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機關輿情管理辦法范文
時間:2023-10-05 16:00: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稅務機關輿情管理辦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于印發《20**年納稅服務中心
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縣區局:
現將《2019年納稅服務中心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2019年納稅服務中心工作要點
20**年3月5日
20**年納稅服務中心工作要點
20**年,全市納稅服務工作的整體思路是:按照市局黨組“實干創優、走在前列”的目標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省局納稅服務工作部署,結合XXXX實際,以納稅人需求為導向,以納稅服務集成化、規范化、智能化、社會化、基礎化建設為著力點,規范服務行為,創新服務手段,積極服務社會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持續提升納稅人滿意度和獲得感。
一、推進納稅服務集成化建設
深入貫徹落實簡政放權、優化服務有關部署要求,在總結現有服務舉措的基礎上,注重集成創新,深化整合好的經驗做法,最大限度便民利民。
1、深入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根據省局要求,結合XXXX實際,制定“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實施方案,牽頭組織開展好20**年“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持續提速減負、創新服務、精準發力,多推便民之舉,多施利民之策,以春風行動為總抓手,統籌推進整體服務工作。及時總結、匯編、推廣各地典型做法,展現各地工作成效。
2、持續深化服務入魯民企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繼續落實《關于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服務入魯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加快發展的意見》,進一步創新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效率,全力支持民企更好更快發展,促進全市經濟創新轉型和產業結構優化。開展好領導干部服務非公有制企業工作,用足用好稅收政策,不斷拓寬服務范圍、提升服務標準,為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稅收環境。
二、推進納稅服務規范化建設
以貫徹落實總局納稅服務規范和《辦稅服務廳管理辦法》為契機,進一步規范辦稅服務廳管理,特別是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廳管理,促進辦稅行為和服務禮儀的整齊劃一,讓納稅人辦稅更省心、順心。
4、落實《全國稅務機關納稅服務規范》。嚴抓納稅服務規范3.0版落實,加強納稅服務規范與其他規范、信息系統及多渠道服務的銜接,做到前后臺銜接順暢,實現多渠道同標準處理服務事項,確保一個標準服務納稅人,一把尺子規范征稅人。
5、推進辦稅服務廳規范化建設。全面落實總局《辦稅服務廳管理辦法》,持續開展辦稅服務培訓,科學設置服務窗口,合理配備窗口人員,確保工作規范、有序開展。強化辦稅服務廳綜合管理系統的利用,以智能化、數據化手段管理好辦稅服務廳,并對工作質效開展科學評價。
6、引進社會力量提升規范化服務質效。做好引進社會力量加強納稅服務試點經驗做法的總結、完善和推廣工作,在辦稅服務廳管理、服務規范落實、納稅人學堂建設、涉稅業務咨詢解答等方面,引入專業機構參與相關管理和服務。
三、推進納稅服務智能化建設
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和技術手段,積極拓寬便利化辦稅渠道,推進網上辦稅為主、自助辦稅為輔、實體辦稅服務廳兜底的“四位一體”辦稅模式,實現“線上線下”服務的互補互促。
7、打造綜合納稅服務平臺。在現有12366系統、網上申報系統、外部網站等納稅服務功能基礎上,進一步做好優化整合,打造XXXX系統綜合辦稅服務平臺,實現實體服務和虛擬服務、線上線下、前臺與后臺之間的協作聯動、融合發展。
8、試點探索“互聯網+精準服務”。通過外部網站、手機APP、微信公眾平臺等方式,實現對納稅服務訴求的快速響應、咨詢問題的智能解答、涉稅信息的一戶式查詢、涉稅事項的提醒預警、辦稅資料的預審預約、遵從信息的動態推送等“一對一”精準服務。
9、積極開展24小時自助辦稅服務。通過網上辦稅平臺、移動辦稅平臺、自助辦稅終端等渠道向納稅人提供24小時自助辦稅服務。探索利用銀行、社區、街道等網格化網點,進一步延伸自助辦稅服務。探索豐富自助設備的服務功能,做好系統及設備的維護更新,確保操作順暢,提升應用效能,方便納稅人自助辦稅,分流實體辦稅服務廳業務量。
四、推進納稅服務社會化建設
充分利用社會組織服務資源,為納稅人提供更多獲取服務的渠道,加強部門聯合,加大納稅信用結果應用的社會效應,不斷拓展納稅服務社會化格局。
10、深化不動產登記與征稅業務協同辦理。做好省局不動產登記與征稅業務聯辦平臺推廣應用工作,全面推進此項工作在全市的開展,規范、提升二手房辦稅服務水平,聯合市國土資源部門開展工作督導。
11、強化納稅信用評價與結果運用。強化信用評價基礎性工作,做好金三優化版信用等級評價系統的培訓、應用。做好納稅信用等級評價工作,4月底前向社會公開A級納稅人名單。完善納稅信用獎懲機制,對納稅人實行分級管理和服務。
加強部門間信用信息交換共享,進一步探索信用等級評價結果的增值運用。繼續深化“銀稅互動”,持續擴大“銀稅互動”受惠范圍。市局與市保險行業協會聯合啟動“稅保合作”項目,以納稅信用數據為基礎,堅持問題導向、助力扶貧脫困、攜手精準發力,在全省率先實現市級稅務部門與市級保險行業協會的聯合,擴大“征信互動”信貸產品受益企業的范圍,有效改善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困境。
12、發揮社會中介作用積極服務納稅人。加強對行政監管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力度,深入開展嚴禁稅務機關和人員違規插手涉稅中介機構經營活動清查工作。堅持鼓勵、引導、培育與規范、管理、監督相結合,做好涉稅中介組織行政登記工作,健全涉稅中介行業制度,加強行業黨建建設,加強行政監管信息化建設。依法依規扶持涉稅中介組織自律健康持續發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發揮涉稅中介組織在優化納稅服務、提高征管效能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五、推進納稅服務基礎化建設
加強稅法宣傳輔導,不斷提升納稅人辦稅能力,促進納稅人自覺依法納稅。加強內部督查管理,提高人員素質,打牢工作落實基礎,促進各項服務舉措取得實效。
13、建立完善納稅人權益保護機制。加強對納稅人之家等權益保護組織的引導,整合、暢通納稅人投訴渠道,健全納稅服務快速響應機制,建立納稅服務咨詢投訴“受理、承辦、轉辦、督辦、反饋、分析和持續改進”的一體化流程,對涉及納稅服務的咨詢投訴事項,建立咨詢投訴反饋機制。委托第三方定期開展滿意度調查,對調查結果和投訴數據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制定改進措施并督導落實。
14、加強稅法宣傳輔導。加強對納稅人的咨詢培訓輔導,滿足納稅人稅法知情權。開展以納稅人需求為導向的宣傳輔導,借助全國稅收宣傳月活動,開展稅收“大宣傳”。不斷創新納稅服務宣傳方式,充分利用網上和實體納稅人學堂、12366熱線、外部網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做好對納稅人的稅收政策宣傳、培訓、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