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機制創新經驗交流

時間:2022-04-04 02:51:00

導語:監管機制創新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監管機制創新經驗交流

近年來,我局黨組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紀委各項工作部署和要求,積極推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持以教育為基礎,以服務為先導,以改革為動力,加大抓源治本力度,從體制、機制和制度上不斷創新,全面提升工商行政管理系統廉政勤政和行政執法水平,為優化首都發展環境、維護首都市場經濟秩序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狠抓觀念更新,確立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重要地位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肩負著發展首都經濟、維護首都經濟秩序的重要任務,我們通過狠抓隊伍的觀念更新,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貫穿于工商行政監管職能的行使過程中,從根本上保證了各項業務工作的深入開展。

(一)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思想觀念。工商部門在履行政府職能過程中,執掌著行政審批、監督管理、違法查處等諸多行政執法權,為了防止權力被濫用,必須對各級干部的行政行為加以規范和約束。通過認真學習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五屆二中全會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報告的精神實質,我們深刻認識到,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是正確履行政府職能的需要,是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和發展首都經濟的需要,也是建設一支現代化干部隊伍的需要。特別是我國入世以后,市場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的要求水準日趨國際化,沒有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作保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難以擔當重任。基于這種認識,我們增強了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積極性和緊迫感,通過以融業務工作于一體的紀檢監察工作為載體,以源頭治理、執法監察、績效考核、責任追究為手段,積極推動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明確任務分工,層層落實責任。市局黨組將黨風廉政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各級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一把手,按照責任制的要求,認真履行“五個親自”和“三個抓好”的職責。僅去年一年,市局黨組班子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就達10次,涉及議題10余個,針對問題,研究對策,完善措施。與此同時,建立了黨風廉政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分頭落實責任,形成齊抓共管的氛圍。去年以來,我們又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進一步向基層科、所、隊、站延伸,市局與15個處室、6個直屬分局、19個區縣分局和各事業單位,區縣分局與152個工商所和252個科、室層層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許多單位還與一線執法干部簽訂了責任書,做到橫到邊、豎到底,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三)加大考核和追究力度,強化“一崗雙責”意識。去年以來,我們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執行情況與落實轄區經濟秩序責任以及全年工作任務一并進行綜合考核,凡在考核中發現重大問題的單位和個人都不能被評為先進,并按有關規定實施責任追究,僅在去年,全系統就追究領導責任12人次。如我們針對海淀分局基層單位擅自設立賬戶問題,在對當事人進行處理后,對分局主要領導進行了責任追究。通過加大考核和追究力度,有效強化了各級領導干部抓黨風廉政建設和轄區經濟秩序的責任意識,增強了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自覺性。

二、狠抓措施創新,從源頭筑起反腐倡廉的堤壩

近年來,我們加大改革力度,著力構建市場準入、競爭監管、消保維權“三大格局”和市場準入、信用監管、消保維權、12315調度指揮、技術支持以及快速執法“六大體系”,抓源治本,不斷推出新的監管和服務措施,規范工商行政管理各項工作,從源頭上遏制了腐敗現象的發生。

(一)實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為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減少前置審批事項,提高辦事效率,縮短辦照時限,2000年以來,經過法規清理、試點改革以后,全市工商系統建立了“一家承辦,轉告相關,互聯審批,限時完成,責任追究”的工作模式,得到了市政府的肯定并在全市推廣。2002年后,又在中關村科技園區實行新辦企業登記制度改革,推出了直接登記制度、注冊資本“承諾制”、不再核定企業具體經營項目等九個方面的創新性規定,在進一步解決“辦照難”問題的基礎上,拓寬了服務領域,完善了工作程序,增強了在權力運行過程中干部的廉政勤政意識,全面推動了政府職能轉變和政務公開,也推進了電子政務的進程。

(二)建立企業信用監管系統,完善長效監管機制。針對我國在社會經濟發展多元化條件下產生的競爭交易失衡、社會信用缺失、違法者得不到嚴懲而為所欲為以及由此產生的權錢交易、腐化墮落等現象,我局黨組決定嘗試監管方式改革。自20*年起在全系統范圍內建立了企業不良行為警示系統,45個委辦局及職能部門參與并提供了大量信息,使嚴重擾亂首都經濟秩序和嚴重商業失信的行為被記錄,并在一定領域和時間內受到行為限制,形成了“信用懲罰鏈”。在隨后建立的企業良好行為信息系統中,完善了對企業“重合同守信用”情況、獲全國馳名商標、*市著名商標情況以及被市級以上職能部門表彰獎勵情況的記錄。繼而又開辟了“信用修復”渠道。建立起一個以企業經濟戶口為依托,集企業身份信息、提示信息、警示信息和良好信息于一體的信用信息系統,并建立了與之相匹配的約見制度、建議制度、預警制度、披露公示制度和警示制度五項強化風險防范機制,較好地發揮了事前預防、事中監控、事后警示功能,使企業朝著規范化、法制化軌道健康發展,同時,也大大減少了干部利用權力進行人情交易的機會,規范了政府自身行為。

(三)推行年檢制度改革,凈化企業發展環境。針對長期以來少數干部利用年檢之機向企業“吃、拿、卡、要、報”,個別單位和干部搭車收費、濫施懲罰等不正之風時有發生的問題,我們充分運用現代化手段對年檢制度進行改革,減少工商干部與企業的接觸機會,增強了年檢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一是實現了網上年檢。近兩年來,網檢比率基本達到10%—30%。二是積極擴大企業免審范圍,凡連續兩年獲得A級的企業年檢中予以免審,起到了揚優貶劣的作用。今年在企業年檢過程中,免審企業達到50%左右。三是明令禁止要求企業法定代表人親自辦理年檢。四是開展明查暗訪、效能監察活動,嚴格禁止借年檢之機搭車搞“三代”。這些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營私舞弊、吃請受禮等不廉潔現象,進一步凈化了企業發展環境,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果。

(四)建設公眾服務平臺,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順應我國入世后與國際慣例接軌的要求,我們牢固樹立“政府就是服務”的理念,實施了公開、公正、透明的“陽光工程”。全系統投資近3000萬元,在129個工商所中建立了公眾服務平臺,占工商所總數的84%,使基層工商所在全部配備電腦和交通、通訊工具的基礎上,又統一設置了服務廳、談話室、書寫桌、休息區和公示區。同時,我們還制訂了公眾服務平臺服務規范和相關管理制度,對干部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并適時進行檢查考核,既增加了辦事制度、辦事過程、辦事結果的透明度,又增強了政府的親和力。

三、狠抓隊伍建設,全方位提高工商系統的整體素質

局黨組從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要求出發,提出了“忠于職守,勇于負責,清正廉潔,執法如山”的高素質隊伍建設目標,以“胸懷大局甘當主力、勇挑重擔甘當苦力”的工商精神做支撐,在加強隊伍整體素質建設上苦練內功,不斷增強廣大干部抵御腐敗侵蝕的能力。

(一)加大綜合素質培訓,強化干部廉政教育。幾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廉政教育與勤政教育相結合,思想教育與業務培訓、知識更新相結合,強化教育與培養抵御腐敗現象的自覺性相結合,全面增強干部的綜合素質。共舉辦業務、法制、廉政以及基本技能等各類培訓70余期,參訓干部近5000人次,受教育人數達萬余人次,為落實崗位資格認證制度,實施工作人員持證上崗奠定了基礎。同時,注重年輕干部的培養鍛煉,選派35歲以下優秀干部赴外培訓,使他們能把國際先進管理經驗和我國國情有機結合,更好地開展工作,僅20*年、2002年兩年,就分別組織赴英、赴澳培訓40余人次。此外,我們還與司法部門一起開展預防職務犯罪教育;按照市委、市紀委要求,20*年以來連續三年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活動。通過教育培訓,提高了廣大黨員干部在是非面前的辨別能力、在誘惑面前的自控能力和在警示面前的悔過能力,不斷筑牢思想道德防線。

(二)完善有關制度,形成系統、科學的監督制約機制。我局圍繞工商行政管理進行了諸項業務改革,針對管理上的薄弱環節,充實、完善和修改有關工作制度,形成了對不廉不勤行為“不想干、不能干、不敢干”的約束機制,力求在管用上下功夫,在創新上做文章。近年陸續制定下發了《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辦法》、《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行政執法職權及案件處罰執法權限劃分若干意見》等26個文件。今年,又針對廉政建設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出臺了工商行政管理人員“六條禁令”,制定了《罰沒物品公物倉管理辦法(試行)》,建立公眾服務平臺績效考核評價系統,使工商行政管理的每項業務工作、每個工作環節都置于嚴格縝密的制度監督之下,起到了防范和制約作用,從而進一步規范了工商干部的行政審批行為、行政執法行為、執收執罰行為和公眾服務行為,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

(三)開展工商所“雙達標”工作,全面提升基層建設水平。為進一步提升基層隊伍整體水平,我局結合基層建設實際,在全面開展以平臺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硬件建設、以文明服務為主要內容的軟件建設基礎上,制定了全系統在“政治堅定、組織落實、業務精通、設施精良”四個方面的38項標準,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滲透在工商所建設、創建文明行業規范化服務“雙達標”活動中。按照分期分批考核的辦法,經過連續三年的達標驗收,目前已有118個工商所達標。通過開展“雙達標”工作,逐步提高了工商所整體素質和干部勤政廉政的自覺性,進一步樹立了工商管理隊伍的良好形象。

今后,我們將進一步深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履行職能,開拓創新,為優化首都發展環境,全面推進首都市場經濟健康、持續的發展而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