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服務方案范文

時間:2023-04-10 16:01: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稅務服務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稅務服務方案

篇1

基于降低稅收負擔的目標,2011年11月16日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以下簡稱“營業稅稅改方案”)標志著“營業稅改革”的啟動。利用投入產出表對服務業的稅負水平進行了測算,研究發現:影響服務業稅負水平的關鍵要素是增值稅稅率和行業增值率,由于不同行業的增值率波動較大,從而導致服務業的稅負變化水平變動較大,倉儲、旅游業等行業的稅負有明顯下降,而有形資產租賃業、鐵路運輸業等行業的稅負很可能會加重。在全面推進營業稅改革時,有必要將有形資產租賃業和交通運輸業的增值稅稅率分別控制在10%和7%及以下,才能有效降低“營業稅稅改”對行業發展的不利影響,從而體現行業間的稅負公平,也有助于此類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

營業稅稅制改革;投入產出表;稅負水平;增值稅稅率;行業增值率

文章編號:2095-5960(2013)04-0047-06

;中圖分類號:F812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和文獻綜述

從2009年1月1日起,我國增值稅轉型改革的主要內容就是允許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抵扣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采購固定資產支付的增值稅由構成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改為可以抵扣增值稅銷項稅額。從2009年至2011年的三年中,國家累計減少了5000多億元增值稅稅收,固定資產增值稅的改革明顯減輕了企業的稅收負擔〖HTK〗(,2012)[1],但是,在服務業課征營業稅和貨物業課征增值稅的“雙軌”稅收制度下,增值稅納稅人從服務業外購勞務所承擔的營業稅稅額不能抵扣,同時營業納稅人從貨物業購進貨物所承擔的增值稅也不得抵扣,因此重復征稅問題仍然存在〖HTK〗(,2012)[1]。同時,對服務業按營業額的一定比率課征營業稅的征收制度,對于僅服務于國內的服務來說,這種按營業額全額課征營業稅的征收制度加重了其稅收負擔,而對于勞務輸出國外的服務而言,增值稅出口退稅制度中也沒規定勞務出口退稅的規定,此類企業的勞務輸出價格在國際上沒有什么競爭力,因此,這種按營業額全額課征營業稅的制度不利于傳統和新興服務的健康發展。[2]隨著社會分工的越來越細,商品與服務互相融合的程度也在不斷加強,為了商品業和服務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對商品和勞務同時課征增值稅勢在必行,為了深化我國稅制改革,消除重復征稅問題,上海市從2012年1月1日起開始在上海市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后,安徽省、江蘇省也于2012年10月1日正式啟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工作,這表明我國以后會逐步將目前課征營業稅的行業改為課征增值稅。

針對增值稅與營業稅并存的流轉稅制度存在重復征稅的缺陷問題,現有文獻絕大部分集中在“兩元”稅制的負面影響、完善稅制和結構性減稅等方面進行定性研究。隨著制造業的專業化分工產生了很多服務性外包業務需求,物流、售后服務、人力資源培訓、會計、稅務、研發、咨詢等新興生產業快速發展,在市場經濟下,這些許多原來內置于制造企業內部的功能紛紛“外部化”,由獨立企業在外部完成,生產業和制造業實體上已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但是,制造業實行增值稅而服務業實行營業稅的稅收制度(稱簡為“兩元”稅制)導致了服務業的營業稅和制造業的增值稅發生沖突,出現不能抵扣、重復征稅的情況,從而加重了企業整體稅收負擔(胡怡建,2012)[3],同時,增值稅和營業稅并行的“兩元”稅制也破壞了增值稅的抵扣鏈條,影響了增值稅中性效應的發揮〖HTK〗(施文潑,賈康,2011)〖HT〗[4]。在“兩元”稅制下,服務業購進固定資產所承擔的增值稅也不能抵扣,將增加行業的整體稅收負擔,不利于生產業的分離,與此同時,制造業從服務業購買服務所支付的增值稅也不能抵扣,這將導致生產性企業不愿意從外部購買服務,而實踐證明,如果生產業不從母體中獨立出來的話,其又難以做大做強。隨著不同產業的聚合創新,一些生產經營活動已經很難按照貨物和勞務進行嚴格區分,不同的提供服務方式及組織形式存在較大的稅收差異,會影響企業服務提供方式和組織形式的選擇,既扭曲了制造業生產經營者的經濟行為,又不利于制造業和服務業的融合發展〖HTK〗(魏陸,2011)〖HT〗[5]。貨物和勞務是相輔相成的,企業在生產產品時需要購進服務,在提供勞務時也需要購進貨物,在“兩元”稅制下,由于營業稅無法進行抵扣,在不能保證產品出口真正實現零稅率的同時,由于服務出口承擔的增值稅不能抵扣和營業稅無法實行出口退稅,也使得出口型服務貿易業務不能享受到零稅率,從而削弱了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不利于服務業推行“走出去”戰略和參與國際競爭, 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機進一步削弱了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HTK〗(孫莉,2011)〖HT〗[6]。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不僅能夠從整體上能夠降低企業的負擔,達到結構性減稅的目的〖HTK〗(趙麗萍,2010〖HT〗) [7],也使原來不能抵扣的營業稅就能作為進項稅額抵扣,完善和規范了增值稅的抵扣鏈條,減少了營業稅中的重復課稅〖HTK〗(高培勇,2012)〖HT〗[8],通過進項稅抵扣機制可使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稅收負擔降低,有利于促進服務業的健康發展,也有助于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HTK〗(龔輝文,2010)[9]〖HT〗,此外,企業稅負降低后,不僅能促進我國由投資、出口經濟增長模式逐步轉變為消費推動經濟發展模式,也能解決中國稅制結構不合理問題,完善我們現行稅收制度〖HTK〗(高培勇,2012)[8]〖HT〗。由于營業稅的邊際成本估量一般都高于增值稅的邊際成本估量〖HTK〗(劉明、程瑩、歐陽華生,2011)[10]〖HT〗,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價內稅的營業稅就轉變為價外的增值稅,在降低減少間接稅的同時,也降低了計稅成本,從而增加利潤,導致所得稅的增加,推進中國稅制結構性的調整〖HTK〗(胡怡建,2012)[3]〖HT〗。

除了上述定性研究之外,國內少部分學者對“營改增”的稅率選擇、經濟影響等文面進行了相關的定量分析,如胡怡建、李天祥(2011)用投入產出表模擬估算了“營業稅稅改”在不同稅率下對財政收入的影響,重點估算了“營業稅稅改”對第三產業各行業改征增值稅后稅收收入變化,并得出了稅率、增值率、中間投入結構、設備抵扣比例影響稅收收入變化的結論[11]。姜明耀(2011)也模擬了在不同稅率的情況下“營業稅稅改”對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各行業理論稅負的影響,并得出在 10%的稅率下,工業稅負平均降低 1.52%,服務業稅負略有增加,平均上升 1.2%,并進一步提出營業稅改為增值稅的稅率在13%以下為適 [12]。潘文軒(2012)從服務中間投入比率的角度得出,“營業稅稅改”普通降低了商業服務業的稅負水平[13],在流轉稅完全向后轉嫁的前提下,聶海峰、劉怡(2011)計算得出工業產生了稅收轉嫁,降低了稅負,而服務業和免稅的農業卻增加了實際稅負[14]。汪沖(2011)也利用社會核算矩陣建立全國靜態的增值稅 CGE 模型,分析得出在現有不完全消費型增值稅的情況下,將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和倉儲業納入增值稅征稅范圍可以獲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優的經濟影響[15]。但是也有學者認為“營業稅稅改”并沒有降低服務業的稅負水平,如平新喬,梁爽,郝朝艷(2009)通過稅收導致價格變化進而影響消費者效用的機制,分析出服務業企業目前繳納的營業稅如折算成增值稅,其稅率高于 18.2%[16],〖HTK〗(鄒昱,2012)〖HT〗采用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對江蘇省投入產出數據進行模擬分析后發現,增值稅“擴圍”若選用 13%低稅率,并不利于江蘇省稅收收入的籌集與經濟發展;而選用 17%的標準稅率會帶來相反的增長效果[17]。 上海、江蘇、安徽省陸續公布了試點行業的增值稅稅率后,營業稅稅制改革會對服務業的稅負水平帶來怎樣的影響?課征營業稅的服務業改為課征增值稅后會有助于服務業減輕稅負進而獲得健康持續的發展嗎?基于此,我們以投入產出表為依據,首先測算“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服務業稅負水平的變化情況,在此基礎上,測算稅負水平增加行業的增值稅臨界稅率,并據此提出未來實施“營業稅改征改征增值稅”時服務業增值稅稅率的建議。

二、“營業稅稅改”對服務業稅負變化效應模式

為計算“營業稅稅改”對服務業稅負的變化,我們參照投入產出稅收模型[18],姜明耀(2011)[12]及潘文軒(2012) [13]的研究使用如下計算模型。假定K行業為營業稅試點行業,K行業的不含稅營業收入為Sk,營業稅稅率為Tyk,當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假設行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Tkz,購買第i種產品或材料的增值稅稅率為Tiz第i種外購產品或材料的不含稅采購價值為Vi,那么,K行業的應納營業稅、應納增值稅及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后的稅負變化的計算公式分別為:

應納營業稅 = Sk(1+Tky)Tky (1)

應納增值稅 = SkTkz-∑〖DD(X〗i〖DD)〗TizVi(2)

將(2)式減去(1)就可得知營業稅改為課征增值稅的稅負變化額Tk。

Δ Tk = Sk Tkz -∑〖DD(X〗i〖DD)〗T izV i -Sk (1 + Tky )Tky (3)

將稅負變化額Tk除以本行業的營業收入Sk,得出營業稅改為增值稅的稅負變化率(Rkt)。

Δ Rkt = Tkz -Tky -T2ky -〖SX(〗∑〖DD(X〗i〖DD)〗TiZ Vi 〖〗Sk 〖SX)〗 (4)

為了進一步推導,我們引入增值率Gk。

Gk =〖SX(〗Sk-∑〖DD(X〗i〖DD)〗Vi〖〗Sk〖SX)〗=1-〖SX(〗∑〖DD(X〗i〖DD)〗Vi〖〗Sk〖SX)〗(5)

由于行業K外購商品或勞務產生的進項稅額稅率可能來自現行增值稅制度規定的四檔稅率多的一個稅率或多個稅率,我們采用現行4種增值稅稅率的算術平均值Tzp代替∑〖DD(X〗i〖DD)〗TizVi的Tiz,同時將(5)式代入(4)式,得出稅負變化率(Rkt)的最終計算公式:

Δ Rkt = Tkz -Tky -T2ky -〖SX(〗Tzp ∑〖DD(X〗i〖DD)〗Vi 〖〗Sk 〖SX)〗 = Tkz -Tky -T2ky -Tzp (1-Gk ) (6)

我們把改革前后稅負變化率分為如下兩部分來分析。

第一部分是Tkz - Tky –T2ky。在現行增值稅與營業稅稅收制度下,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最低增值稅稅率是13%,而服務業中,除了部分娛樂業外,其他服務業的營業稅稅率最高為5%,因此,只要本次營業稅稅改后的增值稅稅率不低于現行營業稅稅率,則對營業稅稅改行業來說Tkz - Tky –T2ky >0,這將導致服務業的稅負水平有所增加,我們稱之為“營業稅稅改方案的增稅效應”。從本次試點方案來說,有形資產租賃業務的稅率從原來的5%提高到增值稅稅率的17%,提高了12%,交通運輸業的稅率從原來的3%提高到增值稅稅率的11%,提高了8%,其他部分現代服務業的稅率從原來的5%提高到增值稅稅率的6%,提高得較少,只有1%,因此,僅從本次試點的增值稅稅率高于原有營業稅率角度來說,本次“營業稅稅改”或多或少地提高了服務業的稅負。這是以后全面推行增值稅政策時不得不重點關注的問題。

第二部分是-Tzp(1-Gk)。它表示的是“營業稅稅改”后,服務業從外購進產品與服務所支付的增值稅作為進項稅額抵扣后將導致服務業稅負水平有所減少,我們稱之為“進項稅額的減稅效應”。從計算公式可推斷,“進項抵扣的減稅效應”與外購商品或勞務進項稅額的增值稅稅率成正比,進項稅額的增值稅稅率越大,則進項稅額抵扣銷項稅金額的額度也就越大,消除重復征稅問題的效果也就越明顯,因而減稅效應也就越大。而“進項抵扣的減稅效應”與服務業的增值率成反比,增值率越大,為進項抵扣的金額也越小,消除重復征稅的效應越不明顯,因而減稅效應也就越小,當然,進行“營業稅稅改”的最終目標是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高服務業附加值,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進項抵扣的減稅效應”則主要由外購資產時的增值稅稅率這一因素來決定。

根據《中國2007年投入產出表》的相關數據,計算了服務業中23個具體行業的增值率,結果發現,不同行業間增值率的差異較大,最高的是電信和其他信息傳輸服務業,達到了66.96%,最低的是航空運輸業,僅為24.75%,行業的增值率平均值為42.11%,因此,通過本次“營業稅稅改”,航空運輸業、計算機服務業、倉儲業等具體行業的重復征稅問題將顯著受益于“進項稅額的減稅效應”;電信服務業、城市公共交通業、管道運輸業等行業則從新增進項抵扣中獲得的減稅收益可能并不十分明顯。服務業的增值率折線圖如圖1所示①〖ZW(DYB,0.25〗〖HTF〗①圖1中橫坐標的1-23分別代表建筑業、鐵路運輸業、道路運輸業、城市公共運輸業、水上運輸業、航空運輸業、管道運輸業、裝卸與搬運業、倉儲業、郵政業、電信和其他信息服務業、計算機服務業、軟件業、住宿業、餐飲業、租賃業、商務服務業、旅游業、居民服務業、其他服務業、新聞出版業、廣播電視電影和音像業和文化藝術業。〖ZW)〗。

〖PS7T1.EPS,BP#〗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投入產出表 2007》、《中國統計年鑒 2008》計算而得。

圖1服務業增值率

三、“營業稅稅改”對服務業稅負變化效應

為了便于計算“營業稅稅改”兩種效應的疊加效應,我們采用服務業的試點增值稅稅率來測算服務業的“營業稅稅改的增稅效應”,其中交通運輸業的增值稅稅率為11%,租賃業的增值稅稅率為17%,建筑業、文化藝術業等其他行業的增值稅稅率都為6%。同時,用現行4個增值稅率的簡單算術平均增值稅稅率11.75%來測試服務業的“進項抵扣的減稅效應”,通過計算,我們發現,23個具體服務業中,16個行業的“增稅效應”小于“進項抵扣的減稅效應”,減少了一定稅負,稅負減少最多的是倉儲業,達到了7.69%,稅負減少最少的是電信和其他信息傳輸服務業、航空運輸業,這兩個行業的稅負水平僅降低約1%,而其他7個具體行業則相反,反而增加了現有稅負,稅負增加較多的是有形資產租賃業和鐵路運輸業,分別增加了4.73%和3.72%,不過從服務業的整體稅負水平來說,整體服務業的稅負平均下降了2.83%,整體稅負下降并不明顯,各具體行業的稅負變化情況如表1所示,具體行業凈稅負變化走勢圖如圖2所示①〖ZW(DYB,0.25〗〖HTF〗①圖2中橫坐標的1-23分別代表建筑業、鐵路運輸業、道路運輸業、城市公共運輸業、水上運輸業、航空運輸業、管道運輸業、裝卸與搬運業、倉儲業、郵政業、電信和其他信息服務業、計算機服務業、軟件業、住宿業、餐飲業、租賃業、商務服務業、旅游業、居民服務業、其他服務業、新聞出版業、廣播電視電影和音像業和文化藝術業。〖ZW)〗。

表1 “營業稅改后”服務業稅負變化

(單位:%)

〖HT6SS〗〖BG(!〗〖BHDFG3.6mm,WK15,K15。2,KW〗

行業〖〗稅率提高的稅負增加〖〗進項抵扣的稅負減少〖〗稅負凈變化〖BHD〗建筑業〖〗2.91〖〗-9.03〖〗-6.12〖BH〗鐵路運輸業〖〗7.91〖〗-4.19〖〗3.72〖BH〗道路運輸業〖〗7.91〖〗-6.25〖〗1.66〖BH〗城市公共運輸業〖〗7.91〖〗-5.40〖〗2.51〖BH〗水上運輸業〖〗7.91〖〗-6.50〖〗1.41〖BH〗航空運輸業〖〗7.91〖〗-8.84〖〗-0.93〖BH〗管道運輸業〖〗7.91〖〗-5.84〖〗2.07〖BH〗裝卸和搬運業〖〗7.91〖〗-6.61〖〗1.30〖BH〗倉儲業〖〗0.75〖〗-8.44〖〗-7.69〖BH〗郵政業〖〗2.91〖〗-5.99〖〗-3.08〖BH〗電信和其他信息服務業〖〗2.91〖〗-3.88〖〗-0.97〖BH〗計算機服務業〖〗0.75〖〗-7.70〖〗-6.95〖BH〗軟件業〖〗0.75〖〗-7.14〖〗-6.39〖BH〗住宿業〖〗0.75〖〗-6.78〖〗-6.03〖BH〗餐飲業〖〗0.75〖〗-7.46〖〗-6.71〖BH〗租賃業〖〗11.75〖〗-7.02〖〗4.73〖BH〗商務服務業〖〗0.75〖〗-7.97〖〗-7.22〖BH〗旅游業〖〗0.75〖〗-8.03〖〗-7.28〖BH〗居民服務業〖〗0.75〖〗-5.62〖〗-4.87〖BH〗其他服務業〖〗0.75〖〗-7.14〖〗-6.39〖BH〗新聞出版業〖〗2.91〖〗-6.12〖〗-3.21〖BH〗廣播電視電影及音像業〖〗2.91〖〗-7.27〖〗-4.36〖BH〗文化藝術業〖〗2.91〖〗-7.23〖〗-4.32〖BG)F〗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投入產出表 2007》、《中國統計年鑒 2008》計算而得〖HT〗

〖PS7T2.EPS,BP#〗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投入產出表 2007》、《中國統計年鑒 2008》計算而得

圖2服務業稅負凈效應

四、結論及政策建議

根據投入產出表數據研究了“營業稅稅改”后服務業的稅負水平,研究發現:影響服務業稅負水平的關鍵要素是增值稅稅率和行業增值率,由于服務業采用的增值稅稅率和服務業增值率的差異,這就導致服務業稅負水平變動較大,其中,倉儲、旅游業等行業的稅負有明顯下降,稅負最高下降了7.69%,而有形資產租賃業、鐵路運輸業、城市公共運輸業等行業的稅負很可能會加重,可能增加的最大幅度達到4.73%。由于增值稅和營業稅都屬于間接流轉稅范疇,其在最終消費環節都是以價內稅形式轉嫁給消費者,稅負的變化直接影響消費品價格,可見,經營稅改為增值稅后稅負的增加將制約有形資產租賃業、鐵路運輸業、城市公共運輸業等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也將最終增加消費者的消費支出,這不利于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由投資驅動向內需拉動型的轉變。此外,隨著生產率的不斷提高,服務業的增值率也將不斷提高,前面研究已知,行業增值率與稅負效應成反向作用,也就意味著隨著行業增值率的不斷提高,服務業的實際稅負水平很可能會進一步上升。因此,無論是從降低稅負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角度,還是從居民福利角度,未來制定具體營業稅稅改政策時,營業稅改革應該至少不增加有形資產租賃業、交通運輸業等行業的現有稅負水平。

采用(6)式、算術平均增值稅稅率和行業增值率來測算不增加有形資產租賃業、交通運輸業等行業現有稅負水平的增值稅稅率臨界值,Tzlz、Tzly、Ttlysz、Ttlysy、Tdlysz、Tdlysy、Tcsggysz、Tcsggysy、Tssysz、Tssysy、Tgdysz、Tgdysy、Tzxybyz、Tzxybyy、Tzp、Gzl、Gtlys、Gdlys、Gcsggys、Gssys、Ggdys、Gzxyby分別表示有形資產租賃業、鐵路運輸業、道路運輸業、城市公共運輸業、水上運輸業、管道運輸業、裝卸與搬運業的增值稅稅率、營業稅稅率、平均增值稅率和行業增值率,不增加現有稅負水平的增值稅稅率臨界值的測算公式見(7)式、(8)式、(9)式、(10)式、(11)式、(12)式、(13)式和(14)式。

Tzlz -Tzly -T2zly -Tzp (1-Gzl )≤0 (7)

Ttlysz -Ttlysy -T2tlysy -Tzp (1-Gjt )≤0 (8)

Tdlysz -Tdlysy -T2dlysy -Tzp (1-Gjt )≤0(9)

Tcsggysz -Tcsggysy -T2csggysy -Tzp (1-Gjt )≤0(10)

Tssysz -Tssysy -T2ssysy -Tzp (1-Gjt )≤0 (11)

Tgdysz -Tgdysy -T2gdysy -Tzp (1-Gjt )≤0(12)

Tzsybyyz -Tzxybyyy -T2zxybyyy -Tzp (1-Gjt )≤0(13)

Tzp=〖SX(〗Tzlz+Tlysz+Tdlysz+Tcsggysz+Tssysz+Tgdysz+Tzxybyyz+17%+13%+6%〖〗n+3〖SX)〗 (14)

將有形資產租賃業、鐵路運輸業、道路運輸業、城市公共運輸業、水上運輸業、管道運輸業、裝卸與搬運業等行業的現行營業稅和各自的增值率代入上述(7)-(14)式并加以調整后,得出不增加本行業稅負的增值稅稅率(TK)向量方程(15)式。

A×Tk = b(15)

其中,A、Tk、b的值為:

A=〖JB((〗〖HL(7〗9.4029〖〗-0.5971〖〗-0.5971〖〗-0.5971〖〗-0.5971〖〗-0.5971〖〗-0.5971-0.357〖〗9.643〖〗-0.357〖〗-0.357〖〗-0.357〖〗-0.357〖〗-0.357-0.5317〖〗-0.5317〖〗9.4683〖〗-0.5317〖〗-0.5317〖〗-0.5317〖〗-0.5317-0.4597〖〗-0.4597〖〗-0.4597〖〗9.5407〖〗-0.4597〖〗-0.4597〖〗-0.4597-0.553〖〗-0.553〖〗-0.553〖〗-0.553〖〗9.447〖〗-0.553〖〗-0.553-0.4967〖〗-0.4967〖〗-0.4967〖〗-0.4967〖〗-0.4967〖〗9.5033〖〗-0.4967-0.5623〖〗-0.5623〖〗-0.5623〖〗-0.5623〖〗-0.5623〖〗-0.5623〖〗9.4377〖HL)〗〖JB))〗

Tk=〖JB((〗TzlTtlysTdlysTcsggysTssysTgdysTzxyby〖JB))〗,b=〖JB((〗0.6899560.419520.4824120.4564920.490080.4698120.493428〖JB))〗

測算出有形資產租賃業、鐵路運輸業、道路運輸業、城市公共運輸業、水上運輸業、管道運輸業、裝卸與搬運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稅率臨界值見表2所示。

表2〖JZ(〗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稅負增加行業的增值稅稅率臨界值

單位:%)

〖HT6SS〗〖BG(!〗〖BHDFG1*2,WK30,KW〗

行業〖〗增值稅稅率臨界值〖BHD〗有形資產租賃業〖〗10.34〖BH〗鐵路運輸業〖〗6.25〖BH〗道路運輸業〖〗7.89〖BH〗城市公共運輸業〖〗7.21〖BH〗水上運輸業〖〗10.23〖BH〗管道運輸業〖〗7.56〖BH〗裝卸和搬運業〖〗8.18〖BG)F〗〖HT〗

綜上所述,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很可能增加有形資產租賃業、鐵路運輸等運輸業的稅負水平,上述行業增值稅稅率的臨界值最大為10.34%,也就是說,有形租賃資產的試行增值稅稅率17%有點過高了,同時,交通運輸業的試行增值稅稅率11%也比城市公共運輸業臨界增值稅稅率7.21%高了近4%,企業增加的稅負無疑會轉嫁給最終消費者,稅負水平的增加不僅不利于這些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也不利于促進居民消費,即有礙于我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戰備方向。因此,筆者建議,未來制定營業稅稅改的稅務政策時,有形資產租賃業的增值稅稅率應該在10%或以下,同時交通運輸業的增值稅率應該在7%或以下稅率,這樣才能有效地降低這些行業的流轉稅負,有助于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由投資驅動向內需拉動型的轉變。

〖CD50mm〗

參考文獻:

[1] .加快將增值稅全面引入服務業 [N].北京:中國經濟導報,2012-03-31.

[2]馬海濤,李升.中國稅收制度改革與發展的思考[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1(6):94.

[3]胡怡建.關于“適應經濟轉型、推動服務業大發展的財稅政策”探討[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2(4):5-8.

[4]施文潑,賈康.增值稅“擴圍”改革與中央和地方財政體制調整[J].財貿經濟,2010(11):46-51.

[5]魏陸.擴大增值稅征收范圍改革研究[J]. 經濟問題探索,2011(7):139-143.

[6]孫莉. 改革營業稅制度降低金融企業營業稅負擔[J].財政研究,20011(8):47-49.

[7]趙麗萍.關于增值稅的擴圍改革[J].稅務研究,2010(11):24-36.

[8]定軍.中國社科院高培勇:增值稅擴圍是結構性減稅重點[N].21世紀經濟報道,2012-01-05.

[9]龔輝文.關于增值稅、營業稅合并問題的思考.稅務研究[J].2010(5):21-24.

[10]劉明,程瑩.歐陽華生.擴大增值稅征收范國的政策性見解[J].現代財經,2011(4):13-16.

[11]胡怡建,李天祥.增值稅擴圍改革的財政收入影響分析———基于投入產出表的模擬估算[J].財政研究,2011(9):18-22.

[12]姜明耀.增值稅“擴圍”改革對行業稅負的影響———基于投入產出表的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1(2):11-16.

[13]潘文軒.增值稅擴圍改革有助于減輕服務業稅負嗎?———基于投入產出表的分析[J].經濟與管理,2012(2):51-54.

[14] 聶海峰,劉怡.增值稅和營業稅行業稅負差異研究[J].稅務研究,2011(10):7-13.

[15]汪沖.增值稅“擴圍”、單一稅率改進與效率得益[J].稅務與經濟,2011(3):34-36.

[16]平新喬,梁爽,郝朝艷.增值稅與營業稅的福利效應研究[J].經濟研究,2009(9):66-80.

[17]鄒昱.增值稅“擴圍”對江蘇省稅收收入及經濟的影響[J].地方財政研究,2012(9):16-20.

[18]付紅妍,呂光明,滿向昱.國民經濟統計學[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8.

The Effects of the Business Tax Reform on Services Industries’ Tax Burden

- Analysis based on inputoutput table data

〖WTBZ〗

HE Taiming1, WANG Huaiming2,HUANG Zhongsheng1

(1.Department of accounting,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9,China;2.Department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Jiangsu 210095,China)

Abstract:

The pilot program for the collection of VAT instead of Business Tax is issued on Nov.16,2011,marked the bebing of the Business Tax reform in china. This paner analyzes and computes the turnover tax burden of services industries imposed value added tax,we find that the rate of value added tax and the growth of value added is the key factors determing the scale of the scale of tax burden, tax burden of he experimental industries differ a lot because of the diferent of he rate of value added tax and the growth of value added,the industries,such as storage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enjoy tax buredn reductiongs,while some industries sufferres tax burrden increase such as rental indrusry and rail transport industry, in order to promote fair tax burden between industries,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 of business tax reform on experimental industries,and promote sustainabl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ental industry and rail transport industry,we hope the VAT rate of rental industry and rail transport industry should be 10% and % or les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business tax reform;inputoutput tauble;tax burden level;VAT rate;industry increment rate

收稿日期:2013-04-24

篇2

為進一步推動我市“強工興市”戰略的實施,深入推進企業治亂減負工作和群眾滿意基層站所創建工作,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幫助企業促進發展,根據《關于開展“服務企業百日活動”的通知》、《關于開展“服務企業百日活動”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在全市開展“服務企業百日活動”的工作方案》精神,經研究,決定在全局范圍內開展“服務企業百日活動”?,F就開展“服務企業百日活動”制訂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創業富民、創新強市”戰略主線,牢固樹立“強工興市”發展理念,開展“服務企業百日活動”,以優化納稅環境為重點工作目標,以為企業減負為重要內容,不斷深化機關作風建設,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確保我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服務企業百日活動”,落實優化企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舉措,不斷優化稅收環境,支持企業創業創新、促進我市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三、“服務企業百日活動”具體工作內容

(一)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程序

由辦公室對現行的行政審批項目、審批程序進行一次全面清理,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制作新的辦理涉稅事宜流程圖、涉稅事項審批程序一覽表上墻公布。

(二)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和創新稅收管理方法

1、落實優惠政策,增強發展后勁,為推進“兩創”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A.積極支持企業自主創新,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B.全面支持生態城鄉建設,提高企業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意識。

C.支持我市中小企業和私營經濟發展,增強經濟活力。

D.發揮稅收服務“三農”政策作用,支持我市新農村建設。

E.切實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F.用足用好出口退免稅政策,促進產品出口和外向型經濟發展。

G.用足用好新企業所得稅法,鼓勵我市企業發展總部經濟。

2、規范行政管理,強化作風建設,為推進“兩創”戰略提供優質的服務支持。

A.進一步加大稅收宣傳培訓力度

利用各種方式進行稅收政策宣傳。通過建立立體的納稅宣傳、咨詢服務體系,通過短信、電子信箱、稅收宣傳刊物、咨詢電話等手段加大日常宣傳力度,以多種形式面向各級政府、納稅人和社會各界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

B.加強自身建設和部門協調,提供透明公正的稅收執法環境。

管理員送政策上門。管理員加強對納稅人開展日常稅收宣傳,對轄區內企業分類摸底,掌握轄區內企業減免稅情況,使納稅人充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對優惠政策未落實到位的,應告知其適用的優惠政策,使納稅人充分了解。

公開辦稅、推行陽光稅務。大力推進國稅部門信息公開,進一步實施“全程服務,陽光國稅”品牌建設,對各辦稅事項的辦理程序、內容、要求等進行全面公開,進一步推進辦稅“八公開”制度。

由政策法規科結合實際,對現行稅收優惠政策進行梳理,制訂《市國家稅務局關于為推進“兩創”戰略做好稅收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印發給相關企業。

(三)強化中層干部聯系企業制度,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積極主動地服務好經濟發展大局

加強稅收與經濟關系的專題性分析,做好稅收政策調研,認真研究實施新所得稅法給地方經濟發展、產業走向、地方財力帶來的變化和影響,分析國際市場變化、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率變化對出口經濟的影響,并提出可行性的措施建議,為地方經濟發展和黨政領導決策當好稅收上的參謀。實行中層以上干部聯系重點納稅企業制度,對全市年納稅額100萬元以上或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的130戶企業由中層以上干部進行分工聯系,及時了解企業的生產發展狀況和服務需求,協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中層干部每季至少一次到所聯系企業進行調研,認真聽取納稅人的呼聲,并寫出調查報告。

(四)對辦稅大廳功能進行整合

對辦稅大廳各窗口功能進行整合,實行“一窗統辦”,切實提高辦事效率。

篇3

水使人類生生不息,促進了社會文明的誕生與發展,而文明的演進又賦予水更多的靈氣與光彩。然而,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水資源匱乏、水污染嚴重、水土流失加劇、洪澇干旱災害頻發為特征的水安全問題成為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近幾年來,水源水質的惡化令人憂心,如無錫藍藻爆發、廣西龍江鎘污染、鎮江水苯酚污染等源水污染事件發生,敲響了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飲用水安全的警鐘。作為城市供水企業,華衍水務集團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精神,建立了嚴密的水質管理體系和安全預警機制,為保證城市供水安全構筑起了一道道防線。

4月8日,華衍水務集團舉辦了以“水源水質控制”為主題的論壇。本次論壇的舉辦,旨在推動水源水質研究、提升水質管理水平,提高水質檢驗人員的技術能力,積極應對未來水質變化以及提出科學處理方案,共同保障城市供水的安全可靠性。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林國峰博士、同濟大學教授高乃云等專家以及蘇州水務局、吳江住建局領導出席了論壇。華衍水務集團旗下蘇州清源華衍水務、吳江華衍水務、蕪湖華衍水務三家合資公司有關領導發表了主題演講,大家分享經驗,相互借鑒。論壇同期還舉行了“水質檢驗技能競賽”。

港華集團高級副總裁孫云峰介紹,華衍水務集團是香港中華煤氣在內地經營的水務品牌。香港中華煤氣具有150年歷史,從1994年開始發展國內城市燃氣業務,并于2005年開啟了內地水務市場,構建起水務與管道燃氣業務協同發展的經營模式。目前,香港中華煤氣城市燃氣項目已達103個,遍布內地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務項目已有4個,分別在江蘇吳江、江蘇蘇州工業園區、安徽省蕪湖市,服務超過82萬戶,日供水能力達到170萬噸。

孫云峰指出,水務不僅僅是經濟問題和企業投資管理的問題,而是已經延伸到民生和政治領域,因此傳統水務公司要向現代水務公司轉型,需要在水質檢測技術、制水技術、水質保障管理方面持續創新。他認為,水務行業的特殊性,意味著她必須是一個敢于承擔社會責任的公司,還要推動政府乃至全社會加強對水源地的保護,共同構建和諧美好的生態家園。他表示,華衍水務以打造國內一流水務公司為目標,正在向現代水務公司跨越,其中,最核心的是水質管理與控制,建立從源頭到龍頭的追溯制度。

作為一家水務公司,華衍水務的企業使命是: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安全可靠的飲用水,并提供親切、專業和高效率的服務,同時致力于改善和保護環境、重視企業社會責任,保持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從2005年首個水務項目落戶吳江以來,華衍水務就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的道義和準則。華衍水務的核心理念是“讓市民滿意,讓政府放心,讓員工提升,讓股東回報”,從而使利益相關者實現利益均衡。華衍水務秉承中華煤氣“以客為尊,惠澤社群”的宗旨,精誠執著,造福一方,樹立了負責任公司的形象,并榮獲2011年度“中國優秀企業公民”。

今年,華衍水務集團開展“水質安全是基礎,溫馨服務樹品牌”系列活動。據介紹,華衍水務在客戶服務方面,不僅傳承了香港中華煤氣“以客為尊”的服務精髓,還綜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訂了溫暖貼心的客戶服務工作指引,在全國同行中率先開展客戶服務評核體系和客戶服務滿意度導向系統管理工作。

港華集團高級副總裁張肅是負責安全風險管理方面的高層領導,他風趣地告訴記者,香港中華煤氣有個“下一世定律”。如在水務公司的安全管理方面,他們首先從建設項目抓起,別的水務企業投資管網,可能考慮三十年,而華衍水務則至少考慮五十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也就是員工第一次看到他建造的工程后,這輩子他不能看到第二次了。他介紹,港華集團建立了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安全風險評估體系,制訂了應對各種風險的緊急預案,包括應對自然災害、恐怖活動以及第三者破壞等,并在各合資公司進行演練,通過實施主動性安全管理理體系,來保護員工、保護客戶、保護社會公眾和保護資產安全。

篇4

[關鍵詞]無負壓 改造方案 實例探討

中圖分類號:TU9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27-0282-01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城鎮建設中高層建筑不斷增多,因此傳統的一次供水模式早已不能滿足現代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要求了,由此各式各樣的二次供水模式不斷應運而生,技術也不斷的發展革新。本文以海寧市首個二次供水改造項目為例,重點介紹了無負壓二次供水改造方案計算選型過程,供交流參考。

1、項目基本概況

本項目為海寧主城區內某住宅小區二次供水改造項目,小區建于上世紀90年代后期,涉及改造的住宅為1棟12層高層住宅,總加壓戶數16戶,原二次供水為箱式變頻,最不利供水點標高約36米。根據項目提供的給水管網現狀,擬從市政給水管上接出一根DN50給水管進入泵房,市政供水水壓為0.3MPa。根據建筑高度、水源條件、防二次污染、節能和供水安全原則,供水系統設計如下:

豎向分區的壓力控制參數為:各區最不利點的出水壓力不小于0.1MPa,最低用水點最大靜水壓不大于0.35MPa。管網豎向分兩個加壓區:1-3層為商鋪及居民生活給水由城市自來水水壓直接供水;4~11層為無負壓加壓區,由加壓區供水設備供水。

2、方案計算選型

2.1 設計計算依據

(1)國家現行設計規范、規程:A、《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B、GB50555-2010民用建筑節水設計標準;C、GB17051-1997《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范》等;

(2)已批準的設計文件及有關工種提供的條件圖集設計資料;

(3)自來水公司提供的建筑周圍市政條件資料。

2.2 給水流量計算

根據《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規定確定住宅樓生活給水設計流量,計算公式如下:

2.3 水泵揚程計算:

篇5

一、工作目標

以“促進社會事業發展、服務基層群眾需要、構建和諧社會目標”為主題,以進一步提升機關辦事效能和服務水平,不斷創優發展環境,全面提升發展質量為目標,圍繞“就業和創業、社會保障、社會救助、醫療保障、教育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住房保障、扶貧開發、群眾生產生活”等八個方面,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繼續大力實施民生工程,扎實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為最困難群眾解決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

二、工作任務

(一)完善組織協調機制

1、建立機構,健全制度。市直有關部門要自覺增強主體地位意識,強化組織協調的主動性、積極性,成立專門的民生工程實施領導小組,負責確定民生工程的年度目標及任務分解工作,擬定實施意見、組織實施、開展監督評估和考評工作。各縣(市、區)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落實責任并組織民生工程的實施。

2、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市直有關部門要把民生工程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堅持做到民生工程與日常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要實施全過程跟蹤落實,規范財經秩序,形成抓落實、重執行的體制機制,推行限時辦結制、首問責任制、過錯責任追究制等效能制度的落實,確保民生工程每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

3、方案對接,信息共享。市直責任部門要根據市效能辦印發的重點工作實施方案,結合市情制定出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具體實施方案,對目標任務進行細化分解。市直配合部門要在責任部門的組織協調下,以逐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為支撐,力求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確保民生工程步調一致、銜接有序、整體推進、取得實效。

(牽頭部門:市財政局,配合部門:市人保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局、市教育局、市房管局、市建設局、市城管局等)

(二)完善項目實施機制

一是抓督查指導,看工作落實情況。各級各部門要按照總體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做實做細實施方案,構筑自上而下的各層次抓落實的目標責任體系,確保各項政策順利實施。對補助到個人的項目,要加強對基礎信息和數據的調查和審核,嚴格按政策要求確定享受對象,并在規定范圍內做好享受對象的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對工程類項目,要嚴格執行基建程序和公開招投標等程序,確保陽光運作,確保工程質量,并按時完成目標任務。

二是抓政務公開,看群眾知曉情況。各級各部門要充分利用工作簡報、網絡專欄等方式,及時公開民生工程的政策措施、對象范圍、補助標準、實施進度和實施成果等情況,做到公開時間及時、公開內容完整,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宣傳氛圍,主動接受群眾監督,方便群眾辦事。要主動公開人民群眾表達訴求、反映意見、解決問題的渠道,認真做好群眾來信來訪工作,努力使群眾的合理訴求得到解決,維護好群眾的切身利益。

三是抓跟蹤問效,看工作進展情況。各級各部門要制定民生工程督查制度,既堅持對民生工程的全程進行督查,又堅持對重點工作實行專項督查。要深入基層和群眾中調查研究,對調查研究中發現的典型和經驗,要及時總結推廣;對發現的矛盾問題要及時反饋,提出完善政策的意見和建議,確保民生工程政策實施做到不打折、不走樣。

(牽頭部門:市財政局,配合部門:市人保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局、市教育局、市房管局、市建設局、市城管局等)

(三)完善資金管理機制

1、加強資金投入。各級財政部門要繼續堅持公共財政“四個傾斜”原則,建立民生投入的財政穩定增長機制,確保民生支出的增長高于經常性財政收入的增長,又要積極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資源投入,形成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多元籌資機制。要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科學、效率”的原則,規范項目申報流程,完善項目申報內容,健全項目前期研究和論證決策機制,確保民生工程項目申報程序嚴格、公開透明、規范有序。

2、嚴格資金管理。民生工程資金必須納入預算管理,按照財政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及相關的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存儲和撥付。實行專戶管理的專項資金,必須專戶存儲,專賬核算。要進一步加強對民生工程資金的監管,將各類財政資金專戶統一歸口同級財政國庫部門管理,嚴格按照政策規定和支付管理辦法撥付資金。民生工程資金要專款專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超越權限,違反程序擅自撥付、使用民生工程資金,不得擅自變更資金使用范圍。

3、加快撥付進度。各級財政部門要進一步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精簡資金撥付環節,并通過提前下達轉移支付指標、預撥、墊付等方式,切實加快民生工程資金撥付進度。推行限時辦結制,對上級財政下達的轉移支付資金,本級財政部門要在30日內分解下達到本級有關部門和下級財政部門;救災、應急等資金,要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在第一時間將資金撥付到位。對發放到個人的補助資金,要采取“一卡通”等方式及時足額落實到位;對工程類項目補助資金,要實行專戶管理,確保資金??顚S谩?/p>

4、推進績效考評。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快建立民生工程資金財政考評與部門考評相結合的績效考評體系,完善制度,明確責任,逐步擴大績效考評范圍。各級今年都要選擇一些政策覆蓋面廣、社會關注度高、資金規模大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工程項目資金,集中時間、集中精力,認真開展績效評價工作。要建立民生工程資金績效激勵與約束機制,將績效考評結果作為以后年度編制和安排預算的重要參考依據,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牽頭部門:市財政局;配合部門:市直民生工程實施部門)

(四)完善監督檢查機制

要建立健全財政信息公開制度,對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要定期向社會公開,確保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認真貫徹執行《省財政監督條例》,創新監督機制,加大工作力度,把財政監督融入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全過程、全方位,特別是對大額專項資金要實行動態跟蹤問效。完善部門、單位內部審計監督和風險控制制度,監察、審計等部門要依法開展審計、監察工作,積極發揮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形成監督合力。加大對民生工程資金管理使用中違法違紀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對虛報冒領、截留挪用、鋪張浪費等行為,視情節輕重,給予通報批評或經濟處罰;觸犯刑律的,移交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牽頭部門:市紀委、市監察局、市審計局;配合部門:市財政局、市直民生工程實施部門)

(五)完善目標考核機制

各級各部門要結合自身實際,制訂看得見摸得著、操作性強且能夠量化的目標考核機制。要突出經常性考核,做到結果與過程并重,隨時督查,跟蹤問效,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基層工作進展情況,并將督查考核情況按部門建檔,作為年終考核認定的主要依據。年終,市將對市直民生工程實施部門和縣(市、區)政府實施民生工程效能和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比。各縣(市、區)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自行制定對所屬部門和基層的考評辦法,做到考嚴、考實、考準,確保全市總體工作目標的實現。

(牽頭部門:市財政局;配合部門:市紀委、市監察局、市統計局、市直民生工程實施部門等)

三、工作要求

第一,統一思想,加強領導。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關系到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各級、各部門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建立領導落實責任制,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各項政策穩步實施。

第二,明確責任,精心組織。各地、各部門要在把握總體要求、深入調研論證的基礎上,認真研究,精心確定與本《方案》相適應的工作目標和配套措施。

篇6

關鍵詞: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復合屋面;施工操作方法

剪力墻結構是工程建設與發展過程中主要應用的一種墻體結構方式,因此在對屋面進行施工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嚴格的設計,既要滿足防水的要求,還要保證其具有一定的保溫性能。選擇合適的施工材料可以為屋面工程的施工建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聚氨酯硬泡體是一種全新的施工材料,但是在眾多的建筑工程中,其已經運用實際的效果彰顯了自身的優勢,在今后的施工中,相關工作者要不斷完善聚氨酯硬泡體的性能,使其在建筑工程中發揮更大的價值。

1 材料性能

首先,我們應該對這一施工材料的性能具有充分的認識,這樣才能將其應用在建筑工程的發展與建設中。聚氨酯硬泡體作為一種合成材料,主要是由高分子構成的,主要具有三種功能,一是防水,二是保溫,三是隔熱,所以應用在屋面施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聚氨酯硬泡體具有防水的作用是因為其密度與一般的施工材料相比較大,所以具有更高的閉孔率,呈現出蜂窩結構,在施工現場如果應用這一施工材料,那么可以應用噴涂技術在屋面的表層形成一層防水層,因為其自身就具有不透水性,所以再進行噴涂技術就可以進一步提升屋面工程的防水性。除此之外,這一施工材料還可以應用在基層的粘結過程中,實踐證明,聚氨酯硬泡體的強度具有明顯的效果,明顯要超出撕裂的強度,基于上述的原理,在建筑工程的屋面施工中采用這一材料,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屋面滲漏的發生。

其次,聚氨酯硬泡體還具有保溫的功能,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建筑中主要以混凝土施工為主,因此采用聚氨酯硬泡體可以進一步增強其自身具有的粘度,因為屋面工程中的施工材料不同,所以粘度的表現形式也各不相同,根據實際情況對聚氨酯硬泡體進行運用,一方面可以保證施工材料作用的發揮,另一方面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這一施工材料進行合理的控制,可以有效的保證工程質量。一般的施工材料在保溫性能方面較弱,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就出現對流的現象,從而影響到工程的施工質量,對于這種情況的出現,采用聚氨酯硬泡體就不會發生,因為其具有封閉性的孔隙,可以有效的對外界進行隔絕。

此外,聚氨酯硬泡體在耐腐蝕性方面也具有一定優越性,這一施工材料在化學性能上具有穩定性的特點,因此分子不易隨意的進行流動,在汽油等材料中也就可以充分的發揮其穩定性的特點,正是因為如此,在現代化的建筑工程發展中,才會得到普遍的使用,聚氨酯硬泡體在實際施工中,可以有效的避免受到腐蝕,進而對工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2 施工操作方法

2.1 基層驗收

在實際的施工工程中,最基礎的施工流程就是對基層進行驗收。所謂的基層驗收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證基層表面的平整性。其表面的壓光以及結構的設計都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施工標準來進行。最重要的是,要保證聚氨酯硬泡體材料的防水保溫層的厚度達到一定的標準。同時要求基層干凈、干燥,不得有浮灰、油污和灰塵等。因聚氨酯硬泡體中的異氰酸酯遇水會生成含脲的脆性物質,嚴重影響聚氨酯硬泡體與基層的粘結性能,故要求基層必須干燥(含水率

2.2 試噴

正式噴涂作業前先試噴,試噴時應先啟動空壓機,打開壓縮空氣開關,再啟動發泡機料泵,待噴出的料液為黃色時再開始正式噴涂施工。

2.3 噴涂

移動式發泡機自動計量裝置應能保證材料液配比準確無誤。其誤差不應大于4%。噴槍宜采用高壓回轉式噴頭,工作時輸料泵壓力應調整至10MPa,壓縮空氣壓力調整至0.4MPa。開噴前應將設備空運轉3~5min。確認機械運轉安全可靠后方能進行噴涂。噴涂作業時,應先通壓縮空氣,再啟動物料泵,開始時的物料應放棄.待料液配比正常后方可正式噴涂作業。施工噴涂的第1槍應從女兒墻轉角處始噴,噴槍傾斜角度應保持在45~60°左右,噴槍頭距作業面的距離≤500mm,噴槍移動的速度應均勻。施工厚度利用50mm高塑料貼餅釘控制,噴涂作業應控制在4~5層成型。第一層施工應沿屋面結構層的縱向(或橫向)略噴SPF薄面一層,厚度約2~6mm,作為SPF與屋面基層的溫差接應,同時給第二層SPF提供相融性的基層,以保證第二層SPF發泡均勻。

3 質量驗收

3.1 材料進場時,應向監理提品質量證明文件、檢查材料的品種、規格等是否符合現行國家產品標準和設計要求,經監理審核合格后方可進場使用。

3.2 聚氨酯硬泡體的厚度、密度、導熱系數以及強度、吸水率必須符合現行國家產品標準和設計要求。

3.3 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應按配比準確計量,發泡厚度均勻一致,厚度的允許偏差:±10%。

3.4 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不應有滲漏、起鼓、斷裂等現象。表面應平整,最大噴涂波紋應

3.5 平屋面、天溝、檐溝等處的表面排水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6 屋面與山墻、女兒墻、天溝、檐溝以及突出屋面結構連接處的連接方式與結構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

3.7 SPF的水保溫層不應有起鼓、斷裂現象,表面應平整。

4 注意事項

卷材防水施工在前的倒置式保溫屋面,允許在卷材面層上直接噴涂聚氨酯硬泡保溫層,卷材上的瀝青油膏可以不加清除。噴涂聚氨酯硬泡僅起保溫作用,沒有防水功能要求時,屋面凸起部分的“翻邊”可以不做。倒置式屋面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下直接為PVC防水層,不宜采用針刺法檢測保溫層厚度,本工程采用切割三角形試件的方法進行檢查。為確保噴涂聚氨酯硬泡體保溫層的質量,施工單位應根據原材料情況、現場條件、氣溫等,經計算、試配,確定有關技術參數后方可進行現場施工。

結束語

綜上所述,聚氨酯硬泡體具有良好的性能,所以在屋面施工中既可以保證防水,又可以確保保溫,正是當前施工建設中所需要的施工材料,如果能夠對其進行合理化的使用,相信在今后的工程發展中能夠進一步完善工程的質量,以實現現代化建筑工程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常燕,羅賢標.屋面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層的應用[J].施工技術.2007(5).

篇7

關鍵詞:房地產交易檔案 功能 利用 社會化服務

中圖分類號:F29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2-246-02

房地產交易檔案是房地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房地產權屬管理的前提和基礎。隨著房地產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房地產交易已成為房地產管理的重心,對于預測房地產市場的走向、制定房地產調控政策、規范房地產權屬管理、建立統一有序健康的房地產市場體系等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如何充分發揮房地產交易檔案的多重功能、提升其社會化服務水平,是當前房地產交易檔案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談些看法和意見。

一、對房地產交易檔案多重功能的定位

房地產交易檔案與其它類別的檔案一樣,具有著檔案的基本功能:

1.保管作用。通過收集、整理、歸類、裝訂,把分散、零亂的各種資料,集中統一管理,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2.鑒證作用。通過查閱、復制檔案,可以對某一事件、某一物品的有關情況,提供其真實存在或歸屬的證明。

3.編研作用。通過對檔案所反映的內容進行分類整理、分析研究,形成對曾經發生過的事情的正確認識,對以后類似事情有引導、規范特別是借鑒作用。

同樣,任何類別的檔案,由于其自身內容和性質的不同,也必然會在基本功能的基礎上有延伸,形成自身獨特的功能。就房地產交易檔案而言,其功能也是多重的。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對房地產權利人交易行為的保護功能。房地產交易是依法依規、按權利人的真實意愿進行的,其交易行為受法律保護,交易完成后各種資料統一歸檔保管,既使權利人的交易資料得到安全管理,又為權利人提供一定程度的保密服務,是國家和政府主管部門對權利人合法權益的有效保護。

2.對房地產權利人合法權益的鑒證功能。當權利人的房地產權屬受到他人的質疑、侵害或形成糾紛時,房地產交易檔案可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原始憑據;當權利人的房地產用于質抵、擔保、融資或是轉讓時,房地產交易檔案可提供合法的權益證明。同時,也可以為司法、紀檢監察機關辦案提供有力的佐證。

3.對房地產交易雙方乃至更大范圍提供的服務功能。在房地產交易之前,交易雙方可先行對擬交易的房地產的有關政策和權屬情況進行了解、查詢或復制有關資料,為順利實現交易奠定良好基礎。同時,應在保護權利人隱私的前提下,通過一定的信息平臺,為更大范圍的人群提供房地產交易檔案公開查詢的服務。

4.對房地產交易市場動態的監測功能。房地產交易量大小,反映了市場的活躍程度。某一類房地產(如集資房、二手房等)交易的突顯或低迷,反映了某一類房地產在政策調控下的現實狀態;房地產抵押量的多少,則反映了金融政策的變化。通過對房地產交易檔案作統計分析,可以對市場運行作調整,對于制定房地產發展宏觀政策和規范房地產市場有著重要的決策參考作用。

二、目前房地產交易檔案利用中的主要癥結

隨著房地產交易檔案管理的不斷規范,檔案利用也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就房地產交易檔案的功能發揮,特別是社會化服務水平而言,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和很大差距。主要表現為:

1.缺乏統一的檔案利用規范要求。盡管住建部門實行了房地產檔案管理規范化考核,但仍然偏重于管理,突顯的是“保管作用”和“保護功能”,對檔案的利用則缺乏剛性要求。比如,既講公開查詢又講要保密,但沒有具體明確的類別和范圍;具體到一宗交易行為,哪些應保密、哪些可當事雙方查詢、哪些可供公開查詢、哪些可供司法機關人員和紀檢監察部門查詢或復制,沒有具體的規定;再者,查詢、復制的無償提供與有償服務如何區分界限,也沒有統一的規定。

2.缺乏對房地產市場的動態監測。房地產市場的運行是否良好,直接反映在交易檔案上。但從目前房地產市場的監測內容和方式看,主要是看商品房銷售價格,很少有人從房地產交易檔案方面作分析;調控房地產政策更多的是依賴于行政措施,從交易市場反映的內在規律作分析不夠深入。事實上,也沒有賦予檔案管理人員進行統計分析的職能,更不用說建立動態監測機制和信息平臺。

3.缺乏提供社會化服務的平臺。服務是雙向的,你能提供哪些服務、我需要你提供哪些服務,有了交流互通的平臺,服務才能有針對性、有實際作用。現在房地產交易檔案服務的社會化程度很低,主要就是交易雙方辦手續時查閱、復制有關資料,出于保密考慮其他人不能查詢,提供的信息量很少,沒有能與房屋買賣、租賃等中介服務融合形成一個大的平臺。

4.缺乏與土地交易檔案的有效整合。現行管理體制下,在一些較大城市和土地房屋統一管理的地方,房地產交易是整體進行的,但在中小城市,房產與土地整體交易嚴重受阻,房產交易與土地交易是由不同的管理部門負責的,各自按本身的交易程序進行,形成各自的交易檔案,把本不應分割的一宗房地產人為分割,各自所管理的交易檔案都不能反映出該宗房地產的全部交易內容,更談不上發揮交易檔案的功能和作用。

三、提升房地產交易檔案社會化服務水平的現實途徑

著眼于房地產交易檔案的功能定位,分析目前房地產交易檔案管理和利用中的癥結,得出的結論是:必須充分發揮房地產交易檔案的多重功能,從而提升其社會化服務水平。筆者認為,目前應選擇和積極探索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應盡快制定實施統一的房地產交易檔案利用規范。堅持“管用并重、服務社會”的方針和“保護中利用、利用中提升”的指導思想,由省級以上制定并實施房地產交易檔案利用規范。應把握的原則:一是安全保密的原則。利用檔案必須在保護權利人隱私的前提下進行,不得泄露權利人個人信息。二是分類界定的原則。應在規范中明確哪些檔案、哪些內容可逐級公開,哪些數據應定期向社會公布,哪些檔案的查詢或復制是有償服務。三是權責法定的原則。應當明確對于權利人或交易雙方而言,涉及本人房地產權屬的內容,可以隨時或多次有償或無償查閱,對于司法機關、紀檢監察部門可憑有效證明調閱檔案;對于其他人憑有效證件可查閱無特定權利人的檔案。目的就是,讓查閱檔案成為查閱人的一種法定權利,提供檔案成為檔案管理部門的一種法定義務。四是方便快捷的原則。設定的檔案查閱或復制等利用程序,應便民利民、高效快捷,提高檔案利用效益。

2.應抓緊建立完善統一的房地產交易動態監測和信息平臺。立足于建立安全、全面、準確、及時、開放的房地產交易檔案信息管理系統,寓保護、鑒證、監測、服務功能于一體,面向社會提供更全面、更及時的服務。具體來說:一是對房地產交易檔案進行全息掃描。在交易申請受理時,即把申請人提供的各種資料進行掃描,辦理中形成的審核資料和辦理后提交的成果資料同步掃描,在紙質檔案形成的同時,完成電子檔案的建立。二是建立房地產交易檔案電子信息庫。對交易檔案進行分類歸檔、電子編目,并吸納房地產權屬調查測量圖形成果,實現坐標定位、圖庫一致。三是實現房地產交易檔案公開查詢。根據房地產交易檔案利用規范的有關程序和要求,查閱人通過登陸系統網站查閱有關資料,屬有償服務的付費后可下載。四是實行房地產交易信息定期制度。對逐日交易情況進行,對每月、每季、每年交易情況進行分析,定期分析報告。同時,可對某一類房地產交易進行專題分析,為交易雙方以及房地產主管部門提供決策參考依據。

3.應逐步建立和推行統一的房產與土地交易協調機制。從目前房地產管理體制的現狀出發,因地制宜,逐步推進。比較穩妥的辦法有:一是強化前置要件審查。嚴格按房地產管理法的要求,規范房產和土地登記程序,堅決制止和懲處不依法定程序登記發證行為,杜絕房產部門不管土地是否登記、土地部門不管房產是否登記現象,該哪個部門先登記的,后登記的部門必須作為強制性要件,否則不得登記。二是試點實行房產與土地登記聯合會審辦法。由同級政府行文明確,由先受理申請的部門作為牽頭單位,另一部門作為協辦單位,共同參與審核、共同勘測繪圖、共同報請同級政府審批、同時頒發兩證。這樣既方便了辦事群眾,也各自保管了完整的房地產檔案。三是逐步實現房產交易與土地交易的聯網。在同級政府的統籌下,按照“數據共享、平臺共建”的原則,實現房產交易與土地交易的網上同步運行,進而構建一站式的房地產交易網。

4.應加強對房地產交易檔案的編研工作。檔案編研的目的,是為了在更廣范圍內利用檔案,使受閱者更全面地了解我國房地產交易的有關政策,交易市場運行情況,是一種更廣泛的宣傳和服務。通過編研成果的發行或,增進全社會對房地產交易的了解,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促進房地產交易檔案的運用,從而提升房地產交易檔案的社會化服務水平。

篇8

關鍵詞:臨時輔路路線規劃施工方案

中圖分類號: G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工程簡介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沙河南~黃河南段的沙河渡槽段工程第二標段,主要包括沙河~大郎河箱基渡槽,標段總長3534m,設計樁號SH(3)4+504.1~SH(3)8+038.1。省道S242公路(魯平公路)寬14.5m,在樁號SH(3)7+249.13處與本標段主體工程相交叉,交角約40.04°。

2. 臨時輔路工程內容及特點

1.魯平公路交叉段臨時輔路工程內容主要包括:臨時輔道路線規劃,臨時輔道路基、路面施工,原始道路的拆除、臨時輔道拆除、恢復原始路面通行。

2.魯平公路交叉建筑物施工時間跨度長,施工工程量大,需科學組織,合理安排,保證進度;

3.臨時輔路穿越施工作業區,交通量大。施工干擾和交通安全問題突出,必須加強現場管理和監督,保證施工和交通安全。

3.臨時輔路路線規劃

3.1臨時輔路路線設計的特點

3.1.1路線走向的整體趨勢就是基本順著等高線的方向,并考慮到沿線的村莊、墳墓及溝槽等建筑物,并盡可能的縮短路線的長度,節省了工程造價。

3.1.2根據《公路工程技術規程》要求,圓曲線最小半徑是以汽車在曲線部分能安全而又順適地行駛所需要的條件而確定的,而3級公路設計通行速度宜為30km/h~40km/h,車速并不大,所以平面設計時盡可能的使用了較高的線形指標,視覺效果上也滿足同向曲線最小值線段長大于6v, 反向曲線最小值線段長大于2v(v為設計速度,單位為km/h)的要求。

3.1.3 平縱結合合理。在本設計中,充分做到了“平包豎”。

3.1.4 縱斷面線形設計應根據公路的性質、任務、等級和地形、地質、水文等因素,考慮路基穩定,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對縱坡的大小、長短、前后的縱坡情況、豎曲線半徑大小及平面線形的組合關系等進行組合設計,從而設計出合理縱坡,線形平順圓滑的最優線形,以達到行車安全、便捷、舒適,工程造價合理的目的。

3.2排水設計

3.2.1在路基兩側或內側設深0.5m,寬0.5m的排水邊溝,以排出路面、路基及邊坡水,邊溝為土質邊溝,需碾壓成型。

3.2.2根據輔路沿線地形,在低洼(沖溝)部位設置穿路管涵用于排出內側積水,管涵將根據原排水溝斷面擬采用內徑為φ100cm和φ50cm混凝土預制管。

排水溝的水均通過管涵排至路基范圍以外。

3.3本路線設計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在平原微丘區,拉坡時,要充分考慮到填挖平衡,并盡量避免大填大挖的出現,保證路基的穩定。

4.施工方案

1.施工程序

測量放線路基表層處理及驗收石灰穩定土基層水泥砼面層。

2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

(1)路基表層清理

主要清除路基基底范圍內樹木、樹樁樹根、雜草、垃圾以及監理工程師認為的其它有礙物。含細根須、植物、覆蓋草等的表層有機質土壤要及時開挖運至監理指定地點。(2)路基表層處理

路基表層清理、平整后,輔以人工整平,以達到設計要求的平整度。而后進行路堤基底面的壓實,其壓實度應不小于90%。

(3)砂礫石底基層施工

由于輔路沿線路床土質保水性好,含水率較高且不易壓實,為保證路基承載力,在碾壓好的路床上松鋪20cm砂礫石料對基礎面擠密。在基面碾壓完畢后,按松鋪系數1.2均勻鋪筑砂礫石,碾壓5~6遍。

3、石灰穩定土基層施工

4、路面面層施工

1) 施工準備

該路面砼面板分雙幅交替施工,面層混凝土采用拌合樓集中拌制,用10m3攪拌車運輸,自行式排架振搗機振實,三軸混凝土攤鋪整平機攤鋪整平。施工中所用材料都必須嚴格按行業標準進行試驗和配合比設計。

2) 施工要求

根據設計文件要求,結合施工條件,確定施工方案、編制施工計劃、進度等,組建試驗機構等。

(1)基層檢驗筑砼之前,應先復核基層,檢驗過程中,如有破壞部分采用C10混凝土進行填補。

(2)測量放樣根據設計圖紙放出路中線和邊線,沿模板中心每隔5m測一高程,并檢查基層標高和路拱橫坡在路中心線上每20m設一中心樁。在脹縫、縮縫、曲線起點和縱坡轉折點處加設中心樁。臨時水準點設于路線兩旁固定的建筑物另設臨時水準樁,每隔100m左右設置一個,以便于施工時就近路面進行復核,所有檢查、測量放樣都應在監理工程師的指導或監督下進行,并取得監理工程師認可進行下道工序。

(3)安設模板模板采用25cm寬鋼模板,立模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設計要求進行。

(4)砼拌制與運輸由拌和樓拌和,砼運輸采用攪拌運輸車送料。

(5)砼的攤鋪混凝土攤鋪成型采用三輥軸整平機,攤鋪砼前檢查模板位置、高程、支架穩固、模板雙側面涂脫模劑。鋪筑砼前,基層頂面必須清掃干凈并保持濕潤狀態,不得有積水。

(6)振搗混凝土的振搗采用自行式排架振搗機,振搗器在每塊區域振搗時間保持穩定,應以拌和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氣并泛出水泥砂漿為準,不宜過振。

(7)表面修整振實后的混凝土應適時整平抹完,拉壓槽等工作,整平工作由人工修整、抹面,并用3m直尺加強檢查,做面時,嚴禁在混凝土面板上灑水、撤水泥粉,拉槽器制作紋理時,嚴格控制紋理走向至路邊,與路線前進方向垂直,相鄰的紋理相銜接,槽相鄰板的紋理應貫通,以利排水。

(8)接縫

①縱縫該路面工程縱向施工縫采用平縫形式,設于路基中線處,且不設拉桿。

②橫縫該路面工程橫縫全部采用假縫形式,間距控制在4~6m,在表面修整以后,及時用砼切縫機切縫,切割深度為面板厚的1/4~1/5,寬度為3~8mm,切割完畢后用瀝青麻筋填充。

(9)砼路面養護為保證砼面板的質量,在砼澆筑完畢后及時覆蓋草簾被,天氣較好時要及時灑水養護,且養護時間28d內禁止一切交通車量通過。

5.施工質量及安全環保保證措施

⑴ 選用精密的測量儀器,精確測量放樣,路面施工全程打樁掛線,按線施工,確保路面厚度、寬度、坡度及平整度。

⑵ 路基土石方開挖前做好周邊排水設施,防止開挖過程中外來水流入工作面,損壞路基開挖邊坡。

⑶ 選用平地機、振動碾壓機等先進的施工設備及具有豐富經驗的操作手,確保路基路面平整密實,線條順直,外觀美觀。

⑷ 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配比,嚴格檢查各道工序質量,上道工序合格才能轉入下道工序。

⑸ 路基路面施工過程中各種車輛設備均應通過安全鑒定,合格后方可進入作業面。作業時應派專人按統一信號指揮車輛設備行走路線,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⑹ 路基路面填筑過程中各種車輛設備均應通過安全鑒定,合格后方可進入作業面。作業時應派專人按統一信號指揮車輛設備行走路線,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⑺ 規范現場文明施工,廢棄土料堆存在指定地方,并做好防護,防止水土流失。

6.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事項

⑴ 防雨:石灰土施工受天氣影響較大,應從氣象臺預定中長期天氣預報、三天天氣預報和施工現場當日天氣預報,根據天氣預報采取相應應對措施。

⑵交通:無論是剛剛成形的灰土,還是正在施工中的灰土都應避免車輛碾壓。剛剛成形的灰土強度還較低,車輛荷載會破壞石灰土的整體強度,使結構層產生裂縫。

⑶ 及時驗收覆蓋:碾壓成形后,應及時自檢、報監理驗收,上面覆蓋養護土后,粗略整平,輕型壓路機穩壓覆蓋土,使成型后的石灰土始終處于潮濕狀態,不可使石灰土處于過濕或過于干燥的狀態。

所用規范、標準目錄

1)《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D13-2002

2)《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GD34-2000

篇9

【關鍵詞】 納稅籌劃;設計主體;自主籌劃;籌劃

納稅籌劃是納稅人的一項權利,納稅籌劃是納稅人或其委托人在納稅義務發生前通過籌資、投資、收入分配、組織形式、經營等事項的事先安排、選擇和策劃,采用不違反稅收法律法規的方法,規避、減輕、轉移、推遲納稅以實現稅后收益最大化的經濟行為。

納稅籌劃的具體行為分為設計和實施兩個階段。關于納稅籌劃方案的實施主體,毫無疑問的應是納稅人(含納稅人或納稅人內部的相關職能部門),但納稅籌劃方案的設計主體,不僅包括納稅人,還包括受托人(含社會中介組織和其他個人)。自行籌劃(“自產”)和籌劃(“外包”)是企業設計納稅籌劃方案的兩種途徑。

一、對現行納稅籌劃設計主體的調研情況

為了掌握納稅籌劃主題的客觀現狀,筆者走訪了部分稅務機關、中介機構,并按照1:2:4的比例對120家在京的大、中、小型企業發放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80份。享受過涉稅中介服務企業的情況如下。

納稅人對涉稅中介的需求與其已經享受過的涉稅中介的服務是有一定差異的。對于納稅人最需要涉稅中介哪些服務,納稅人選擇的排序是:對法定只能由注冊稅務師做的鑒證業務放在了需求的第一位,體現出對有償服務的被動接受。而對納稅咨詢的需求排在第二位,體現出納稅人需要涉稅中介貼心、高效的服務,希望涉稅中介幫助納稅人協調溝通問題、發揮橋梁作用的愿望。僅有幾家規模較大的國地稅混合戶有對涉稅中介納稅籌劃的需求。

筆者也走訪了8家涉稅中介(包括稅務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他們反映,盡管鑒證業務是注冊稅務師的法定業務,從業務量上看,涉稅中介的業務量主要來自這些法定業務,但是法定業務的收入額卻不是涉稅中介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涉稅中介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介于權益服務與信息服務之間的協調、溝通涉稅事宜的服務。納稅籌劃也不是稅務或會計事務所的主要收入來源。

二、影響納稅籌劃設計主體的一般因素

當納稅人產生納稅籌劃需求的時候,是自行籌劃,還是委托給人進行籌劃,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影響納稅籌劃行為主體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對稅收政策信息把握的充分度

對稅收信息把握的充分度,既與稅收制度的繁雜程度有關,也與稅收政策的透明度有關。稅收制度的繁雜、政策的不透明,使納稅人了解得納稅信息不完備,難以保證納稅的準確和納稅籌劃的適度。從稅務業的起源看,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日本政府因戰爭增收營業稅,增加了納稅人計繳稅款的難度和工作量,納稅人尋求稅務咨詢和委托申報的業務迅速增加,使專職于這種工作的人員有了較為穩定的市場,并以稅務專家的職業固定下來。1911年,大阪的《稅務代辦監督制度》成為日本稅務制度的前身。無獨有偶,在英國1920年的稅制改革中,由于稅率的提高和稅法內容的繁雜,納稅人為了避免因不能通曉稅法而多繳稅款,開始向專家請教。于是,在英國的特許會計師、稅務律師中出現了以提出建議為職業的專家。十年以后,稅務檢查官吉爾巴德?巴爾與其他稅務專家共同創立了租稅協會,成為英國惟一的專門從事稅務業務的專業團體。租稅協會的大多數會員限于某一稅種的專業服務――為使委托人的應納稅額合法地減少到最小而提出(納稅籌劃)建議①。對此,郝如玉教授曾在其《中國稅務制度研究》(2002年)中提出了“納稅籌劃是稅務制度的原動力”的觀點。納稅籌劃的產生和發展的事實也表明,納稅人是否愿意選擇委托人進行籌劃,與其對稅收政策信息把握的充分度有著直接的關系。

(二)專業水平和籌劃能力

納稅籌劃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系統性很強的工作,需要運用多學科的相關知識,對教育水平和人才素質的要求很高。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對納稅籌劃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業本身擁有具備能力的籌劃人才,可以進行自主籌劃;如果企業需要納稅籌劃但不擁有具備專業水平和籌劃能力的人才,只能考慮籌劃。

(三)企業規模

企業規模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其擁有人才的狀況和承擔納稅籌劃成本的能力,成本因素是影響籌劃主體選擇的重要因素。納稅籌劃成本通常被定義為籌劃方案實施之后,企業額外支付的費用或者發生的其他損失以及機會成本,主要包括:

①設計成本――包括內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內部成本為內部專業人員的人力成本,外部成本為購買外部專業機構方案或勞務的費用

②機會損失成本――指企業選擇某種納稅籌劃方案,由于方案的選擇而可能導致的利潤減少以及其他可能的損失。

③風險成本――是指因籌劃風險帶來的罰款、滯納金等損失或者控制風險所發生的支出。

任何企業作為理性“經濟人”都會遵循成本效益原則,考慮自身付出所能帶來的收益狀況。作為委托方的納稅人要考慮成本效益,作為受托方的人也是理性“經濟人”,也會考慮成本效益。一般來講,企業的經營規模越大,組織結構越復雜,業務范圍越廣,繳納的稅種越多,納稅的金額越大,則納稅籌劃的空間也就越廣闊,獲取節稅利益的潛力也就越大。由于規模小的企業考慮到付出籌劃成本所帶來的籌劃收益的相對額和絕對額都不可能大,往往僅關注人力和勞務成本,從而選擇自主籌劃。而規模大的企業付出籌劃成本所帶來的籌劃收益的絕對額有可能很大,因此會全面關注納稅籌劃的上述成本,并在自主籌劃和籌劃之間作出選擇。

三、影響我國企業納稅籌劃設計主體的主要因素

半個多世紀以來,納稅籌劃專業化趨勢十分明顯,社會化大生產、日益擴大的世界市場以及復雜的各國稅制,使得納稅人難以充分掌握經營中的全部涉稅政策信息。僅靠納稅人自身進行納稅籌劃往往顯得力不從心,作為第三產業的稅務伴隨著籌劃而產生,與納稅人共同占據并分割納稅籌劃的設計主體空間。而我國納稅籌劃設計主體的分割狀況,走過了一段曲折的歷程。

(一)稅收征管模式的轉換影響我國納稅籌劃設計主體

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初,我國稅收征管采取的是“一員進廠、各稅統管、征管查合一”的征管模式,即稅務專管員全能型管理模式,管理不規范、效率低下、法治化程度低,權力失去制衡、征納責任不清,這一階段不能產生納稅籌劃的需求和市場。1988年,我國稅收征管模式進行改革,由傳統的全能型管理向按稅收征管業務職能分工的專業化管理轉變,建立“征、管、查三分離”或“征管與檢查兩分離”的征管模式。由稅收征管方式的突破到稅收征管體系的全面改革是中國稅收征管理論與實踐的重大發展。

1993年國務院批轉的《國家稅務總局工商稅制改革方案》(即1994年稅制改革方案)提出“建立申報、、稽查三位一體的稅收征管新格局”,即“你申報、我稽查、你不懂、找”的格局。稅務作為新生的社會中介服務,劃入稅收征管格局之中,其地位相當于“第二稅務所”。從理論上看,混淆了政府行為與社會行為的界限;從實踐上看,混淆了無償管理服務與有償中介服務的界限。盡管當時稅務在我國全面推行,從事納稅籌劃的專業中介隊伍逐步形成,籌劃在當時籌劃主體中的地位優勢明顯,但是所做的具體籌劃內容中,許多是利用人與稅務機關的關系爭取有利的政策或政策解釋。此一階段的納稅籌劃,技術含量低,關系含量高。

1996年國務院批轉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方案》進一步明確我國稅收征管改革的目標模式是:以納稅申報和優化服務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集中征收,重點稽查。2004年7月在全國稅收征管工作會議上,當時的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謝旭人提出要增加一句“強化管理”,從而形成了直到目前我國仍在實施的34個字的稅收征管模式。1999年8月16日,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清理整頓稅務行業實施方案》,在全國全面清理整頓稅務行業,規范發展稅務。稅務不再是征管的內部環節,而是征管的一個補充。納稅籌劃真正走入了市場化。

2005年9月,《注冊稅務師管理暫行辦法》出臺,2006年2月起實施,這標志著稅務行業進入一個嶄新的規范發展時期?!蹲远悇諑煿芾頃盒修k法》將稅務師行業的業務范圍劃分為涉稅服務業務和涉稅鑒證業務兩大類,首次將原來隱含在稅務咨詢范疇的納稅籌劃單獨明確列入涉稅服務業務范圍。這無疑為穩定和拓展納稅籌劃的主體空間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

(二)納稅人(委托人)與人的預期目標差異影響我國納稅籌劃設計主體

受納稅人的經營目標、行為偏好、處事風格以及利益取向等多方面影響,納稅人對納稅籌劃目標的選擇并不是一致的。有些納稅人僅僅希望通過籌劃規避風險;有些納稅人追求即期稅后收益的最大化;有些納稅人將納稅籌劃并入企業的發展戰略來通盤考慮,從遠期和企業發展角度考慮整體利益最大化問題。由于納稅人(委托人)與人對掌握稅收法律法規信息的充分度存在差異,導致作為委托方納稅人與作為受托方的人預期目標的不一致,從而直接影響了納稅籌劃設計主體的選擇。

在現實中,稅務人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在給企業(委托方)作納稅籌劃之前,都要對委托方以往的納稅情況進行評估。由于企業(委托方)對稅收法律法規掌握的不夠到位,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出現了企業(委托方)需要對以往的疏漏進行補稅的情況。這與企業(委托方)預計減低稅負的目標出現了偏離,導致納稅人打消委托籌劃的計劃,只與稅務師事務所保持顧問或咨詢的關系。針對這一現象,為進一步了解籌劃的市場狀況,筆者走訪了8家規模各異的稅務師事務所,發現在現實中的納稅籌劃業務與理論上納稅籌劃的概念存在著差距。稅務師事務所和納稅人,都沒有把規避稅收風險列入納稅籌劃的業務項目,而是把避免和消除涉稅風險隱患,列入了稅務咨詢、常年稅務顧問的服務項目。而對于納稅籌劃的服務項目,人和納稅人(委托人)均要按照降低稅負的量化指標收取和支付價款。換句話說,現實中納稅人和人所稱的“納稅籌劃”普遍僅停留在節稅籌劃層面。筆者還發現,盡管納稅人出于理性“經濟人”的身份都有納稅籌劃的愿望,但是委托人作籌劃的比例非常低。筆者通過對事務所的調研發現,委托納稅籌劃的客戶比例很低,走訪的8家事務所簽約籌劃業務的客戶均不超過該事務所服務對象的3%。而且,該事務所服務對象(含咨詢、顧問等)中僅有約1%的客戶主動要求事務所節稅籌劃;另外2%的客戶是事務所在做業務的過程中,發現其有明顯的節稅空間,在注冊稅務師的勸導下實施了委托籌劃。由此可見,以規避風險為目的的納稅籌劃在現實中多以稅務顧問和咨詢的形式出現;以降低稅負為目的的籌劃在納稅籌劃主體空間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而以企業長遠戰略為目得的納稅籌劃在我國籌劃中的比重更小。

(三)納稅人(委托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影響我國納稅籌劃設計主體

納稅人(委托人)和受托人都是理性“經濟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性。在二者的合作中,都會力求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納稅人(委托人)與人之間也存在著博弈關系。作為人的中介機構,也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標。而對作為委托人的納稅人,在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有可能并未將自身情況全部和盤托出,同時,委托人也無法觀察人的行動或監督成本高昂。在納稅人(委托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的狀況下,委托人和人都可能出現“道德風險”問題。納稅人(委托人)和受托人出于對“道德風險”的恐懼,對于是否委托和是否接受委托都顯得小心翼翼。

近些年,一些大的公司或企業集團在內部設立了稅務部,招聘有稅務專長的人員,專門從事企業自身涉稅事項(包括納稅籌劃)事宜的辦理。例如雀巢、萬科、楊森等大公司以及一些大銀行,都在企業內部設立的稅務部自主進行納稅籌劃,以求滿足減低稅負和企業發展戰略的需要。上述現象也表明,我國的稅務行業的執業規范、宣傳力度都不夠完善,稅務人的專業素質和道德修養參差不齊,加之稅收管理環境也不夠規范,稅收政策的公平性和穩定性都不夠,影響了企業對籌劃的選擇。同時,我國目前企業納稅籌劃的設計主體因企業籌劃層次的不同出現了籌劃主體上的差異:小企業出于成本考慮往往不尋求;其他各類企業對于涉稅零風險層次的籌劃,都會考慮將自主籌劃與籌劃相結合;但是對于減低稅負和滿足企業經營戰略層次的籌劃,都是以自主籌劃為主。也就是說,小企業出于籌劃成本等因素的考慮而側重選擇自主籌劃的方式;大企業則出于整體發展需要,設立稅務部進行自主納稅籌劃。我國納稅籌劃設計主體出現了自主籌劃為絕對主體、籌劃僅占很微弱的地位。筆者還認為,鑒于近些年我國在改革發展中各地爭稅源導致的稅收法治約束弱化以及納稅籌劃政策空間的縮小等狀況,使受托籌劃的主體地位難以得到突破性的發展,而納稅人自主籌劃會在納稅籌劃的設計主體中占絕對優勢地位。

【參考文獻】

[1] 郝如玉.中國稅務制度研究[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2] 計金標.稅收籌劃[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 王國華,張美中.納稅籌劃理論與實務[M].中國稅務出版社,2004.

篇10

關鍵詞:國有港口企業 稅收籌劃風險 對策

國內港口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外部環境如貿易環境和內部經營環境都發生較大的變化,特別是交通運輸業實施“營改增”之后,港口企業面臨著更大的挑戰,而國有港口企業作為港口行業的“中流砥柱”,其對稅收籌劃風險的有效防范能極大地促進國內港口的發展。筆者結合在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經驗,對當前國有港口企業稅收籌劃及防范對策進行探討,以期促進國有港口企業實現涉稅零風險,促進國有港口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一、當前國有港口企業稅收籌劃的風險

(一)稅收籌劃方案考慮不全面,實施方向偏離

稅收籌劃涉及國有港口企業的經營、籌資、投資等環節,需要納稅人結合國有港口企業集運輸、裝卸服務、貿易信息服務于一體的特點進行綜合考慮,做出正確的選擇。而在實際工作中,財務人員較易出現信息遺漏,考慮不全面的情況,使稅收籌劃方案實施方向偏離。財務人員在制定稅收籌劃方案時往往僅從節稅角度出發,未考慮國有港口企業實際經營的需求,忽略了與供應商的長期合作關系、貨物質量等因素,這些行為違背了國有港口企業實現涉稅零風險,促進國有港口企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初衷。

(二)非稅成本增加,實施結果具有不確定性

國有港口企業進行稅收籌劃需要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或者聘請外部專業稅務人員,使企業非稅成本增加。稅收籌劃是新生事物,稅務部門人員若因專業水平較低,不認可國有港口企業的稅收籌劃行為,出現認定差異,則會使國有港口企業繳納滯納金和罰款,若被稅務機關認定為逃稅,則面臨著更為嚴厲的處罰,加重了國有港口企業的財政負擔。另外,稅收籌劃可能會使國有港口企業的經營活動發生變化,如成立新公司、開辟新領域、購買新設備等,增加國有港口企業的非稅成本。稅收籌劃方案涉及時間較長,而時間越長,國有港口企業面臨的資金成本越大,不確定性因素越多,使實施結果的不確定性增加。

(三)財務人員業務水平不高

“營改增”以后,國有港口企業稅收情況更為復雜,增值稅的核算以及認定、售后租回涉稅核算等提高了稅收籌劃工作的難度。面對復雜的情況,財務人員需準確理解相關政策法規及優惠條件,掌握會計、管理、法律等多方面專業知識,從大局出發,制定稅收籌劃方案。然而,我國國有港口企業財務人員學歷水平較低,知識結構不合理,會計核算水平較低,不具備全局觀,不能夠制定全面有效的稅收籌劃方案。

二、當前國有港口企業稅收籌劃風險的防范對策

(一)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提升人員素質

管理層應加強對國有港口企業稅收籌劃的重視,使各部門有效參與進來,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使財務人員樹立全局觀,準確理解相關的稅收政策法規,充分掌握會計、管理、法律方面的相關知識,提高稅收籌劃能力。全面了解稅收籌劃的風險,建立健全會計核算系統,在必要時聘請專業的稅務人員協助制定稅收籌劃方案,并對籌劃項目的合法有效性進行合理評定。

(二)貫徹成本效益原則,注重籌劃綜合性

稅收籌劃時要始終貫穿成本效益原則,衡量納稅籌劃過程中的成本與收益,注重稅收籌劃的綜合性,不可片面追求節稅而犧牲企業的信譽、脫離國有港口企業實際經營需要,實現利益最大化,提高稅收籌劃方案的綜合性。同時,稅收籌劃時應綜合考慮國有港口企業所繳納的各項稅種,將國有港口企業特有稅種籌劃在內,不應只對單一稅種進行籌劃,防止出現單一稅種稅負下降而整體稅負上升的情況。

(三)引入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健全國有港口企業納稅籌劃風險防范機制

引入信息管理系統,全面搜集國有港口企業經營數據信息,為財務人員制定稅收籌劃方案提供客觀數據的支持,使稅收籌劃方案更為全面、客觀,避免出現僅憑主觀判斷制定稅收籌劃方案的情況。建立健全國有港口企業納稅籌劃的風險防范機制,設置預警臨界點。在到達預警臨界點時,結合國有港口企業經營狀況、稅收政策法規等對稅收籌劃方案進行及時的調整與反饋,不斷修正和完善稅收籌劃方案。

(四)緊密結合稅收政策,加強與稅務部門的溝通與協調

財務人員在制定稅收籌劃時需緊密結合稅收政策,在政策法規的理解上做到與稅務部門一致,得到稅務機關的認同,避免出現認定差異。了解當地稅務部門的征管規定,增強稅收籌劃方案的靈活有效性。稅務部門與企業之間是平等的關系,稅務部門是管理部門同時也是服務部門。國有港口企業要加強與稅務部門的溝通協調,充分利用稅務部門提供服務這一職能,獲取更多有效信息,降低稅收籌劃的風險。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有港口企業在稅收籌劃時面臨著稅收籌劃方案不全面、非財稅成本增加、財務人員水平不高的籌劃風險。而這些風險是客觀存在且不可避免的。筆者針對國有港口企業稅收籌劃面臨的風險提出了國有港口企業不斷提高人員素質,貫徹成本效益原則,注重籌劃方案的綜合性,引入管理系統,建立健全稅收籌劃風險防范機制,加強與稅務部門溝通的措施,希望能夠給國有港口企業稅收籌劃風險防范提供一定的指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