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手術后的護理措施范文

時間:2023-11-08 17:18: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甲狀腺手術后的護理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甲狀腺手術后的護理措施

篇1

關鍵詞:甲狀腺手術;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焦慮情緒

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癌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行甲狀腺手術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但由于頸部甲狀腺周圍解剖結構復雜及甲狀腺手術應激對患者內分泌系統的影響,易導致患者情緒焦慮;所以實施積極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從而減輕患者的焦慮情緒及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顯得尤為重要[1~3]。自2012年5月以來,在我院實施的甲狀腺手術96例中,隨機實施了常規圍手術期護理和積極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比研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甲狀腺手術患者96例,經溝通患者均接受本研究護理模式改革;根據護理干預方法不同,參與調查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男 42 例,女 54例,年齡31~79歲,平均46.6歲;甲狀腺腺瘤43例,結節性甲狀腺腫32例,甲狀腺功能亢進16例,甲狀腺癌5例;所有病例根據血生化、細胞學穿刺、B 超、CT、術后病理等檢查確診。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46例、觀察組50例患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46例患者采用常規圍手術期護理,包括術前護理評估、術后護理評估及常規術后護理。觀察組50例患者在圍手術期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預設的相關護理干預措施[3,4],以期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具體護理干預實施如下。

1.2.1 術前護理干預 患者入院后,由責任護士做自我介紹,并與患者做床前護理談話,介紹心理狀態對手術及術后恢復的影響等與有關的知識;在術前1 d,主管護士帶領手術室護士及麻醉師行與患者進行術前訪視、溝通,向患者介紹手術方式及大致持續時間、麻醉方式,如術中可能遇到的不適及如何溝通。

1.2.2 術中護理干預 術中常規護理,手術室護理人員及麻醉師要嚴密監測患者的血壓、心率、患者情緒變化等情況,如有異常及時處理,協助醫生保障手術順利完成。術中要仔細結扎傷口及大血管,認真檢查術野內的活動性出血點,如有出血,應妥善止血?;颊呤中g過程中,甲狀旁腺血液供應不足,易導患者致低鈣血癥的發生而出現面部麻木、手足抽搐等癥狀。因此,在進行甲狀腺手術時手術過程應謹慎操作,避免或少使用電凝及吸引器,避免盲目鉗夾止血,以防止甲狀旁腺的損傷[5]。

1.2.3 術后護理干預 患者手術完回病房后,責任護士應及時與麻醉師交班,并認真觀察患者各項目生命體征。適當與患者溝通以降低術后疼痛導致的緊張。術后出血是甲狀腺手術后常見的并發癥,為了最大限度預防術后出血,責任護士應在術前對患者進行相關的術后教育基礎上,再次囑咐患者術后 24h 內要盡量避免頸部活動,如咳嗽等。術后要保持患者的血壓平穩,提倡患者保持半坐臥位。甲狀腺危象是甲亢手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主要表現為寒戰、高熱、煩躁不安、譫妄、昏迷。為了減少甲狀腺危象的發生,責任護士應在術前囑咐患者的保持穩定情緒、良好的睡眠、按時按量服碘,為手術做好前期準備;術后應觀察記錄患者的體溫、脈搏、情緒變化,每隔1h巡視患者1次,一旦患者出現甲狀腺危象癥狀,立即給予相應處理?;颊呤中g過程中及術后,甲狀旁腺血液供應不足,易導患者致低鈣血癥的發生而出現面部麻木、手足抽搐等癥狀,因此,在進行術中及術后一旦發現患者術后有手足抽搐等癥狀時,及時靜脈推注 10%的葡萄糖酸鈣搶救,后囑咐患者限制食用肉類、乳品和蛋類等食品,并口服鈣劑3~4w。

1.2.4出院指導 指導患者做頸部活動訓練,預防切口黏連及瘢痕收縮導致功能異常。按時服藥,并加強營養,如有異常及時就診。

1.3焦慮情緒評分[6,7] 采用狀態-特質焦慮量表(STAI),描述患者的狀態焦慮和特質焦慮,從而評估患者的焦慮情緒。狀態焦慮量表(S-AI)和特質焦慮量表(T-AI)評定的40個項目的得分累加。每一項按1~4的4級評定,前20項標準為:1分為完全沒有,2分為有些,3分為中等程度,4分為重度;后20項標準為:1分為幾乎從來沒有,2分為有時有,3分為經常有,4分為幾乎總是。得分范圍為20~80 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焦慮程度越重。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

2結果

2.1在對照組中,患者圍手術期行常規護理措施,住院期間患者焦慮情緒評分未見明顯改變(P>0.05);觀察組患者中。實施積極的護理干預后,患者焦慮情緒評分由39.6±11.6降低至31.1±12.3,與護理干預前比較患者的焦慮情緒評分明顯降低(P

2.2 在對照組中,結果顯示術后5例患者出現并發癥,2例術后呼吸困難、1例甲狀腺危象、1例術后出血、1例手足抽搐,發生率為 10.87%。在觀察組中,術后2例患者出現術后并發癥,1例術后呼吸困難和1例術后出血,發生率為 4.00%;觀察組患者出現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性低于對照組(P

3討論

甲狀腺是人體內分泌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既參與調節人體營養物質的代謝、產熱及促進生長發育,又具有提高神經系統興奮性的能力。甲狀腺手術前后的情緒應激及手術刺激均易引發甲狀腺激素的釋放異常,進而導致患者神經系統興奮而引發緊張、焦慮和恐懼情緒;患者焦慮情緒評分進一步加重其機體負而導致并發癥發生率增加,因此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甲狀腺手術患者尤其重要[8,9]。圍手術期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變化的認真細致觀察記錄、精心的護理操作及及時的發現病情變化并及時處理,可以顯著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從而取得滿意的療效[10]。本研究中,實施圍手術期護理干預,降低患者的焦慮情緒,強化圍手術期間的護理操作,及時預防和處理患者的生命體征異常;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評分明顯降低,且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樣明顯降低。因此,我院實施的積極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通過減輕患者的焦慮情緒而降低潛在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了患者術后的順利康復。

參考文獻:

[1]楊麗,盧榜裕.腔鏡甲狀腺手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15(2):153-154.

[2]劉潔.舒適護理模式在甲狀腺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價值[J].西部醫學,2011,23(12):2447-2448.

[3]付廷平,鄧哲.護理干預在甲狀腺手術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黑龍江醫學,2012,36(10):788-789.

[4]王梅.護理干預在預防甲狀腺術后頭頸部不適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2):23.

[5]孫亞萍.腔鏡甲狀腺手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15(34):3683-3684.

[6]于艷茹,孫斌,張朝霞.甲狀腺相關性眼病對患者焦慮及抑郁情緒影響的初步研究[J].中國醫療前沿,2011,6(2):61-62.

[7]趙濱,高榮花,耿少英,等.護士長應對方式與焦慮情緒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6):13-15.

[8]倪青,姜山.環境內分泌干擾物對甲狀腺疾病發病的影響[J].醫學研究雜志,2011,40(8):4-6.

篇2

【關鍵詞】 并發癥; 甲狀腺疾?。?預防; 護理干預

doi:10.14033/ki.cfmr.2016.36.03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6-0062-02

Prevention and Nursing Car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yroid Diseases/LAN Hong-q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6,14(36):62-63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preven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yroid diseases.Method:100 cases of thyroid diseases patients who accept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March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n=50) and the control group(n=50) according to the grouping method of odd and even.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for nursing care.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omplication; Thyroid disease; Preven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Guangzhou 510080,China

甲釹偈質蹺臨床常見手術之一,手術技術難度相對較小,但是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常與有效護理密切相關[1]。本研究采用兩種不同的護理方法,觀察甲狀腺術后護理對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影響和護理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4年5月-2016年3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甲狀腺疾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男女分別56例和44例,采用隨機奇數偶數分組法,100例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3~74歲,平均(46.36±8.42)歲;病癥分型:3例甲狀腺癌患者,12例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17例結節性甲狀腺腫瘤患者,18例甲狀腺腺瘤患者。觀察組患者年齡25~74歲,平均(45.96±4.28)歲;病癥分型:2例甲狀腺癌患者,14例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16例結節性甲狀腺腫瘤患者,18例甲狀腺腺瘤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患者麻醉清醒后,取半臥位,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和血氧飽和度變化情況,觀察患者有無呼吸困難、聲音嘶啞、咳嗽癥狀以及傷口和引流情況。做好皮膚和口腔護理等。觀察組采取護理干預模式。

1.2.1 術后出血護理 術后出血是最危險的并發癥之一,多發生在手術后48 h內。引發并發癥主要原因與術中止血效果不好或結扎線脫落有直接關系,同時也跟患者嘔吐、咳嗽以及說話而拉伸咽部、喉部所造成的出血有直接關系。所以,為了有效的預防術后出血的情況發生,護理人員在術前就對患者進行甲狀腺手術的相關知識的詳細解說和相關宣傳教育,尤其是手術注意事項。手術過程中醫護人員必須認真仔細結扎傷口和大血管,仔細檢查術野范圍內的活動性出血點,如有出血現象發生,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止血。手術后保持患者血壓平穩尤為關鍵,密切監測患者血壓和呼吸狀態變化情況,觀察有無呼吸困難和窒息;觀察頸部是否迅速增大,切口敷料有無滲血,血液自頸側面流出至頸后面易被忽略;生命體征平穩后取半臥位,可減少切口部位張力,且有利于呼吸和切口滲出物的引流;指導患者正確的咳嗽方式,針對不同原因引起的嘔吐進行相應處理;保持引流管通暢,嚴密觀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質;床邊備氣管切開包及吸痰用物,密切監測血壓和呼吸,一旦發現患者術后出血先兆,護理人員要安撫患者,穩定患者情緒,同時立刻報告醫生進行有效的搶救,必要時可拆線做引流,有效的消除血腫后,再進行縫合。

1.2.2 甲狀腺危象護理 甲狀腺危象為甲亢手術患者術后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引發并發癥主要原因與手術應激甲狀腺素釋放過量有關,由于甲狀腺素釋放過量進而誘發甲亢癥狀,同時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颊咧饕R床表現為煩躁不安、寒戰、高燒、譫妄甚至昏迷,如不進行及時有效的搶救治療可造成患者死亡。為此護理人員在術前應注意患者情緒狀態,有效的消除或緩解患者抑郁、焦慮、恐懼等心理應激反應。術前充分保證患者有充足的高質量的睡眠,按醫囑給予服用復方碘劑,為手術做好充分的準備。讓患者循環系統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心率

1.2.3 喉上或喉返神經損傷護理 術中處理應謹慎。喉上和喉返神經損傷為甲狀腺手術患者術后常見的并發癥,引發并發癥主要原因與癌腫較大,浸潤粘連,或頸淋巴結清掃術,分離時牽拉致暫時性損傷所致,少數是由于血腫壓迫或術后瘢痕粘連所造成。一側喉返神經損傷可出現聲音嘶啞,雙側損傷可致聲帶麻痹,引起失音、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喉上神經外支損傷表現為聲調降低,內支損傷可出現飲水嗆咳、誤吸等。所以,為了較好的保護和預防喉上或喉返神經損傷,手術過程中在處理下級血管時,必須認真仔細分離血管和神經,將止血鉗緊貼腺體,鉗夾結扎甲狀腺下血管分支,就是臨床所說的囊內結扎,這種結扎方式為常用的相對安全的結扎方法。對于術中發生喉上或喉返神經損傷,應立即采取靜脈套接修復方法。同時采取營養神經的藥物促進患者神經康復。術后患者清醒回病房,應立即誘導患者大聲說句話,以了解有無喉返神經損傷,對聲音嘶啞者予以安慰解釋,使患者消除恐懼心理。進食時應協助患者坐起,或進半流飲食,進食速度不宜過快。

1.2.4 手足抽搐護理 多發生于術后1~3 d,由于術中患者甲狀旁腺損傷或甲狀旁腺喪失血供造成低鈣血癥引起,患者表現為面部、口唇周圍或手足針刺麻木感,嚴重者可有陣發性痛性痙攣。所以在術中為了有效預防手足抽搐等并發癥的發生,手術盡量避免或少用電凝止血或吸引器以及盲目使用止血鉗,從而有效防止甲狀旁腺的損傷。手術過程仔細檢查切下的腺體,如發現有甲狀旁腺,立即移植于頸部肌肉層中。定時巡房,嚴密觀察患者,耐心聽取患者主訴,一旦發現患者術后出現手足抽搐等癥狀,應囑咐患者少吃蛋類、肉類以及乳制品類食物,同時給予患者靜脈滴注10%葡萄糖酸鈣,口服鈣劑。

1.3 觀察指標及u價標準

分別統計兩組以上癥狀發生例數,并計算每種并發癥的發生率。對并發癥發生后的兩種護理進行評價。自擬調查問卷,調查每例患者對兩種護理內容的滿意情況,分別設置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計算兩組患者對各自的護理內容的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無神經受損現象,護理后出現1例術后出血,1例甲狀腺危象,1例手足抽搐,對照組患者2例神經受損,護理后出現6例術后出血,5例甲狀腺危象,5例手足抽搐,兩組患者神經受損、術后出血、甲狀腺危象等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內容滿意程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18.980,P=0.000),見表1。

3 討論

甲狀腺有合成、儲存和分泌甲狀腺素的功能,在人體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是人體重要分泌器官,調節著人體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甲狀腺位于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側,分左右兩葉,甲狀腺兩葉的背面有4個甲狀旁腺。甲狀腺手術是治療甲狀腺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2],但術后較易出現多種并發癥,如手足抽搐、喉上或喉返神經損傷、甲狀腺危象、術后出血等并發癥,需及時有效的給予患者處理,如處理不當將會給患者帶來嚴重影響[3-6]。因此,做好甲狀腺手術并發癥有效的預防以及術后護理工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護理在對甲狀腺患者手術后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也影響著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安全性。本次研究中,采取積極有效的防御措施和具有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術前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健康教育,尤其是手術并發癥的防范措施,在手術操作上不斷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以及改進手術方法,術中醫護人員認真仔細操作,結扎傷口和大血管,仔細檢查術野范圍內的活動性出血點,如有出血現象發生,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止血[7]。而在本次研究中顯示,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

總之,對甲狀腺手術后患者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能有效的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效的提高了護理滿意度,臨床效果明顯,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黃月丹,鄭學高,陳俐娜,等.循證護理對甲狀腺腫瘤患者術后相關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腫瘤雜志,2015,30(1):52-55.

[2]方曉蘭.甲狀腺圍手術期優質護理效果的臨床對比研究[J].包頭醫學,2013,37(3):172-174.

[3]孫秋,劉文松.46例腔鏡下甲狀腺手術病人的圍術期護理[J].全科護理,2016,14(11):1130-1131.

[4]魏彩蘭.甲狀腺大部分切除術后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J].吉林醫學,2013,34(6):1181-1182.

[5]張瑞玲.甲狀腺腫物患者行微型腔鏡下切除術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3):24-27.

[6]畢娜.甲狀腺腫瘤患者的臨床護理措施[J].心理醫生,2015,21(18):175-176.

篇3

摘 要 目的:探討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與療效,以提高護理質量。方法:收治因甲狀腺功能亢進行甲狀腺大部分切除術的患者120例,收集臨床資料,總結其術前、術后的護理措施及對術后并發癥的防治等方法。結果:手術治療120例,治愈112例(93.3%),復發2例(1.7%),術后并發手術切口感染8例(6.7%),甲狀腺功能低下6例(5.0%),無甲狀腺危象發生。結論: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是保證手術安全、減少術后并發癥的關鍵。

關鍵詞 原發性甲亢 圍手術期 護理體會

Nursing experience of primary hyperthyroidism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Lv Ning,Zhang Ya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of th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of Nanyang City,Henan 473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and curative effect of primary hyperthyroidism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in order to improve nursing quality.Methods:120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hyroidism who had subtotal thyroidectomy were selected from May 2011 to May 2013,we collected them clinical data,summarized the nursing measure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and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Results:In 120 cases of operation treatment,112 cases were cured(93.3%),2 cases were reappear(1.7%),8 cases were reappear(6.7%),6 cases were thyroid hypofunction(5.0%),there were no thyroid crisis.Conclusion:The key to ensure the operation safety,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primary hyperthyroidism is the nursing work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Key words Primary hyperthyroidism;Perioperative period;Nursing experience

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所致的一種全身性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目前,甲狀腺大部分切除術能使95%的患者獲得痊愈。但甲狀腺解剖復雜、甲亢術前準備特殊,手術風險較大,術前準備和術后護理工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和預防術后并發癥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因甲狀腺功能亢進行甲狀腺大部分切除術患者120例,總結護理體會,現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共120例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男46例,女74例,年齡21~65歲,平均35.2歲。本組手術均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術后送病理檢查。術后全部隨訪,最長2個月~3年,其中治愈112例,治愈率93.3%;術后復發2例、甲狀腺功能低下6例,手術切口感染8例。術后并發癥:無大出血、甲狀腺危象,手足搐搦10例,一過性聲嘶2例,嗆咳1例。短期內經對癥治療后均痊愈出院。

護 理

心理護理:甲亢患者情緒易激動,且常常擔心手術效果及預后情況,在護理時應該加強心理護理,幫助患者消除對手術的緊張恐懼,指導患者放松心情,盡量避免情緒激動,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使得患者能夠順利配合手術。

術前準備:一般甲亢患者機體處于高代謝狀態,機體過度消耗,此時需要補充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多飲水,避免食用刺激性強的食物。指導患者頭低肩高位深呼吸,學會有效咳嗽的方法。囑咐患者多臥床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受到精神刺激,保證患者能夠有足夠睡眠,必要時可給予口服鎮靜藥物。嚴密檢測生命體征,計算患者基礎代謝率并做好記錄,嚴格遵從醫囑給予患者按時口服術前準備藥物,同時做好記錄,并嚴格交接班,在手術前,應該在患者床頭準備急救用品,如氣管切開包、急救藥品等。

術后護理:①術后一般護理:患者術后取平臥位,為了使得滲出液能夠順利引出,患者清醒后取半臥位,同時確保負壓引流管處于通暢的狀態,對引流液的顏色、數量及引流速度進行及時觀察,并記錄出血量。術后應該警惕患者發生甲亢危象,對體溫、脈搏、血壓和呼吸等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的觀察。術后為了促進痰液排出,可給予患者拍背處置,使呼吸道保持通暢的狀態,警惕發生不良后果,如呼吸困難或窒息,同時注意患者有無聲調降低和聲音嘶啞,術后禁食6小時后予流質飲食,觀察患者有無飲水嗆咳等不適,飲食不宜過熱,以免使手術部位血管擴張,加重傷口滲血。②窒息、傷口內出血的觀察和護理:甲亢術后最危急的并發癥是窒息。主要原因有因切口內出血壓迫氣管,術中損傷雙側喉返神經,喉頭水腫,氣管塌陷,特別是在手術后48小時內警惕發生窒息[1]。如果發現患者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喘憋、面色蒼白、躁動不安,甚至出現窒息、傷口滲血、頸部腫大等,應該立即匯報醫生,立即將傷口縫線進行拆除,將傷口內積血清除或緊急切開氣管,如情況仍不能控制,應該立即進行手術治療。術后一般傷口給予加壓包扎24小時,有利于止血、減輕炎性水腫及傷口滲出等[1]。③甲狀腺危象的觀察和護理:由于患者術前準備不充分,患者容易發生甲狀腺危象,較常發生在術后72小時內,主要臨床表現為高熱(>39℃)、大汗、心動過速(>120次/分鐘)、煩躁、焦慮不安、惡心嘔吐、腹瀉、譫妄等癥狀,嚴重時可出現心衰、休克和昏迷,其病死率20%~30%。主要護理措施:每15~30分鐘,進行體溫、脈搏、血壓和呼吸的測定,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焦慮不安、嘔吐、大汗、腹瀉等癥狀,認真記錄患者出入量,配合醫生給予吸氧,建立靜脈通路,按醫囑口服碘劑,應用激素;普萘洛爾口服或靜滴;應用鎮靜劑、降溫等等藥物治療。④神經損傷的觀察和護理:國外相關文獻報道,喉返神經損傷率可達5%[2]。喉返神經損傷多是由于手術操作導致的直接損傷,也可以是術后水腫或血腫對喉返神經產生壓迫,導致損傷。主要臨床表現為患者聲音嘶啞或音調降低;喉上神經損傷外支聲帶松弛,聲調降低;損傷內支喉黏膜喪失感覺,飲水嗆咳。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時,護士應認真做好安慰解釋工作,配合神經營養藥物治療。⑤手足搐搦的觀察和護理:主要原因是在手術過程中,誤切或誤傷甲狀旁腺,從而導致體內的甲狀旁腺功能低下[3]。甲狀旁腺功能低下導致低血鈣血癥,表現為手足搐搦,多發生于術后1~3天。術后對患者面部、口唇周圍和手足進行密切觀察,觀察其有無針刺感或麻木感,重者可出現面肌和手足的痛性痙攣,甚至發生喉和膈肌痙攣,導致窒息而死亡,如出現上述癥狀,應該立即匯報給醫生,測定血清鈣、磷的濃度,以便早期診斷、及時藥物治療。

結 果

手術治療120例,治愈112例(93.3%),復發2例(1.7%),術后并發手術切口感染8例(6.7%),甲狀腺功能低下低6例(5.0%),無甲狀腺危象發生。

討 論

在臨床中,甲狀腺功能亢進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其手術治療的效果比較好。由于存在多種術后并發癥的風險,所以在術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加強手術前后的護理,避免和減少各種并發癥。對于手術后出院患者應該囑咐:①保護傷口,1周內避免頸部后仰;②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頸部活動,指導聲音嘶啞的患者進行發音訓練;③指導患者學習控制情緒,避免情緒激動,保持良好的心態;④指導患者調整飲食結構,定期門診復查,檢查甲狀腺功能,如患者出現心悸、手足震顫、抽搐等不適,應該及時到門診就診[4]。

參考文獻

1 Dionigi G,Dionigi R,Bartalena L,et al.Current indications forthyroidectomy[J].Minerva Chir,2007,62(5):359-372.

2 廖巧玲,蔣可松.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后的觀察和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4(4):53-54.

篇4

關鍵詞:甲狀腺手術;咳嗽咳痰;護理;訓練

甲狀腺是臨床外科較為常見的手術之一,其因手術的部位位于臨近的氣管,同時甲狀腺內的血液循環較為豐富,此種手術存在較大的潛在風險[1]。較多患者在手術后會出現咳痰咳嗽的并發癥,輕度患者可逐漸自行緩解,但是較為嚴重的患者會因為長時間的劇烈咳嗽咳痰會導致炎癥水腫加劇,對傷口愈合有一定的而影響,較為嚴重的患者可能出現窒息、出血等嚴重情況。所以對甲狀腺手術后咳嗽咳痰的預防及護理非常重要。本次試驗對我院收治的部分患者實施術前訓練及藥物護理,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詳細內容如下文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間收治的54例甲狀腺手術患者,將其按照抽簽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7例。觀察組患者中男女人數分別為9例和18例,年齡范圍在15歲-78歲,平均年齡為(35.8±2.5)歲。對照組患者中男女人數分別為7例和20例,年齡范圍在18歲-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5±1.4)歲。54例患者中甲狀腺癌患者5例,8例患有甲亢,9例甲狀腺瘤,32例為結節性甲狀腺腫。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綜合性分析,對咳嗽咳痰的原因進行分析,讓患者充分的認識到咳嗽咳痰是手術后較為常見的并發癥,消除患者心中的顧慮,積極的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達到緩解咳痰咳嗽的目的。同時需要保證患者病房內空氣清新,讓患者舒適的居住環境。同時使用空氣濕化器防止病房內空氣干燥,對痰液排除有一定的作用,緩解患者咳嗽。手術之后因患者咳嗽咳痰,部分患者存在潛在缺氧的可能,必要的話需給予患者氧氣吸入。

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以下護理:首先在手術進行前指導患者行咳嗽訓練,及時將呼吸道內分泌物排除,保證患者的呼吸道通暢,同時對于吸煙患者,手術前需要戒煙。在手術后給予患者墊高,利于手術后痰液的排除和呼吸的順暢,同時手術前加強有效咳嗽訓練,可使患者正確掌握咳嗽排痰方法,在術后有效咳嗽可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痛苦。具體方法:患者采取坐位,之后進行深且慢的呼吸5次-6次,深呼吸知道膈肌完全下降,屏氣3s-5s,縮唇,緩慢通過口腔將肺內氣體呼出,身體前傾,從兇相進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在咳嗽的同時收縮復極,用手按壓上腹部,幫助痰液咳出,指導患者在咳嗽的時候輕輕按住傷口,防止傷口裂開疼痛。且經常變換利于痰液咳出[2]。

部分患者還需給予藥物治療。①口服止咳化痰藥物復方甘草合劑,復方甘草合劑中有保護性祛痰劑和去哦談止咳劑,利于患者咳嗽癥狀。②給予靜脈滴注沐舒坦,增加呼吸道黏膜漿液腺分泌,減少黏液腺的分析,有效的降低痰液黏度,促進肺部表面活性物質分泌,增加支氣管纖毛的運動,使痰液易于咳出。③霧化吸入進行治療,臨床上常使用沐舒坦氧氣霧化進行治療,一天2次,吸入時間一般控制在20分鐘之內,其治療是借助高速氧氣氣流,讓藥物形成霧狀進入呼吸道之內,其可實話患者氣道,消除炎癥、減輕呼吸道黏膜水腫,稀釋體內的痰液;保證患者呼吸道通暢[3]。長時間咳嗽容易導致心肌缺氧缺血,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心力衰竭現象?;颊呷羰窃谑中g進行前患有其他呼吸系統疾病,需積極的臨床治療,患者呼吸癥狀改善后在擇期進行手術,防止患者手術后因痰液堵塞,造成呼吸功能衰竭。

1.3療效評價

顯效是指經過護理后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是指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的,但仍有輕度的咳嗽咳痰現象,無效是指經過護理后咳嗽咳痰現象無明顯改善。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試驗中所得的數據使用SPSS1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表示,以P

2.結果

3.討論

綜上所述,對甲狀腺手術后出現咳嗽咳痰的患者,應給予針對性的護理,術后采取舒適的,并合理的安排飲食及布置病房環境,對手術后咳嗽咳痰具有積極正面的額作用,本次試驗中的54例患者均未出現出血、窒息等嚴重并發癥,且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達100%,和相關文獻報道相似[4.5]。在手術進行前準備充分,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訓練,術后密切觀察病情的變化,保證其呼吸道通常,針對性的給予藥物進行治療,積極使用多項護理措施,是保證患者康復的重要條件,在臨床值得廣泛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曉紅,閆艷芳.甲狀腺術后咳嗽咳痰的原因及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9):1013-1014.

[2] 王紅春,雷佳富.霧化吸入治療支氣管肺炎引起咳嗽的護理措施[J].中國醫藥導報,2007,4(21):67-67.

[3] 程靜,謝新芳,施小鋒等.甲狀腺切除術后患者的舒適護理[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7):1108-1109.

篇5

甲狀腺疾病。糖尿病圍手術期優質護理。不良反應:

甲狀腺疾病是臨床實踐中非常常見的疾病。發病的主要原因是內分泌系統紊亂[1]。甲狀腺疾病有多種病變,許多患者有其他基礎疾病。其中,甲狀腺疾病和糖尿病非常常見[2,3]。同時由于糖尿病的存在,這類甲狀腺疾病患者將更加難以治療,患者的康復將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如果不能接受有效的護理干預,患者的治療效果將大大降低[4,5]。我院針對甲狀腺疾病合并糖尿病的護理,分別給出不同的解決方案,結合具體情況討論如下:

,研究內容符合倫理委員會的要求,并經患者個人同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男15例,女19例,年齡48~71歲(63.443.82),病程1~9歲(4.981.65)。觀察組男16例,女18例,年齡50~72(62.573.65)41歲,病程1~8(4.111)。98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

。護士做好基礎健康教育,嚴格監測患者體征和指標,監督患者用藥,有效預防患者并發癥。觀察組患者需要接受高質量的圍手術期護理。主要方法如下:

。護士需要做好術前訪視,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詳細告知患者手術的優點、方法和注意事項,安慰和鼓勵患者,傾聽患者的主要抱怨,避免患者嚴重的負面情緒,疏導患者情緒。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做好術前監測,通過藥物控制幫助患者將血糖穩定在合理范圍內,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避免手術中體溫過低引起的不良事件。

。如果患者在手術后感到疼痛,護理人員應通知另一方這是一種疼痛這是一種正?,F象,可以通過播放音樂和多說話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幫助患者暫時忘記疼痛。如果患者的疼痛癥狀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服用適量的止痛藥。護士需要在手術后1天沖洗病人。如果患者術后出現疼痛,應嚴格禁食。如果患者沒有不良反應,他可以在術后6小時吃少量液體食物,并增加營養元素的攝入?;颊叱鲈簳r,護理人員應開具護患聯系卡,對患者進行院外跟蹤,隨時掌握患者的康復情況,及時調整護理計劃,不適后第一時間通知患者到醫院檢查。對于患者的血糖,護理人員應加強監測,按醫囑給予胰島素注射或口服藥物,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詳細告知患者自我測量血糖的方式,控制患者飲食,不多吃糖和脂肪,讓患者少吃水果,避免血糖不穩定。

。不良反應包括感染、喉頭水腫和呼吸不良。對護理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總分100分,其中非常滿意(90~100分)、滿意(60~89分)、不滿意(0~59分)。

。兩個獨立樣本t/t′用于比較兩組之間的平均值。無序計數數據用頻率(f)、成分比(P)和2-檢驗表示。這些數據由SPSS處理。19.0軟件。將兩個樣品的品位數據與Ridit分析進行比較,并通過dps.7.05進行處理。取=0.05為檢驗水平。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

表1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P)

注:與對照組相比,(1)P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

表2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注:與對照組相比,(1)P

。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患者人數有增加的趨勢,女性患者人數略高于男性患者[6,7]。一些甲狀腺疾病會患基礎疾病,而甲狀腺疾病則是糖尿病的常見病。如果這些患者接受手術治療,風險比單純的甲狀腺疾病患者更大,患者的耐受性可能相對較低。這將對治療產生更直接的影響,康復等[8,9]。在這種背景下,甲狀腺疾病和糖尿病患者選擇更有效的護理方案就顯得尤為重要。在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護理中,護理人員會進行基本的操作,但護理內容不夠具體,聯系不夠緊密。護理工作相對單一,不能滿足

患者的需求。對于此類患者的護理,我院選擇采用圍手術期優質護理。與常規護理相比,圍手術期優質護理的內容更多綜合性強,護理效果強,護理工作更完善,具有人性化護理理念。我院護理人員正在進行高質量的護理干預,將從術前、術中、術后三個不同階段開始。針對不同時期的患者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可以保證護理干預的針對性。大多數患者術前情緒不好,心理壓力大。因此,有必要告知患者手法治療的相關內容,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做好患者的術前舒適。加強術前監測,穩定患者血糖,確?;颊咴诹己脿顟B下進行手術治療。做好手術中的相關配合,確保手術準確,加強保暖,避免低溫。術后重點詢問患者疼痛情況,根據疼痛程度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術后飲食護理,循序漸進,有利于術后身體恢復。加強對患者的血糖監測,使患者學會自測血糖的方法,合理飲食,不能吃高血糖的食物,從而促進術后血糖的穩定。對于甲狀腺病和糖尿病患者,

在圍手術期護理質量方面有更好的效果,可以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護理模式值得實施。

[1]李晨紅糖尿病1例糖尿病與卒中相關性肺炎的護理相結合[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9,10(17):84-87。B.

[2]王婷。綜合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影響(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9,10(18):66-67。

[3]熊明桂,方佳。優質護理模式在甲狀腺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學,2018,25(22):212-214.

,[4],侯云,孫菲,張芷寧。甲狀腺手術患者手術前后的護理[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7,8(19):66-67.

[5]姜雪,王荃。個性化護理。糖尿病孕婦甲狀腺疾病與發病率的關系及其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2):204.

[6]楊淑賢。循證護理臨床路徑在甲狀腺疾病圍手術期的應用[J]。醫療設備,2017,30(04):167-168.

[7]許曉燕,吉汗2型糖尿病合并甲狀腺病的臨床分析[J]。寧夏醫學雜志,2016,38(09):7,9-7,7。7.B[B]

[8]袁廣玲,劉金萍,邱楊志。44甲狀腺疾病手術患者的護理經驗。J.按摩和康復醫學,2015,6(13)

篇6

【關鍵詞】 甲狀腺次全切除術;護理

甲狀腺疾病主要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所致的一組常見內分泌疾病。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且以20~40歲女性多見[1]。甲狀腺次全切除是目前外科治療甲狀腺疾病常用的有效方法,由于甲狀腺的解剖特點,可產生多種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觀察護理工作十分重要?,F將我科收治的48例甲狀腺次全切除術患者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本組48例,其中男18例,女30例。年齡21~59歲,平均41歲。病因(術后病理證實)為結節性甲狀腺腺瘤20例,甲狀腺腺瘤伴甲狀腺功能亢進15例,高功能腺瘤5例,繼發性甲亢8例。均行甲狀腺次全切除術。

2 術后護理

2.1 一般護理 麻醉清醒前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以防誤吸,血壓平穩后取半臥位,以利于患者呼吸和切口引流。予常規輸液,抗生素預防感染,囑患者減少頸部活動,少說話,避免咳嗽及惡心嘔吐。密切監測生命體征,頸部切口情況等。

2.2 切口疼痛護理 切口疼痛是術后常見反應,告訴患者盡量少用止痛劑, 以防產生嘔吐、影響切口愈合等副作用。指導患者一些緩解疼痛的方法, 如深呼吸、聽輕音樂等,疼痛無法忍受時,按醫囑使用止痛劑[2]。

2.3 引流管護理 術后常規留置頸部引流管,妥善固定并保持引流通暢。床邊固定時,需留足夠長度,使用別針固定,以免翻身或活動時脫出。如有阻塞、扭曲、受壓,及時予以處理。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及性質, 嚴格記錄24 h引流量,根據引流情況于術后24~72 h后拔管,術后給予止血藥,減少頸部活動,以減少手術部位的滲血[3]。

2.4 飲食護理 術后禁食6 h如無嘔吐,可飲少量溫開水,1~2 d后若無嗆咳或誤咽可進溫涼流質飲食,以緩解吞咽引起的疼痛,飲食不宜過熱,以免引起頸部血管擴張,加重創面滲血,進食時應少量慢咽,并觀察進食時有無嗆咳。由于術后切口疼痛,患者常不愿吞咽, 因此口腔分泌物增多,細菌易于繁殖,故術后1~2 d應加強口腔護理,用溫鹽水漱口以清潔口腔。

2.5 并發癥的護理

2.5.1 呼吸困難的護理 術后發生呼吸困難。常見原因為切口出血壓迫氣管、氣管塌陷、痰液阻塞、喉頭水腫、雙側喉返神經損傷。術后應注意呼吸、血壓、脈搏及切口滲血情況,以便早期發現, 早期處理。臨床上要特別注意:床邊備氣切包、氧氣筒、吸引器、無菌手套及搶救用藥物;術后應協助患者排痰, 必要時給予霧化吸入, 保持呼吸道通暢;全麻術后患者, 由于插管及藥物刺激喉黏膜,易發生喉頭水腫, 一旦出現呼吸困難, 紫紺、大汗,除告知醫生外,緊急情況下可用一粗針頭行環甲狀腺穿刺,然后準備行氣管切開。

2.5.2 神經損傷的護理 由于甲狀腺周圍解剖復雜,血管神經繁多,手術時易誤傷神經而引起一系列并發癥。觀察患者有無出現聲音嘶啞或音調降低,進食時有無嗆咳或誤咽。如出現相應癥狀應考慮有喉返神經或喉上神經損傷,此時護士應認真做好安慰解釋工作,并告知當班醫師處理。

2.5.3 手足搐搦的觀察和護理 當甲狀腺術中誤切、挫傷或其血液供應受限可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出現低血鈣,使肌肉神經的應激性增高,當患者出現手足搐搦時,應急查血鈣和血磷,適當鎮靜,靜推10%葡萄糖酸鈣10 ml或氯化鈣。癥狀輕者可口服葡萄糖酸鈣,癥狀較重或長期不能恢復,可加服維生素D3。

2.6 出院指導

針對具體情況給患者耐心指導,一般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保護傷口,避免外傷、摩擦,鼓勵患者多做吞咽活動,教會正確的頸部肌肉訓練方法,防止瘢痕攣縮所致的功能異常,指導患者學會自我控制情緒,保持精神愉快。按醫囑服藥,并定期門診復查,出現心悸、手足震顫、搐搦等情況要及時就診。

3 結果

患者經手術及精心護理,治愈46例,術后并發手足搐搦2例,無死亡、無甲狀腺危象的發生。經過隨診,尚無甲亢復發或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癥狀。

4 討論

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對醫生的要求是術中操作精細、準確,而術后的護理對于及時發現并發癥,促進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故臨床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做好相應的護理,使患者安全度過手術期并痊愈出院。

參 考 文 獻

[1] 呂新生.甲狀腺乳腺外科.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298-299.

篇7

FT3(3.51±1.09)ng/ml、FT4(1.09±0.26)μg/dl,均低于對照組的T3(2.89±0.91)ng/ml、T4(13.08±3.20)μg/dl、FT3(7.26±1.18)ng/ml、FT4(2.67±0.43)μg/d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5.05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5-0098-02

甲狀腺作為人體的重要內分泌器官,周圍遍布眾多血管、神經且血運豐富,解剖關系復雜,對其進行切除后,病情變化快,易發生各種血管神經損傷并發癥,嚴重會危及患者生命,給患者帶來巨大心理壓力[1]。一般對于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尤其是甲狀腺癌患者,臨床常采用甲狀腺全切術進行手術切除,但臨床表明,進行甲狀腺全切術后患者的呼吸困難、淋巴漏、術后出血、喉返神經損傷等并發癥增多,所以術后化療中進行及時全面綜合的護理非常重要[2]。本次選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筆者所在醫院接收采用甲狀腺全切術術后化療的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患者98例,進行護理研究,取得顯著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筆者所在醫院接收采用甲狀腺全切術術后化療的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患者98例,隨機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49例,男14例,女35例;年齡18~69歲,平均(46.2±1.5)歲,病程0.7~2.2年,平均(1.68±0.36)年,甲狀腺狀癌患者34例,甲狀腺髓樣癌患者7例,甲狀腺濾泡狀癌患者8例;對照組49例,男16例,女33例;年齡19~68歲,平均(44.8±1.9)歲,病程0.8~2.6年,平均(1.83±0.32)年,甲狀腺狀癌患者36例,甲狀腺髓樣癌患者6例,甲狀腺濾泡狀癌患者7例。兩組患者性別構成、年齡、病程及疾病類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在手術后進行化療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研究組采用綜合性護理方法。(1)飲食護理:患者于術后清醒后2 d內給予流質飲食,觀察有無嗆咳,2 d后給予半流質飲食,叮囑患者少量慢咽,逐漸過渡為食用普通食物;同時叮囑患者飲食應以高熱量、高蛋白食物為主[3]。(2)心理護理:由于患者承受心理和身體雙重壓力,因此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尤為重要。在化療之前和化療后改變不良情緒,如恐懼、焦慮、緊張程度,醫務人員需要向患者及家庭成員介紹典型的成功案例分析,數據告知臨床治愈,安慰,鼓勵,建立和諧、友好、與患者相互信任的關系,在化療前消除負面情緒,盡可能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和治愈的信心,減少術中應激反應的風險,為甲狀腺癌的化療順利進行打基礎;應滿足患者所有合理的要求,如疾病解釋、吞咽指導、疾病知識普及、化療的姿態信息,消除患者對化療安全的擔憂和預后,幫助他們建立治療的信心,在化療之前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提高化療的成功率。(3)并發癥護理:①淋巴漏,此病癥通過引流液的顏色和性質判斷,一般情況下引流液為血性,48 h后逐漸為淡黃清亮液體狀并且量變小。若患者出現淋巴漏現象,引流液的淡黃色液體變渾濁且量無減少現象,從而引起患者電解質紊亂,所以護理方法為術后囑咐患者盡可能將頭部抬高,促進靜脈回流,防止淋巴液生塊,并且術后緊密跟蹤觀察引流液顏色變化及引流量,若出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主治醫生采取措施[4]。②出血,由于甲狀腺生理部位處于血運豐富段,故出血風險極高,同時頸部空間有限,患者出血后,往往會造成呼吸困難,出現各種并發癥。臨床表明術后出血多發生于術后的48 h內,所以護理人員應于患者術后48 h內密切觀察患者傷口、呼吸情況及引流管情況,并于患者床頭配備靜脈切開包,同時保持引流管通暢并避免因患者翻身等活動被牽拉脫出[5]。③喉返神經損傷,一般由于手術直接損傷引起,臨床表現為聲音嘶啞、嗆咳,術后應盡量少于患者過多說話,叮囑患者進食時以流質、半流質食物為主并細嚼慢咽,小口飲水,保證聲帶得到充分休息,對喉返神經損傷患者,應給予甲鈷胺、維生素B12等藥物服用,促進喉返神經恢復。對于喉返神經損傷嚴重導致護理困難者,應立即進行氣管插管,必要時進行氣管切開操作。(4)病情監測護理,隨時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尤其在體溫和脈搏方面,防止甲狀腺危象現象發生;固定好頸部切口處引流管,并?^察引流液的顏色及其性質,保持引流管干凈,定時擠壓保持其通暢;定時對患者進行詢問,查看有無面部、手足處及唇部麻木感。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并發癥情況,術后化療后以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兩組患者關于護理后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并統計,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非常滿意:患者通過術后化療病情得到控制或恢復,護理后無并發癥出現;滿意:患者通過術后化療病情得到一般控制或恢復,護理后無嚴重并發癥出現;不滿意:患者通過術后化療病情無改善或惡化,護理后有并發癥出現。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6]。

1.4 統計學處理

選擇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研究?M患者護理后出現淋巴漏、術后出血、喉返神經損傷的并發癥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生化指標變化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T3、T4、FT3、FT4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患者術后化療后的滿意度(95.92%)高于對照組患者(79.5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6.0775,P=0.0137),見表3。

3 討論

篇8

1.1護理方法對照組的患者給予常規的護理方法,護理時要定時測量患者的生命體征并詳細的記錄,多和患者進行溝通,詳細了解病情與飲食,尤其是飲食方面,讓患者多食用高熱量與高蛋白以及豐富的維生素食物,少吃多餐;另外在手術以前,護理人員要多訓練患者的頭頸過伸,以便適應在手術的體臥位。而觀察組的患者,則在給予常規的護理基礎上,另外再給予專業的個性化護理。

1.1.1心理護理通常大部分患者會對手術產生顧慮與恐懼的心理,此時護理人員應當熱情的對待患者,在態度上首先語言親切、和藹與耐心的向患者解釋病情,時刻觀察患者的表情來了解其心理上的需求。另外,護理人員還要告知患者手術的安全性、必要性以及必須要注意的各種事宜,爭取消除掉患者的一切顧慮,從而樹立戰勝一切疾病的信心。

1.1.2手術中的護理護理人員在手術以前的40min,應當測量患者的心率(HR)和血壓(BP)并做詳細的記錄。在手術室內,護理人員要和患者溝通并詳細的介紹手術的過程,并且把手術中的用藥交給手術室護士,一同把患者送到手術室。從而讓患者有充分的安全感。不能過早地把患者送到手術室,防止患者在等待的過程中出現恐懼和焦慮的情緒。

1.1.3術后監護手術后護理人員應當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積極給予吸氧;要在床旁常規配置氣管切開包及手套以備急救;特別是在早期,應當加強巡視,并注意觀察患者有沒有異常的不適,然后仔細分析原因,以便與采取對應的措施。護理人員在巡視病房的過程中,應當做到觀察細致,要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所提出的各種問題,以便于在早期就發現各類并發癥并進行及時的處理。制定護理方案時,還要對患者住院期間進行全程跟蹤,并在出院后1~2年內給予健康指導。

1.2觀察指標對于護理后患者的焦慮程度評分運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實施評估、量表的總分值為20~80分,如果評分值在40分以上,表明患者存在焦慮的情緒。在手術結后,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護理滿意程度調查,通過非常滿意、滿意和一般以及差等進行綜合評價。

1.3統計方法運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進行表示,進行t檢查。

2結果

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在者入院當天的SAS評分對比,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在接受個性化護理以后,手術前1d、手術后2d的SAS評分均顯著地低于對照組患者。見表1。對照組患者81例,非常滿意36例,滿意37例,一般6例,差2例,手術后的護理滿意度為88.9%,觀察組患者81例,非常滿意12例,滿意20例,一般44例,差25例,手術后的護理滿意度為39.5%,對照組明顯高于觀察組患者(39.5%),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由于人都生活在現實社會中,都有著不同的情感特征、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等,所以對于不同疾病和不同階段的患者進行個性化的護理,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于甲狀腺手術患者,更應該予以重視。如果是是性格孤僻的患者,要多鼓勵其家屬和親朋友前來看望,讓患者保持冷靜的心態。針對于急躁的甲亢患者,護理人員應當耐心地傾聽患者,并微笑向患者發自內心的表示理解和同情,并且告訴同一病房的患者患此病的癥狀,鼓勵病友聯合樹立戰勝病魔。至于患甲狀腺癌癥的患者,護理時更要鼓勵其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多講些成功的癌癥患者是如何用良好的心態戰勝一切,以便于積極主動的去配合診療。

篇9

【關鍵詞】 甲狀腺腫瘤; 臨床護理路徑; 圍手術期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16-0107-02

臨床護理路徑(CNP)是一種能夠促進患者早日康復,降低治療費用的護理模式。當今醫療護理正不斷優化,不斷發展。CNP在圍繞患者為中心的狀態下,形成的成本-效益的管理模式,得到了醫學界的廣泛關注[1]。CNP能夠有效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的,控制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本文主要針對近些年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82例甲狀腺腫瘤患者的護理方式進行討論,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82例甲狀腺腫瘤患者,男43例,女39例,年齡24~71歲,平均(54.1±17.3)歲;左側31例,右側36例,雙側15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護理方式進行護理。

1.2.2 觀察組 (1)術前心理護理:在手術前,大部分甲狀腺腫瘤患者對手術存在較大顧慮,常表現為緊張、焦慮。因此護理人員應在手術前做好宣教工作,使得甲狀腺腫瘤患者能夠了解關于手術及疾病方面的知識,并對患者強調進行手術的必要性與可靠性,最大限度降低患者顧慮[2]。護理人員還應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內心的想法,進行心貼心交流,降低患者自身的壓力進一步調整患者的狀態,使其能夠積極接受手術治療。(2)術前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應在手術前制定合理健康的飲食計劃[3]。鼓勵患者較多食用高蛋白高纖維食物,以增加患者機體抵抗能力,并要求患者戒煙忌酒,忌吃辛辣性食物。(3)術前護理:在手術前,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進行一些訓練,防止在手術期間頸椎周圍組織出現疲勞癥狀導致患者焦躁抑郁[4]。這樣不僅對醫生手術操作產生影響,也易在手術中誤傷其他組織、血管及神經,導致嚴重并發癥的發生[5]。同時護理人員也要根據患者具體身體狀況,針對性指導患者進行訓練,可有效降低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現的胸悶、頭暈等癥狀。(4)術后飲食護理:患者在術后1 d內應禁止飲水,在術后1 d不應食用過冷或過熱的食物,以防患者頸部血管擴張,加重創口出血[6]。在患者使用流食或半流食的過程中最好保持坐位,以免發生嗆咳。在術后2 d內患者都應進行臥床休息,減少頸部活動,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對患者傷口造成影響。(5)術后呼吸護理:在手術之后患者會經常出現呼吸困難的狀況,因此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應。出現不良反應后,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現窒息等狀況。若患者發生窒息,應立即進行氣管切開手術,急救過程中需在環狀軟骨間將粗針頭插入,提高患者異常情況的搶救率。(6)術后并發癥護理:護理人員應在患者術后嚴密觀察患者手否存在手腳抽搐、四肢發麻等甲狀腺機能降低等癥狀[7]。若出現此類癥狀應及時檢查患者生化、血磷、血鈣等指標。若無癥狀出現應遵醫囑給予患者靜脈輸注10%葡萄糖酸鈣[8]。對于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病患者應在手術后遵醫囑給予相關藥物進行綜合治療,保證患者安全。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記錄分析患者的住院費用、住院時間及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其中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可包括圍手術期患者的飲食、活動、切口處理、頸部護理、康復鍛煉以及情緒調節等方面。在每位患者出院前都要進行測試,需患者復述上述問題所需的知識及能,每種問題有3個答案,其中掌握為3分,部分掌握為2分,未掌握為1分[9]。得分高者說明掌握狀況優良。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相關知識掌握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制定CNP的過程中,需要護理人員查證并文獻檢索臨床實踐的問題,最終通過個人技能、患者實際情況以及臨床經驗相結合起來?;颊咴谌朐褐?,護理人員應參照護理路徑進行處理,以免盲目性、隨意性、造成不必要的重復。這種方式還能夠對患者從住院到出院期間每天所接收的護理進行追蹤,使得患者更易于接受護理路徑的管理[10]。采用CNP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具有針對預見性的開展護理工作的,使得主動理取代了被動護理,培養了護士的成就感和自律感,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甲狀腺腫瘤患者在接受甲狀腺手術時,經常對手術方式,術后的恢復以及肢體活動等方面產生焦慮恐懼,對術后恢復產生嚴重影響[11-12]。因此采用綜合護理方式能夠有效減輕患者顧慮,促進手術成功。CNP不僅制定了每天患者所需要的康復計劃,同時也規范了護理服務流程,能夠讓護理人員正確聊認識自己的職責,細致嚴密完成每天制定的護理計劃[13-14]。護理人員在增進的交流的過程中,不僅僅增強了患者住院期間的健康教育,也使得患者清楚認識到治療方案,提高了患者主動參與的意識[15]。

CNP是一種新型單病癥質量管理臨床護理模式,能夠有效縮短住院時間,控制住院費用,完成優質整體護理。本組研究中41例甲狀腺腫瘤患者應用CNP方法,綜合提高護理質量,降低了住院費用,縮短了住院時間,增強了患者對病癥相關知識的掌握,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雪麗霜,楊曉婭.日本對臨床護理路徑管理的研究[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1,20(12):547-549.

[2]劉淑敏,馬曉燕,韓曉麗,等.臨床路徑在椎間盤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中的應用[J].中華護士雜志,2005,40(4):273-274.

[3] Pearson S D,Goulart-Fisher D,Lee T H,et al.Critical pathways as a strategy for improving care: problems and potential[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1995,15(7):145.

[4]聶蓉,黃玨.腹腔鏡膽囊切除病人健康教育的臨床路徑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0,8(3):211-212.

[5]車歡娥,馮玉曼.臨床護理路徑在頸椎病手術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6,20(4A):906-907.

[6] Phei Langchang,Shih Tsunghuang,Ming Lihsieh,et al.Use of the transurethral prostatectomy clinical path to monitor health outcomes[J].The Journal of Urology,1997,11(3):128-129.

[7]王華.新加坡醫院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體會[J].護理雜志,2003,20(2):96.

[8]崔巖,萬宏.臨床護理路徑在行巨結腸根治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9):6-7.

[9] Healy W L,Iorio R,Ko J,et al.Impact of cost reduction programs on short term patient outcome and hospital cost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British Volume,2002,18(7):156-157.

[10]張帆,劉本祿.臨床路徑在我國醫院管理中應用的現狀與展望[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4,15(7):29-32.

[11]余曉芳.臨床路徑在甲狀腺腫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5(2):228-230.

[12] Riches T,Stead L,Espie C.Introducing anticipated recovery patients:a teaching hospital experi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Care Quality Assurance,1994,19(9):239-240.

[13] Rudisill P,Phillips M,Payne C M.Clinical paths for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quality improvement outcomes[J].Journal of Nursing,1994,18(11):352-353.

[14]熊苑紅.臨床護理路徑在高血壓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及效果探討[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7):76-77.

篇10

【關鍵詞】 子宮肌瘤;甲亢;并發癥;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76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526-01

子宮肌瘤是女性子宮平滑肌組織過度增生而形成的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成年婦女子宮肌瘤的檢出率為10.57%-15.65%[1-2],多見于30歲-50歲婦女。目前,手術仍是子宮肌瘤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術前存在合并甲亢的患者,明顯增加圍手術期的風險。對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科行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合并甲亢患者并發癥進行分析,并探討其護理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科行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合并甲亢患者共30例,年齡36-62歲,平均45歲,其中術前新診斷甲亢18例,正在服用抗甲狀腺藥物8例,甲亢術后復發4例。

1.2 治療方法 17例行手術治療,13例先治療甲亢,待甲狀腺功能正常后擇期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根據患者的年齡、腫瘤的大小、生長的部位以及對生育的要求等綜合考慮。

2 結 果

30例患者手術后,出現切口疼痛等常見并發癥外,1例直腸損傷,因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在分離直腸粘連時損傷直腸,手術中即刻修補,術后恢復好,痊愈出院;2例子宮切除術后陰道殘端出血,經局部處理后出血停止;1例甲亢危象前期,經過積極治療,病情平穩。

3 護 理

3.1 術前護理

3.1.1 心理護理 患者對于陌生環境以及手術治療風險的擔憂,同時合并甲亢,更加擔心手術,我們向患者熱情,主動介紹環境,詳細告知手術治療的方法,以及由內分泌科會診處理甲亢;耐心講解住院后的治療安排,手術治療的必要性以及對以后生活質量的影響,讓患者及家屬減輕思想負擔,減少甲亢加重的誘因。

3.1.2 術前常規護理 評估患者飲食,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食物,如淡水魚類、肉、雞蛋等,禁忌海產品,尤其是海帶、紫菜,忌咖啡,濃茶等;術前常規檢查,如血常規,肝腎功能,血型,血凝常規,心電圖等;準備好搶救藥物,如丙基硫氧嘧啶,碘化鈉溶液,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琥珀酸氫化可的松)等。

3.2 術后護理

3.2.1 術后常規護理 術后做好基礎護理,使用心電監護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包括體溫,呼吸,脈搏,血壓,血氧飽和度;注意保暖,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室溫25-28攝氏度左右,濕度50%-70%;在患者臥床期間,指導患者家屬輔助患者定時翻身,拍背排痰,預防墜積性肺炎,對患者的皮膚及皮下組織進行不同程度的按壓,松弛患者的肌肉[3],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觀察患者導尿管是否通暢,尿色及尿量,排便情況,陰道出血情況。其中1例直腸損傷,術后恢復正常,不影響排便功能;2例陰道殘端出血,經局部處理后出血停止,未觀察到再次出血。

3.2.2 切口疼痛 術后患者返回病房后,評估切口疼痛程度,保持環境的安靜,與患者輕聲交談或放一些輕松的音樂,分散其注意力;根據醫生的醫囑使用鎮痛藥物,經常巡視病房,詢問患者對疼痛的感受,并隨時向醫生報告,調整鎮痛藥物;告知患者忌大聲說話和用力咳嗽;使用腹帶固定。觀察患者換藥時切口的愈合情況,及時向醫生報告,并記錄。

3.2.3 預防和治療甲亢危象(前期) 術后保持環境的舒適,減少探視人員及次數,低枕平臥,使頸部略向后屈曲,減少對甲狀腺的擠壓。監測生命體征,如出現體溫升高、心率>120次/分、呼吸急促伴有煩躁、有嘔吐、腹瀉、大汗等癥狀[4],立即通知醫生。搶救藥品備在患者床邊,每天由責任護士檢查,并記錄,做好交接班工作。其中1例患者出現甲亢危象前期,立即匯報醫生,準備搶救藥品,與內分泌科醫生共同處理患者,患者病情穩定,未向甲亢危象發展。

4 總 結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當合并內科系統疾病-甲亢時,圍手術期風險明顯增加,所以圍手術期的綜合性護理措施能夠明顯降低手術風險,減少術后并發癥,改善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 周華.2009年玉林市50個企事業單位3316名婦女生殖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6(11):1603.

[2] 周小會,汪麗杰.12099例職業女性婦科病普查結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8):2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