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學實驗記錄與教學質量探討

時間:2022-09-11 03:30:20

導語:分析化學實驗記錄與教學質量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分析化學實驗記錄與教學質量探討

分析化學是藥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其中實驗課是這門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無論是對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還是對學生今后的實際工作,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最容易被師生忽視的問題是學生實驗的原始記錄。教師們通常只強調交實驗報告,學生也往往把實驗記錄記在實驗報告的表格中。而實際上,實驗記錄不同于實驗報告。實驗報告是實驗后對實驗內容、過程及結果的報告或總結;實驗記錄是實驗的原始憑證,它的特點是原始、真實,有的實驗記錄還可作為法律證據[1]。在藥學、檢驗專業的分析化學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對比分析,認為抓好實驗的原始記錄,是實驗教學乃致整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將我院2013級大專中藥班的33名學生隨機分為2組,其中研究組18名,男生10名,女生8名;對照組15名,男生8名,女生7名。2組平時學習狀況、學習成績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研究方法。研究組學生在分析化學的實驗課程學習中,由帶教老師強調做好實驗記錄的意義并具體指導做好實驗記錄。要求學生人人備有專用的原始記錄本,每次實驗前簡明扼要寫好實驗課題及實驗步驟,實驗過程中按步驟記錄實驗數據。學生實驗過程中,帶教老師隨堂督促,并檢查實驗數據記錄是否符合要求。批改實驗報告時核對與原始記錄是否相符,并根據實驗結果的準確度與精密度綜合評分。對照組學生不強調必須要有原始記錄本,不隨堂檢查是否做好原始記錄,其他要求與研究組相同。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用Fisher確切概率法的計算概率P,用直線相關分析計算相關系數r,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研究結果

2.12組實驗記錄情況比較。記錄率研究組為100.0%,對照組為40.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22組理論考試成績比較。理論考試成績優良率研究組為44.0%,對照組為6.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2.3研究組實驗記錄成績與理論考試成績的相關性。將研究組的實驗記錄成績由“5分”制折合為百分制,與理論考試成績對比,結果見表3。

3討論

同一個班的2組學生,由于老師對實驗記錄的要求不同,學生對待實驗的態度、記錄的習慣、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都有較大的差異,這些差異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學生理論課的學習及考試成績。3.1重視實驗記錄使學生端正了學習態度。在研究組的實驗課中,教師強調實驗記錄的重要意義并隨時檢查督促,使學生意識到,分析化學這門課程必須認真對待,來不得半點馬虎。學生的上課注意力更加集中,實驗操作更加仔細,課后作業和實驗報告完成得更好。這種態度上的改變,不僅使學生的考試成績有較大提高,還將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淺。在實際工作中,實驗記錄的錯誤會對工作造成重大影響。在科學研究中,如果實驗報告與實驗記錄不符,會被認為違反了學術誠信原則[2]。為了讓學生養成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大學學生實驗中,增加對實驗記錄的考查和管理的內容是很有必要的。3.2重視實驗記錄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記錄習慣。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如果教師不作硬性規定,很多學生不會準備專門的實驗記錄本,往往是把數據記在隨手拿來的紙上或者書的空白處,這樣很容易造成數據的遺漏或丟失。由于實驗記錄的隨意性,有的學生記錄的字跡潦草,不易辨認,有的學生對有效數字的理解不到位,如把“23.00”記成“23”,有的學生喜歡用“大概”“似乎”“可能”等詞語來描述實驗數據及實驗結果。這些不良習慣的形成,對學生的在校學習和今后的工作都是非常不利的。分析化學實驗記錄中有許多細節問題,教師上課時如不強調,學生就不會認真對待。例如,按規定,實驗記錄的數據不得隨意修改,如必須修改,須在修改處畫一斜線,不可涂黑或改動數字,保證修改前記錄能夠辯認[3]。由于注意了這些細節問題,學生在思想上對實驗記錄更加重視,實驗記錄更加規范。我們發現,那些實驗記錄做得較好的學生,課堂筆記、課后作業也完成得較好。實驗記錄過程中養成的良好習慣使他們在對這門課程及其他課程的學習中受益,從而提高了學習成績。3.3重視實驗記錄使學生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督促學生認真做好實驗記錄,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還能增強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做定量分析實驗時,通過對實驗數據的規范記錄,可以及時比較平行測定的數據,分析偏差及誤差產生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加強訓練,提高實驗結果的精密度和準確度。學生在做定性分析實驗時,需在實驗前記錄實驗的方法及步驟,推測實驗可能出現的現象;在實驗進行的過程中,記錄實驗現象,并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及時調整實驗步驟;實驗完成后,根據實驗記錄,分析原理,得出結論。整個實驗過程,既是對學生動手能力的鍛煉,也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的強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高低,與實驗記錄是否清楚、嚴謹、規范密切相關。通過本次研究,我們認為,加強對學生實驗記錄的要求,強化實驗記錄訓練,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分析化學教學質量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康勝利,劉明生,魏娜,等.實驗記錄是學生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J].藥學教育,2011(1):61-63.

[2]胡冬云,高敏.美國科學研究中實驗記錄管理及啟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7(9):118-119.

[3]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研究實驗記錄暫行規定[J].中國新藥雜志,2000(3):214.

作者:胡俐萍 單位: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