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句的教案設計范文
時間:2024-01-29 17:59: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比喻句的教案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釘、旋、兵”等12個生字,會寫“否、旋、況”等1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3.指導學生通過品讀抒情、議論的語句解讀文章主旨。
4.學習從情感、含義、修辭等方面賞析文章的語言。
5.使學生認識到玩具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并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獲得獨到的感受。
二、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通過品讀抒情、議論的語句解讀文章主旨。
三、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從情感、含義、修辭等方面賞析文章的語言。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1.搜集傳統游戲、玩具的圖片、文字資料。
2.制作“生字、課文重點語句、相關圖片”等課件。
學生準備:1.搜集有關游戲、玩具的圖片、文字資料。
2.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視頻,分享資料
1.教師播放課件(傳統游戲、玩具)。
2.童年的游戲有很多,伴隨我們度過了難忘、幸福的童年時光。
你知道哪些游戲、玩具?(學生結合課前查閱的資料,自由介紹。)
3.玩具是我們喜歡的東西,許多人成年以后對玩具仍情有獨鐘,久久不能忘懷,那么玩具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玩具,而是演化為一段難忘的經歷,一段縈繞于心的感悟。今天高洪波老師的《陀螺》就是充滿童真童趣的文章,讓我們來學習吧!
設計意圖:欣賞課件進入新課,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教師范讀。請同學們認真聽,在聽清字音的同時,聽懂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2.生自讀課文,按照自學提示進行自主學習。(出示課件“自學提示”。)
自學提示: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圈畫課文中生字詞語,用自己的方法學習生字。
(3)讀通課文。(讀不通的、難讀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3.小組合作交流。
小組內互相檢查識字情況,交流識字方法,自主練習書寫,教師巡視。
4.全班集體交流,教師點撥。
(1)出示由會認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鐵釘、旋轉、士兵、恨不得、帥氣、徹底、潰敗、榮譽、丑小鴨、自豪。
①指名朗讀,師生正音。
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如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做動作、查找工具書等。
②說說你理解了哪些詞語。
A.查字典理解“潰敗”“榮譽”。
B.造句理解“自豪”。
③再次整體朗讀詞語。
(2)出示田字格內的會寫字。
①指名朗讀,師生正音。
②交流怎樣記住這些字。
A.形近字對比識記:恨—很、帥—師、豪—毫、兵—乒—乓、尤—龍。
B.拆分識記:不+口=否;冫+兄=況;貝+攵=?。回椋耍饺?。
C.形聲字:預、潰。
D.動作識記:旋。
E.特殊記憶:品、丑。
③說說書寫的注意點,并練習書寫。
(3)朗讀課文。
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設計意圖:“自學提示”幫助學生養成自主識字的習慣,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生字的能力,引導學生從字的音、形、義三方面對生字進行識記,發現識記規律,提高識字效率。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請同學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逐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引導學生以“陀螺”為線索展開交流,然后歸納內容。
2.學習反饋:(出示課件)
介紹了“冰尜兒”的制作與玩法;“我”削陀螺的經歷;“我”過生日,叔叔送了“我”一個陀螺;勝利的陀螺讓“我”自豪;“我”獲得了歡樂,也得到了感悟。
設計意圖: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對學生的閱讀要求。以“課文寫了哪些內容”為線索,引導學生整體閱讀課文,提高學生整體把握文本的能力。
四、課堂總結,鋪墊下文
這節課,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了本課的生字新詞,也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那么,陀螺帶給“我”怎樣的樂趣與感悟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設計意圖:梳理本課學習內容,引發學生對下節課學習的興趣。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明確目標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讀通了課文,認識了生字,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請同學們再來讀讀課文中的這些詞語。(指名讀、齊讀)
否則 旋轉 況且 金兵 仍然 尤其 恨不得 帥氣 預料 潰敗 品嘗 丑小鴨 自豪
2.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品讀課文,去感受陀螺獨特的魅力。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完成學生活動卡。
(學生自由讀課文,先自主思考,再進行小組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在自由讀書和交流的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了解學生的認知點,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指導。
二、匯報交流,深入探究
1.理清文章思路:說陀螺—做陀螺—得陀螺—斗陀螺—悟陀螺。
2.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什么?為什么前面花大量篇幅寫與陀螺相關的其他事呢?
3.哪幾段是“我”斗陀螺之后的感悟?
4.“我”得到了怎樣的感悟?
鼓勵學生養成邊閱讀邊批注的習慣。
5.運用批注,品讀心情變化。
(1)圍繞童年的陀螺,“我”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找出相關語句,在旁邊作批注。
(2)學生進行交流匯報,教師進行指導,注意批注語言的精煉。
(3)結合對語句的理解,進行朗讀訓練。
(4)還可以從哪些方面欣賞文章語言?
①修辭方法。
如比喻句: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的世界堆滿烏云,快樂像過冬的燕子一般,飛到一個誰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這個比喻句形象地寫出了“我”得不到陀螺的郁悶心情,表達了“我”對陀螺的酷愛之情。)
擬人句:大陀螺搖頭晃腦,挺著肚皮一次次沖過來……(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形象地寫出了大陀螺的得意洋洋,不可一世。)
②幽默詼諧的語句。
為削出得心應手的陀螺,就差沒把椅子腿拿來“廢物利用”了。(寫出了“我”的“走火入魔”之態,對陀螺的癡迷。)
③含義深刻的句子。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句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不能根據外貌評估一個人的才能、品質和行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行讀文批注,記錄下自己的理解與感悟,在交流匯報時,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批注,關注詞語、情感、寫法等,提升學生思維的廣度。
三、揭示主題,升華情感
1.作者說,陀螺“給了我極大的歡樂和由衷的自豪”,你知道這“快樂”指什么?“我”為什么自豪?
2.從斗陀螺的經歷中“我”學到了什么?
3.你怎么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句話。
設計意圖:對文章內容進行總結,對“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再次理解升華,學生結合自身實際與經驗談各自的體會與領悟,品味文章蘊含的情感與道理。
四、拓展遷移,鼓勵實踐
1.觀看花式跳繩視頻。
2.用動作描寫描述花式跳繩的過程,精湛的技藝不是一朝一夕練就的,從這段精彩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說一說。
引導學生認真欣賞跳繩的過程,抓住重點動作有序表達,再寫出自己的感悟。
設計意圖:將學生的閱讀學習由課本引向課外,拓寬學生視野,多形式、多渠道發展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做到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有效結合。
板書設計
陀 螺
說 做 得 斗 悟
歡樂
自豪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