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的基本技巧范文
時間:2024-01-29 18:00: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談話的基本技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談話是進行說服教育的最佳形式,是通過交流來影響或改變受教育者的態度和行為的過程。掌握談話的技巧,就是要使用對方能夠理解的語言和能夠接受的方式,給患者提供適合個人需要的信息。
1.1談話的內容要有針對性護士應根據病人及其家屬的需求和意愿,主動向病人宣教或有針對性地回答病人提出的問題。
1.2談話的目的要明確,重點要突出。
1.3談話的語言要通俗易懂,應根據談話對象的身份、文化層次及疾病的輕重程度,選用適當的醫學術語,盡量使自己的談話語言與對方的理解能力相接近。
1.4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無論談話對方的身份如何,都應以禮待人,平易近人,以誠懇的態度獲取對方信任,保證教育活動順利進行。
2傾聽技巧
通過傾聽技巧才能了解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況,存在的問題,對某些問題的想法及其產生的根源,才能有針對地進行教育工作。
2.1主動參與護士應使用一些非語言行為和簡單的應答,如采取穩重的姿勢,雙目注視對方,不斷用點頭等,表示對對方的理解及關注,是說話人覺得受到鼓勵而繼續說下去。
2.2集中精力,克服干擾護士在傾聽過程中,要注意排除外界的干擾,要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不要輕易打斷對方的談話,必須結束時要巧妙地運用結束語,對對方表示謝意。
3提問技巧
提問是交流中獲取信息,加深了解的重要手段,是交流的基本工具。一個問題的問法,常常比問什么更重要。有技巧的發問,可以使回答者做出清楚完整而真實的回答,從而獲得所期望的信息。
4非語言傳播技巧
篇2
首先要學會傾聽。傾聽的能力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技巧。首先要表示出誠意。聽就要真心真意地聽,對我們自己和對他人都是很有好處的,安排好自己的時間而去聽他人談話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在傾聽的時候要有耐心,一定要等對方把話說完;;而有些是別人對事物的觀點和看法有可能是你不同意的,但應試著去理解別人的心情和情緒;三要適時進行鼓勵和表示理解,談話者往往都希望自己受到理解和支持,因此在談話中加入一些簡短的語言,如“對的”“是這樣”“你說得對”等,或點頭微笑表示理解,都能鼓勵談話者繼續說下去,并引起共鳴。
其次要學會觀察。班主任通過對學生行為的觀察,可以達到了解其思想狀態的目的。在《小學班主任》一書中這樣說道:班主任在工作中越是善于觀察,就越能深刻地認識自己的學生。觀察力是班主任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觀察要求能看出學生個性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品質,把它們跟表面的、暫時的、非固有的特點區別出來,并能認識學生發展的基本趨向。班集體是由學生組成的,每個學生都有他自己獨特的性格、智慧、行為特征。教師應及時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態、家庭狀況、人際關系等,了解和掌握了這些,有助于及時幫助學生克服各種困難,解決各種困惑。例如一個平時上課很專注的學生一段時間里突然變得萎靡不振,上課走神。我注意到這一點后,私下向他了解,原來是家庭矛盾引起的。通過談心,解開了他的思想疙瘩,又恢復了以前的學習狀態。
第三,要掌握談話的藝術。談話是班主任對學生實施教育的一種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班主任必備的基本功。談話是一種雙向活動,它不僅需要真誠和信賴,而且需要技巧和機智。一要有充足的準備,要明確談話的內容、方式、目的:二要拉近距離,做學生的貼心人,學生最愛向知心人說知心話,因而談話時班主任應注意自己的角色,把學生當做朋友,以自己寬厚的師愛去贏得學生的信服,如此,就像掌握了一把神奇的鑰匙,能助你步入學生的心靈世界;三要“說服”,不要“壓服”,學生有不同的的觀點,要耐心分析,談自己的看法時要婉轉,不要用命令的口氣。
第四,具備管理藝術。陶行知說過“教是為了不教”,魏書生認為“管是為了不管”。小學生需要管的地方太多了,大到世界觀的形成、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小到坐立行走、穿衣打扮,如果事必躬親,無所不管,那就成了保姆的角色,容易陷于瑣碎,也不利于小學生的自我管理與成長。要管大放小,分清主次,學生能干的放手讓他們去干,充分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作用,逐步鍛煉和培養學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第五,處理突發事件的藝術。著名管理學家西蒙指出,突發事件的實質,是非程序化決策問題。處理突發事件是一種非程序化決策。正確、恰當地處理突發事件考驗班主任的智慧。一般來說,冷靜、靈活、公平、幽默、果斷等是必不可少的。班里同學的文具總是莫名其妙地不見;剛要上課就發現有一名女學生在哭,沒教室就看見兩位男生揮拳相向……這些場景在很多班級出現過。如何處理這些事件,是對班主任智慧的考驗。如果說平時的教育、管理是淙淙溪流,那么突發性事件就是一朵朵浪花。教師要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突發事件,保持冷靜平和的心態,切忌以個人喜惡來影響處理的方式和結果。要實事求是、公正無私,讓學生心服口服。不要把突發事件看作壞事,要把它看做一個成長的契機,讓當事人和全班同學在問題的處理中有所收獲,思想和認識得到升華。
篇3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語言藝術;談話技巧
"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誤國"。言語得失,小則牽系做人難易,大則連及國家興亡。談話是教師對學生實施正面教育,提高學生認識,提升學生覺悟的最基本和常見的方法。小學階段的學生一般對教師比較崇拜和信任,他們對教師的話也相對比較容易接受和遵從,所以,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尤其要重視語言的藝術,在與學生談話時要注重談話的方式、環境和技巧,這樣才能達到既定的教育目的。
一、選擇合適的談話方式
演講、談心、組織討論是班主任常用的三種談話方式,旨在闡明觀點、答疑解惑、溝通心靈。因受教人數、事件及時空差異等因素影響,不同談話方式有著各自的獨特之處。
演講的談話方式一般多用于集體活動當中。內容靈活多變,可以系統講,也可以專題講;時間可長可短,不受限制。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精彩的故事能讓班主任的演講發揮最大的教育效果。談心一般用于面對面交流,可以在集體和個人間進行,可以在課內或課外,一般多用于個別教育。它要求班主任有情有愛,發自內心地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在充分了解學生、了解事件的基礎上與學生談心交流。討論是在學生對某些問題認識不明、意見不一時常用的教育手段。班主任要充分相信學生,讓他們暢所欲言,班主任主要發揮引導、點撥、糾正等作用,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是非觀。
二、創設和諧的談話氛圍
教師與學生談話應注意地點的選擇。辦公室是教師辦公的場所,在學生心目中,辦公室代表著莊重和嚴肅。對于一些重大的、嚴肅的問題,班主任可以在辦公室與學生談話。而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涉及學生自尊心的問題,班主任則可以選擇在校園中漫步交流,或者尋找一處能與學生單獨相處而學生又感到相對輕松的場所。對于一些關閉心扉,拒絕和班主任交流的學生,班主任可以參與到學生喜愛的活動中,尋找機會與學生談話。
班主任與學生談話要注意體態語的適切。班主任站在班級講臺前義正詞嚴地講話,代表的是一種權威,顯示的是一種莊重;班主任與學生并肩前行,邊走邊談,彰顯的是平等與和諧;班主任與學生同坐課桌旁交流,透露的是親切和自然。班主任應從談話的目的出l,選擇合適的體態語與學生交流。此外,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除了要展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師表形象,還要扮演好學生的“大姐姐”“大哥哥”“好朋友”等形象,讓學生樂于接近,愿意傾心。
三、學會傾聽,平等對話
葉瀾曾說過:"要學會傾聽孩子們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句話語。"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感情,就是在互相傾聽中通過溝通和了解建立起來的。作為一名班主任,做個忠實的聽眾,給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可以讓學生樂意把自己的心里話對你訴說,成為學生可信賴,可以交心的大朋友。因此,不管是好學生還是差學生,不管學生是說對了還是說錯了,也不管學生說的是井井有條還是語無倫次,班主任都應尊重學生,不能打斷他們的話,以"察言觀色"來抓住學生在談話中表達出來的"心聲",再予以靈活巧妙的引導或化解。
四、磨煉嫻熟的談話技巧
兒童不是復制品,每一個個體都是獨特的,正因為兒童的千差萬別,所以在與學生談話時,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下面介紹幾種談話的技巧:
1.單刀直入式。與性格直爽、外向開朗的學生交流時,班主任不妨單刀直入,直接指出問題所在,揭示其嚴重后果。這種直接明了的談話方式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期望和真誠,能夠激發學生向上的動力。反之,如果班主任婆婆媽媽、東拉西扯、遲遲不進入主題,只會適得其反,讓學生反感。性格耿直的學生一般都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班主任只要做好提醒和引Чぷ骶涂梢粵恕
2.和風細雨式。對于性格內向、感情細膩的學生,尤其是女生,班主任和風細雨、潤物無聲的談話更容易被學生接受。這一類學生如果犯了錯,班主任首先要帶著他(她)認真分析、找尋原因,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只有“和風細雨”才能達到“潤物無聲”的奇妙境界。
3.循循善誘式。兒童的心智發育不成熟,比較容易引導。對于一些習慣差的學生,班主任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恒、導之以行,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班主任在與這一類學生談話時一定要做到真心、信任、尊重、關愛。
4.蜻蜓點水式。對于表現優異、自覺性高、自尊心強,偶犯或初犯錯誤的學生,班主任的旁敲側擊、蜻蜓點水式的提醒既能維護學生顏面,又能及時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效果。有時候,優秀的學生也可能會犯錯,班主任可以不直接批評,而是借助表揚其他學生的契機來提醒。如針對部分優秀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的情況,班主任可以這樣說:“XX同學聽講很認真,老師為你點贊,可惜我們一直表現很好的個別同學,今天表現就有點不盡如人意了,說的是誰,你懂得。”老師只要微笑著看他一眼,學生便會心領神會。教師心中裝著學生,關注他的成長,從師愛出發,教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便都有了教育意義,尤其對那些心思細密、積極向上的學生,教師完全可以做到點到即可。
5.響鼓重敲式。對于屢教屢犯、錯誤不斷的學生,教師在教育中要態度明確、措辭嚴厲地指出問題的嚴重性,讓學生加深認識、幡然醒悟。如,有學生曾經因為排隊時與同學發生口角而用板凳砸同學,對于這樣的學生,我首先旗幟鮮明地擺明態度,非常嚴肅地批評:“這樣做,一時痛快,考慮后果了嗎?砸傷人怎么辦?不知道控制情緒,只會害人害己。如果今天你面對一個比你壯實很多的同學,控制力和你一樣差,你和他動手,吃虧的會是誰呢?你想過沒有?”一段搶白,痛陳利害關系,讓他認識到沖動行為的后果。
篇4
我認為建立在扎實的聽力功底上的技巧才是永恒的技巧。堅持泛聽,收聽英語廣播,觀看英文電視節目,欣賞英文電影,聽英文歌曲,盡量給自己創設英語的環境和氛圍。
初中英語教學大綱對“聽”的具體要求是:學生能聽懂廣播、電視、錄音等與本學段水平相當的英語有聲語言材料;能聽懂語速為每分鐘120個詞左右,與學生生活貼近的、基本沒有生詞的語言材料,獲取所需信息。
因此,聽力題型大致有以下幾種: ①聽短句選出相應的應答語;②聽對話及問題選出正確的答案; ③聽短文及問題選出恰當的答案或圖畫; ④聽句子或短文填詞。
長期以來對學生聽力的訓練并未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得到足夠的重視,聽力歷來都是中學英語教學的薄弱環節。如何提高學生聽的能力,使學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是廣大師生極為關注的問題。而要解決好這一問題,熟悉聽力測試的方法,除了平時要加強聽力基本功訓練,掌握一些聽力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聽力測試的應試技巧
1、放松情緒,集中精力
放松情緒和集中精力并不矛盾,過于緊張的情緒有礙于考生的正常發揮;反之,放松一下情緒,比如考前的深呼吸或閉目片刻都可使考生的心情平靜下來,很容易進入答題狀態。
2、抓緊時間,提前審題
提前審題的好處在于它可以幫助我們預知要聽的重點,提高捕捉信息的準確度,這樣降低了聽力材料的難度。
3、沉著答題,遇難不慌
①在審題預測的基礎上進行聽力預測。例如,看到A: Yes,I mind. B: Yes,I do. C. Not at all. 就要立即想到,此題關鍵要考“Do/ Would you mind...?”的回答,應馬上想到回答是“Not at all.”,“Of course not.” 或“I’m sorry. But you can’t do it.”
②聽力的時間是預先設定的,不可人為控制,因此要養成搶記內容的能力。聽力材料中的一些數字、地名或人名等細節信息,需借助筆記。做筆記時只要記主題句和關鍵詞,特別是對那些聽到一時拿不準、寫不出的詞要學會用音標作快速記錄,這樣可以在錄音結束后,為自己創造追憶的條件。另外,在做題過程中如遇到聽不懂的,要舍得果斷放棄,集中精力,緊跟磁帶速度走,切不可瞻前顧后,一誤再誤。
4、仔細檢查,理順關系
聽力錄音結束后,不要急于做筆試題,要利用頭腦中還保存的短暫記憶和記錄的內容,對那些不太肯定的答案進行語法上的推敲,力爭答題準確。
5、聽力必須聽、讀、記結合進行
第一步迅速閱讀題干和選項,第二步靜聽錄音、記住要點,第三步結合人物、時空、話題及背景推出正確答案。此外,聽力能力測試有心理、瞬時、信息三個方面的效應,決定聽力能力高低的關鍵在于能否盡快理解所聽材料的內在聯系,領會其大意,抓住其重點。當然,聽力測試也有一些應試技巧,以求得考試狀態最佳,應試更嫻熟。
二、常見聽力測試題型分析
初中聽力測試題型的設計常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 ①對話發生的地點;②談話人的職業和身份;③談話的主題及談話人的行為狀態;④簡單的數字計算;⑤推理題;⑥原因題?,F就每種題型分述如下:
對話發生的地點
①提問方式: Where are they talking? Where is the man/ woman now?
②選項形式:一般用介詞at,in,on 等加地點名詞構成。
③答題技巧:掌握與某些地點有關的關鍵詞語。
例如:
a. At a library: borrow, books, magazines, bookshelf, library card.
b. At a restaurant: a table for two persons, order, menu, delicious, bill.
c. At a shop/ supermarket: clothes, size,color, on sale,try on, expensive.
d. At a hospital: doctor, pain, cough, headache, injection, take one’s temperature, pill, medicine, etc.
2、談話人的職業和身份①提問方式:
What does the man do?
What is the man?
What’s the man’s job?
②選項形式:“主語+is+a/ an+ 職業名詞”或只出現職業名詞。
③答題技巧:掌握一些與各種職業相關的詞語,以便在聽錄音時作出準確的判斷。
3、談話的主題及談話人的身份
① 提問方式:
What is the man doing?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What happened to him?
②選項形式:可用完整的句子、不定式結構、現在分詞或從句。
③答題技巧:抓住重復率較高的詞語進行預測。4、簡單數字計算題
①提問方式:
What time will the train leave/ arrive?
How long did the meeting last?
How much is the coat?
What’s the price of the coat?
②選項形式:時間題常用“at + 時刻數”;價格題用“貨幣符號+ 數詞”或“數詞+ 量詞”;距離題常用“數詞+ 距離單位詞”。
③答題技巧:我們不僅要熟悉數字的讀法,更要注意時間、價格、距離、日期的表示方法及有關的量詞。對于需要推理的題目,我們還要準確理解錄音中的倍數、百分比等數量概念,以及表示比較意義的句型結構。
5. 推論題
①提問方式:What does he mean?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passage?
②選項形式:一般為完整的句子。
③答題技巧:此類題型相對較難,不僅要求聽懂對話的內容,而且要從對話的內容中判斷談話結果、行為趨勢或邏輯關系等,且要依據內容和說話人的語氣作出判斷。
6. 原因題
①提問方式:Why is he late? Why didn’t he go to the doctor?
②選項形式:一般用“Because + 從句”或“動詞不定式短語”。
③答題技巧:注意一些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介詞和句型。
三、聽力訓練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注意區分和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
在英語里有不少讀音相近,但意思卻截然不同的詞匯,象cure(醫愈)和 kill(殺死),menu(菜單)和manure(肥料)等。設想如果有一個醫生想說:“I’ll cure you.”(我要治好你的病。)卻因發音不好,說成:“I’ll kill you.”(我要殺死你。)那病人會嚇成什么樣子。又比如,有人對你說:“I am thirty. My wife is thirty, too.”而你聽到的卻是:“I am dirty. My wife is dirty,too.”你一定會莫名其妙。實際上,所差之處就是一個音素。因此,我們從一開始就要注意區分和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在這個基礎上提高聽、說,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2、創造一定的聽、說環境
聽、說是一種語言交流,沒有一個外語環境或一定的聽、說條件,只靠單槍匹馬很難收效。當然,現代科學為我們提供了錄音機這一工具,我們可以把課文、對話和中外成品磁帶錄制下來反復聽和模仿。還可以把自己的口頭作文和復述錄下來,仔細審聽,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能把自學的伙伴組織起來,定期開展會話活動,或利用社會上、公園中提供的“外語之角”等條件,既練了說,又練了聽,在實際的語言環境中練習,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
篇5
高校輔導員承擔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就業指導、安全穩定等重要任務,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最直接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在平時的工作中,輔導員每天都要接觸大量的學生,會面對許多不同的事情甚至突況,可以說每天工作中與學生間的溝通和交流是輔導員工作本身的重要組成部分,總結出一些溝通交流技巧的原則和技巧有助于輔導員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尊重,從而使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一、溝通交流的原則
1.平等尊重的原則
平等是贏得尊重的前提。人的工作是所有工作中最難做的,因為在現實中會有很多確定的和不確定的甚至突發的因素在制約著工作本身,輔導員工作需要有極大的愛心、耐心和細心,任何一點疏漏都會極大地影響我們今后在學生中工作的開展。學生事無小事,當大量的工作擺在面前時,要及時地梳理好脈絡,特別是在面對學生時要調整好情緒,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如果輔導員一方居高臨下,憑借著老師的身份去發號施令、頤指氣使,那么很快便會使學生產生敵對情緒,輕則不再與你溝通解決這個問題,重則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以后也不會與你交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嚴,并期望在各種場合中得到尊重,建立坦誠的情感,大學生尤為突出。不能因為學生犯了錯誤,就對他們大加斥責,在談話中堅持平等與尊重,不損害他們的名譽和人格,承認或肯定他們的能力與成績。否則,容易導致談話過程中的緊張和沖突,同時作為輔導員要積極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和身心健康,及時為學生排憂解難,贏得他們的尊重與信任,真正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2.真誠溫暖的原則
輔導員在進行思想溝通時要注意語言運用的藝術,語言藝術運用得好,有時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反,如果不注意語言藝術的運用,往往會在無意中出口傷人,是輔導員和學生產生矛盾。真誠是溝通的橋梁,雙方以誠相待,彼此建立信任感,結成深厚友誼,輔導員開誠布公的與學生交談并恰當的表明自己的意見和態度,這樣將有利于師生雙方的談話持久深入地開展下去。
3.理解支持的原則
堅持理解支持的談話原則,要有一定的同情心,進行換位思考。如果只圖自己的一時痛快,隨意宣泄自己的內心情緒,為了達到盡快解決事情的目的而急功近利,不顧學生的感受和環境氣氛,就顯得非常沒有人情味。當然,理解支持是有前提的,不能混淆是非,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
4.適度保密的原則
除在交談中口頭告訴為其保密外,還可以以非面談的方式進行。如電子郵箱、飛信、QQ等多種方式,這種一對一交互式交流讓學生有安全感,能夠打消學生的顧慮,贏得信任與尊重。
5.助人自助的原則
師生溝通交流過程并不能簡單理解為教師替學生出主意、想辦法的過程,而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自己想清楚問題的關鍵所在,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在這個過程中才能夠真正發揮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得到鍛煉與提高,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同時也避免了談話過程成為教師替學生操心、擔憂,而學生毫無危機感的情況。
二、溝通交流的技巧
高校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教育群體,具有較高的智商、較高的自我認知度,這就要求輔導員在于他們的日常接觸中要善于運用語言技巧,從而有助于化解問題,順利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化解僵局的技巧
與學生的談話過程中出現僵局時,輔導員可以報以微笑,態度一定要親切和藹,告之學生,老師會對他所講的話保密,打消對方的心理顧慮。例如,為學生倒一杯水等方法,都可以繼續下面的談話營造一種相對輕松的氛圍。此外,出現僵局時,輔導員還可以展示避開談話的主要內容,運用掌握的學生個人基本資料,關心詢問對方的目前狀況,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為僵局后面繼續的談話創造條件。
2.善于傾聽的技巧
在交往過程中傾聽本身就有一定的治療效果,有時聽比說更重要。引導對方說出問題關鍵所在,在傾聽的過程中,做一名耐心的聽眾,一定不要隨意打斷對方的講話,可以用“嗯”、“啊”等語氣詞,以表示對學生所講的話產生理解和同感。
3.適當發問的技巧
在發問方式方面,盡量少用封閉式詢問方式,而應盡量采用開放式詢問方式。在問題數量方面,短時間內盡量不要問太多問題,在發問過程中盡量不要帶有判斷性的、誘導性的等問題。在詢問理由時,有時會使對方的防衛心理加重,所以盡量少使用“為什么”最好用“怎么”代替。還有,在追問問題的深層原因時,要慎重對待,在師生雙方建立有深厚友誼的基礎上,建議采用比較委婉、探尋式的發問方式。
4.澄清事實的技巧
澄清事實是指直接指出學生話語的前后矛盾之處,言行不一和心口不一之處,主要適用于學生否認、推卻、掩飾事實的時候。這種澄清事實的方式也要委婉地表達。例如,“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我都有點糊涂了”,以委婉的方式讓學生接受事實不失為一種好的談話方式和技巧。
5.及時反應的技巧
教師應對學生最關心、最敏感,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做出及時的反應。及時反應包括內容反應、情感反應和沉默反應,內容反應的方式可以是口語等語氣詞,肯定語氣詞后面跟上簡單的話語或者重復學生講話的個別字、詞、局。反應也可以是非語言信息,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面部表情是內在情緒的外在表現,這些都能表達人的態度和情感,如贊許性的目光,點頭默認等。內容反應是要對雜亂無章的敘述進行整理歸納,并對其表示理解,進而鼓勵學生繼續談話。情感反應需要理解并反饋學生所表達的情感,諸如喜好、厭惡、憤怒等。沉默反應是教師要把全部精力放在聽學生的所談內容上,使學生感到自己被關注,有助于繼續話題開展。
6.談話收放的技巧
談話的內容要有收有放,時間的長短要把握有度,時間過長不利于問題的解決,還會使內容過于繁雜,不容易歸納整理思路,使談話的功能減弱,時間過短又不能全面地反饋問題所在。所以,談話時間要有所掌握,如果需要下次繼續談話,還可以和學生約好時間地點,談話結束前要鼓勵學生,并送有一些祝福話語,使學生帶有滿意,鞏固談話效果。
參考文獻:
[1]蔡莉.新形勢下專職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9,(21).
篇6
溝通口才與技巧一、說出你的想法
當信息被傳達時,大多數人會因為怕達不到社會的期望值而羞于表達他們的想法。 人們常常在談話中傾向于保留自己的想法。有效的溝通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在特定的環境中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溝通口才與技巧二、理解溝通的細微差別
溝通早已不再局限于口頭的交流,而變成人與人之間聯系的有效方式。溝通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干擾和扭曲信息傳遞的因素,在傳達的過程中信息的內容和含義經常會被誤解。理解了這種微妙的差別,會使你更加意識到自我提高的需要。
溝通口才與技巧三、善于傾聽
溝通不是單向的過程。傾聽與說話一樣重要。事實上,大多數交際專家都認為,理想的溝通者聽要比說的多。傾訴能緩解人際關系的煩惱,這聽起來令人振奮,但有時候僅僅傾聽就能獲得成功。它不僅能豐富你的交際經驗,還能讓你在其他人身上獲得更多的共鳴。
溝通口才與技巧四、保持眼神的交流
每一個談話者都認為,吸引聽眾的完美方式就是與其保持眼神的交流。談話時看著對方的眼睛,往往會將其搖擺不定的注意力吸引到交談中。如果你想提高你的溝通技巧,想吸引住你的聽眾的注意力,記得說話時直視他的眼睛。眼神的交流能使談話者的注意力無形之中集中起來。如果沒有眼神的交流,言語交際甚至是完全無用的。
溝通口才與技巧五、交談中,觸摸對方的手臂
在談話中,把手放在對方胳膊上這樣的微小動作,可以幫助你們之間建立一種微妙的默契!觸碰滿足了雙方肢體接觸的良好愿望,你會發現你們的情緒都變得平和。很快你會發現這個小動作給你帶來不可思議的好處:面對你提出的要求,別人不再毫無情面的直接說不了!身體語言多多益善,但也要注意分寸,不熟的人太親密反而會怪怪的哦。
溝通口才與技巧六、別再繃著臉了,笑一笑
不要以為只有心情好才能笑,研究證明,假裝微笑其實是個心理假動作,僅僅微笑這個動作也會讓你更開心。當然前提是你那會兒心理并不難受。當我們微笑的時候,大腦會向我們傳遞信息:我很幸福。然后我們的身體就會放松下來。而當我們向別人微笑時,對方也會感覺更舒服,大部分人都會回報以微笑,這個良性循環的確會使我們更快樂。
溝通口才與技巧七、跟朋友聊天時,站得近一點
與朋友親人聊天甚至出游時,任何時候,我們都習慣跟人保持著自己的安全距離。每個人的安全距離是由個人經歷、文化背景、家庭環境,甚至職業習慣決定的,遠近不一,但是距離并不一定總是產生美,有時候恰恰是這個距離成為你和朋友之間隔閡的罪魁禍首。下次與朋友談話時,勇敢地邁近一點吧,你會發現站得近,你們的心靈也更近了一些。
溝通口才與技巧八、其他有效的溝通方式
人類是優秀的競爭者。我們在生活中與他人競爭,并在這個過程中學習新事物。要提高我們的交際技巧,最好的途徑是向別人學習。只有通過觀察他人你才有機會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觀察其他的談話者會使你學到別人的優點。尋找具有良好溝通能力的同伴并密切觀察他們。模仿他們的說話方式和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你不但能像他們一樣擅長交際,而且還能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溝通口才與技巧九、與人交往時,說出你對他的欣賞
看到小區保安扶著一個老奶奶上樓,馬上稱贊他,不要心里覺得這個人原來還不錯,但不說出來,說出你的欣賞,這會讓保安和你自己都感覺更快樂。告訴老媽她做的菜很美味,感謝男友多等了你十分鐘,學會真誠而主動的贊美人,發現別人的優點,馬上贊美他,表達正面而積極地觀點時候,你也敞開了心扉,和對方的聯系進一步加深。一段時間后,你會發現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要知道,施比受更加幸福。
篇7
一、說話前要確立好對象,內容和相關的信息
1.作為班主任在找學生談話前必須要考慮到找什么樣的學生談,解決什么樣的問題,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效果等這些最基本的問題。班主任面對的是一個群體,盯著的不是一個或少部分學生,而是全班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要立足這樣一個目標開展工作。
2.在內容的把握上應避免過于簡單、草率或隨意串聯。因此,班主任在面對對象前,對談話的內容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收放有度,觀點鮮明,要圍繞和服務于此次談話的這個中心目標。
3.在找學生談話前要整理好相關信息,不打無準備之仗。班主任要想借談話去解決班上具體、實質性的問題,在確定了對象、內容以后,就一定要進行相關的信息收集整理,便于增加談話時的說服力和教育幫助的力度。現在的學生所需要的是以理服人,多用激勵的方式方法。要想觸動學生的心靈,作為班主任,就要用大量的時間和機會去觀察他們,分析他們,深入到他們生活中去與他們交朋友,還要借助他人獲得多方面的信息,以便對學生有全面的認識和正確的評價。因此,班主任在找學生談話時要找準因果關系,分析問題時要入情入理,使本次細心準備的談話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談話前如何選擇好最佳時間、場所、技巧,這是談話的前提
1.學生在校雖然是接受教育的,但他們也有強烈的自尊,需要的是心靈的溝通,是坦然的面對和自然的接受,而不是專制式的高壓監管。所以與學生談話,要選擇適當的時間,使他們能以一種平和的心態來接受你的訓導。談話的時間應因人因事因環境而定,有的問題需要及時解決,有的問題則不能操之過急。
2.談話的場所也是一個敏感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受表揚的談話在公共場所會起到很好的效果,也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更能鞭策其他同學進步。而對其他性質的談話,就一定要考慮學生的感受。
3.談話的技巧也非常重要。要靈活運用談話形式。談話并不局限于面對面的單一的形式,重在立足于學生個體實際,可依據溝通內容來選擇形式,也可采用作業留言,還可利用家訪在學生家進行交談,我有時干脆用書信的形式放在學生的書本里,這樣往往會收到自己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面對的是一群處于成長中的青少年,由于年齡、個性、環境的差異,特別是那些留守學生,談話的方法技巧也應有不同的取舍。首先,要運用好對比感悟來傳遞言外之意。其次,談話時老師要善于傾聽。交流是互相的,切不能由老師唱獨角戲,這就是說師生雙方要互相尊重,體現民主,特別是班主任更要換位思考,談話時要多給學生較多的空間和機會,更要營造出和諧,平等,融洽的氛圍。班主任要多聽學生的心聲,多思考一些學生反饋來的信息。班主任工作重在嘴動,腿動,手動,多和他們打成一片,做他們最忠實的朋友,談話不是讓學生懼你,而是讓學生敬你,用積極的行為方式支持配合你。即便是一次談話,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僅要曉之以理,更要動之以情,追求"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這就要求師生談話是平等的,體現的是人文關懷,每句話滲透的是熱情的關懷,是真情的呼喚。這樣,就能促成學生覺醒、自新、完善,讓學生感受溫暖,看到明天美好的希望。
三、如何展現班主任與學生在談話中應有的人格魅力
1.班主任與學生談話要注重平等,真誠。善于尊重學生人格,創造合適的氛圍是班主任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班主任絕不能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班主任不管在任何時候,任何場所,任何情況下都應對學生和諧可親,讓學生感悟到你的真誠,體會到你的幫助。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再頑皮的學生,只要你對他是真誠的,他一定會敞開心扉,與你坦誠對話。
2.班主任與學生要做到鍥而不舍,耐心細致。班主任工作的特殊要求是信念堅定,持之以恒。"欲速則不達",總之做學生工作要循序漸進,鍥而不舍。
篇8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藝術;管理技巧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5-0154-01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領導者,對班級的管理工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班主任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和對象的復雜性,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具有自身的特點。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項復雜而需要耐心的工作。如果能夠在工作中掌握并運用一些有效的技巧,將會減輕班主任的很多工作,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育改革的大前提下,新課標要求小學班級的管理工作也應該及時地進行調整,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僅可以促進教育改革的發展,對學生的長遠發展也很重要。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小學班主任應該學會運用班級管理藝術,加強自身的素質,為學生樹立典范。
一、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意義
根據教育部的相關規定,小學班主任的工作職責是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集體活動、關心學生的每一個成長的方面。具體來說包括四個方面,即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品德和教育以及管理工作。
班主任的正確管理和領導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很大作用。小學
班主任是班級的直接領導者,他有責任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和小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這對于樹立良好的班風是非常有利的。同時,小學班主任往往還兼任某一科目的任課老師,這使得他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更有針對性的開展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與學生的交流也更加的頻繁和密集,有利于開展實際工作。
二、小學班主任的管理藝術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長期細致的教育工作,不僅有其自身的規律,也有許多方法和技巧。掌握和運用這些方法與技巧,會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與學生的溝通。溝通也是一門學問,甚至是一門藝術,筆者在擔任班主任期間總結了一些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技巧,在班級管理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F總結如下。
第一,傾聽的藝術。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但同時也是班級各種信息的收集和處理者,在完成工作之余,首要的任務是進行溝通。溝通是雙向的。不僅僅是單純地向別人灌輸自己的思想,還應該學會積極的傾聽。傾聽的能力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技巧。小學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表示出誠意。聽就要真心真意地聽,對我們自己和對他人都是很有好處的,安排好自己的時間而去聽他人談話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其次小學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有耐心,不僅要等對方把話說完,而且應當試著去理解別人的心情和情緒,還要在適當的時機進行鼓勵和表示理解,談話者往往都希望自己受到理解和支持。只有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機制,在工作中善于溝通,樂于溝通,積極與工作的受眾進行溝通,才能實現工作的目的和初衷,更好的完成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觀察的藝術。班主任通過對學生行為的觀察,可以達到了解其思想狀態的目的。在我國理論界,對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基本要求有一項是:班主任在工作中越是善于觀察,就越能深刻地認識自己的學生。觀察力是班主任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觀察要求能看出學生個性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品質,把它們跟表面的、暫時的、非固有的特點區別出來,并能認識學生發展的基本趨向。班集體是由學生組成的,每個學生都有他自己獨特的性格、智慧、行為特征。教師應及時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態、家庭狀況、人際關系等,了解和掌握了這些,有助于及時幫助學生克服各種困難,解決各種困惑。在筆者的日常工作中,通過觀察往往能發掘出更多的信息,有利于推動班級建設和學生的成長。例如以往學習興趣不夠濃厚的學生,突然表現出比較積極的狀態,就要通過多種途徑了解他學習積極性激發的原因,利用好并持續延續他的好狀態,利用這種好的影響推動他持續進步。
第三,談話的藝術。談話是班主任對學生實施教育的一種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班主任必備的基本功。談話是一種雙向活動,它不僅需要真誠和信賴,而且需要技巧和機智。小學班主任在談話中,首先要有充足的準備,要明確談話的內容、方式、目的;其次要努力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做學生的貼心人,在談話中把學生當做朋友,以自己寬厚的師愛去贏得學生的信服;最后還要注意在談話中要“說服”,不要“壓服”,學生有不同的的觀點,小學班主任要耐心分析,談自己的看法時要婉轉,不要用命令的口氣。
第四,管理的藝術。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老師的“教是為了不教”,而現代教育家魏書生也引申了陶行知先生的理念,認為“管是為了不管”。的確,小學生需要管的地方太多了,大到世界觀的形成、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小到坐立行走、穿衣打扮,如果小學班主任事必躬親,無所不管,那就成了保姆的角色,容易陷于瑣碎,也不利于小學生的自我管理與成長。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小學班主任要管大放小,分清主次,學生能干的放手讓他們去干,充分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作用,逐步鍛煉和培養學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第五,處理突發事件的藝術。著名管理學家西蒙指出,突發事件的實質,是非程序化決策問題。處理突發事件是一種非程序化決策。正確、恰當地處理突發事件考驗班主任的智慧。一般來說,冷靜、靈活、公平、幽默、果斷等是必不可少的。突發事件的發生和處理,對小學班主任而言,是一個挑戰,也是機會。如果處理得當,能夠有效的提高全班的凝聚力,更好的幫助學生如何團結友愛,幫助班級的每一名學生得到成長和進步。在突發事件發生后,如何處理這些事件,是對班主任智慧的考驗。如果說平時的教育、管理是淙淙溪流,那么突發性事件就是一朵朵浪花。教師要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突發事件,保持冷靜平和的心態,切忌以個人喜惡來影響處理的方式和結果。要實事求是、公正無私,讓學生心服口服。不要把突發事件看作壞事,要把它看做一個成長的契機,讓當事人和全班同學在問題的處理中有所收獲,思想和認識得到升華。
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的管理藝術是班主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結晶,是自身教育理論修養與教育教學經驗融匯貫通的結果。相信通過每一名小學班主任的不斷實踐和探索,一定會掌握更多的管理技巧,使小學班主任管理藝術更加完善,管理效果更加明顯,幫助每一名學生收獲成長。
篇9
在醫學臨床實踐中,臨床醫生尤其是外科醫生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之前必須向患者、家屬或單位負責人等可負法律責任的人進行手術前談話,醫生有責任和義務將患者的病情、治療方案和措施、醫療風險及并發癥和預后情況等內容客觀地告知他們 ,使之對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對手術治療措施達成統一意見,對可預測或不可預測的手術風險表示一定的理解并能承擔之等。
一個成功的外科手術治療不僅需要高超的醫術,更需要患者及家屬的積極主動配合,因為醫生面臨的不僅僅是生物醫學的疾病,更是社會生物醫學的患者,所以醫生與患者之間進行行之有效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而術前談話則是外科醫生和患者之間在手術之前進行交流的最重要方式。因此如何更好地進行手術前談話,以便患者達到最好的手術治療效果,已經成為每一個外科醫生必須面臨的課題。
為了達到圓滿有效的術前談話效果,這不僅需要術前談話有一定的基本要求和內容,更要有一定的技巧和藝術。
術前談話的基本要求和內容:(1)明確談話時間和地點;(2)醫生必須是非常熟悉患者病情的主治醫生,危重患者或重大、復雜手術需科室或院負責人參加;(3)參與談話的是患者或可負法律責任的親屬、單位負責人等;(4)談話內容包括患者疾病的診斷情況、手術治療的必要性、手術方式選擇依據、術中和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意外情況、擬采取的預防并發癥及意外情況的有效措施、手術治療的預后和經費估算等方面。
掌握好術前談話的技巧和藝術,我們不能簡單理解為僅僅用嘴說,而是要求醫生要在專業知識的全面掌握和患者的病情非常熟悉的情況下,真正從自己的思想意識形態角度出發,在了解患者知識文化背景的基礎上,及時準確地把握患者手術前的心理狀態和活動,才能夠使好術前談話做到有的放矢,真正達到預期效果。
作為一名醫生,我們必須本著一切為病人服務的思想,正如吳階平院士名言:“一切為了病人、為了一切病人、為了病人一切”,只有持有這種思想,在與患者術前談話時,才能更多的站在患者的角度有效交流,而不是常規工作的敷衍和應付。同時還要了解不同患者及其家屬的知識文化背景的差異,以便我們選擇更加合適的語言方式和談話方式。在此基礎上,我們必須了解患者此時的心里活動, 建立患者對手術治療的正確認識態度,消除不必要的一些錯誤認識和誤解等,使患者做到(1)消除對手術風險的恐懼心理,了解醫生防御風險的措施和能力以及抵御風險能力的有限性;(2)患者感覺到他已受到最科學合理的疾病診斷和治療;(3)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和風險性;(4)綜合和持續治療的可能性;(5)手術治療效果的遲后表現性和不可預測性;(6)外科手術治療成功是集體團隊的作用;(7)提高對醫生和醫療水平的信任度。
術前談話必須做到消除患者對手術風險的恐懼心理,了解醫生抵御風險的措施和能力以及抵御風險能力的有限性。一般情況下,患者及其家屬在手術前談話、簽字時有兩種心理狀況:一是對手術的風險性非常恐懼,一種認為這是醫院的常規手續,甚至理解為外科醫生嚇?;颊撸菩敦熑?,被動接受。對于前者我們一定要反復強調手術的必要性以及為此付出風險,并可以舉出一些淺顯的實例,比如在路上行走有被汽車或被自行車撞傷或被石頭絆倒的危險等,難道因此就不外出走路?手術并發癥如同走路摔倒一樣并不可怕,但我們并不能忽視,所以需要患者和醫生互相合作、互相信任,對每一種風險可以通過過去發生的概率和我們具備抵御風險的措施和能力來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對于后者外科醫生在談話前要特別指出談話、簽字并不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是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同意權和選擇權,同時重點強調目前醫療技術水平的有限性,故對有些手術風險的抵御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對手術可能出現的一些并發癥和意外情況要有心理準備和接受能力,最終希望得到患者的理解并同意手術。
術前談話需要明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案,使患者感覺到已接受最佳治療時機、最科學合理的治療手段,以便患者判斷是否選擇手術治療及哪種手術方法等。例如老年性股骨頸骨折可以手術治療,采取什么手術方法、使用什么樣材料的內固定等有時難以確定,有的患者認為多枚斯氏針內固定,手術創傷小,骨折愈合后內固定取出簡單,比其它手術好,有的持相反意見,外科醫生應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和骨折類型以及掌握的手術技術擬定最佳手術時機和方法,而通過談話能夠讓患者及其家屬理解并接受并非易事,并且患者有最終選擇的權利,因此,醫生應該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每一種治療方法的優缺點設身處地向他們講解清楚,科學地幫助患者選擇,在這過程中,醫生一定要實事求是,避免根據自己的興趣去誘導患者,如何讓患者接受醫生的手術方案,并且真正體現知情權和選擇權,這就需要談話技巧。例如股骨中段頸骨折,手術方式有單釘內固定術、多針單釘內固定術、加壓內固定、人工骰骨頭置換術等,選擇哪一種手術方案就如同去旅游目的地一樣,有很多條路線都能到達,但終究有一條最捷徑的路,如同我們選擇手術方式哪個是最適合我們的,如果用更有感情的方式對患者說假如你是我自己或是我的親人,我也會作如此的選擇,這樣患者會感到你與他有心連心的交流 ,把他當親人,對他關懷倍致,醫患交流才能達到共鳴,患者及其家屬的安全和信心感倍增,對擬定的手術方案也就更容易接受。
術前談話必須明確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和風險性。有些治療就疾病性質而言必須手術,但我們治療的是患者,所以在制定治療方案時,必須考慮患者的年齡、全身狀況、家庭和社會經濟狀況等。例如80多歲的骰骨頸骨折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冠心病、骨質疏松癥等,從疾病本身來說需要進行手術,但是就患者的年齡和全身狀況則不容許手術治療,只能接受簡單的皮膚牽引或外固定,也就是說手術的風險性高于必要性。但我們也會碰到手術的必要性高于風險性。例如一名青年患者近一月來發現每次活動后大腿疼痛,到醫院檢查診斷為骨肉瘤,由于患者平時沒有任何癥狀,因此對手術的必要性不一定理解或甚至產生誤解。任何手術都有一定的風險性,例如對孤立腎腎癌進行手術,很有可能出現保留不住腎臟或術后發生尿毒癥,所以,術前談話一定要幫助患者充分明白手術必要性以便對手術的風險性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可以合理決策診治方案。
術前談話應該告知患者手術后綜合和持續治療的可能性。作為患者及其家屬,總是希望一次手術能夠一勞永逸,然而疾病的發展規律和生物學特點不同,決定了手術治療不是萬能的。例如腎移植手術只是尿毒癥患者治療的一部分,術后需堅持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腫瘤患者術后還需應用化療、放療等治療;尿道會師術后需定期尿道擴張等。術前談話時,應該讓患者及其家屬知道術后綜合和持續治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明手術治療僅是該種疾病治療的一部分,以便患者有更充分的心理準備,積極配合進一步治療。
術前談話必須告訴患者治療效果的遲后表現性和不可預測性。手術治療的效果是患者最關心的問題,手術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患者的預后。大多數外科疾病,手術治療后療效明顯,立竿見影,因此大多數患者及其家屬都具有急于求成的心理,甚至一時看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埋怨手術白做了或不成功,引起不必要的醫療糾紛。雖然外科醫生對患者的預后評估決不可忽視,但由于疾病的特點、進展和個體差異不同,手術治療的效果表現有遲后性和不可預測性。例如關節骨折術后,關節功能活動不是短期就能恢復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功能鍛煉才能恢復;脊柱結核手術和惡性腫瘤手術后的復發現象往往不可預測。因此 ,術前談話時,對疾病的手術治療效果的遲后表現性和不可預測性一定要提前告訴患者及其家屬,使患者對預后有充分的認識和心理準備。
術前談話應該告訴患者一個外科手術治療的成功是集體團隊的共同作用。手術前經常會有患者及其家屬問醫生:“您給我做手術嗎?我就相信也要求您給我做手術?!逼鋵嵢魏我粋€外科手術不是某個醫生一人完成的,而是凝聚著許多醫生、護士的辛勤勞動和汗水。因此,術前談話一定要向患者及其家屬強調外科治療的集體團隊精神和作用,不要過分強調醫生個人的作用,否則會造成患者的誤解,也不利于外科治療集體的團結。
術前談話時,醫生一定要實事求是地告訴患者的目前病情、診斷以及治療方案等,以提高患者對醫生和醫療水平的信任度。患者及其家屬在和醫生術前談話和簽字時常具有這樣的心態,即想通過這次談話充分了解病情是否診斷清楚、手術治療成功的把握性有多大以及術后護理水平怎樣,因此在談話時,患者可能會問到底是什么???病情發展到什么程度?以前您們遇到類似情況嗎?做過類似手術嗎?談話時外科醫生一定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真誠客觀地講述主要診斷過程及診斷結果,對不能夠肯定診斷的,醫生會采用需要手術探查、術后病理確診等方案解決,同時要向患者介紹自己在診斷、治療該疾病的過去經驗、參加治療組的醫生和護士的能力和信心,目的是讓患者感受到手術前我們對患者的病情認真負責、診斷準確、信心充足、準備充分。讓患者及其家屬感受到我們醫療服務和醫療水平,從而使他們相信手術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談話前外科醫生必須克服和消除一些不良心理狀況 :①為訓練手術而手術。常見于一些年青、欠成熟的外科醫生 ,眼睛只盯著手術臺,工作中忽視了人的整體性和社會屬性,缺少人文關懷 ,手術指征把握不嚴[1]。預防措施是要堅持嚴格的三級查房制度。②為了單純提高經濟效益,盲目擴大手術范圍,勉強開展一些危重患者、復雜的外科手術。防范措施是加強醫院等級制度和醫院管理水平。③個人英雄主義,忽視外科手術團隊精神,突出個人作用,忽視甚至貶低他人的作用。只有在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前提下,才能作到術前談話時不說大話、不說假話,否則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違背醫生的職業道德,也才能充分、準確地展示自己的術前談話內容、技巧和藝術。
總之 ,術前談話看似是一個小問題,但卻蘊涵著深奧的藝術、學問和哲理,體現出一個外科醫生的醫術、醫德和責任心。不僅如此 ,它對促進醫患交流、改善醫患關系、減少醫療糾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10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越來越重視自身的身體健康,更注重“以人為本”的社會理念。“以人為本”理念體現在臨床管理中,一方面是要求醫護人員要更加注重患者的護理以及治療,在護理、治療過程中更加尊重患者本身的意愿,這就要求醫護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給患者提供更好的更為科學的護理、治療措施,二是護理工作的管理者要注意自身管理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管理能力,注意管理的方式方法,在管理中以更加有效地方式對護理工作人員進行管理。本文將結合護理管理者在護理管理工作中提高溝通能力的有效方法。
【關鍵字】護理管理;溝通能力;措施分析
護理管理工作中溝通技巧的提高以及改變是21世紀提高護理工作效率以及滿意度的必然方法。管理溝通中的“溝”是實施管理的主要方式,而管理溝通中的“通”是通過管理要實現的目標。護理工作中,要提高護理管理者的溝通能力,主要從兩方面來考慮,一是管理人員提高理解護理管理工作人員的能力,二是協助護理人員增強患者對護理人員以及護理工作的理解可能性。溝通是護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素質之一,溝通的有效實現與組織的凝聚力以及生產效率等有關,在臨床管理工作中,能否實現有效溝通、管理體系中有無暢通的溝通渠道是一項衡量管理工作者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1],因此作為一個護理管理工作者一定要具備良好溝通能力,不斷提高自身溝通技巧,協調好護理管理工作中各方面的關系,確保護理管理工作的有效實現。
1.管理者應具備的良好素質
1.1管理者應具備良好的傾聽技能
一個成功的管理者,首先要具備良好的傾聽素質。護理管理是一項非?,嵥榈墓ぷ鳎o理人員每天可能都要面對不同的病患,接觸不同類型的病患,因此可能在護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小摩擦,當有護理管理人員向管理者進行抱怨以及訴說時,管理者要表現出良好的傾聽技能。另外在與病患及家屬的談話中要注意聽完所有的談話內容在進行判斷,切勿輕率下結論。要不斷深入懂得談話背景,懂得對方真正的談話意圖,再用對方的立場來摸索談話內容。管理者在和下屬進行溝通過程中,要注意首先要明白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技巧、護理人員的理想追求等。只有充分了解護理工作人員的性格以及經歷后才能真正從下屬的思想角度來考慮問題,真正從下屬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1.2要正視談話對方正視談話的對方是一種對正視談話對方主要是從面部表情來進行,護理管理者在進行傾聽過程中要注意表現為樂意傾聽,輔助以實施面部表情,像點頭、微笑等表示贊成、支持的表情[2]。談話過程中不能表現出任意中斷或者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要注意觀察對方的一舉一動,充分體現出上級對下級的尊重。
1.3要具備良好的回應素質所謂適時回應是指根據對方的談話內容以及法相等,管理者表現以真誠的態度以及和氣的語氣對工作人員的努力進行適時的回應,讓對方感受到彼此之間受尊重,真正被領導認同以及接納。護理管理者與護理工作人員在進行溝通時要注意除了口頭上的回應外,還要注意從舉止行動中表現出關愛、器重,像眼神的交流、適當的手勢等非語言的溝通方式可以起到言語所不能表達出的功能,使得管理人員與護理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容易。在護理管理工作中,可以適當采用該種技巧,既讓下屬感受到上級的尊重,同時也能提高護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提高病患對護理工作者的工作滿意度[3]。
2護理管理人員提高溝通能力的方法
2.1提高對護理工作人員的信任度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與對方之間的信任度是影響成功溝通的重要因素,護理管理人員與護理工作者之間的有效溝通也基于對對方的信任度。管理人員對護理工作人員有較高的信任度,則兩者之間能成功進行溝通交流,但若管理人員與護理工作人員之間沒有很好的信任度,則互相之間的有效溝通效率很低。因此,護理管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能否實現有效溝通,基本的一點即為對護理工作人員的信任度多高。要想實現有效溝通,則護理管理者要提高對護理工作人員的信任度,雙方基于較高的信任度,則工作中也有利于護理工作的展開,更好的為病患服務。
2.2工作中注意觀察管理者的觀察能力是進行成功管理的另一項重要因素。觀察力是指人們在生活工作中進行觀察活動的能力。在護理工作中,要密切關注護理工作人員的表情、動作等,提高自身觀察力。通過提高觀察力,從護理工作人員的表情、動作等看護理管理人員對管理者提出的決策、建議的反應,如果是良好的反應狀態,則能更好的開展護理工作,如果護理工作人員對某項決策、建議的反映效果欠佳,則要及時對他們進行意見的征求,以及時結合護理工作人員的意見改善某項決策。同時觀察力還應應用在平時工作生活中,工作中護理工作人員如果出現某種異于平常的行為動作,要及時跟工作人員進行溝通交流,避免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出現失誤等。在觀察過程中要有意的進行分析、判斷,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與聯想,在工作中要有目的的進行觀察,培養和提高自身溝通能力的提高。
2.3提高自身表達能力表達能力是指運用口頭語言表達自身情感的能力,包括工作中說話的能力、技巧,也包括說話者的思維水平,知識能力以及心理特征。護理管理者在工作中要提高自身表達能力,所要表達的事件、決策等要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形式闡述出來。在溝通活動中,要注意準確使用詞匯,注意自身說話的技巧,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清晰地表達中心意思,不能模棱兩可。并且.對所照看的患者的特點進行必要的分析,根據他的學識,年齡,心理特點等選擇不同的溝通方法。如針對那些個性比較開朗,且有較高的知識水平,親切易溝通的患者在對他們的訴說認真傾聽的基礎上要給予恰當的回應。如果患者抱怨醫院的環境就要在對患者進行充分肯定的基礎上加以委婉的解釋;若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恢復情況較慢顯示出了一定的不耐心,就要對其進行必要的引導,給予其鼓勵和支持,并要對他們的決定表示尊重,以滿足他們需要被認同的的心理需求。對于那些性格比較內向,而且不善于表達自己,不愿意溝通的患者,在交流的時候就應該充分的表明自己的立場,以誠懇熱情的態度贏得他們的信任,對他們的痛苦表示感同身受,并耐心解答他們的問題,為他們消除焦慮及恐懼感。而對于老年患者護理人員就應該充分的表現出自己的耐心,不厭其煩的對他們的疑問進行回答,回答是要親切、語速放慢、提高聲音,讓老人感受到溫暖,消除緊張恐懼,提高治療效果。
2.4注意掌握傾聽技巧傾聽能力是一種工作技巧,也是一種修養。傾聽是一種互相之間的理解、尊重,是對方之間分擔痛苦、享受快樂的途徑。工作及生活中,人們不能有效進行溝通交流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雙方之間不能很好地傾聽,存在雙方之間的談話內容對方不愿意聽或者不會聽的問題。護理工作中,護理管理者要掌握傾聽的能力,通過實現與護理工作人員的溝通交流,通過自身傾聽能力的提高,掌握護理工作人員在工作中以及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或者對某項工作內容提出的建議方法,以提高護理工作效率。
另外,除了基本的溝通技巧需要注意外,也要注意平時的肢體語言的運用,如時刻保持微笑的狀態見了患者親切問好等。在病人進行手術或是特殊治療的時候,一個關切鼓勵的眼神就可以給他勇敢和信心,給病患一個熱情的擁抱或是安慰的握手,都會使其感受到溫馨,消除對醫院及醫生的抵觸心理,感受到醫生的關愛,當病人的緊張恐懼及焦慮的心理消除后,就可以以放松的心態對待各項治療,從而增強治療的效果。
3討論
有效溝通交流的實現在護理工作中有著重要意義。管理實現的核心是決策,而在做出決策的過程中,要收集到一切與所要作出決策問題有關的信息情報,信息情報獲取的唯一有效途徑即為溝通。護理管理人員通過與護理人員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可以很好的掌握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過程中的意見和工作結果,對實現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以及獲取良好口碑有著重要意義。首先,有效溝通可以有效改善護理組織內部的人際關系,在護理活動中,管理者與護理人員以及護理人員之間通過有效溝通,可以實現彼此之間的相互了解,改善和形成彼此之間的良好人際關系,增強組織之間的凝聚力以及戰斗力。其次,有效溝通的實現還可以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積極參與管理工作的熱情,護理工作人員在平時的工作中也獲得很多良好工作經驗,在工作決策的設計過程中,可以通過有效溝通積極促使護理人員參與到決策中來,促使護理工作人員在工作上充分發揮自身潛能,激發護理人員參與到管理中的積極性,實現自身價值。第三,有效溝通的實現還可以充分發揮組織成員的創新意識,現代管理的管理理念中,創新是一種很重要的管理理念。護理管理人員與工作人員互相之間進行有效溝通,可以激發創新理念,進行創新性思考以及決策。
參考文獻
[1] 鞏越麗,劉文香,孫威,等.護理管理者提高溝通能力的有效方法及意義[J].護理管理,2009,05(25):386-387
[2] 肖大林.護理工作者應增強人本意識[J].陜西醫學,2009,10(12):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