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額農戶貸款研究論文
時間:2022-01-15 09:01:00
導語:小額農戶貸款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案例情況介紹
(一)“公司+農戶”:北育南種,冬種馬鈴薯帶動農民致富
廣東省惠東縣九華農貿有限公司(下稱九華公司)創立于1990年,擁有資產1000萬元,是一家主要從事馬鈴薯種苗繁育、生產和市場銷售的民營企業。公司利用馬鈴薯上市的“時間差”,實行“北繁南種”,將內蒙古繁殖的種薯在冬季轉到南方種植,冬種馬鈴薯產品銷往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國內大中城市。2008年,公司銷售額達14500多萬元。
九華公司在內蒙古陰山北麓和草原隔離區建立3000多畝脫毒繁育基地,經過“微型薯—原原種—原種”三階段科學育種,現年產“九華”牌脫毒種薯3900噸,然后將種薯轉運到廣東惠東縣進行冬種。公司實行“統一種薯供應、統一農資服務、統一農機服務、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品牌營銷”標準化生產。下設33個農村網點,直接帶動50多村的8500戶20000多農民。在其運營框架中,農村網點居于樞紐地位,每個網點作為一個基本管理單位,由網點負責人發放種薯、農資,提供農機、技術服務。九華公司對網內農民的馬鈴薯實行“保底收購,隨行就市”,保證農戶能夠“豐產豐收”。“九華”種薯畝產比普通本地種薯高出1~2倍,農戶每畝收益約3000~5000元,遠高于水稻種植收益?,F惠東縣年冬種馬鈴薯8萬畝左右,九華公司帶動農戶種植3萬多畝,占全縣近1/2種植面積。
(二)金融合作:公司為農戶貸款擔保與公司通過向銀行借貸、對農戶賒銷進行間接授信兩種模式相結合
1.“公司擔保、農戶貸款、農戶聯保、財政貼息、農信社創利”的金融創新的“多贏”模式。2003年以來,九華公司和惠東縣農信聯社建“貸款互保信用網”,農戶申貸,公司擔保,農信社放貸。款項批給九華公司管理,實行專款專用:九華公司將等額的馬鈴薯種薯、肥料、農藥和農機等農資送到貸款戶手中,馬鈴薯收成后,再由九華公司各網點負責人督促農戶按時還款,貸款利息全部由九華公司承擔,公司再向政府申請全額利息補助①。九華公司為了更好督促農戶按時還款,以每個網點為基本單位實行非常嚴格的貸款聯保機制,即網內200~300農戶中任何一戶欠貸,就取消該網點內所有農民次年的種薯供應資格②。據統計,2003—2008年以來,惠東縣農信社為九華公司聯系帶動的農戶信貸款累計8000萬元以上,三方金融合作呈現公司解決產品來源、農戶解決生產資金短缺、農信社實現贏利的“三贏”局面,并最終推動了地方經濟發展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
2.龍頭企業為媒介,對農戶提供間接金融支持。公司擔保農戶貸款模式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是擔保農戶面偏窄,三年來鐵涌鎮農信社所放貸的農戶中,九華公司擔保農戶分別占17.2%、25.1%和19.8%,所占比重并不高。據調查,主要原因是農戶申貸很積極,但須經過網點負責人推薦,然后由九華公司擔保。由于擔保條件非常苛刻,只要網內任何一戶欠貸就影響九華公司實質上已經扮演了政府支農政策的受益者和執行者的雙重角色。
②這并非純粹金融層面上的聯保,而是公司通過內部機制,充分發揮公司掌握的種薯技術優勢,強制要求合作網內農戶進行聯保,否則取消其合作關系。此網點所有農戶下一年的供種資格,還影響到公司對推薦人(網點負責人)的業績考核。因此,網點負責人對農戶推薦顯得很謹慎,經濟實力較強的種植大戶容易獲得推薦并獲得公司的擔保,而貧困農戶很難獲得推薦和擔保。
為了彌補擔保貸款模式的缺陷,解決中小農戶資金短缺問題,九華公司通過對農戶種薯、農資等生產資料的賒銷,并在農產品收成時抵扣的方式對農戶提供資金支持,九華公司由于賒銷造成的經營資金短缺則通過向惠東縣農業發展銀行貸款來解決。因此,這實質上相當于通過龍頭企業為媒介,使農戶間接享受金融授信,有效緩解了網內農戶(尤其是小規模種植戶)生產資金短缺的問題,并與第一種資金運營模式互為補充。
二、成功原因分析
1.公司經營得當、管理科學,具有雄厚實力。首先,公司利用馬鈴薯種植時間差,實行北育南種,發展特色農業,進行標準化生產,統一品牌銷售,保證了公司優良的經營業績。其次,公司走科技創新之路,提高產品附加值。如九華牌種薯經過科學育種,具有產量高、抗病蟲害強的優勢。再次,公司管理科學,充分調動人員工作積極性。如九華公司有一套完善的網點負責制度,進行節點控制。在其擴張過程中,只要牢牢控制住網點負責人,給予適當激勵,就能保證冬種馬鈴薯的標準化生產,統一銷售。
2.農業產業化提高農戶收入,增強了還貸能力。政策性或商業性農業貸款良好運作的關鍵是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促使農民增收。九華公司的高科技脫毒種薯在南方冬種帶動當地幾萬名農戶致富。冬種從每年11月開始到次年2—4月,短短幾個月內能為農戶帶來每畝3000~5000元收益。例如,2005年九華公司網內戶均增收4500元,切實提高了農民收入,增強了還貸能力。
3.農業貸款資金能用得其所。一般農業貸款被挪作他用現象時有發生,金融機構很難控制風險。據鐵涌鎮信用社主任反映,以前信用社倡導在農村創建“信用戶”、“信用村”活動,對農戶發放農業貸款,結果款項被許多農戶挪作他用,支農貸款效果適得其反。九華公司擔保的農業貸款則是限定用途,??顚S茫晒矩撠煿芾聿⒐阮~的種薯、化肥、農機,并在收成后進行抵扣;另外公司通過對農戶賒銷、授信的方式也能很好控制信用的使用。這使得農業貸款能用得其所。
4.公司促使網點內農戶聯保,能夠有效控制農戶還貸。在公司提供擔保農業貸款模式中,盡管擔保協議上公司是唯一擔保人,但實際上公司通過內部管理,將擔保風險分散到網點,由網點內所有農戶進行聯保。普通的農戶聯保貸款業務存在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農戶間博弈行為導致聯保關系很難成立,聯保貸款很難推開。但該案例中,公司基于其掌握的核心技術產品,對農戶具有了較強的控制力,況且農業貸款能對農戶集體福利形成“帕累托改進”,再就是網點內二三百農戶次年巨大經濟利益而匯成的輿論壓力促使每個貸款農戶能按時還貸,這些因素綜合鑄就了九華公司擔保的農業貸款還貸率100%的良好局面。
5.農信社風險控制易,放貸成本低、收益高。在公司擔保貸款模式下,農信社的貸款風險控制相對簡單很多,公司負責管理款項用途,實際上相當于公司承擔了金融機構部分的貸后管理職能。農信社的貸前審查的主要工作其實已經由公司下面的網點負責人承擔了,公司的一些獎懲制度和苛刻的聯保制度可以有效防范網點負責人的“道德風險”,而農信社的貸后審查一般是半年一次。農信社放貸的年利息為5%,零壞賬可以保證足夠的贏利水平。
6.財政支農對公司為農戶提供金融支持具有正向激勵作用。在本案例中,公司在各主體間的博弈中實際上占據著有利地位,完全可以借此在分配中牟取更多利益。但九華公司還是實行“保底收購,隨行就市”有利農戶的價格策略,而且為農戶提供金融服務。這說明該公司的發展眼光較為長遠,互惠互利的合作基礎也較為理性。這其中,政府的支農政策發揮了較為重要的正向激勵作用。另外,當地政府將該公司作為農業產業化的典型也增加了公司的無形資產,為公司的業務開展帶來便利。
三、啟示與借鑒
1.農業龍頭企業應走科技興農的特色農業發展之路,與農戶互惠互利合作有利于長遠發展。農業龍頭企業應走科技創新之路,發展特色農業,提高產品附加值,實行科學管理。公司與農戶合作應著眼于長遠發展,實行互惠互利,既可以獲得政府的支持,又可以保證“公司+農戶”合作的可持續發展。
2.龍頭企業可以承擔對農業金融支持的部分功能?!肮?農戶”模式中的龍頭企業不僅可以在發展特色農業、促使農民增收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還可以在一定前提條件下承擔金融支持農業的功能。前提條件包括:一是公司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控制力;二是公司和農戶內部具有較好的管理機制和金融風險分擔機制;三是相關扶持政策(如財政貼息)能激勵公司承擔金融支持農業的部分職能。
3.金融機構對小額個體貸款、小額農戶貸款應實行嚴格的聯保措施。九華模式中是以公司擔保為名、農戶聯保為實(聯保條件較為苛刻),降低貸款風險。單純的農戶聯保(一般是3~5戶)由于各農戶之間博弈反而阻礙了業務的順利開展,如果能以龍頭企業出面向金融機構擔保,而龍頭企業通過內部機制約束,促使農戶進行聯保,實行風險和利益的對等。類似地,對于商業銀行發放城市個體小額貸款時,也應充分考慮聯保條件和效果,可以借助居民社區和街道辦等對貸款人有一定制約力和影響力的聯保方式。
4.金融機構對于小額貸款的管理上應該嚴格限定資金用途,保證還貸率。為了提高金融機構對農戶貸款風險的管理能力,使農業貸款用得其所,由農業龍頭企業管理對農戶款項使用進行控制,但同時要建立三方之間監督機制,以便另兩方對公司款項使用進行監督,保證公司不侵犯農戶利益。
5.龍頭企業可以利用其信用發揮部分金融媒介作用。龍頭企業憑借自身資信可以向銀行借款,再對農戶進行賒銷農資等形式的授信,發揮部分金融媒介作用。這種方式可以彌補公司擔保貸款惠及農戶面窄的缺陷,為貧困農戶享受產業化經營的利益和好處。另外,龍頭企業可以在金融服務空白的鄉鎮行使部分金融職能。由此,可以有選擇地賦予當地農業龍頭企業部分金融職能,如負責當地農民貸款的推薦、債權維護和資產回收保全等問題。
摘要:當前,在我國農村推行小額貸款的整體情況并不理想。廣東省惠東縣九華農貿有限公司在“公司+農戶”框架下探索出“公司為農戶貸款擔?!蹦J胶凸就ㄟ^向銀行借貸、對農戶賒銷進行間接授信的模式相結合的創新型小額農戶貸款。探討其成功經驗,希望能提供一些借鑒意義。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小額農戶貸款;原因分析;借鑒
- 上一篇:農村經濟發展研究論文
- 下一篇:公共物品消費風險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