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試驗區法律服務現狀分析

時間:2022-06-21 08:33:43

導語:自貿試驗區法律服務現狀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貿試驗區法律服務現狀分析

摘要:自貿試驗區的快速健康發展,離不開法治的跟進和保障。隨著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自貿試驗區法律服務與法治保障工作正面臨仲裁法律制度的社會認知度不高、涉外高端法律服務人才短缺且流失嚴重、司法鑒定機構數量較少且業務范圍單一等諸多挑戰。要對標先進,復制推廣上海、廣東等地自貿試驗區的法律服務創新經驗,加快建成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網絡。

關鍵詞:自貿試驗區;法律服務;法治保障

2019年8月30日,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黑龍江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一年來,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試點任務全部實施:27個中省直部門出臺31項文件、提出超400項政策措施;形成超百項創新經驗,總結67項創新實踐案例,生成一批具有黑龍江首創特色的創新實踐案例,國家前六批次適合我省承接的244項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率達到93.9%;首批省級創新舉措已在全省各市地全面推廣;《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試行辦法》正式印發;營商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掛牌以來,新簽約項目194個,協議投資額2281.63億元,新設企業7378家,“最北自貿試驗區”品牌逐漸打響。在新的歷史節點上,總結交流司法行政機關為自貿試驗區建設提供法律服務的工作經驗,分析自貿試驗區法律服務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研究和解決一批工作實踐中的難點問題,有利于進一步提升自貿試驗區法律服務水平,更好地為自貿試驗區建設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與保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自貿試驗區法律服務工作開展情況

1.高度重視主動作為,多措并舉精準施策。一是抓組織領導。成立省司法廳支持我省自貿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由廳長擔任組長,有關廳領導擔任副組長,有關處室和哈爾濱市、黑河市、綏芬河市及哈爾濱新區管委會司法局主要負責人擔任成員,明確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工作職責,為推動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工作提供組織保障。二是抓統籌謀劃。印發了《黑龍江省司法廳支持我省自貿試驗區建設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16個方面工作任務,細化為33項具體措施,明確責任分工,為扎實推進司法行政系統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工作提供抓手。三是抓制度保障。省司法廳與哈爾濱新區管委會聯合印發了《關于為哈爾濱新區暨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哈爾濱片區建設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的支持政策》,從鼓勵法律服務機構入駐、打造涉企法律服務集中區等方面提出支持政策。四是抓學習培訓。召開廳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邀請有關專家,以“優化法律服務,推進自貿區建設”為題開展專題講座。五是抓理論研究。依托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成立省自貿試驗區法治研究中心,編印自貿試驗區政策法律匯編,為政府部門自貿試驗區決策建言獻策。2.完善自貿試驗區公共法律服務平臺。一是黑河片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整合律師、公證、法律援助、人民調解、仲裁等法律服務資源,建立黑河片區綜合法律服務平臺。二是積極探索通過三個片區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組織協調各類法律服務團隊和其他法律服務部門、法律服務人員發揮職能優勢,采用分類引導、專業辦理方式方法,提供具有當地特點的公共法律服務。黑河片區在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律師事務所設立了兩個律師調解工作室。三是以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為依托,為企業提供“量身訂制”和“貼身式”優質法律服務。哈爾濱片區松北公證處為哈爾濱新區孵化器公司出具公證法律服務方案,解決了收租難問題。與中融信托公司結對子,對企業主體資質材料實行備案制,開通了公證服務綠色通道,優先受理、優先出證。并與多家企業建立溝通協調機制,提供預約上門、現場辦證和延時服務。3.積極推動涉外法律服務合作。黑河市掛牌成立了“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黑河片區中俄律師聯合辦公室”,加強與俄律師協會、律師機構建立和發展更緊密的合作及交流關系。律師辦理了戈巴喬夫走私珍貴動物制品、尤里耶維奇儲蓄合同糾紛案件等案件5件,為阿穆爾州布拉格第五礦產有限公司、阿穆爾州“漢”有限公司、黑河市亞歷斯經貿公司、黑河市晧陽商務中心等公司提供涉外法律咨詢服務40余次。4.為自貿試驗區商事糾紛提供便捷優質的仲裁服務。一是全力打造東北亞國際仲裁中心,哈爾濱仲裁委員會在哈爾濱片區購置了5000平方米的新辦公樓。受肺炎疫情影響,目前新辦公樓正在進行整體裝修。新辦公樓單獨設置了國際仲裁業務服務區,將進一步提升為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二是降低收費標準,減輕企業負擔,修訂《哈爾濱仲裁委員會收費辦法》,增加“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哈爾濱片區注冊的企業”申請仲裁,仲裁費參照人民法院訴訟費收費標準”條款,大幅降低自貿試驗區企業依法維權的成本。三是整合仲裁資源,推動建立哈爾濱、牡丹江、黑河仲裁區域聯盟,發揮各仲裁機構在人才儲備、對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優勢。四是在綏芬河片區設立仲裁分支機構,并打造國際商事調解中心,推動仲裁與調解對接,使自貿試驗區企業能夠就近解決爭端。5.提高自貿試驗區公證法律服務便捷度。一是全省首家合作制公證機構落戶哈爾濱片區。2019年12月4日,由司法部批準的哈爾濱新區公證處正式成立。該公證處是我省首家且是唯一一家在國家級新區、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行政區“五區疊加”設立的合作制公證機構。二是創新開展海外遠程視頻公證。黑河公證處依托在俄羅斯阿穆爾州設立的國際公證法律服務綜合體,通過遠程視頻的方式為我國留學生和俄羅斯華僑辦理公證業務,著力破解辦理公證跨國跑、多次跑的難題。綏芬河市公證處借助牡丹江市網絡平臺開展遠程視頻公證,現正進行獨立網絡平臺測試。三是推進辦理公證“最多跑一次”改革。2018年省司法廳將辦理公證“最多跑一次”公證機構范圍擴大至全省120家公證機構,將試點的9項“最多跑一次”事項擴大到55項,最大限度惠及人民群眾。四是創新案例實現新突破。黑河公證處的創新案例《跨境法律綜合服務新模式》經黑龍江自貿試驗區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被確定10項首批省級創新實踐案例之一。6.進一步優化律師服務。一是省司法廳、省律師協會在省內組建了我省自貿試驗區律師人才庫,儲備并統籌全省律師涉外人才資源,解決自貿試驗區個別片區人才不足、服務領域不廣的問題。二是組織律師為自貿試驗區管理機構行政機關和企業擔任法律顧問,發揮“法律智囊團”作用,促進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經營。黑河片區開展“一對一”顧問單位法律服務,幫助分析企業法律服務需求和風險點,幫助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環節。三是組織法律服務團隊深入自貿試驗區企業開展義務法治宣講和“法治體檢”。哈爾濱市司法局組織黑龍江良治律師事務所等10家律師事務所,與哈爾濱片區文杰服飾有限責任公司等15家企業進行對接,通過網絡直播問診、制作線上微課、實地走訪等形式,開展法治體檢、法律咨詢和政策解讀宣講,助力哈爾濱片區企業健康發展。7.增強司法鑒定工作輻射力和知名度。哈爾濱市司法局加強對哈爾濱片區6家鑒定機構的業務指導,引導其成為高資質、高水平、領軍型的權威機構。截至目前,業務范圍涉及環境損害鑒定、司法會計鑒定、工程造價鑒定、交通類鑒定等,年業務量在同類別機構中居中等水平。8.延伸法律援助服務觸角。借助松北區法援中心服務平臺設立哈爾濱片區法律援助工作站,目前正在與松北新區有關部門溝通協商掛牌事宜。法律援助律師庫已組建完畢,待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成后即可進駐。完善“12348”公共法律服務,提供英語、俄語等多語種服務,已可以為外籍人士、華人華僑提供與國際接軌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務。截至目前,共接待解答各類涉外法律服務咨詢11人次。9.促進自貿試驗區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黑河市司法局在黑河片區設立全市涉外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室和黑河市非訴訟糾紛解決中心,擴展服務領域,為預防和化解涉外矛盾糾紛提供法律服務。綏芬河市司法局組建涉外糾紛調委會,為中俄客商解決涉外民商事糾紛提供法律服務,并選派優秀調解人員進駐信訪機構,積極參與信訪調解。目前,涉外糾紛調委會調解民事糾紛達200余件。由北京市涌金律師事務所發起的“黑龍江自貿區綏芬河片區中俄商事調解中心”于2020年7月3日獲得綏芬河市民政局頒發的非企業單位法人營業執照,正式成立。牡丹江仲裁委員會在綏芬河建立仲裁咨詢處,與綏芬河片區中俄商事調解中心合署辦公,拉開了片區國際商事、仲裁工作的序幕。該中心成立以來,已成功調解6起中俄企業間貿易糾紛,受到中俄客商的廣泛好評。10.加快建設行政執法規范化示范區。一是哈爾濱市司法局積極幫助哈爾濱片區創新行政執法模式。對推進“局隊合一”“一支隊伍執法”試點工作進行了研究論證,針對成立綜合執法機構的法律路徑及主體確認等問題向上級有關部門提出了建議。二是積極推動哈爾濱片區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制度改革。針對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行政執法與一般區縣行政執法相比具有的特殊性,已形成改革意見并報省級有關部門審批。三是對哈爾濱片區行政執法情況進行調研。對執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推進執法體制改革和執法隊伍規范化建設等工作提出了改進意見。11.積極打造吸引匯聚人才的“大平臺”。哈爾濱新區出臺相關政策規定哈爾濱仲裁委員會招聘的人才可以按照新區招聘人才租住公寓的政策享受同等的待遇,即“在新區內高新技術企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或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資格、本人及其配偶在本市無自有房產的人才,可以享受的補貼標準為:博士研究生減免全部租金;碩士研究生或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資格者,按3折標準收取租金;具有全日制本科學歷者,按5折標準收取租金。自入住之日起計算,補貼期限最多不超過3年”,用以解決哈爾濱仲裁委員會人才儲備計劃的后顧之憂。

二、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1.仲裁法律制度的社會認知度還不高。仲裁是國際商事領域通用的爭議解決方式,一些企業由于缺乏對商事仲裁以及仲裁機構的了解,不能為自己爭取到有力的爭議解決方式。如何提高仲裁法律意識,充分發揮仲裁法律制度化解社會矛盾的重要作用,仍是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重點。2.涉外高端法律服務人才短缺且流失嚴重。受東北地區整體經濟形勢影響,落戶自貿試驗區三個片區的律師事務所和律師數量相對較少,精通涉外法律事務的律師人才極為短缺,應加大政策力度吸引和保留更多優秀的法律人才。3.司法鑒定機構數量較少且業務范圍單一。截至目前,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的司法鑒定機構僅有6家,且其中4家屬于備案類機構。根據相關規定,備案類機構自2021年1月1日起將不再由司法行政機關管理。因此,哈爾濱市管理的機構將只有兩家,其業務范圍比較單一,進駐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提供法律服務存在局限性。4.普法力量相對薄弱且經費保障不足。自貿試驗區相關法律法規較多,對法治宣傳教育的廣度和深度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區內現有法律資源尚顯不足,新媒體、“互聯網+普法”應用還停留在較淺層次,普法工作力量亟需加強,對法治宣傳教育的投入、法治文化陣地的建設等普法經費保障依然不足。

三、對策與建議

1.全面提升自貿試驗區仲裁服務質效。一是打造多元化的商事糾紛解決服務平臺。探索“互聯網+”糾紛解決新模式,進一步完善“在線仲裁”服務機制,為自貿試驗區內市場主體提供零距離的仲裁咨詢、立案、開庭、調解等一體化、多元化的商事糾紛解決服務平臺。二是打造市場化的商事糾紛解決服務平臺[1]。引入市場化運作機制,加大仲裁法律制度宣傳,使各類市場主體了解仲裁、認知仲裁、走進仲裁。三是打造國際化的商事糾紛解決服務平臺。借鑒國際經驗,探索仲裁員名冊的開放化、國際化,不斷完善涉外仲裁的現代化規則,加強與國際知名商事仲裁機構的交流合作。四是打造體系化人才培養儲備服務平臺。儲備東北亞區域仲裁員,通過互派、互認仲裁員的方式,增加外籍仲裁員數量;建立兼職涉外仲裁秘書庫,依托高校,吸納、儲備、培訓具備外語能力和專業知識的高校人才,為審理涉外案件準備條件,提高仲裁國際化水平。2.優化自貿試驗區企業專屬法律服務。一是擴大法律服務范圍。繼續開展“六診服務惠民企、法治體檢促發展”主題活動,充分發揮法律服務律師專家庫作用,進一步加強與工商聯、企業協會商會之間的溝通合作,強化律師事務所與自貿試驗區企業的服務對接工作,及時掌握企業需求信息,采取“共建式”“定時式”“流動式”“定點式”“訂單式”服務形式,為企業提供精準高效的法治體檢[2]。二是加強對自貿試驗區內司法鑒定機構的業務指導。繼續引導規?;⑵放苹痉ㄨb定機構進駐自貿試驗區,提升司法鑒定質量和社會公信力。3.創新舉措抓好人才“引、培、用”。有關部門應制定中長期涉外法律人才發展規劃,將涉外律師、公證員等專業人才納入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我省人才發展整體規劃綱要,盡快制定與自貿試驗區發展相適應的法律人才發展規劃。根據實際需求,著重引入與自貿試驗區、生物醫藥、石墨新材料項目等產業有關聯的專門法律人才,有計劃地擴展團隊規模和人員數量。優化涉外法律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國外深造、國內培養、常態培訓等方式,提升我省涉外法律人才的綜合素養。加強中外律所聯營以及相關法律服務行業前沿資訊等在高校法學院的宣傳和普及,讓更多法學生了解外資所,助力法學生把握行業趨勢,提升專業技能,坦然面對機遇,應對未來的挑戰。4.加強自貿試驗區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積極創新推動建立與自貿試驗區建設相適應的普法與依法治理機制,大力宣傳法治思想,大力宣傳憲法、民法典等法律,大力宣傳與自貿試驗區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政策,夯實自貿試驗區依法治理基礎。不斷完善“誰執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強化普法責任落實,創新法治宣傳的載體和平臺。強化自貿試驗區基層依法治理的指導,深入推進法治文化建設,提高自貿試驗區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積極為自貿試驗區建設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同時,加強對企業的規則指引,加大對涉外法律服務業政策扶持力度,并扎實推進理論研究與成果應用。

參考文獻:

[1]福州國際商事仲裁院在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成立[EB/OL].

[2]哈爾濱律協“五式送法”服務民企[N].中華工商時報,2020-04-20.

作者:孟霽雨 單位: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