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業環境污染及防控策略

時間:2022-09-07 05:09:28

導語:養殖業環境污染及防控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養殖業環境污染及防控策略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大中城市“菜籃子工程”的實施以及市場對畜禽質量的不斷追求,畜禽養殖業得到快速發展,規?;笄蒺B殖場大量涌現。截止2005年,全國各類畜禽規模化養殖小區就已經達到4萬多個。豬、牛、羊、家禽、兔存欄數分別達到50334.8萬頭、14157.5萬頭、37265.9萬只、53.3萬只、21764.1萬只。主要畜牧產品產量連續20年以5%以上的速度遞增。目前,國外規模化畜禽養殖業已較發達,自20世紀50年代起,發達國家就興起以豬、牛、羊、雞、鴨、鵝等為代表的規?;笄蒺B殖,其養殖業絕大多數是采用養畜又種田的模式,畜禽廢棄物有充足的土地可以利用、進行消化。國內畜禽養殖業自20世紀80年代后期,養殖方式和養殖規模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過去畜禽業多為分散經營,畜禽飼養頭數少、規模小,畜禽廢棄物可及時處置,對環境影響不大。近十多年來,在我國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首先出現了規?;B殖,隨后出現在東北和中部,西部部分城市也相繼出現。隨著國家對養殖業扶持力度的加大,規?;B殖在全國已形成必然趨勢。

1畜禽養殖業環境污染現狀

養殖業的迅猛發展,滿足了人們對肉、蛋、奶的需求,并對發展我國經濟、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做出了較大貢獻,但養殖業的發展同時已造成我國新的環境污染問題。畜禽養殖業產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糞便、污水和惡臭三個方面。畜禽糞便中有大量的病源微生物、致病菌、寄生蟲卵以及滋生的蚊蠅,會使環境中病原種類增多,菌量增大,出現病原菌和寄生蟲大量繁殖,造成人、畜傳染病的蔓延。更為嚴重的是,一旦在某些地區發生禽流感類的傳染病,病原體就極易隨著未經處理的畜禽糞便及腐敗死尸的排放而廣泛傳播,引起人畜交叉感染,給人畜帶來災難性的危害;畜禽養殖廢水中CODCr、NH4+-N、SS含量都很高,水量大且溫度低,廢水中固液混雜,氮和磷的化合物有機物含量較高,畜禽污水排入魚塘及河流中,使對有機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漸死亡,嚴重威脅水產業的發展;惡臭氣體中含有大量硫化氫、氨、醇、甲烷等200多種有機惡臭物質,嚴重影響了空氣質量,這些氣體刺激人畜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及導致畜禽生產力下降。我國畜禽廢棄物產生量很大,據相關統計資料表明,1999年我國畜禽糞污產生量約為19×108t;2001年,我國畜禽養殖業氮排放量為1059.1×104t。到2006年,我國畜禽糞水量超過100×108t,其中COD排放總量達到1.1×108t,氨氮排放量約為1200×104t。我國環境污染正在轉型,工業污染比重下降,農業污染日益突出,規?;笄蒺B殖造成的有機污染已成為目前我國最為嚴重的污染問題之一。

2畜禽養殖業產生環境污染的原因

隨著規?;笄蒺B殖不斷發展,導致了農牧嚴重脫節,加上處理技術落后,環境管理滯后,畜禽養殖只重視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而忽視了環境效益、生態效益,致使畜禽糞、尿、死尸成為一大環境公害。

2.1規模化畜禽養殖發展迅速隨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我國農業經濟中心從種植業向畜牧業轉移,畜禽飼養方式、經營方式的轉變,畜牧生產發生了變化,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產業;同時,畜禽產業的糞尿等排泄物數量明顯增多,其處理方式比較落后,隨時都會對人類和畜禽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2.2缺乏規劃,場址與布局建造不合理早期建造的養殖場,未經科學規劃,選址、欄舍建設都存在很大的隨意性。不少養殖場建在城鎮近郊、村莊旁、河流溪溝畔;欄舍建設缺乏規劃,多數是邊發展邊建設,布局零亂、建造簡陋、設施陳舊落后,極易對周邊人居環境造成影響。

2.3糞污處理設施不完善,環保意識不強一方面,畜禽養殖業主多數為普通農戶逐步發展壯大,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另一方面,養殖業在一般情況下是微利產業,而污染治理投資與運行費用相對較高,多數養殖場戶在資金上自身難以承受。因此,相當一部分養殖場缺乏必要的糞污處理設施,大量未經處理的畜禽糞污隨意排入河、溪、田、塘等,對環境造成污染。加之不少畜禽養殖場只注重養殖增效,不重視生態環保,對進行糞污治理缺乏主動性。

2.4農牧脫節,糞污資源不能有效利用傳統的種、養型農業生態系統中,養殖業產生的排泄物在系統內部被利用轉化,而隨著畜禽養殖業專業化、規模化程度日益提高,養殖業脫離了種植型的農業生態系統,造成農牧脫節,養殖者不種地,大量畜禽糞污及廢棄物不能實現資源化綜合利用,不能及時還田消納,畜禽廢棄物這一寶貴的資源不能得到及時利用。

2.5缺乏實用的處理技術近年來,雖然通過國家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規范和科學養殖技術,鼓勵各養殖場采用干清糞工藝,對于小型規?;B殖場廢水的減量排放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對于大中型養殖場,廢水排放量仍然較大。由于缺乏各種實用、低成本、處理效果好的畜禽養殖廢水處理技術,使得規?;B殖場的污染問題仍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2.6環境管理政策落后在畜牧業發展上,大力發展畜禽養殖業一直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業增長的重要內容加以推行,環境保護不是核心職能,因此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在其政策目標中沒有得以充分體現。畜禽養殖污染沒有被納入水污染、大氣污染、固廢污染防治的內容。環保部門在包括畜禽養殖業污染在內的農村環境管理問題上缺乏相應的職能和手段,因此,養殖業的污染防治與環境管理相當薄弱。

2.7獸藥、飼料添加劑使用不當為防病和促進畜禽生長的需要,養殖者大量使用疫苗、抗生素、激素、金屬微量元素等,導致藥物殘留,嚴重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安全。

3畜禽養殖環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環保意識近年來,畜禽養殖污染已經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國家相繼出臺了《畜牧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畜牧業環境污染管理的法律法規;地方各級政府也將養殖污染治理提上重要議事日程。為此,要進一步加大畜禽養殖對環境污染的重要性和危害性及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尤其是畜禽養殖者的環保意識,增強養殖者對實施環境污染治理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增強全社會對環境衛生的重視與監督力度,促進環境保護與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順利開展。

3.2科學規劃,合理選址在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選址時,從保護環境角度出發,本著合理布局,利于生產,便于管理,防止污染為原則。新建畜禽養殖場場址要選在遠離城鎮、村莊居民區的地方,地勢平坦干燥、背風向陽,養殖場周圍有一定面積的荒山地、林果園、農田、養殖水面,推行農牧結合,力爭糞尿全部就地消化利用。

3.3轉變方式,推廣畜禽清潔養殖根據畜禽不同生理階段的營養需要搞好營養調控,科學合理地飼養,在保證日糧氨基酸與能量滿足需要的條件下,控制日量蛋白質水平,降低氨等營養素的排出量;強化管理,盡量少使用抗生素類添加劑,選用高效、低毒、無殘留的綠色獸藥,并嚴格遵守藥物休藥期規定;制定合理的免疫計劃,不濫用疫苗;采用干清糞生產工藝,實行糞污干濕分離、雨水和污水分流,畜禽糞便干清堆積發酵后就地消納,或運銷周邊林果園、魚塘,盡量減少糞污的產生量;推行“畜禽-沼-果”生態養殖模式,與農業生產有機結合,實現糞污就近消化和綜合利用。

3.4增加投入,完善糞污處理基礎設施建設依法督促畜禽養殖戶自身增加資金投入,主動建設糞污處理設施,完成糞污治理改造;積極爭取國家標準化規模養殖廠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建設糞污處理設施。建造分級沉淀井,凈化污水;糞便發酵還田;好氧發酵生產有機肥。

3.5推廣微生態養殖技術利用鋸末、秸稈等原料作為墊料,添加微生態制劑制作發酵床,在發酵床上養殖豬、禽類,微生態有益菌可將糞便降解,使畜禽舍免清糞、免水沖洗,養殖場無糞尿、污水排出,養殖環境無臭味。同時,以益生菌為主體構成良性微生態環境,抑制病原菌的生長繁殖,減少畜禽疾病的發生和傳播,實現糞污零排放、無污染、清潔環保生態養殖的良好效果。

3.6加強監管,建立養殖業環境污染治理長效機制農業、環保等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加大力度、通力協作配合,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將畜禽養殖場污染執法監管列入日常工作日程。

4小結

當前,低碳經濟逐步成為全球意識形態和國際主流價值觀,以其獨特的優勢和巨大的市場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熱點。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低碳畜禽養殖成為必然的趨勢。針對目前國內畜禽養殖污染問題,只有重新整合現有的畜禽糞便處理技術、真正實現畜禽糞便的肥料化、能源化利用,發展生態畜牧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轉變養殖方式,提升健康養殖水平,才是解決畜禽養殖對環境污染的根本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