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工作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07-17 09:41:00
導語:低保工作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鎮貧困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中,蓬勃發展的社區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關注貧困人口是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需要。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經在百姓的喝彩聲中實行了四年之久,該制度的制定與實施是為確保困難居民生活不低于該城鎮最低生活標準,使人人生活有保障,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各級政府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對此項制度的具體操作和貫徹實施已成為社區的一項重要工作。
我參加社區工作時間不長,主抓低保工作,對這項工作還比較陌生,對各項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的學習與掌握還只限于皮毛。為進一步落實中央五中全會精神,響應街道黨工委的號召,促進社區工作的發展,早日掌握低保工作的要領,嫻熟工作技巧,更好地服務居民,我針對本職工作特點確定調研課題,制定調研計劃,對轄區內50余戶居民就低保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走訪與調查。第一次與居民群眾零距離的接觸,收獲頗豐。
在這次調查的50余戶居民中,有低保戶、殘疾人、退休干部、在職職工和下崗無業人員。其中以低保戶為主,共31戶;殘疾人6戶;退休干部6戶;在職職工5戶;下崗職工4戶;無業人員3戶。其對低保工作表現的不同態度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生活所迫不得已而為之的。這類人員因失業下崗、疾病、子女上學、贍養老人等問題,也就是所謂的天災人禍突然導致經濟拮據。他們認為貧困是一種“隱私”,不想讓人知道,可由于沒有辦法萬般無奈才申請低保,但還是遮遮掩掩羞于見人,很多還是在別人的勸說下才申請的,總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可見其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之大。他們是真正意義上的困難戶,是低保政策所應扶助的弱勢人群,也是廣大居民群從認可和同情的。
第二種:生活水平一般尋找心理平衡的。這類人員認為低保金是國家的錢,人人都應有份,你有我有全都有,沒有都沒有。同是中國公民,別人有我沒有不平衡,陽光雨露共同分享,低保金是“我應得的”。至于金額多少,也是多多益善,不要白不要,要了也的要,白要誰不要?再少也可貼補一些家用。其心態之失衡、素質之低下,可見一斑。其言行舉止為居民所藐視。
第三種:申請低保是對社會的一種發泄。這類人員是嫉人富、笑人貧那種,自身惰性十足而又沒有什么大本事的一小撮。他們大多學歷不高,沒有什么特長,擇業高不成,低不就,不能正視自己的能力,看這也不順眼,那也不如意。諸事歸咎于社會,動輒大發一通謬論,牢騷滿腹,不滿情緒溢于言表,自私心態昭然若揭。與其上班還不如享受低保,不勞而獲之懶漢心理,認為享受了低保是占了便宜,是他自己的“本事”。這種人是為廣大群眾所深惡痛絕的。
第四種:心安理得的心理狀態。一些下崗失業人員,他們認為自己下崗失業是國家造成的,并不是自己不愿上班,生活困難了,國家就應當承擔責任,予以一定的補償。另外一些殘疾人,心理壓抑自卑,嫉妒不能同正常人一樣學習生活,將這種心態轉嫁于社會,認為自己理所當然應受到特殊照顧。他們即是不面對現實,不自強自立的一部分人,亦可稱之為:可憐人自有可恨之處。居民群眾對這類人既同情又無奈。
因為以上這些對低保的態度,導致要求享受低保的人越來越多,加之對低保政策的不甚了解,說服教育工作越來越難以進行。甚至有的對社區低保工作者進行辱罵、恐嚇、威脅,嚴重地影響了正常的工作秩序,使低保工作變得復雜,步履維艱。因此,做好申請低保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顯得重要。這也是社區基層工作者和相關部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并亟待加以解決的問題。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在低保工作的實際操作中,應有針對性地結合實際情況努力實現以下幾個工作目標,確定今后正確的工作方向:
首先,低保基層工作者必須嫻熟地掌握低保政策。把國家的政策及市區實施辦法和操作程序理解透徹,認真領會各項政策及規定的內涵,做到心中有數。切忌自己才一知半解又去胡亂解釋、宣傳,造成居民群眾對低保政策的誤解,使工作陷入尷尬的兩難境地,從而更難順利地朝著健康方向發展。
其次,要加大低保政策的宣傳力度。城鎮低保工作雖然開展多年,但居民對它的認知程度還不深,對具體政策的規定了解的還不夠。這與基層社區宣傳工作不到位也有直接的關系,這種宣傳應在低保工作者吃透政策的基礎上進行,并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如發宣傳卡、辦黑板報、與居民座談等,做到低保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這不僅可以減少很多不符合低保條件的人員前來申請低保,也可以增加低保工作的透明度,使享受低保人員知道人人都了解低保政策,自己的條件是處在群眾的監督之下,因而減少隱瞞事實的情況發生。
再次,要嚴格執行低保政策,按照法定程序逐項落實。低保工作政策性極強,執行政策不能像抻皮筋一樣有很大的伸縮性,應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低保政策面前人人平等。不能根據低保人員的態度和家庭背景來評議是否可以享受低保,任意簡化低保工作程序,而是應該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掌握低保政策的尺度,立足長遠處理問題解決矛盾,這才有利于低保工作朝著有序的方向順利發展,也有利于以后工作的良性循環。
然后,堅持入戶調查,力爭掌握第一手材料。要對申請低保人員家庭情況做到了如指掌,其中家庭經濟收入是重中之重,到單位調查,到群眾中了解,以利準確核算家庭收入,為其享受低保金額的準確性奠定基礎。
最后,平心靜氣做好政策解釋與說服教育工作。申請低保人員魚珠混雜三教九流,有的通情達理,有的胡攪蠻纏,有的甚至以武力相要挾。因此,社區低保工作人員要沉著冷靜,不可急躁。以不變應萬變,以靜治動。在穩住對方情緒的基礎上,進行正確的政策解釋,有針對性地闡明其不能享受低保的理由,并給予必要的安慰。應根據其困難情況,在工作能力范圍之內予以一定的幫助,來解決問題。做到百問不煩百纏不厭,把工作做到及致,才能收到綱舉目張事半功倍的效果,將低保工作引向深入。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低保工作的持續開展,低保政策的深入人心,人民生活水平和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各種隨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會在日益健全的低保體制下迎刃而解。低保工作也不會再是社區工作中最棘手的一項事務,而它卻能成為體現我們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一方鏡子,成為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大花園中一朵絢爛的奇葩,成為我們所創建的和諧社會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 上一篇:城市小學學生心理健康調查論文
- 下一篇:森林質量對策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