系統、泵房遠程監控集控系統、礦井壓風自救、供水施救、通訊聯絡系統)、危化品企業自動化控制與安全連鎖控制系統等安全生產科技成果推廣工作。發揮企業和科研單位科技創新、技術支撐、成果推廣的主體作用。
(五)加強隊伍建設,為安全生產提供人員保障。要繼續完善市、鎮街部門、村(居)三級安全監管網絡,不斷充實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力量,保持安監隊伍的穩定性,做到編制、機構、人員、經費、裝備“五到位”。要保證鎮街部門安監中隊的執法車輛,嚴格執行安監人員實行通訊補助的規定,妥善解決安監人員的待遇。進一步強化安監隊伍規范化建設,健全完善并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明確分工和職責,規范安全監管工作。繼續在全市安監系統開展“創先爭優爭做先鋒、爭當安全衛士”活動,加強安監人員思想政治教育、廉政教育和業務素質教育,不斷增強安全監管監察人員的政治素質、自律意識和業務能力。充分發揮群眾監督、紀檢監督、黨內監督、社會監督的作用,不斷轉變工作作風,樹立良好的安監形象。
(六)強化考核,為安全生產提供紀律和法制保障。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安全生產工作績效評價體系,堅持月度動態考核、半年和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考核相結合的原則,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專項檢查,及時調度每個階段的安全生產工作開展情況,并將督查情況納入安全生產考核范圍。對不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工作推諉應付的,由市監察局責任追究辦公室迅速啟動安全約談、通報、警告等事前責任追究機制。建立嚴格的安全生產工作獎懲機制,對成績突出的要表彰獎勵;對突破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受到市安委會辦公室三次通報、市安委會兩次警告的鎮街、部門予以“一票否決”,當年不能評先樹優;對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的鎮街、部門、企業,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要求,追究其安全生產責任。
- 上一篇:工商分局完善網上輿論引導意見
- 下一篇:構建重慶文學形象意義與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