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9 08:49:00
導語:病毒性心肌炎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心肌炎,病毒性;治療
心肌炎是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炎性病變,常為各種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近年來由于對心肌炎的病原學的進一步了解和診斷方法的改進,心肌炎的診斷增加,已被作為常見的心臟病之一,而病毒性心肌炎在其中發病率最高,是當前我國最常見的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所引起的心肌急或慢性炎癥。一般是在病毒感染(如感冒、咽痛、腹瀉等)后的1~3周內發生。導致心肌炎的病毒有多種,主要經呼吸道或腸道感染,少數肝炎患者可發生心肌炎。病毒可直接損傷心肌,也可通過免疫機制導致心肌炎癥。
對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療,目前尚無特效藥,有些所謂抗病毒藥物,還處于臨床試用摸索階段。人體被病毒感染后,心肌受到損害,其炎癥呈局灶性或彌漫性,也可累及心包膜,竇房結以及傳導系統,病變程度各不相同,可發生病竇、心力衰竭、心肌心包炎以及不同程度的房室傳導阻滯和心律失常,甚至幾種病變同時存在,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因此,病毒性心肌炎不是單用一種藥物、一個方劑所能治愈的,目前多采取綜合治療及對癥處理的方法進行治療。
1一般治療
1.1休息休息相當重要?;顒雍推诳墒共∏榧又?。急性期需臥床休息到熱退后3~4周,心影恢復正常,始能下床輕微活動?;謴推趹^續限制活動,待病情穩定,再逐步增加活動量。病情較重,心臟增大者,臥床6個月左右,如心臟未明顯縮小,應適當延長臥床時間。有心功能不全者,應絕對臥床休息,以減輕心臟負擔,使心衰獲得控制,心臟情況好轉后,始能輕度活動。一般重癥患兒需臥床休息6個月以上;輕癥患兒如僅有早搏等心律失常,則可適當縮短臥床休息時間。
1.2飲食多進食含維生素C類水果(如橘子、番茄等)及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如瘦肉、雞蛋、魚、大豆等)。
2藥物治療
2.1抗生素雖對引起心肌炎的病毒無直接作用,但因細菌感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條件因子,故在開始治療時,均主張適當使用抗生素。一般應用青霉素肌注1~2周或400萬~960萬u/d靜脈滴注1周或克林霉素1.2g/d靜脈滴注1周,以清除鏈球菌和其他敏感細菌。
2.2保護心肌心肌炎時,自由基產生增多,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自由基加重心肌細胞損傷。(1)維生素C具有保護心肌不受自由基和脂質過氧化損傷作用。用法:重癥心肌炎患者,維生素C5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療程1~2周。(2)輔酶Q10參與氧化磷酸化及能量的生成過程,并有抗氧自由基及膜穩定作用。用法:輔酶Q10片10mg口服,每日3次,療程1個月。(3)曲美他嗪通過抑制游離脂肪酸β氧化,促進葡萄糖氧化,利用有限的氧,產生更多ATP,增加心臟收縮功能。用法:曲美他嗪20mg口服,每日3次,療程1個月。
2.3抗病毒近年來對原發病毒感染提出使用干擾素或干擾素誘導劑[1]預防和治療心肌炎,與此同時,對其他抗病毒的藥物研究在繼續深化,并有新藥應用于臨床,如阿昔洛韋、更昔洛韋。李紅等[2]研究結果表明,更昔洛韋有抗巨細胞病毒的活性,能明顯減少巨細胞病毒所誘導的細胞凋亡的發生。對中藥抗病毒的研究仍在繼續,如郭乃欖等[3]研究發現大蒜素在體外能有效地抑制巨細胞病毒;李紅等[2]在實驗中亦進一步證實了大蒜毒對巨細胞病毒臨床分離株的抑制作用。另外,其他一些中藥如大青葉、板藍根、連翹、虎杖等可能對病毒感染有效[1]。
2.4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關于皮質激素的應用目前尚有爭論,多數認為:病程早期(即發病18天內)及輕癥病例則不必使用;病情嚴重如心腦綜合征、心源性休克、Ⅱ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嚴重心力衰竭等應立即使用,病情緩解減量停藥;反復發作或病情遷延者,可能與自身免疫有關,故主張使用,一般病例口服強的松1~1.5mg/(kg·d),3~4周,癥狀緩解逐漸減量、停藥;嚴重病例使用氫化考的松8~12mg/(kg·d)或地塞米松0.2~0.4mg/(kg·d)靜脈滴注。
2.5調節免疫功能針對免疫情況選用免疫增強劑、轉移因子、胸腺肽針劑、干擾素等。近年來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如何應用生物手段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進行有效治療,改善心肌病理改變,減少炎細胞浸潤,降低心肌纖維化程度,降低病死率。研究發現,中藥黃芪對提高免疫功能及改善心功能有益[1],葛根在治療病毒性心肌炎中亦有較好效果,在辨證組方中重用葛根,對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有提高心率的作用[4]。
2.6對癥治療出現心力衰竭者,按常規心力衰竭治療,但洋地黃用量偏小,貝那普利5~10mg或培哚普利2~4mg或咪達普利5~10mg口服,每天l次。心肌炎急性期不主張應用β受體阻滯劑,因其可降低心肌免疫力;但若有心臟擴大、心肌變薄等重構傾向時,即使急性期也應用。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者,使用臨時體外起搏器,不能恢復者安裝永久心臟起搏器。根據心律失常情況選擇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
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病以輕中型多見,重型較少,經長期隨診結果,絕大多數痊愈,少數遷延,極少數死亡。故病毒性心肌炎重在早期治療,通過治療減輕心肌的炎性反應,使心肌損傷范圍縮小,心肌纖維化程度減輕。中西藥物的運用,是要提高機體免疫力,使機體生物防御能力增強,及時殺滅病毒、清除被病毒感染的心肌細胞不使病毒擴散,同時可保護正常心肌細胞不受損害。
【參考文獻】
1陳灝珠.實用內科學,第10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1326.
2李紅,董永綏,方峰,等.大蒜素和更昔洛韋抑制巨細胞病毒所致細胞凋亡的實驗研究.中華兒科雜志,1999,37(4):219.
3郭乃欖,陸道培,周桂珍,等.大蒜提取物體外抑制巨細胞病毒的研究.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1991,5:58-60.
4范新發.葛根治療病毒性心肌炎.中醫雜志,1999,40(4):198.
- 上一篇:內鏡治療結腸息肉研究論文
- 下一篇:城管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推進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