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視域下企業會計核算研究

時間:2022-10-23 04:35:09

導語:營改增視域下企業會計核算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營改增視域下企業會計核算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化,納稅制度也經歷了幾次的調整,尤其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勢下,國家的營業稅改為增值稅,給社會很多領域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基于此,本文主要闡述了推行“營改增”稅制改革的意義,分析了這種新稅收政策給企業會計核算帶來的影響,并對其相應的優化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營改增”;會計核算;會計核算;研究

長期以來,我國的營業稅與增值稅并行發展,稅收結構顯得不夠合理。首先是兩種款項共同繳納從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增值稅的作用,不利于稅收制度的健全;其次,給稅款的征收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障礙,同時,難以避免出現重復性征稅的現象。因此,推行“營改增”政策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一、“營改增”政策實施的意義

第一,我國全面實行“營改增”稅收改革政策,有利于國家稅收制度不斷健全。良好的稅收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企業重復性納稅的現象,讓稅收體制更為科學。第二,推行“營改增”可以有效維持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自從“營改增”政策實施以來,我國的服務行業被列入增值稅內,不但擴展了增值稅的交納范圍,而且消弱了稅負給企業帶來的影響。第三,“營改增”有效地推動了企業的迅速發展。企業推行“營改增”政策后,可消弱以往的稅收制度給企業帶來的影響,有利于企業健康發展。

二、“營改增”政策對會計核算產生的影響

1.成本核算

在我國實施“營改增”政策前,企業交稅一般劃分為進項稅額、實際成本兩個部分。而“營改增”推行后,規定銷項稅與進項稅的專用發票可以抵扣,其額度主要與材料供應廠家的納稅人身份以及開具發票的種類有關?!盃I改增”可以讓小型企業擺脫開具專業發票的制約,使企業的設備、原材料、人工費用的成本核算發生改變,消弱了企業稅負。如:原材料中的鋼筋、水泥,僅適用于17%的增值稅率,而不含稅后的成本則降至1l.5%。

2.收入核算

長期以來,所有企業必須交納全部的營業稅。自從實施“營改增”政策以后,企業只需要交納不包含增值稅的相關稅務。同時,因為有些增值稅是無法進行抵扣的。因此,企業會多交納一些增值稅款,由此降低了經營利潤。

3.現金核算和利潤

在以往的稅務制度下,企業通過預繳機制來繳納稅款,極大地制約了企業內部資金的流動。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營業稅等相關稅款皆要按照項目進度進行繳納,但很多時候的總體數額要超過需要交付的數額。所以,企業若是預先將稅款交齊,則會消弱了內部的流動資金,不利于企業的經營與發展?!盃I改增”實施后,企業可以在經營活動結束后,再繳納相應的稅款,既不會影響到企業資金的周轉,又可以確保企業的正常運營。

4.繳納稅款

“營改增”實施后,納稅人的類型影響了增值稅的負稅。普通納稅人比小規模納稅人交稅的額度要低,而小規模納稅人會影響到會計的核算方式。我國全面實行“營改增”政策后,將營業稅直接劃進增值稅的范疇,降低了企業的經營利潤。

三、“營改增”背景下企業會計核算的優化策略

1.客觀看待“營改增”,合理評價其影響

“營改增”政策從2016年在全國正式實施以來,現今在社會形成了全覆蓋的稅制改革。為此,有關企業一定要抓緊發展的機會,對內部的核算制度等展開有效改革,以適應時展。與此同時,還需要不斷改進企業實際的業務水平。以正確的視角看待“營改增”改革的潮流。實質上,由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既給企業帶來了發展的機會,又對企業形成了一定的沖擊。因此,有必要從多個視角分析與研究實施“營改增”以后給企業的核算方式帶來的影響,而且,相關工作者必須積極采取妥善的方法應對。我國大部分區域早己施行了“營改增”的稅制,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財務實惠,這有利于企業擴大流動的資金,進而有效地控制成本。

2.不斷優化會計的核算制度,順應新的稅收政策

“營改增”背景下,企業需要不斷優化會計的核算制度,唯有確保會計的核算制度更加科學與合理,才會正確指導相應的會計核算工作。企業可以結合“營改增”的主要特征,對以往的會計核算制度進行有針對性地調節與改進,使得制度更加適應稅改以后的需求。例如:在進行會計核算的時候,可設置相應的銷項稅額專欄。只要在這里依據營業稅中增值稅的相關規定,則可從銷售額度里扣除需支付非試點的納稅人價款的應稅服務部分。同時,還需要加強企業會計核算制度的可操作性,不斷提升會計核算的效率與質量。

3.有效調節核算方式

為了更好地適應“營改增”政策,企業的財務人員在會計核算工作中,必須充分了解并運用新的稅收要求,按照當前企業的實際狀況,制定幾套行之有效的稅務方案。不但可以合理地規避企業的稅務風險,而且有利于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而且,企業會計核算的前提就是進項稅、增值稅以及銷售稅的良好匹配。財務人員可依據企業的實際收入,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合理調節增值稅中需交付的稅額,最大程度地降低稅款。同時,在不同的地區,企業繳納的稅率也不盡相同。為此,企業的財務工作者一定要有效確定稅務的級別,選用最合理的稅額計算形式,其不但能幫助企業制定出科學的稅務方案,而且可以促進企業會計核算的高效管理。

4.不斷提升企業會計核算人員素質

現如今,在“營改增”政策全面實施的形勢下,企業的相關領導需要著力提升財務工作者的業務水平,為其提供相關的培訓與教育,積極更新會計核算人員以往的稅務觀念,讓他們清楚地意識到“營改增”改革的必要性與具體要求,進而精準地把握國家的稅收政策,并迅速了解與學習增值稅的核算方式與其涉及的全部環節。同時,有效應用增值稅的專用發票,并妥善保存,不斷強化對發票抵扣認證方面的管理。此外,企業要密切配合稅務部門的工作,加強所有稅務控制體系的有效發行,并適當強化對相關銷售工作的指導,幫助企業快速轉換與適應新的稅收體制。此外,還要按照“營改增”以后稅務的相關規定,引導財務工作者積極轉變以往的工作方式,有效提升會計核算工作的效率與質量,讓企業在“營改增”稅制改革中穩定發展。

5.優化企業會計核算程序

第一,推行“營改增”以后,企業財務部需要對會計核算的具體程序作出新的調整與組合,先要設立重組的目標、任務與要求,在企業原有的會計核算程序前提下進行優化。第二,企業需要按照會計核算程序實際的改進報告,成立相應的財務小組,或系統機構,并且明確劃分具體的職責。如:系統部門要擔負會計電算化有關系統的研發和維護任務,財務部門掌管會計的具體應用和管理工作等,并有效監督會計信息的研究工作。這樣,企業的財務部可以依托于優質的會計核算程序,讓財務信息管理體系更為完善,為“營改增”政策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良好開展與工作效率的提高打好基礎。

四、結束語

“營改增”政策的全面實施是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產物,“營改增”體制為稅收制度更加完善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它的實施,對企業的會計核算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尤其是收入核算、現金流動等。因此,財務工作者需要認真了解當前的稅改現狀,提升自身素質與業務水平,及時制定可行性的計劃,改進會計核算方式,以適應“營改增”帶來的影響,確保企業穩健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霍春梅.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探討[J].低碳世界,2018,(3):317-318.

[2]王雄.“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與處理方式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1):229-230.

[3]宋躍超.“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與對策論述[J].財經界(學術版),2017,(1):339.

[4]王強.企業會計核算受“營改增”的影響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5):124-125.

作者:邊春蘭 單位:中移鐵通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