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學生化檢驗價值分析

時間:2022-02-07 09:47:21

導語:分析化學生化檢驗價值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分析化學生化檢驗價值分析

化學發光免疫法(CLIA)是通過磁場分離抗原、抗體沉淀部分與游離部分,達到定性檢測或定量檢測的目的,現已廣泛應用于醫療機構試驗檢測室中,在腫瘤標志物、病毒檢測、免疫系統疾病診治、心臟系統疾病診治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1]?,F選取我院200例甲狀腺腫瘤患者的生化檢驗資料作為分析對象,詳細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甲狀腺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檢測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110例與對照組9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53例,女性37例;年齡35-78歲,平均(56.8±1.2)歲;病程0.5-5年,平均(2.2±0.8)年。觀察組:男性60例,女性50例;年齡32-79歲,平均(56.2±1.7)歲;病程1-8年,平均(2.5±0.6)年。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經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過敏類患者、心臟血管疾病患者以及嚴重性腎功能障礙患者、精神病患者等。1.2研究方法。①檢測方法:所有患者依次編號,采集3mL靜脈血,在樣本血液中加入肝素抗凝后,進行3500r/min離心,凍存血漿,在4h內完成甲狀腺球蛋白的檢測。對照組:采用放射免疫檢測法,以FJ2003/50P型全自動雙探頭放射免疫檢測儀檢測甲狀腺球蛋白。觀察組應用化學發光免疫測定法,以MAGLUMI4000型化學發光分析儀及配套試劑盒測定甲狀腺球蛋白。②觀察指標:分析兩組檢測結果,分析其假陽性、假陰性、特異性、靈敏性。甲狀腺球蛋白在放射免疫法測定中正常值為11.45-20.25ng/mL,在化學發光免疫法測定中正常值為0.73-84ng/mL。真陽性/(假陰性+真陽性)×100%=靈敏度,真陰性/(假陽性+真陰性)×100%=特異性,(真陰性+真陽性)/總樣本數×100%=符合率。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c2檢驗,在P<0.05時表示差異顯著。

2結果

①觀察組標本實際陽性56例、陰性54例,經化學發光免疫測定法測定真陽性55例、真陰性52例;②對照組標本實際陽性41例、陰性49例,經放射免疫測定真陽性35例、真陰性41例。③觀察組檢測靈敏度98.21%、特異性96.30%以及符合率97.27%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早在上世紀70年代臨床實驗室就已開始使用化學發光免疫法,最初只是示蹤信號,且發光時間、靈敏度等都存在局限性。這些年隨著醫療技術及檢測設備的快速發展,中間層應用過氧化物酶標記檢測技術來延長發光時間、提高檢測信號強度[2]?;瘜W發光測定包括發光酶免疫測定、發光物免疫測定、發光輔助因子免疫測定等,雖然化學發光測定方法有很多種,但其主要原理是相通的,即均是采用化學發光物質經化學反應引起光輻射[3]。本文對比中的化學發光免疫法、放射免疫法也有相似之處,兩者都能以Ag-L(發光物)+CR(協同反應物)進行發光標記。在檢測實驗室中化學發光免疫應用廣泛,以腫瘤標志物檢測應用最多,可通過特定光輻射測定CA242、CA153、NES、CEA、PSA、AFP等。本次研究者選取甲狀腺球蛋白作為檢測對象,結果發現觀察組化學發光免疫測定法的靈敏度、特異性及符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P<0.05)?;瘜W發光法測定甲狀腺球蛋白是最常用的甲狀腺疾病篩查方法,甲狀腺球蛋白約占甲狀腺腫蛋白的75%,甲狀腺激素可在蛋白水解酶作用下脫離球蛋白而進入血液,循環學中正常情況下僅有微量球蛋白,但在甲狀腺疾病下會出現顯著增加[4]。除此之外,化學發光免疫測定在臨床生化檢驗中應用較多,如心臟疾病篩查、病毒檢測等,具體體現在測定梅毒螺旋體、乙肝病毒標志物、腫瘤標志物等。綜上所述,化學發光免疫測定在臨床生化檢驗中靈敏度及特異性均較高,對多種疾病篩查及診治都具有參考價值,臨床應用價值極高,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王燕,尹秋霞,竇恒利,等.化學發光法和酶聯免疫法作為篩選試驗測定丙肝抗體的評價[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3,20(4):246-250.

[2]施麗娟.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及在臨床檢驗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9(4):454-456.

[3]張國軍,譚延國,張然星,等.化學發光法檢測血清胰島素的現狀分析[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3,34(4):545-549.

[4]孫寶琴.影響生化檢驗質量因素的分析與探討[J].河北醫學,2014,21(9):1580-1582.

作者:杜建梅 羅玉保 趙曉艷 單位:青海省康復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