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公司策劃方案范文
時間:2023-11-20 17:29: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財稅公司策劃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財務管理;稅收策劃;問題;對策
一、引言
在我國,稅收具有強制性的特點,它是國家公權力得以保障的基本手段,稅收可以根據稅收的種類、行政范圍、企業的發展情況來進行詳細的劃分。稅收的分類一般是按照國家地稅種類來進行分類的,通常包括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營業稅等稅種。在企業日常管理活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尤其是在稅收策劃方面,稅收策劃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進一步的健全和完善,找出問題并采取有效對策進行解決。
二、財務管理中的稅收策劃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稅收策劃不全面。一般而言,企業的稅收策劃一般可以分為三個環節,分別是確定企業涉稅的具體經營項目和業務;企業的相關稅收政策;確定稅收策劃的目標。但是,在企業實際的操作過程和發展的過程中,很多的企業稅收策劃制定得不全面,具有很強的片面性,不能夠將企業的組織形式、組織結構、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企業的稅收政策信息等內容進行全面的考慮,而盲目的去追求企業的最大經濟利益。這些不規范的行為或者不合理的稅收策劃方案會造成國家的稅收收入下降,國有資產嚴重流失,企業的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性等多方面的問題。
2.財務管理目標不明確。企業在自身財務管理發展的初級階段,籌集資金有多種方式,企業都會選擇以資金成本小、盈利能力最大化的方式進行籌集。重點工作就是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企業主要通過各種形式的經濟交換行為來進行企業成本的控制,以便實現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目標。但是,很多的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過分的追求企業經營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從而忽略了企業稅收策劃的目標要求,無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或者多樣化的資產利用方式來對自身的稅收負擔進行合理的調節,忽略了企業稅收各項優惠政策的利用,從而增加了自身的稅收成本。忽略稅收調節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對資產的分攤和盈余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考量,只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將重心放于企業的日常業務經營,缺乏通過稅收調節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
三、對財務管理中的稅收策劃進行完善的對策
1.重視風險與收益的均衡。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或者經營者應該在遵循市場規律的前提下,還要重視企業經營風險與收益之間的均衡性,特別是在企業的節稅和增稅兩者之間進行一個綜合的比較分析,從不同的角度來制定稅收策劃方案,從中選出一個最符合企業發展實際、最優的稅收策劃方案,做到企業經營的風險和收益兼顧平衡。另外,企業還需要關注借款利息和企業的股息支出的差異性,企業的借款利息可以在適當的條件和情況下,在稅前進行支出,而企業的股息支出只能夠在稅后進行利潤分配時進行支出。對于這樣的情況,企業在資金籌集的方式多樣性的前提下,還可以通過申請銀行的貸款、企業間的拆借等手段來進行資金的籌集,以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的問題,還可以適當的增加企業的負債比例,以沖減或者抵消部分企業收益,合理的降低企業的納稅負擔。
2.提前做好相應的應急預案。企業還可以通過轉變出資方式來對自身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進行合理轉換,也可以對自身的資產進行分攤計價,這樣可以有效的擴大企業相關費用成本等支出的標準及范圍,在遵循國家稅法規則的前提下,通過稅前利潤來彌補虧損的五年時限到期之前,讓企業持續性的保存虧損狀態,這樣就可以延長稅前利潤彌補虧損的時間和限期,以降低企業在這個期限之內的虧損程度。這個稅收優惠政策對經營時限長的中小企業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可以非常有效的降低中小企業在經營期間所面臨的各項經營風險,對企業的稅收負擔壓力進行了及時的緩解。企業還可以通過重新對投資方的利潤進行分配的方式來對稅收進行彌補,以加強企業債務償還能力和抗風險的能力,從而更好的確保投資者和企業雙方的權益和利益,通過企業內部的結構性調整來合理降低企業的稅收成本。
3.做到全面兼顧。通常情況下,在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對企業的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做一個分析,還需要做到兩者全面兼顧,重視企業成本效益和關聯性。企業的稅收策劃方案關系到企業投資人、企業管理者或所有者的利益,需要企業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和有效的對策來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內部的管理能力,這就需要企業在資金的籌集、資金的投入、企業管理、利益分配等各個環節進行合理的調整。另外,企業還需要充分利用國家稅收相關優惠政策,比如說稅收起征點、免稅額等,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在充分考慮企業稅收策劃目標的基礎上,進行稅收的分析和科學的預測,從而制定出企業的短期稅收目標和長期發展目標。一般而言,企業的稅收策劃會受到很多外部和內部因素的影響,例如宏觀經濟方面的影響,金融市場是企業投資和資金籌集的重要平臺,也是企業短期和長期資金進行轉換的重要場所,它同樣可以為企業的經營管理和資金籌集提供重要的依據
。除此之外,企業還需要主動去適應市場經濟利率的變動,準確的把握和判斷經濟變動的規律,以不斷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風險防范意識,有利于企業的管理者和相關部門從全面和整體的視角去分析企業生產、投入、支出的每一個節點,企業的管理者和執行部門人員也需要熟悉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在法律規定和允許的范圍內來提升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能力和水平,以實現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目標。注重稅收策劃的關聯性,結合稅收的各個環節進行綜合考量,預測風險,注重效益的同時兼顧低風險,降低稅收成本負擔,將企業、稅收者、投資者各方面的利益進行協調。
四、結語
一般而言,企業的財務管理是以追求最大的經濟利益作為最終目標的,本文通過財務管理中稅收策劃的具體運用入手,重點分析了企業管理需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提高稅收策劃能力和水平,提高企業的稅收策劃目標,以有效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以實現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的目標,提高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推動我國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羅妙成.溫曉英等.財務管理在稅收策劃問題研究[J].中國農學學報,2014,08:39-41.
篇2
稅收是社會主義市場背景下的重要經濟形式,目前已經被經營者廣泛接受和認可。醫藥研發企業要認識到稅收在日常財務管理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應用會計學相關知識,對其進行研究和分析,以最大程度節約研發成本,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醫藥研發關系到人們的健康和我國整體醫療水平的提升,而如今仍然面臨稅收層面的瓶頸。財務部門要改變傳統經營管理模式,結合醫藥研發特點對稅收優惠政策進行明確的認知和應用,制定一套符合各項稅收優惠標準的稅務策劃方案,降低企業的稅務負擔,從而提供一個良好的醫藥研發環境。
二、稅收優惠政策解析
(一)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收優惠政策
財務人員要結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導》,對研發項目中涉及的各項費用進行歸集和整理。例如,針對某一研發項目,財務人員要分別將其研發過程中涉及的費用歸入人員人工、直接投入、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設計費用、裝備調試費、無資產攤銷、委托外部開發費用和其他費用類別中。研發中涉及的每一筆費用都要歸屬于某一個研發項目的下屬費用科目中。費用歸集是高新技術企業充分利用政策法規享受稅收優惠的基礎和前提。財務人員要確保日常財務核算中費用歸結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以提升其與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匹配度,最大程度避免財務核算過程中的人為疏忽,從而享受企業的稅收優惠。
(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
企業要對研發費用進行專賬管理,并對可加計扣除的各項研究開發費用進行準確地填寫和核對。同時,企業要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本辦法規定的相關資料。筆者對國稅發〔2008〕116號文件和財稅〔2013〕70號文件分析,研發費用所得稅前加計扣除重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企業要有嚴格的立項程序,要包含項目立項報告、項目預算、項目可行性分析。其次,對研發項目中涉及的各項費用進行歸集,確保其與兩個文件規定內容相符合,年度匯算前將費用輔助賬到稅務部門備案,并經科技部門專家評審會一致認定,醫藥研發企業與文件中加計項目相匹配,并按照嚴格的流程執行,就能夠享受到稅收優惠。[1]
三、研發費用稅收優惠政策應用情況
稅收政策的應用能夠減輕醫藥研發企業的稅收負擔,節約研發成本,以激勵企業的自主研發創新能力,提升我國的醫藥水平。但是,由于稅收政策相對比較復雜,其中涉及的財務會計核算內容比較多,對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要求比較高。企業財務人員專業素養的缺乏和技能層次的不達標,在會計核算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使其無法正常享受到稅收優惠,加大了醫藥研發過程中的資金投入。
首先,企業財務人員專業素養不達標。沒有對研發費用和生產費用進行明確的認知,在費用核算過程中,沒有將其分開進行核算,進而導致重復或者交叉等問題。造成研發項目中各項成本費用模糊,無法滿足國家相關稅收規定,使其無法使用政策上的優勢來享受稅收優惠。
其次,會計和稅法對研發費用范圍的歸集口徑不同。醫藥研發企業一般將研發項目進行統一歸集,并沒有針對其特殊性加以區別。例如,會計中對人工費用的歸集,是指企業在職研發人員的工資、補貼、社會保障等人工費用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稅法中對人員費用的歸集,指在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補貼等。稅法規定外聘人員的勞務費用不能加計扣除。
第三,財務人員沒有對醫藥研發過程中的費用進行全面核算,對研發項目成本認知模糊,導致其無法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例如,研發人員的差旅費,按現行管理辦法的規定暫不能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是建立在法律法規基礎上的,財務人員要立足于全局對財務狀況進行分析。
四、正確利用政策法規享受稅收優惠的方法
(一)建立研發費用獨立核算體系
建立研發費用獨立核算體系,相較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更具優惠性。財務人員要結合醫藥研發企業相關要求,對核算明細賬進行建立,并對加計扣除進行輔助應用。首先,財務人員要對研發支出科目進行精確和細分,分別設置“資本化支出”和“費用化支出”。前者是對未來的無形資產專利、商標和軟件等進行核算。后者是指直接計入損益的研發費用,其是醫藥研發企業核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財務人員要在“費用化支出”下面,設置包含具體研發內容的三級科目,進而對每一個研發項目的具體費用進行核算。然后在三級科目下方設置包含有八項具體費用明細的四級科目,對醫藥研發中涉及的各項費用進行歸結。
財務人員在研發費用獨立核算中,要注重相關要點。首先,每一項費用都要包含具體項目明細。報銷單、領料單和分配表上都要注明項目名稱和相關費用等。其次,部分費用的應用對象無法具體化,財務人員要制定統一標準對其進行分配,使人們對研發費用進行明確。財務人員完成以上工作后,研發費用獨立核算體系已經構建成功。[2]
(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核算的具體方法
相較于研發費用獨立核算體系,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更加關注費用內容。財務人員可以在醫藥研發企業明細賬基礎上,結合加計扣除文件相關內容對其進行整理。首先,財務人員可以結合醫藥研發企業的具體研發內容,用Excel表格對項目明細賬進行整理,項目明細賬中,要包含研發項目涉及的各項具體的費用指標。其次,對Excel表格對費用要點進行補充,在表格中另辟一欄“加計扣除摘要”,對每一項費用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和概述,并將其填入該表格中,使各項費用的應用情況更加具體。財務人員可以結合國稅發〔2008〕116號文件和財稅〔2013〕70號文件相關內容對其進行分析。第三,財務人員對“加計項目”和“加計扣除摘要”等,按照相關標準進行分析和整理。第四,借助Excel分類匯總功能,對每一個項目按照“加計扣除摘要”字段進行匯總,得出其明確的金額情況。[3]
五、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